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下)
字數:5652 加入書籤
文王和大臣們一路溜達著,正享受著春日的美好呢,突然聽到一陣歌聲傳來。轉頭一瞧,隻見一個人挑著一擔柴,邊走邊唱:“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魚未遇隱磻溪。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文王一聽,眼睛一下子亮了,忍不住感歎道:“哇塞,太奇怪了!這唱歌的人肯定不簡單,說不定是個超級大賢呢!”
散宜生騎在馬上,仔細瞅了瞅那個挑柴的人,越看越覺得眼熟,一拍大腿說:“主公,剛才唱歌的這人咋這麽像那個打死王相的武吉呢?”
文王一聽,趕緊搖頭說:“大夫,你肯定看錯啦!之前我用先天數算過,武吉已經掉進萬丈深潭死翹翹了,怎麽可能還在這兒呢?”
可散宜生看得真真兒的,十分篤定,馬上命令辛免:“你快去把他給我抓過來!”
辛免得令,騎著馬“嗖”地一下就衝了過去。武吉一看文王的隊伍來了,想躲也來不及了,隻好把柴擔子一放,“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辛免跑近一看,好家夥,還真是武吉!
辛免趕忙回去向文王報告:“沒錯,就是武吉!”
文王一聽,臉“唰”地一下就紅了,又氣又惱,看著武吉大聲嗬斥道:“你這家夥,膽子也太大了,竟敢這麽騙我!”說完,又轉頭對散宜生說:“大夫,像這種狡猾的逆民,必須得重重審問。他殺傷了人,還逃避重罪,罪行跟殺人沒啥兩樣。現在可不是說武吉逃跑躲起來這麽簡單,要是這樣,那我算的先天數豈不是不準了,以後還怎麽在江湖上混?”
武吉嚇得“哇”地一聲哭了出來,“砰砰”磕頭,邊哭邊說:“大王,我真的是個奉公守法的好百姓,絕對不敢狂妄悖逆。我就是不小心誤傷人命,心裏害怕,就去問了一位老叟。離這兒三裏地,有個叫磻溪的地方,那老人是東海許州人,姓薑,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他讓我拜他為師,還教了我個辦法:讓我回家挖個坑,睡在裏麵,用草蓋在身上,頭前點一盞燈,腳後點一盞燈,再在草上撒一把米,睡到天亮,然後就可以照常打柴,保證不會再有事兒。大王啊,您想想,螻蟻都尚且貪生,哪有人不惜命的呀!”
散宜生一聽武吉這話,眼睛放光,馬上在馬上躬身祝賀道:“恭喜大王啊!武吉說的這個人,道號飛熊,這不正應了咱們靈台的兆頭嘛!以前商高宗夜裏夢到飛熊,後來就得到了傅說;如今大王您也夢到飛熊,肯定能得到子牙。現在大王出來行樂,正好趁機求賢。希望大王赦免武吉無罪,讓他去前麵樹林把賢士請出來相見。”
文王一聽,覺得有道理,就赦免了武吉。武吉得了令,叩頭謝恩後,撒腿就往樹林裏飛奔而去。
這邊文王君臣慢慢走到樹林前,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驚動了賢士。在離林子還有幾箭遠的地方,文王就趕緊下馬,和散宜生一起步行走進樹林。
武吉跑到樹林裏,左看右看,咦,師父咋不見了呢?心裏頓時慌了起來。這時,他又看見文王他們走進來。散宜生著急地問:“賢士在這兒嗎?”
武吉一臉慌張地回答:“剛才還在呢,這會兒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文王問:“賢士還有別的住處嗎?”
武吉說:“前麵有間草舍。”說完,就帶著文王他們來到草舍門口。
文王站在門口,抬手輕輕撫了撫門,心裏還有點小緊張,生怕自己太冒昧了。正想著,門“吱呀”一聲開了,裏麵走出一個小童。
文王趕緊堆起笑臉,客客氣氣地問:“小朋友,你老師在嗎?”
小童脆生生地回答:“不在啦,和道友出去閑遊了。”
文王又問:“那他啥時候回來呀?”
小童撓撓頭說:“說不準呢,也許馬上就回來,也許過個一兩天,說不定三五天也有可能。我老師就像那浮萍斷梗,到處漂泊,碰到山就遊山,遇到水就玩水,要是碰到老師或者朋友,就一起談論玄道,所以沒個準日子。”
散宜生在旁邊趕緊說:“主公,我覺得吧,求賢聘能,禮儀必須得虔誠。咱們今天來的心意還不夠誠,難怪人家遠遠躲開了。以前上古神農拜常桑,軒轅拜老彭,黃帝拜風後,湯拜伊尹,那可都是沐浴齋戒,選個良辰吉日去迎接聘請,這才是敬賢的禮節。主公,咱先回去吧。”
文王覺得有道理,就說:“大夫說得對。命令武吉跟著我們一起回朝。”
文王走到溪邊,看著這奇特的景色,林木幽深空曠,忍不住詩興大發,作詩一首:“宰割山河布遠猷,大賢抱負可同謀,此來不見垂竿叟,天下人愁幾日休。”
又看見綠陰之下,石頭旁邊魚竿飄在水麵,卻不見子牙,心裏那叫一個鬱悶,又吟詩一首:“求賢遠出到溪頭,不見賢人隻見釣,一竹青絲垂綠柳,滿江紅日水空流。”
文王還是舍不得走,散宜生又在旁邊勸,文王這才跟著眾文武回朝。傍晚,回到西岐,大家都來到殿前。文王傳旨,讓百官:“都別回自己家了,今晚都在殿廷齋戒三天,然後一起去迎請大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將軍南宮適站出來進言說:“磻溪那個釣魚的老頭說不定就是個徒有虛名的家夥,大王您也不知道真假,就用這麽隆重的禮節去迎請,要是他名不副實,那豈不是浪費了主公的一片真誠,還被一個愚夫給耍了。依我看,主公也不用這麽費心,等明天我自己去把他請來。要是他真有本事,和名聲相符,主公再用隆重禮節對待他也不遲。要是他隻是個虛名,直接斥責不用就行了,何必主公齋戒住宿之後再去請見呢。”
散宜生一聽,立馬嚴肅地說:“將軍,你可不能這麽說!如今天下亂糟糟的,四海動蕩不安,賢人君子大多都隱居在山穀裏。現在飛熊應兆,這是上天的旨意,特地賜下大賢來幫助我們穩固皇基,這可是西岐的福澤啊。這個時候,我們自然應該學習古人求賢的態度,破除那些拘泥的習慣,哪能像現在有些人,還想著讓賢人自己主動來推薦自己呢。將軍可千萬別再說這種話了,可不能讓各位大臣都懈怠了!”
文王聽了,十分高興,說:“大夫這話,簡直說到我心坎裏去了。”
於是百官都在殿廷歇宿齋戒了三天,準備去聘請子牙。後來有人寫詩讚歎:“西岐城中鼓樂喧,文王聘請太公賢。周家從此皇基固,九五為尊八百年。”
文王聽從散宜生的建議,齋戒住宿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文王又是沐浴又是整理衣服,那叫一個虔誠。然後端坐在鑾輿上,讓人扛著聘禮,帶著排列整齊的車馬隊伍,前往磻溪迎接子牙。還封武吉為武德將軍。一路上,笙簧奏響,熱鬧非凡,直接出了西岐城。這動靜可不小,驚動了好多老百姓,大家都扶老攜幼,跑出來看迎賢的隊伍。隻見:
旗幟五顏六色,隨風飄揚;戈戟閃閃發光,相互碰撞發出鏘鏘的聲響。笙簧聲在道路上飄蕩,就像仙鶴在悲泣,鸞鳥在鳴叫;畫鼓敲得咚咚響,好似雷聲滾滾。走在前麵的對子馬,每一匹都精神抖擻,馬上的人也滿臉喜悅;金吾士們個個興高采烈。文官們站在東邊,寬袍大袖,風度翩翩;武將們站在西邊,身著鎧甲,威風凜凜。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畢公榮這四賢緊緊輔佐著主公;伯達、伯適、叔夜、叔夏等八俊也跟在後麵。城內香氣彌漫在道路上,城外瑞彩匯聚成吉祥的景象。聖主降臨西土,不愧是五鳳立岐山的好兆頭。萬民都盼著能共享太平日子,宇宙和樂,周朝能延續八百年。飛熊的吉兆興起了周室,感動得文王去聘請大賢。
文王帶著眾文武出了城,直奔磻溪而去。走了三十五裏地,早早地就到了樹林下。文王傳旨:“士卒們先在林外駐紮,都別大聲喧嘩,千萬別驚動了賢士。”
文王下馬,和散宜生步行走進樹林。隻見子牙背對著他們,坐在溪邊。文王悄悄地走到跟前,站在子牙身後。子牙其實早就知道文王來了,故意扯著嗓子唱歌:“西風起兮白雲飛,年歲已暮兮將何為?五鳳鳴兮真主現,垂竿釣兮知我稀。”
子牙唱完,文王趕緊搭話:“賢士,你過得快樂嗎?”
子牙裝作剛發現文王,急忙扔掉魚竿,轉身伏地叩頭說:“小民不知道大王駕臨,沒能迎接,還望賢王饒恕我的罪過。”
文王趕忙伸手扶住,誠懇地拜言說:“我早就仰慕先生大名啦,之前拜訪不夠虔誠,我知道錯啦。今天特地齋戒,誠心誠意來拜謁您。能見到先生的尊顏,我真是太幸運了。”說完,又命令散宜生:“快扶賢士起來。”
子牙這才躬身站起。文王笑著把子牙帶到茅舍之中。子牙又要下拜,文王也跟著一起下拜。文王說:“我早就聽說先生高明,一直沒能相見。今天有幸見到先生風采,聆聽教誨,真是我三生有幸啊。”
子牙趕緊謙虛地說:“我就是個老朽無能的人,不值得大王谘詢。文的方麵我不能安邦,武的方麵我不能定國,承蒙賢王親自前來,實在是有辱大王的鑾輿,辜負了您的聖意。”
散宜生在旁邊趕緊說:“先生可別太謙虛啦。我們君臣沐浴齋戒,誠心誠意,特地來表明我們的微薄心意,一心聘請您。如今天下亂糟糟的,一會兒安定一會兒混亂,當今天子疏遠賢臣,親近佞臣,整天沉迷酒色,殘害百姓,諸侯都叛亂了,百姓們生活得苦不堪言。我們主公日夜都在操心,睡覺都不安穩。早就仰仗先生的大德,知道您在溪岩隱居,特地準備了點小聘禮。先生要是不嫌棄,就和我們一起輔佐聖明之世,那我們主公可就太幸運了,百姓們也有救了。先生您何苦一直隱藏胸中的奇謀,忍心看著百姓遭受苦難呢?為啥不施展一點餘力,可憐可憐那些孤苦無依的人,把他們從水火之中拯救出來,讓大家過上太平日子。這可是先生您的大恩大德,絕世的仁德啊。”說完,散宜生把聘禮擺了出來。
子牙看了看,趕緊讓童兒收下。散宜生又把鑾輿推過來,請子牙登上。子牙連忙跪地推辭說:“老臣承蒙大王洪恩,以禮相聘,我已經感激不盡了,怎麽敢乘坐鑾輿,這可太超越名分了,絕對不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王說:“我早就準備好了,特地來迎接先生,先生一定要坐,可別辜負了我的一片真心。”
子牙再三推辭,堅決不敢坐。散宜生見子牙態度堅決,就對文王說:“賢人既然不坐輿,希望主公能聽從賢人的請求。要不把大王的逍遙馬給先生騎,主公您乘輿。”
文王有點為難地說:“要是這樣,那可就辜負了我這幾天的虔誠啦。”
大家又推讓了好一番,最後文王還是坐了鑾輿,子牙騎上了逍遙馬。一路上,歡呼聲充滿道路,士兵和馬匹都精神抖擻。當時正值吉祥的時辰,子牙來的時候,已經八十歲了。有人寫詩感歎:“渭水溪頭一釣竿,霜皎皎兩雲皤。胸橫星鬥衝霄漢,氣吐虹霓掃日寒。養老來歸西伯下,避危拚棄舊王冠。自從夢入飛熊後,八百餘年享奠安。”
話說文王聘請子牙,進了西岐城,老百姓都爭著來看,個個都欣喜不已。子牙到朝門下馬。文王升殿,子牙朝賀完畢,文王封子牙為右靈台丞相。子牙謝恩後,在偏殿設宴,百官相互祝賀,舉杯對飲。從這以後,君臣有了好幫手,就像龍虎有了依靠。子牙治理國家很有一套,安撫百姓也有自己的法則,件件事情都辦得有條有理,行行都有規範。西岐還建造了相府。這時,這個消息傳到了五關。汜水關守將韓榮趕緊上疏給朝歌,報告薑尚輔佐周的事兒。至於子牙之後還會發生什麽事兒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