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中)
字數:4838 加入書籤
這天,陽光明媚,文王帶著一眾文武大臣,興高采烈地來到郊外遊玩。大家都想好好享受這美好的三春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座山腳下,眼前出現了一個布置得十分氣派的圍場。文王定睛一看,隻見許多家將身披堅固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有拿著掃帚杆鋼叉的,還帶著威風凜凜的黃鷹和矯健的獵犬,那場麵,別提多震撼了。
你瞧,烈烈的旌旗紅得像火,把天空都映得紅彤彤的;輝煌的車蓋一個挨著一個,仿佛要把天空都遮住了。那些穿著錦衣繡襖的人,神氣地駕著黃鷹,黃鷹的羽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戴著花帽、穿著征衣的人,牽著凶猛的獵犬,獵犬時不時地發出幾聲低吠。還有人戴著粉青氈笠,上麵打著鮮豔的紅纓。那粉青氈笠,在清風中輕輕晃動,就像一池荷葉在隨風舞動;那紅纓,鮮豔奪目,又像開放的桃花漂浮在水麵上,格外好看。
再看圍場裏,追趕獐子的獵犬跑得飛快,鑽天的鷂子帶著紅纓在空中翱翔;捉兔子的黃鷹,身姿矯健,拖帽的金彪長著雙鳳翅,威風凜凜。黃鷹猛地飛起,在空中精準地咬住掉落的玉天鵝,玉天鵝撲騰了幾下,就沒了動靜;惡犬也不甘示弱,飛快地跑來,在地上把梅花鹿拖翻在地,梅花鹿掙紮著,卻怎麽也逃脫不了。還有青錦白吉、錦豹花彪這些猛獸,青錦白吉遇到長杆,鮮血四濺,把全身都染紅了;錦豹花彪碰到利刃,鮮血淋出,染紅了土地。野雞被射中了箭,雙翅受傷,怎麽也飛不起來;鸕鶿遭了叉,撲在地上,翎毛亂顫,拚命掙紮卻難以逃脫。大弓射出去,青妝白鹿根本無法逃生,隻能在驚慌中倒下;藥箭射來,練雀班鳩也難以躲避,紛紛中箭。整個圍場裏,旌旗招展,亂糟糟的,鼓響鑼鳴,呐喊聲不斷。打圍的人個個都像勇猛的戰士,打獵的將領們也都滿臉歡欣,仿佛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戰鬥。他們登上山崖,就像搜山虎一樣敏捷;跳過山澗,猶如出海的蛟龍一般勇猛。火炮鋼叉在地上到處滾動,窩弓伏弩埋伏在旁邊,隨時準備出擊。長天之上,聽到有天鵝的叫聲,有人打開籠子,又放出了海東青,海東青展開巨大的翅膀,向著天鵝飛去。
文王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禁皺了皺眉頭,連忙問身旁的上大夫散宜生:“上大夫,這兒怎麽設了個圍場啊?”
散宜生在馬上趕緊躬身回答:“今天千歲出來春遊行樂,享受春光。南將軍特意設下這個圍場,就等著主公您來打獵遊玩,放鬆放鬆心情,也算是君臣一起歡樂一番。”
文王聽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大夫,你這話可不對!從前伏羲黃帝都不吃生肉,被人們稱為至聖。當時有個首相叫風後,進獻生肉給伏羲,伏羲說:‘這新鮮的食物都是百獸的肉,我們人餓了就吃它們的肉,渴了就喝它們的血,拿這個來滋養自己。可我想讓它們活著,卻又忍心讓它們死,這心裏怎麽過得去呢?我現在不吃禽獸的肉,寧願吃百草的粟米。大家各自保全生命,修養天地間的和諧,不互相傷害,這不是很好嗎?’伏羲那時候處在洪荒時代,沒有那麽多五穀雜糧,都不忍心吃生肉。何況現在我們有五穀可以養生,肥美的食物也能滿足口腹之欲。我們來踏青行樂,欣賞這美好的春光,要是為了自己的快樂,去追逐麋鹿,較量強弱勝負,在打獵中逞英雄,那些禽獸又有什麽罪過,要遭受這樣的殺戮呢?而且現在正是陽春剛剛開始的時候,萬物都在生長繁育,卻施行這樣肅殺的政令,這是仁人君子最痛心的事。古人在生物生長的時候都不砍伐樹木,這體現了天地間愛護生命的仁德。我們為什麽要做這種不仁的事呢?趕快命令南宮適,把圍場撤了!”
眾將趕緊傳達文王的旨意。文王又說:“我和各位愛卿,就在馬上歡樂飲酒,享受這美好的時光吧。”
大家繼續前行,隻見來來往往的男女們熱熱鬧鬧的,有的在紫色的小路上踏青,一邊走一邊欣賞著路邊的美景;有的在芳草叢中鬥草,歡聲笑語不斷。還有的人帶著酒,在溪邊快樂地暢飲,享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有的人一邊唱歌,一邊在綠圃中悠閑地行走,仿佛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君臣們騎在馬上,看著這歡樂的場景,欣然感歎道:“真是君正臣賢,士民快樂啊!”
散宜生在馬上躬身回應:“主公,咱們西岐這地方,可比堯帝時期的天下還要美好呢!”
君臣們正盡情地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曲折前行,忽然聽到那邊有一夥漁人一邊唱歌一邊走來:
憶昔成湯掃桀時,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應天人,義一舉民安止。今經六百有餘年,祝網恩波將歇息。懸肉為林酒作池,鹿台積血高千尺。內荒於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滄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鬥垂孤釣。孤釣不如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王聽著漁人唱完歌,眼睛一亮,對散宜生說:“這首歌的韻律和氣勢都特別清新奇妙,這裏麵肯定藏著大賢之人。”說完,文王立刻命令辛甲:“你去把作這首歌的賢人給我請來,我要見見他。”
辛甲領了旨,趕緊磕了一下坐下的馬,向前衝去,到了漁人們麵前,一臉嚴肅地說:“裏麵有賢人嗎?請出來見我家千歲!”
那些漁人一聽,齊齊地跪了下來,回答道:“我們都是‘閑’人。”
辛甲一臉疑惑,問道:“你們為什麽說自己是賢人呢?”
漁人解釋道:“我們早上出門捕魚,現在回來沒什麽事兒,所以我們都是‘閑’人啊。”
不一會兒,文王騎著馬過來了。辛甲上前啟奏:“這些都是漁人,不是賢人。”
文王卻堅定地說:“我聽這歌,就知道韻律氣度不凡,裏麵肯定有大賢。”
眾漁人忙說:“這首歌不是我們作的。離這兒三十五裏,有個磻溪,溪裏有個老人,經常作這首歌,我們聽得多了,耳朵都熟了,所以隨口唱出來,真不是我們作的。”
文王聽了,說:“既然如此,那諸位請回吧。”眾漁人叩了頭,便離開了。
文王騎在馬上,心裏一直在琢磨這首歌的意味,尤其是那句“洗耳不聽亡國音”,讓他感觸頗深。旁邊的大夫散宜生見文王若有所思,便躬身問道:“主公,‘洗耳不聽亡國音’這是什麽意思啊?”
文王看了看散宜生,說道:“大夫,你不知道嗎?”
散宜生搖搖頭,說:“臣愚昧,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文王便耐心地解釋道:“這一句啊,是關於堯王訪舜天子的故事。從前堯帝德行高尚,可他生的兒子卻不成器。後來堯帝怕失去民眾的期望,就私下訪察,想找個合適的人讓位。有一天,他走到一個偏僻幽靜的地方,看見一個人倚著溪流,對著水,把一個小瓢兒在水中轉動。堯王就問:‘你為什麽把這瓢在水中轉呢?’那個人笑著說:‘我看破了世情,舍棄了名利,拋棄了家私,離開了妻子,遠離了愛欲是非的門,拋開了紅塵的路,躲在深林裏,吃著粗茶淡飯,在林泉中享受快樂,這樣度過一生,我平生的願望就滿足了。’堯王聽完,大喜過望,心想:‘這個人眼空一世,不追求富貴榮耀,遠離是非之地,真是個傑出的人。我應該把這帝位讓給他。’於是堯王說:‘賢者,我不是別人,我是帝堯。現在看到大賢有德,想把天子的位置讓給你,你看行不行?’那個人聽完,立刻把小瓢拿起來,一腳踩得粉碎,然後用兩隻手捂住耳朵,飛快地跑到溪邊洗耳朵。正在洗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牽著一隻牛來喝水。那個人說:‘那君子,牛來喝水了。’那人卻隻顧著洗耳朵。那個人又說:‘你這耳朵有多少汙穢啊,一直洗?’那個人洗完,才開口回答:‘剛才帝堯讓位給我,把我雙耳都弄髒了,所以洗了一會,耽誤你這牛喝水了。’那個人聽了,就把牛牽到上遊去喝水。那人問:‘你為什麽走啊?’那個人說:‘水被你洗髒了,怎麽能再弄髒我的牛嘴呢?’當時的高潔之士就是這樣。這一句就是‘洗耳不聽亡國音’的由來。”
眾官騎在馬上,都靜靜地聽著文王講述前朝的興廢和曆史遺跡,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住了。君臣們在馬上一邊傳杯飲酒,共享這美好的時光,一邊欣賞著路邊的美景。隻見桃紅李白,鴨綠鵝黃,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黃鶯在枝頭清脆地鳴叫,紫燕在空中呢喃飛舞,微風吹拂,讓人陶醉其中。真是風吹不管遊人醉,隻有三春景色新啊。
君臣們正走著,又看見一群樵夫一邊唱歌一邊走來:
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世治有隆汙。龍興雲出虎生風,世人慢惜尋賢路。君不見耕莘野夫,心樂堯舜與黎鋤。不遇成湯三使聘,懷抱經綸學左徒。又不見一傅岩子,蕭蕭笠甘寒楚。當年不入高宗夢,霖雨終身藏版土。古來賢達辱而榮,豈特吾人終水滸。且橫牧笛歌清晝,慢叱黎牛耕白雲。王侯富貴斜暉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文王和文武大臣們騎在馬上,聽到這歌聲,都覺得十分奇異,心想裏麵肯定有大賢。於是文王又命令辛甲:“快去請賢者出來相見。”
辛甲領命後,拍馬來到樵夫們麵前,說道:“你們裏麵可有賢者?請出來和我家大王相見。”
眾人一聽,紛紛放下擔子,說道:“我們這裏沒有賢者。”
不一會兒,文王騎馬趕到。辛甲回複說:“裏麵沒有賢士。”
文王卻不相信,說:“這歌韻如此清新奇妙,怎麽會沒有賢士呢?”
其中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這首歌不是我們作的。前麵十裏,有個地方叫磻溪,那裏有個老頭,早晚都在垂竿釣魚。我們這些百姓打柴回來,會在磻溪稍作歇息,早晚都能聽到他唱這首歌,大家聽熟了,所以隨口唱出。我們不知道大王駕臨,有失回避,真是我們百姓的罪過。”
文王聽了,說:“既然沒有賢士,那你們暫且退下吧。”眾人便離開了。
文王騎在馬上,心裏還在不停地思念著那個神秘的作歌之人。他和文武大臣們繼續前行,一邊走一邊舉杯飲酒,興致絲毫未減。春光明媚,花柳芬芳,紅綠交織,把這春色裝點得格外美麗。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