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下)

字數:5101   加入書籤

A+A-


    那天,一個樵子哼著小曲兒,唱完把肩上的一擔柴“哐當”一聲放下,走到薑子牙旁邊,準備歇會兒。他瞅了瞅薑子牙,笑著說:“老丈,我可老見您在這兒拿著魚竿釣魚了,咱這場景,就像演故事似的。”
    薑子牙一聽,有點好奇,問道:“像什麽故事啊?”
    樵子得意地說:“像那‘漁樵問答’啊!”
    薑子牙眼睛一亮,高興地說:“嘿,還真是個‘漁樵問答’,有意思!”
    樵子接著問:“您貴姓啊?哪兒人?咋跑到這兒來了?”
    薑子牙不緊不慢地回答:“我是東海許洲人,姓薑,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
    樵子聽完,笑得前仰後合,差點沒喘過氣來。
    薑子牙一臉懵,問:“你笑啥呀?我報個名字,有這麽好笑嗎?”
    樵子好不容易止住笑,說:“您剛才說您道號飛熊,我就忍不住笑了。”
    薑子牙更納悶了:“人都有個號,這有啥好笑的?”
    樵子撇撇嘴說:“您看以前那些古人,什麽高人、聖人、賢人,那都是肚子裏裝滿了學問,才華橫溢的。像風後、老彭、傅說、常桑、伊尹他們,才有資格取那麽厲害的號。您也叫這麽個號,感覺不太搭啊,所以我才笑。我老看您靠著綠柳在這兒釣魚,也沒別的營生,就跟守株待兔似的,盯著這清波,也沒看出您哪兒高明,咋就也有道號了呢?”
    說完,武吉拿起溪邊的釣竿,一看,好家夥,釣線上扣著根直直的針,連個彎都沒有。他拍著手,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對著薑子牙直搖頭,還感歎道:“有智慧可不看年紀大小,沒謀略就算活一百歲也是白搭。”
    接著,樵子又問薑子牙:“您這釣線咋不弄彎呢?老話說‘且將香餌釣金鼇’,我教您一招。把這針用火燒紅,打成鉤的樣子,再放上香餌,線上弄個浮子。魚來吃食的時候,浮子一動,就知道魚來了,往上一提,鉤就能掛住魚腮,這樣才能釣到鯉魚,這才是正兒八經的捕魚方法。您這樣的鉤,別說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可見您不太懂釣魚的門道,還敢叫飛熊?”
    薑子牙聽了,微微一笑,說:“你呀,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我在這兒,名義上是釣魚,可心思根本不在魚身上。我是在這兒守著機會,等著一飛衝天呢,怎麽能為了釣魚把自己弄彎了?這可不是大丈夫該幹的事兒。我寧願直來直去地獲取,也不在歪門邪道上謀求,我不是為了釣水裏的魚,我釣的可是君王和將相。不信你看,我還有詩為證呢。”說著,薑子牙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短杆長線守磻溪,這個機關那個知?隻釣當朝君與相,何嚐意在水中魚。”
    武吉聽完,笑得更厲害了,大聲說:“您還想做王侯呢!就您這模樣,哪兒像王侯啊,倒像個活蹦亂跳的猴子!”
    薑子牙也不生氣,笑著回他:“你看我不像王侯,我看你的樣子也不咋地。”
    武吉一聽,不服氣地說:“我的樣子可比您好些。我雖然是個樵夫,可過得比您快活多了。春天能看桃花杏花,夏天賞荷花,秋天看黃菊,冬天賞梅鬆。我也有詩:擔柴貨賣長街上,沽酒回家母子歡。伐木隻知營運樂,放翻天地自家看。”
    薑子牙看著他,慢悠悠地說:“我說的不是這個,我看你臉上的氣色不太好。”
    武吉滿不在乎地問:“我氣色咋不好了?您可別亂說啊。”
    薑子牙一臉認真地說:“你左眼青,右眼紅,今天進城怕是要打死人。”
    武吉一聽,火冒三丈,大聲斥責道:“我跟您在這兒閑聊,開開玩笑,您咋還咒我呢,說這麽不吉利的話!”說完,武吉氣呼呼地挑起柴,往西岐城裏走去,打算把柴賣了。
    他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到了南門。巧了,正好碰上文王的車駕要去靈台,占卜驗證災祥的征兆。隨行的文武官員和侍衛們前呼後擁,兩邊的侍衛大聲喊著:“千歲駕臨,閑雜人等讓開!”
    武吉挑著一擔柴正往南門走,這市井道路本來就狹窄,他想換個肩膀挑柴,結果一不小心,柴擔一頭塌了,翻轉的尖擔“嗖”地一下,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守門軍王相的耳朵上。這一下可不得了,王相當場就沒了氣息。
    周圍的人都大喊起來:“樵子打死了門軍!” 大家一擁而上,把武吉抓住,帶去見文王。
    文王坐在馬上,威嚴地問:“這是什麽人?”
    兩邊的人趕緊啟奏:“大王千歲,這個樵子不知道為啥,打死了門軍王相。”
    文王看著武吉,問道:“你這樵子姓甚名誰?為什麽打死王相?”
    武吉嚇得渾身發抖,趕緊啟奏說:“小人是西岐的良民,叫武吉。我看見大王駕臨,這道路狹窄,我換肩挑柴的時候,不小心誤傷了王相。”
    文王聽了,嚴肅地說:“武吉既然打死了王相,理應抵命。” 於是,就在南門畫地為牢,豎木為吏,把武吉拘禁在了那裏。這紂時畫地為牢的事兒,也就西岐有。東、南、北和朝歌都有監獄,就西岐因為文王會推演先天數,算禍福特別準,老百姓都不敢逃跑藏匿,所以畫地為獄,大家也不敢跑。要是有人跑了,文王一算就能算出來,抓回來還得加倍問罪。所以那些調皮搗蛋的百姓,都老老實實奉公守法,這就叫“畫地為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武吉被拘禁了三天,心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想:“我母親年紀大了,又沒個依靠,肯定天天在門口眼巴巴地盼著我回家。而且她還不知道我出了這檔子事兒,遭了刑罰災禍。”一想到這兒,武吉心裏一酸,思念母親的情緒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好多行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這時候,散宜生正好從南門經過,看到武吉哭得那麽傷心,就問:“你不就是前幾天打死王相的那個人嗎?殺人償命,這是常理,你為啥哭得這麽慘?”
    武吉一邊哭一邊回答:“小人倒黴,碰上了這檔子事兒,誤將王相打死,確實該償命,我也沒啥好埋怨的。可我家裏有個老母親,都七十多歲了。我既沒有兄弟,也沒有妻室。母親孤苦伶仃一個人,我這一被關起來,她肯定得餓死在溝渠裏,屍體都沒人管。一想到這兒,我心裏就像被刀絞一樣,養兒防老,可我這兒子卻要讓母親受苦,實在是太不孝了,所以忍不住放聲大哭。我沒注意到您路過,冒犯了大夫,還請您饒恕我的罪過。”
    散宜生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心裏想:“要說武吉打死王相,又不是故意鬥毆殺人,隻是挑柴時不小心塌了尖擔,誤傷人命,按道理不應該抵命。”於是,散宜生對武吉說:“武吉,你別哭了。我去見千歲,啟奏一本,放你回去,你先把你母親的衣衾棺木、柴米養身的費用都準備好,等秋後再依法處置。”
    武吉一聽,連忙叩頭,感激地說:“謝老爺大恩!”
    過了幾天,散宜生進了便殿,朝賀完文王,就上奏說:“臣啟奏大王:前幾天武吉打傷王相,被拘禁在南門。臣去南門的時候,看見武吉痛哭。臣問他原因,武吉說他有個七十多歲的老母親,就生了他一個人,他上麵沒兄弟,也沒妻室,他母親沒了指望。武吉被國法拘禁,出不去,想到母親肯定會餓死在溝渠,所以大哭。臣覺得王相的人命,本來就不是鬥毆所致,實在是誤傷。況且武吉的母親孤苦伶仃,還不知道兒子被關起來了。依臣愚見,暫且放武吉回家,讓他準備好供養母親的費用,還有棺木衣衾的資金,等他辦完這些事,再來抵償王相的命。請大王定奪。”
    文王聽了散宜生的話,覺得有道理,隨即準許:“速速放武吉回家。”這事兒也有詩為證:文王出郭驗靈台,武吉擔柴惹禍胎。王相死於尖擔下,子牙八十運才來。
    武吉出了獄,歸心似箭,一路飛奔回家。老遠就看見母親正倚在門口,眼巴巴地張望著。母親看見武吉回來,又驚又喜,忙問:“我兒,你這幾天幹啥去了?可把為娘急壞了。你天天在深山窮穀裏砍柴,我就怕你被虎狼傷著,這幾天我是日夜不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今天可算見著你了,我的心才落了地。到底咋回事啊,你今天才回來?”
    武吉一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著說:“母親,孩兒倒黴透頂。前天我去南門賣柴,正好碰上文王駕到。我挑柴躲閃的時候,塌了尖擔,不小心打死了門軍王相。文王把我拘禁在獄中。我想著您在家眼巴巴地盼著我,又沒我的音信,您上無親人,就我這麽一個兒子,還沒人奉養,肯定得餓死在溝壑裏,所以我在牢裏放聲大哭。多虧上大夫散宜生老爺啟奏文王,放我回家,讓我置辦您的衣衾、棺木、米糧之類的東西,等我打點妥當,就得去抵償王相的命。母親,您養我這麽大,我卻沒一點用,我這一去,您可咋辦啊!”說著,武吉哭得更厲害了。
    母親一聽兒子出了這麽大的事兒,嚇得魂飛魄散,一把抱住武吉,悲聲哽咽,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她對著天歎氣說:“我兒忠厚老實了半輩子,從來沒幹過騙人的事兒,孝順母親,本本分分的。今天是得罪了哪路神仙,遭了這麽大的災禍。我兒,你要有個三長兩短,為娘也活不下去了!”
    武吉哭著說:“前幾天,我擔柴走到磻溪,看見一個老人拿著魚竿釣魚,釣線上拴著個直直的針,就在那兒釣。我問他:‘為啥不把針打彎,安上香餌釣魚呢?’那老人說:‘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非為錦鱗,隻釣王侯。’我笑他:‘您還想做王侯呢?就您那模樣,哪像王侯啊,倒像個活猴!’那老人看看我說:‘我看你的樣子也不好。’我問他:‘我咋不好了?’那老人說我‘左眼青,右眼紅,今天必定打死人’。您說邪乎不,還真就應驗了,那天我就打死了王相。我覺得那老人嘴可真毒,想起來就生氣。”
    母親聽了,忙問:“那老人姓啥叫啥啊?”
    武吉說:“那老人姓薑,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就因為他說出這道號,我才笑他,他就說了那些不吉利的話。”
    老母親想了想,說:“這人會看相,說不定真有先見之明。我兒,你還是去求求他救救你吧,他肯定是個高人。”
    武吉聽了母親的話,收拾了一下,就直奔磻溪,去找薑子牙。這之後會發生啥事兒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