第9章 聽香榭

字數:7088   加入書籤

A+A-


    郭婉貞知道的沒有邊二興多,但她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線索,邊二興……其實早就瘋了。
    宋亭舟追問“瘋了是何意?被人逼瘋?打瘋、還是無故發瘋。”
    郭婉貞陷入了回憶中,漸漸露出懼怕的神色,“我不知道,他是邊家的管家,老爺對他很看重,他在家裏的脾氣本來就不大好。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瘋了,打人、咬人,好的時候對我和孩子關懷備至,不好的時候又恨不得掐死我們。”
    宋亭舟抬筆往紙上記錄著什麽,冷峻的臉色繃的很緊,“邊二興這樣,是在邊家出事前,還是出事後。”
    郭婉貞極力回想,“老爺死之前他好像就有過一次,不……也不算,那次他眼睛發紅,但是並沒有對我動手。後來我們被發賣出去,他就越來越頻繁。”她說到後麵眼神閃躲,帶著幾分心虛的表情。
    宋亭舟手中的筆尖懸空,他沒有管郭婉貞隱藏的話,而是問到另一個問題,“你說邊大人看重邊二興,是怎麽看重法?邊二興有沒有和你說過邊老爺的事?”
    郭婉貞搖頭,“二興嘴很嚴,老爺交代給他的事他從來不說,也不會和我說。所以老爺若是出門會友,或者是出個遠門,都會帶二興去。”
    當初因為邊二興的緣故,她在宅子裏也得幾分體麵,旁的下人多是羨慕他們一家,還有不想受苦的小丫鬟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和邊二興廝混的,郭婉貞都知道,但是沒法發作。
    宋亭舟筆觸微頓,“會友?邊老爺常會友?”
    “老爺愛交友,經常出去與好友小聚。”對於這種大家都知道的事,郭婉貞還是知道的。
    “邊大人都去哪裏會友?”
    宋亭舟問完郭婉貞還沒回話,堂上一名通判便突然說道“大人,小呂曾經跟著邊大人出去過兩次,沒準他也有影響。”
    宋亭舟回身對他輕輕頷首,這位通判不是別人,正是聶二夫郎的父親馬無翟。京官難動,這位馬通判都已經四五十歲了,卻還是在通判的位置上,此生估計難以調動了。
    說起來不管是從林易還是從聶先生來論,兩人都是關係親厚。可二人在順天府中相交淡淡,宋亭舟並未在明麵上給馬通判什麽特權,對六個通判一視同仁,因此誰也不知兩人關係。
    這會兒馬通判就是在暗戳戳地給宋亭舟提醒。
    呂通判本來不想趟這趟渾水,這會兒被硬推出來看馬通判的眼睛都是綠的。
    馬通判鼻觀心,眼觀鼻,並不與他對視。
    “呂通判。”宋亭舟沉聲問道。
    他雖然上任時間還不算太長,但行事幹脆利落,因為經曆眾多,閱世無數,眉眼間便生出沉厚的威嚴來。
    順天府的官員都是人精,知道宋亭舟不好惹,沒人敢頂風作案。
    思索著回道“大人,下官曾在永樂街見過邊大人一麵,他當時身旁確實帶著仆人。”
    “永樂街?何處?”宋亭舟每天在拾春巷、順天府和皇宮之間往複循環,對轄內縣城還算熟悉,街道尚且有些陌生。
    通判的神情有些不自然,但也不敢知情不報,“回大人,是聽香榭。”
    宋亭舟一身緋袍氣勢壓人,他就這麽冷眼看他,深黑的眼瞳仿若能洞察人心。
    通判後背劃過一絲涼意,求生欲使他識趣的補全了後麵的話,“大人,聽香榭是京中有名的花樓,下官隻是在樓外頓足過。”
    “對,我想起來了,就是聽香榭,二興跟老爺去過那裏。”邊二興再嘴嚴,也會不經意間對枕邊人泄露一二,郭婉貞原先是真的沒想起來,通判說出名字後,她瞬間有了印象。
    “備馬,換上便衣隨我去聽香榭。”
    後續郭婉貞再說不出什麽能用的線索,宋亭舟便當機立斷從座位上站起,叫上通判和入京後一直跟著他的雪生,各自換了便衣前往聽香榭。
    永樂街名字與街道相符,一整條街都是吃喝玩樂的好去處,盛京城中的公子哥兒最愛來此處。永樂街的盡頭便是聽香榭,聽香榭是由三座矮樓和一圈的平房組成,分別是聽瀾、香雪和榭亭。
    榭亭便是最靠裏的一座兩層小樓,精妙的建在玉河上,推開窗下麵就是湖景,消費也最高,非達官顯貴不得入內。
    宋亭舟出門在外沒帶多少銀兩,還是從衙門裏找人東拚西湊借的。順天府共有六個通判,跟他來這個叫呂粟,管順天府的糧儲之事,是六個通判中最年輕能幹的一個,今年才二十七歲,當初邊大人還在的時候就多有提拔。
    一朝天子一朝臣,順天府雖然不是朝堂,但做為一個舉足輕重的衙門,裏麵人手配備齊全,眾人心思各異,有想往上鑽研的,有想換衙門的,還有年紀大了想躺平的。
    呂通判年紀輕,顯然不在後者之列。然而他作為被邊大人看重的“舊人”,跟在宋亭舟後頭格外心虛,垂著腦袋默不作聲,將自己當作宋亭舟的小廝。
    聽香榭和普通的花樓又有所不同,門口沒有拉客的姑娘,隻有兩個腰板挺得筆直的打手,和門房裏一個趴在桌子上打盹的龜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雪生從前所在的戲班子,戲子們空虛寂寞,賺了銀子轉手又去逛花樓揮霍一空的大有人在。他走在宋亭舟前麵,腳步輕快靈敏,竟然沒吵醒睡覺的龜奴。
    “幫閑的,來客了。”雪生重重地敲了兩下窗框。
    龜奴先是不耐煩的嘟囔,“這才什麽時辰就來逛花樓?聽香榭門敬二兩。”
    他睡眼惺忪的抬頭,一眼入睛的不是離他最近的雪生,而是幾步外的高大男人。
    對方肩寬腰窄,英眉俊目,見他看過去,用極為冷淡的眸子審視著他。
    龜奴下意識吞咽了下口水,不經意間看到了男人腰間的玉飾,是塊水頭一般的青玉。
    慌亂的心放下了一半,他重新重複了一下剛才的話,隻是語氣好了不少,“門敬二兩。”
    雪生擰緊了眉,“聽到了,拿著。”他從荷包裏掏出二兩銀子來扔給龜奴。
    隻是個小小的進門費,竟然就要二兩銀子,不愧是有名的銷金窟。
    龜奴拿手顛了顛銀子,順手收進旁邊的錢匣子裏。可能是覺得宋亭舟氣質不同旁人,他又提點了一句,“這個點姑娘們都剛起床,估摸著還有半個時辰才能裝扮完畢,三位可以先到裏頭占個好位置。”
    往裏走第一座就是聽瀾樓,同龜奴說的那樣,隻有兩個上了年紀的媽媽在嗑瓜子嘮嗑。
    “呦,這是打哪兒來的公子這般英俊,是要進廳啊還是在外頭找個位置坐坐?”媽媽做為花樓裏的直接受益者,見到來了客人比龜奴熱情許多,隻是笑容虛假,不見真心。
    “何為進廳?”宋亭舟淡定發問,語氣不像是在逛窯子,反而像是研究學問。
    “公子您還是第一次來啊?”媽媽們更稀奇了,甩著帕子就要上前,結果被雪生擋在中間,“這是我們老爺,不是什麽公子。”
    兩個媽媽笑得更歡了,老爺好,老爺上頭比公子還能花錢。
    不光是聽香榭,盛京幾個排在前頭的花樓都有規矩,門敬隻是門檻,入了花樓的門隻能坐在院裏,院裏兩排桌子,後一排交了門敬就能坐,前門一排挨著門檻的,又要額外加錢。
    為什麽?
    因為門檻裏頭有歌妓舞妓在表演,想看貌美的姑娘們,門裏門外可是有區別的。
    再往上一個檔次就是二樓的雅座,上頭都是家裏不差錢的公子哥,花錢如流水,隨手打賞的銀子最少都是五兩,與樓下這些出來嫖妓還計較三兩二兩的簡直是天差地別,龜奴和媽媽們自然更樂意接待。
    宋亭舟在院子裏轉了轉,麵前的聽瀾樓內掛著三幅美人圖,下麵還有小字,站在樓外看不真切,但應該是聽瀾樓裏的頭牌。
    穿過聽瀾樓旁的圓拱門,再往裏就是香雪樓,同聽瀾樓的布局相似,隻是樓裏掛著的是小哥兒的圖畫,各個麵生紅痣,其中有一個痣的位置竟然同孟晚極為相似,隻是他離眼尾更近,是顆標準的淚痣,那小哥兒也是麵色嫵媚,一臉豔色。
    “公子喜歡香雪樓裏的小哥兒?尋常小哥兒還好,咱們樓裏的三個頭牌可不是誰想見就見的。”香雪樓裏的嬤嬤笑著迎出來,他長得和善,臉上也沒有濃妝豔抹,說話時拉著長長的調子,並不惹人討厭。
    宋亭舟手指向玉河上那座最精巧的小樓,“我要去那裏,要多少銀子?”
    通向小樓的小徑上立著一座門,門前是一排平房,時常有人在門前走動,卻不見有人進去或者出來。
    嬤嬤有瞬間的愣神,隨後笑意更深了些,“公子想去榭亭?那處隻有聽香榭的花魁獨住,有錢無用,有權除非是皇家,否則我們花魁娘子隻見有緣人。”
    宋亭舟漠然,既沒有想見到美人的渴望,也沒有凡俗的欲念,冷冷淡淡的問道“何為有緣?”
    嬤嬤把凍得通紅的手揣在袖子裏,“自然是花魁娘子親自邀請進去的人了。”
    ——無用的廢話。
    宋亭舟扭頭就走。香雪樓的嬤嬤攔住了他,“公子何不再等片刻,樓裏的樂舞馬上就開始了。”
    他說的不錯,聽瀾樓那邊的兩個媽媽這會兒也開始忙著接客,隻是手裏的瓜子還是沒舍得放下。
    宋亭舟突然拋了一錠碎銀扔給香雪樓的嬤嬤,“你們樓裏的瓜子是在哪兒采買的?”
    嬤嬤愣愣地接過銀兩,“啊?”
    晚些宋亭舟回拾春巷,手裏拎著兩大包的瓜子。
    孟晚納悶道“怎麽想起來買瓜子吃,大冬天,怪凍手的。”
    宋亭舟剛要張口,就見一旁阿硯瞪著那雙與孟晚如出一轍的桃花眼,正好奇的看著自己,像是在等待他的解釋。
    “咳,沒什麽,聽人說這家的果幹好吃,買點回來給你嚐嚐。”宋亭舟輕咳一聲,把手裏的東西遞給阿硯。
    阿硯拿起來就想拆開,“好吃的果幹?有阿爹的工坊裏做得好吃嗎?”
    宋亭舟想打發他走,便說“提去你祖母那裏一包,爹爹們一會兒就過去吃飯。”
    阿硯看看孟晚,又看了看宋亭舟,“哦,那好吧,你們快點過來,祖母說飯早就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阿硯走後孟晚也察覺出一點端倪來,“怎麽了?”
    宋亭舟把官服換下來,穿上家裏的柔軟厚實的棉袍,把白天在刑部發生的事,和後來去聽香榭的見聞都說了。
    “花錢都進不去?”孟晚頗感興趣。
    宋亭舟用微涼的手指點住他的唇,警告道“不許私自前去,能引得朝廷命官秘密前往,這家花樓不簡單。”
    孟晚握住他的手親了一下,兩人眼裏都漫上笑意,“我知道了,不會亂做沒有把握的事的。”
    “對了,我給黃掙寫了信,讓他幫忙查一查郭婉貞和邊二興,總覺得這二人還有古怪。”孟晚是憑著一半自覺,另一半就是細微之處的觀察。
    宋亭舟與郭婉貞接觸的更多,“她看見邊二興屍體的時候並沒有過多傷心,對上她所說證詞,邊二興的怪病……她兒子的病如今怎麽樣了?”
    “已經退燒了,在門房裏由月梅照顧。”其實孟晚從剛才聽宋亭舟說起郭婉貞的證詞後就想到了一件事。
    “易怒、易燥、易成癮,除了最後一條尚且得不到驗證外,邊二興的情況和當初我去吉婆島時所見的沈老爺極為相似,但兩者天南地北,總不能邊二興也去過吉婆島吧?能不成小辭的師父上京了?可時間也對不上啊?”
    那個妖道真的和妖精差不多,十分擅長籠絡人心,他似乎武力並不算高,但一身製毒的本事簡直讓人談虎色變。
    宋亭舟沒有太多忌憚,他平靜的說“暫且不必憂心,一切自有前路。”
    後半夜,喧鬧的花樓裏也逐漸開始安靜下來,那座神秘的小樓裏卻燈火不熄。
    “今日來得那個男人是什麽來頭?可探查清楚了?”一位容貌絕美的女子半倚在欄杆上問道。
    同宋亭舟交談過的嬤嬤恭敬的站在門口,聲音雖低,語調卻很清晰,“回樓主,下麵的人去查過,是新上任的順天府尹,據說是從嶺南調回來的。”
    那名絕色女子並未梳妝,頭發披散在潔白的鬥篷上,手指上的豆蔻紅的吸人眼球,“嶺南?我似乎知道了,有意思,他想來見我?還是因為邊桓仁的事?”
    嬤嬤靜靜的站在門外,並未作答。
    那女子果然不用旁人的回答,自顧自的說“去殺邊家家奴的人一個都沒有活著回來,也不知後麵藏著的又是誰?便先試試吧,總歸不能讓邊家出的事,影響聽香榭。”
    喜歡穿成哥兒下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