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上)

字數:4214   加入書籤

A+A-


    先整一首詩,感受一下這氛圍感:
    告別朝歌後就隱居在這兒,天天看著綠水繞著青山,日子別提多愜意。捧著兩卷《黃庭》,悠悠然消磨著漫長的白天,偶爾釣上三條金鯉,就能開心得合不攏嘴。柳樹林裏黃鶯歡快地歌唱,岸邊溪水潺潺流淌。祥瑞之氣漫天飄散,就等著文王坐著仙駕來尋訪賢才啦。
    且說那武吉心急如焚,腳下生風,一路狂奔至溪邊。他遠遠便望見薑子牙獨自一人悠然自得地端坐於垂楊樹下,身旁放置著一隻破舊的魚簍。隻見那漁竿仿若失去控製一般,隨著碧綠的水波肆意飄蕩。而薑子牙卻不以為意,口中輕聲哼唱著不知名的小曲兒,臉上洋溢著閑適與愜意,仿佛世間萬物皆不能擾其心神。
    武吉見狀,不敢貿然上前驚擾,隻得小心翼翼、躡手躡腳地移步到薑子牙身後。待行至近前,他才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畢恭畢敬地躬身施禮,並輕聲喊道:“薑老爺!小的武吉拜見您老人家啦!”
    薑子牙聽到聲音,回頭一看,見是武吉,便說道:“喲,你不就是那天在這兒的樵夫嘛。”
    武吉連忙應道:“正是我,薑老爺。”
    薑子牙接著問:“你那天是不是真打死人啦?”
    武吉一聽,“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哭哭啼啼地說道:“薑老爺,我就是個山裏的粗人,拿著斧子砍柴的大老粗,哪懂那些高深的道理呀。我這肉眼凡胎,有眼不識泰山,沒認出您是高明的隱世高人。前幾天我那嘴欠,一句話冒犯了您,您大人有大量,可千萬別往心裏去。您就行行好,大發慈悲,救救我吧,就當是普度眾生啦!那天我跟您告別後,走到南門,倒黴透頂,正遇上文王的車駕。我挑著柴想躲開,結果不小心弄塌了尖擔,真就把守門軍王相給打死了。文王判了我的罪,按道理我得抵命。我一想到家裏還有個老母親,她孤苦伶仃,沒人照顧,肯定得餓死在溝裏,我心裏就難受得不行。多虧上大夫散宜生老爺替我向文王求情,暫時放我回家,讓我把母親的後事料理好,過不了多久我還是得去抵王相的命。這麽一來,我和母親的命都保不住了。我今天特地來求您,薑老爺,您可一定要可憐可憐我,救救我這條小命,保全我們母子倆。我以後做牛做馬,結草銜環,也一定會報答您的大恩大德!”
    薑子牙聽聞此言後,不緊不慢地捋著自己那花白的胡須,緩緩開口說道:“命數這玩意兒啊,一旦注定下來,想要更改那可真是比登天還難呐。你既然失手打死了人,按照世間的規矩,那就得用你的性命來償還這筆血債,老夫就算有心相助,也是回天乏術啊!”
    武吉聽到這番話,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瞬間破滅了,他整個人如遭雷擊般癱坐在地上,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出,哭得愈發傷心欲絕起來。隻見他雙手緊緊抱住薑子牙的雙腿,不停地磕頭哀求道:“薑老爺啊,您可是出了名的心善之人呐,平日裏連一隻小小的昆蟲、一株不起眼的草木都舍不得去傷害,求求您大發慈悲,救救我們孤兒寡母吧!隻要您肯出手相救,哪怕讓我做牛做馬,這輩子我都絕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呀!”
    薑子牙見武吉態度誠懇,而且掐指一算,知道這小子日後必有大出息,便說:“你要我救你也行,你得拜我為師,我才出手。”
    武吉一聽,想都沒想,“咚咚咚”磕了幾個響頭,就拜了師。
    薑子牙這才說道:“你既然成了我的徒弟,我肯定得救你。你趕緊回家,在你的床前,不管長短,挖個四尺深的坑。到了黃昏,你就睡在坑裏,讓你母親在你頭前點一盞燈,腳後也點一盞燈。再抓兩把米或者飯,撒在你身上,然後鋪上些亂草。睡過一夜起來,你就照常去做生意,保證再沒什麽事兒了。”
    武吉聽了,牢記師父的吩咐,麻溜地回到家中,挖坑、點燈、撒米、鋪草,按部就班地忙活起來。這事兒也有詩為證:
    文王先天數,子牙善厭星。不因武吉事,焉能陟帝廷。磻溪生將相,周室產天丁。大造原相定,須教數合冥。
    武吉忙完,臉上樂開了花。母親見他這樣,好奇地問:“我兒,你去找薑老爺,事兒辦得咋樣啦?”
    武吉就把經過一五一十地跟母親說了一遍。母親聽了,喜出望外,趕忙催著武吉趕緊挖坑點燈。
    咱再來說說薑子牙。三更時分,他披頭散發,手持寶劍,腳踏罡步,嘴裏念念有詞,掐訣結印,認認真真地為武吉厭星。
    第二天一大早,武吉就跑來見薑子牙,恭恭敬敬地喊了聲:“師父。”然後規規矩矩地行了個大禮。
    薑子牙說:“你既然拜我為師,以後就得聽我的話。打柴這活兒,可不能幹一輩子。你以後早上起來挑柴去賣,中午就回來,我教你兵法。你知道不,現在紂王昏庸無道,天下都有四百鎮諸侯造反啦。”
    武吉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地問:“老師父,都有哪四百鎮諸侯反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薑子牙說:“東伯侯薑文煥反了,帶著四十萬大軍,在遊魂關打得那叫一個熱鬧;南伯侯鄂順也反了,領著三十萬人馬,攻打三山關呢。我前幾天夜觀天象,發現西岐過不了多久就要兵荒馬亂啦。這可是個大展身手的好時機,你可得用心學藝,要是能立下戰功,入朝為官,那可就成了天子的臣子,可比打柴強多了。老話說得好:‘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還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你拜我為師,可不能白拜。”
    武吉聽了師父的話,那叫一個熱血沸騰,從此早晚用心,緊緊跟著薑子牙,刻苦學習武藝,鑽研六韜兵法。
    時間過得飛快,有一天,散宜生突然想起武吉的事兒,這都過去半年了,武吉還沒回來領罪呢。散宜生趕忙進宮去見文王,啟奏道:“大王,武吉打死王相那事兒,臣看他有老母親在家,沒人照顧,就奏請您放他回家,讓他把母親的棺木、日常開銷啥的都安排好就回來領罪。可誰能想到,這小子居然敢欺騙國法,都半年過去了,還不見人影,肯定是個狡猾的家夥。大王您可以推演先天數,看看這到底是咋回事。”
    文王說:“行。”說完,就拿起金錢,開始占卜吉凶。算完之後,文王點了點頭,歎了口氣說:“武吉這孩子,也不是那種狡猾的人。他是害怕刑罰,自己跳進萬丈深潭,已經死啦。按道理說,他這也不算鬥毆殺人,隻是誤傷百姓,罪不該死。可他卻因為害怕法律丟了性命,真是可憐呐!”文王歎息了好一會兒,君臣這才各自退下。
    這日子過得可真快,就像彈一下手指,光陰就飛逝而去,歲月也像流水一樣匆匆。有一天,文王和文武大臣們閑得沒事兒,看著外麵春天溫和,景色明媚,柳樹舒展著嫩綠的枝條,花朵競相開放,桃花、李花爭奇鬥豔,正是大好春光。
    文王興致勃勃地說:“這三春景色如此繁華,萬物生機勃勃,我心情也格外舒暢。我打算和諸位兒子、眾愛卿一起去南郊踏青,享受享受這山水之樂,就當是效仿古人尋芳的雅趣啦。”
    散宜生趕緊上前啟奏說:“主公,昔日咱們建造靈台的時候,您夜裏夢到飛熊,這可是預示著西岐要得到棟梁之才,會有賢能的人來輔佐您。況且如今春光正好,花柳爭豔,咱們去南郊,一來可以遊玩賞景,二來還能在山澤之中尋訪那些隱居的賢才。臣等願意跟隨,讓南宮適、辛甲保駕,這也正符合堯舜與民同樂的意思呢。”
    文王聽了,高興得不得了,隨即傳旨:“明天一早,咱們就去南郊遊玩行樂。”
    第二天,南宮適帶著五百名家將來到南郊,布置好了一個圍場。眾武士手持兵器,威風凜凜。文王出城,來到南郊,眼前的春光景致那叫一個美:
    和風輕輕吹拂,百花爭奇鬥豔:桃花紅得像火一樣熱烈,柳芽嫩得如同金子般耀眼。新芽剛剛從土裏冒出來,百草已經排列出嶄新的嫩芽。芳草連綿,就像鋪了一層錦繡,嬌豔的花朵嫋嫋婷婷,與春風相互媲美。樹林裏傳來清脆的鳥鳴,樹林外有朦朧的煙霧籠罩,如夢如幻。聽那黃鸝、杜宇歡快地啼叫,仿佛在呼喚春天歸來;到處都是遊玩的人,盡情地尋歡作樂。柳絮飄飛,花瓣飄落,緩緩歸來的船隻,又為水麵增添了幾分詩意。還能看見幾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上,吹著短笛;幾個農夫在田裏忙著鋤地;幾個采桑女拎著桑籃,輕快地走著;幾個采茶人唱著歌,把茶葉放入茶筐。一段青色,一段紅色,盡顯春光的富貴;一園鮮花,一園柳樹,花柳相互爭妍。這無限的春光真是看也看不完,溪邊還有春水,鴛鴦在水中嬉戲。
    人人都貪戀這三月的春天,留戀這美好的春光,不知不覺就動了心。勸大家可千萬別錯過這三春美景,畢竟一寸光陰一寸金呐。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