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上)

字數:4107   加入書籤

A+A-


    先整一首詩來感受下這氛圍:
    文王那可是堅守臣子的忠誠底線,一心為百姓謀福利,這仁德一施展,就搞起了大工程。他可太貼心啦,不讓老百姓累得手腳都磨出繭子,工錢給得也大方,全是錦緞紅綢。西岐在他的治理下,那社稷穩得像磐石,再看看紂王那邊,江山就跟海浪似的,搖搖晃晃。可別隻說孟津那兒天意注定改朝換代,人家文王這兒,飛熊入夢的好運都提前來敲門啦!
    咱接著嘮嘮文王這事兒。文王聽了散宜生的建議,就寫了個告示,貼在西岐各個城門。這告示一貼出去,好家夥,軍民們都跟發現了大新聞似的,紛紛跑過來看熱鬧。隻見告示上寫著:
    “西伯文王跟大夥說哈:咱西岐可是個道德聖地,沒有戰爭的打擾,老百姓安居樂業,物產豐富,打官司的事兒少,當官的也清廉。我之前被關在羑裏,承蒙天子赦免,才能回到這兒。最近我發現災異現象有點多,洪水也不老實,到處泛濫。我就想著看看咱西岐這地方,占卜一下,查查有沒有啥災禍。結果發現竟然沒有合適的壇址。昨天我瞅見城西有塊官地,打算在那兒建個台,叫‘靈台’,主要是用來觀測天氣變化,看看老百姓會不會有災禍。我又擔心這工程太大,會累著你們軍民。所以決定每天給大家一錢工錢。這工程也不催,啥時候方便啥時候來:願意來幹活的就登記個名字,到時候好給錢;要是不願意的,就忙自己的事兒,絕不強迫。大夥都了解一下哈。”
    西岐的軍民們看完告示,那叫一個激動,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大王這恩德簡直跟蒼天一樣廣闊,咱咋報答都報答不完。咱每天日出就出去玩,日落就回家,舒舒服服地享受太平日子,這可都是大王給的。現在大王要建靈台,還說給工錢。咱就算拚了老命,手腳磨出繭子,也心甘情願呐。而且這靈台是為咱老百姓占卜災禍建的,咱咋能要大王的工錢呢。” 整個西岐的軍民都歡天喜地,都爭著搶著要出力建靈台。
    散宜生一看這民心所向,心裏樂開了花,抱著本子就跑去跟文王報告:“大王,您瞧,軍民們都特別支持這事兒,都願意出力呢。” 文王聽了,也很高興,說:“既然大家都這麽積極,那就趕緊傳旨發銀子吧。” 大夥領了工錢,幹起活來更帶勁了。文王又對散宜生說:“你挑個好日子,咱就破土動工。”
    這軍民們幹活那叫一個用心,又是搬泥運土,又是伐木造台。這時間過得可真快,就像手指彈一下,窗外的日光就過去了;又像席前的花影,不知不覺就在座位間移動了。這真是:走著走著,就看到落花把地都染紅了;一轉眼,東籬那兒黃菊都開得熱熱鬧鬧了。這不,建造靈台也就花了十來天,管工的官員就跑來報告:“大王,靈台完工啦!” 文王一聽,大喜過望,帶著文武百官,排著浩浩蕩蕩的鑾輿出城,去看靈台。
    到那兒一看,謔!這靈台雕梁畫棟的,台基又高又大,特別氣派,簡直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一篇賦專門誇它呢:
    台高二丈,依照三才之勢。上麵分為八卦符合陰陽,下麵歸屬九宮確定龍虎。四角有四季的形狀,左右立著乾坤的景象。前後配合君臣的義理,周圍有風雲的氣象。這座台上符合天心順應四季,下符合地戶屬於五行,中符合人意風調雨順。文王有德行,讓萬物增添光輝;聖人治理世事,感通百事沒有違逆。靈台從此建立王業根基,驗證照應災祥輔佐帝王。正是:治理國家江山繁榮,今日靈台勝過鹿台。
    文王帶著兩班文武登上靈台,四處張望。文王看著看著,突然不說話了,陷入了沉思。這時候,上大夫散宜生站出來,小心翼翼地問:“大王,今天靈台好不容易建好了,您咋看起來不太高興呀?” 文王歎了口氣說:“不是不高興,這靈台確實挺好,可台下少了個池沼,這不符合‘水火既濟、配合陰陽’的意思啊。我想著再挖個池沼,又怕太勞民傷財,所以心裏有點發愁。”
    散宜生一聽,趕緊說:“大王,這靈台這麽大的工程,咱都能在短時間內建成,何況是台下一個小小的池沼呢,這工程簡單得很。” 說完,散宜生就趕緊傳達文王的旨意:“在台下再挖個池沼,好應‘水火既濟’的意思。”
    這話還沒落地呢,就聽見下麵的老百姓大聲嚷嚷:“就一個小池沼,有啥難的,還讓聖上操心!” 大夥二話不說,拿起鍬鋤就開始挖。這一挖,嘿,挖出一副枯骨來。大家也沒多想,就四處亂扔。
    文王在台上看得清清楚楚,趕緊問:“大夥扔的是啥呀?” 左右的人回答說:“這兒挖出一副人骨,大夥就給扔了。” 文王一聽,急忙傳旨:“把枯骨都撿回來,放在一塊兒,用匣子裝起來,埋到高崗上去。哪能因為我挖池沼,就把人家的骸骨暴露在外呢,這都是我的罪過啊。”
    老百姓們聽到這話,都感動得不行,大聲喊道:“大王真是太聖明太有德行啦,連枯骨都能得到您的恩澤,更何況我們這些大活人呢,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好處。大王這是真正地順應民心,合乎天意啊,咱西岐的老百姓可有好父母啦!” 大夥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王因為在靈台看挖池沼,不知不覺天就黑了,來不及回駕。文王就和文武百官在靈台上擺了宴席,君臣一起吃喝玩樂,那場麵別提多歡樂了。宴席結束後,文武百官在台下休息,文王就在台上設了個繡榻睡覺。
    到了三更天,文王睡得正香呢,突然做了個怪夢。他夢見東南方向有一隻白額猛虎,肋下還長著一對翅膀,“嗖”地一下就朝他的帳子裏撲過來。文王嚇得一激靈,趕緊喊左右的人。就在這時,隻聽台後“轟隆”一聲,火光衝天。文王一下子就驚醒了,出了一身冷汗。他定了定神,聽聽台下,已經打三更了。文王心裏直犯嘀咕:“這夢到底是吉是凶啊,等天亮了,找大夥商量商量。” 這事兒也有詩為證:
    文王治理國家建造靈台,文武官員鏘鏘鏘地保駕而來。忽然看見池沼中枯骨出現,命令將其在高崗迅速掩埋。君臣一起歡樂傳遞酒杯,夜裏夢見飛熊撲開帳幔。龍虎風雲從此相遇,西岐才得到棟梁之才。
    第二天一大早,文武百官上台參拜。文王開口就問:“大夫散宜生在哪兒呢?” 散宜生趕緊出班行禮:“大王,您找我有啥事兒呀?” 文王說:“我昨晚三更做了個怪夢,夢見東南有隻白額猛虎,肋下長著翅膀,往我帳子裏撲,我一喊,台後就火光衝天,然後我就驚醒了。你說這夢是啥兆頭啊?”
    散宜生一聽,趕緊躬身祝賀:“大王,這可是個超級大吉兆啊!這預示著您要得到棟梁之臣,迎來大賢之人,這人說不定比風後、伊尹還厲害呢!” 文王一臉疑惑:“你咋這麽肯定呢?”
    散宜生搖頭晃腦地解釋:“以前商高宗夢到飛熊,後來在築牆的地方找到了傅說。現在主公您夢見虎生雙翼,這不就是熊嘛;又看到台後火光,這就像是用火鍛煉東西。西方屬金,金遇到火肯定能鍛煉成大器。這可是振興咱周朝的好兆頭啊,所以我才特別高興,要祝賀您呢。” 其他官員們聽了,也都跟著齊聲祝賀。文王心裏樂開了花,傳旨回駕,心裏就琢磨著,得趕緊去尋訪賢才,說不定真能碰上夢裏預示的那個人呢。
    咱再把目光轉到薑子牙這邊。薑子牙自從離開朝歌,和馬氏離了婚,用土遁救了老百姓後,就隱居在磻溪,天天在渭水邊上釣魚。薑子牙這人沉得住氣,一心等著時機,啥閑事都不管,每天就捧著 “黃庭” 誦讀,修煉自己的道心。要是心裏煩悶了,就拿著魚竿,靠著綠柳,悠閑地釣魚。他心裏可一直惦記著昆侖山,想著自己的師長,那些道德教誨,他時刻都沒忘,早晚都在念叨。
    有一天,薑子牙拿著魚竿,忍不住歎了口氣,作詩一首:
    “自從離開昆侖山,轉眼間已經二四年。在商都榮耀半年,在君前直言勸諫。拋棄離開回到西土,在磻溪先持竿垂釣。哪天能遇到真主,撥開雲霧再見青天。”
    作完詩,薑子牙就坐在垂楊下麵。看著那滔滔不絕的流水,沒完沒了地向東流去,感覺這流水都把人間的萬古歲月給熬沒了。真是:隻有青山和流水還在,古往今來的一切都像一場空。薑子牙正感歎著呢,就聽見有個人一邊唱歌一邊走過來了。
    “登山過嶺,伐木丁丁。隨身板斧,砍劈枯藤。崖前野兔跑,山後鹿兒鳴。樹梢有奇異鳥,柳外有黃鶯。看見了些青鬆檜柏,李白桃紅。無憂的樵子,勝過腰纏萬貫。擔柴一石,換米三升。隨時有菜蔬,買酒兩瓶。對著月亮邀請飲酒,樂於守著孤林。深山幽靜偏僻,萬壑無聲。奇花異草,每天侵擾。逍遙自在,任意縱橫。”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