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一次內閣會議
字數:7897 加入書籤
內閣組織框架定下,房會製成為了漢國最高決策機構,六部成為下級機構,隻負責執行和對接地方廳局。
“季平,黃嬰留一下,其他人先回去吧,明天早上在正殿舉行第一次內閣會議。”姬長伯一路風塵仆仆,商定內閣房會製之後,姬長伯便讓眾人回去了。
而之所以留下鮑季平和黃嬰,是因為出征漢中之前,蜀南那邊發生的幾件事。
待眾人退出去,隻剩三人在場時,姬長伯重新打量了一下黃嬰和鮑季平。
隨著姬長伯給鮑季平利用柳樹皮煮水洗臉之後,鮑季平臉上的坑痘幾乎都消退了,黃嬰則變得富態起來,畢竟不用流離失所,四處討生活了。
兩人坐到姬長伯榻上,正襟危坐。
“內閣的人選,你們有什麽建議麽?”這兩人是姬長伯麾下最重要的兩個重臣。
一個負責蜀地,一個負責江州,恰好分治巴蜀,而他兩人也不負眾望,將巴蜀治理的井井有條。
漢中之戰中,姬長伯全力征伐漢中,根本顧不上巴蜀事務,結果等姬長伯穩定漢中之後,回頭一看巴蜀,穩如泰山。
黃嬰在江州,對姬伯越竟然采用了近交遠攻的策略,利用貿易拉攏平都的巴氏貴族,同時不斷派兵繞道宕渠,攻擊魚地和巫地,讓魚巫兩地不得安寧。
魚巫兩地動蕩,也直接導致了姬伯越和平都的商貿往來萎縮,平都更加倚重漢國這邊。
同時黃嬰還對墊江和江州進行了一體化建設,用數條水泥路,將墊江和江州之間的交通完善。同時大力疏通烏江航路,加強江州與烏江諸鎮的聯係,整個江州經濟規模迅速倍增,如今已經是漢國第一大經濟重鎮,貿易重鎮。
鮑季平在蜀地則推行"輕徭薄賦"之策,將蜀地平原的水利係統全麵整修。
同時他借鑒大禹和蜀地王族杜氏的治水經驗,在岷江流域新建了十餘處分流堰,使蜀中糧倉的灌溉麵積擴大了近三成。更令人稱奇的是,他竟說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說服了蜀地王族為首的世家大族,將部分私田轉為"官佃",由官府統一調配耕種。
這種與虎謀皮,結果還真謀到皮的過程讓姬長伯嘖嘖稱奇,真不愧是自己看重的謀臣。
兩人的能力,姬長伯看在眼裏,如今兩人已經是首輔和次輔的不二人選。
"主公,內閣人選當以平衡為重。"黃嬰撫著日漸圓潤的肚子說道,"六部尚書皆是蒼溪舊臣,如果全部入閣,將來容易壟斷國政。"
鮑季平點了點頭,隨後從袖中抽出一卷竹簡:"這是臣在事先擬的名單。軍政房房長建議啟用雷勇,他出身江州雷氏,是與王族姬姓榮辱與共的將門,而且又是大王舊臣,最是合適;民政房房長可以讓蜀王杜尚擔任,蜀王如今沒有勢力,幾乎是孤家寡人,但是他在蜀地頗有威望,而且為人謙和,讓他處理漢國民政民生問題比較合適..."
兩人考慮的很周全,說的也很委婉。
蒼溪派係官員一家獨大,短期建設還好,長期治國非常容易拉幫結派,再互相結成姻親,自己的王權很容易就會被架空。
到時候三家分晉就是漢國的未來。
三人小會商定明日正式會議的問題之後,鮑季平和黃嬰便告辭離開了。
姬長伯讓兩人將剛才談話的內容記錄下來,明天由鮑季平帶頭上書,黃嬰附議,姬長伯再點頭,將此事定調。
其他人也就不會有什麽異議了。
如今的蜀國宮城是在原來杜氏王族的宮城基礎上興建的新宮殿。
蜀國宮殿,矗立於郫邑之央,宮牆高聳,使用水泥和石塊壘成,朱漆塗飾,上覆泥瓦。
姬長伯步入殿中,玉階丹墀,步步生輝。殿內梁柱皆用蜀地巨木,雕龍畫鳳,金粉飾之,華麗非常。
藻井之上,繪有日月星辰,雲氣繚繞,恍若天宮。地麵鋪以青石,光滑如鏡,倒映人影。
姬長伯行走在宮中,看著一景一物,心中舒坦不已。
已經深夜,但是姬長伯並沒有直接回寢宮,而是在蜀宮裏的景園中踱步。
四處征戰蹦波的這些年,姬長伯也已經長成一個少年郎。
靠著後世的知識儲備和這一世的所有機會,姬長伯在短短數年裏統一了四分五裂的巴蜀,還順勢拿下了漢中。
如今各地總督改為郡守,自己麾下人手已經不夠用。
義務教育和科舉考試也已經初步完成,寒門學子和平民子女中的精英,皆已經開始步入各級廳局衙門。
而軍功授爵和分封的土地也基本完成,國中軍伍大多複原回到各地耕種。
軍功和科舉同步選拔人才,應該能緩解人才不足的情況。
除了人才,人口問題也不容小覷。
雖然賈富的人口大遷移也一直在穩步推行,漢國總人口已經接近百萬,但是比起中原各國,自己的國土雖大,但是治下百姓卻隻是一個中等諸侯的水平。
其中巴蜀之地多蟲瘴,平民生活環境惡劣,容易感染疾病早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醫部的問題也要早早準備。
還有墨丘組建的神機營,清一色標配燧發槍,已經有兩百多人,大炮也在研發之中。
現階段漢國的政務千頭萬緒,繁瑣非常,自己經常會忙的丟三落四。
視察神機營的時間隻能向後推遲了,得明天內閣的問題解決掉,後天帶著內閣的人,一起去神機營營地看看吧。
吹著夜風,感受著片刻的寧靜,姬長伯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自己征戰這麽些年,所圖不就是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地麽?現在漢國固若金湯,兵強馬壯,放眼四周,隻有秦楚能對自己構成威脅。
姬伯安、姬伯越都隻是秋後的螞蚱,待自己再發展幾年,將大炮和槍支列裝部隊,剿滅他們隻是時間問題。
自己也該停下腳步,好好歇歇了。
“夫君?”一聲輕柔的呼喚,姬長伯從紛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
“海倫?你不是在教會那邊麽?”姬長伯循聲看去,竟然是自己的夫人,教會聖女,海倫。
“蜀中教會發展比起我親自建立的江州教會還要好,所以我幹脆將蜀中教會直接立為總部,推廣蜀中模式好了,我也能省些力氣,偷偷懶。”海倫笑著說道。
數年名義上的夫妻,但是姬長伯年幼,兩人也一直沒有夫妻之實。
如今的海倫,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大姑娘了。
在春秋這個十幾歲當爹生娃的年代,海倫已經是個異類。
“如此也好,你省些力氣,多處理一些內廷的事也好。”姬長伯點點頭。
“嗯,我也是這麽考慮的,如今嫡母羋氏和親母皆安置在宮中,有些事確實需要妥善安排。”說到這裏,海倫的語氣忽然有些慌亂。
姬長伯看出了海倫的不安,但是並沒有深究。
因為錦衣衛早就已經向自己匯報過了,自己的兩位母親,都在後宮豢養了男寵,後宮的風言風語傳的到處都是,早就不是什麽新聞了。
姬長伯雖然頭疼,但是這個時代,風氣就是這樣,自己也沒什麽好說的。
“你們留在此地,海倫你陪我一起走走吧。”姬長伯拉起海倫的手,兩人在蜀宮裏的景園裏漫步。
“夫君,內閣是漢國中樞,你讓我一個女流之輩進入中樞,會不會……”海倫欲言又止。
姬長伯撅了撅嘴,“隻是暫時的,等你有了身孕,我會讓浮萍、落花暫時接替你的位置,如果她們兩能處理好,以後就讓她們處理教會事務吧,你安心修養。”姬長伯很早就安排兩名宮女跟隨海倫左右,既是監視,也是學習。
海倫眼中有些黯然,這麽多年了,這個人還在提防著自己。
不過他說身孕?什麽意思?難道他已經……
海倫想到這裏,臉上紅霞滿布,偷偷瞥了一眼姬長伯,對方卻一無所知的向前走去,好像剛才什麽也沒說一般。
海倫頓時又有些失落了。
“最近各地教會反應,民間百姓紛紛把孩子從學堂轉到教會,說是教會裏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會保佑他們的孩子科舉奪魁,現在教會這邊的壓力很大。”海倫隻好收起自己的小女兒心思,自己和姬長伯最大的共同語言,大概就是教會了。
“讓戶部下個通知,教會隻收容孤兒和流民中的孩童,其餘孩童若是進入教會,讓禮部扣押他們的學籍,禁止他們升學!”姬長伯隨口說道。
“我前幾天已經命人去了一趟戶部,不過戶部那邊一直沒有動靜,如今已經盛夏,如果再不下令禁止,後續恐怕秋季招生,會有麻煩。”
姬長伯聞言愣了愣,“戶部最近很忙麽?”
海倫想了想,“戶部在我們之前,從江州遷過來,想來也是沒完全適應過來吧。”
姬長伯點了點頭,“戶部再不解決,你就去找鮑季平,明天第一次內閣會議,我會正式任命他為內閣首輔,讓他通過內閣民政房下達命令給戶部吧。”
“諾!”言罷,兩人都不再言語,氣氛忽然有些曖昧起來。
姬長伯停下腳步,“蜀地的月色,比起漢中,確有不如。”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感慨,讓心思細膩的海倫愣了一下。
蜀地月色?是指自己麽?漢中月色?是指姒好?想到這裏,海倫麵色一僵,但是又不好發作。
“蜀地和漢中之間的水泥路還是要修,日後調兵遣將,通商貿易也方便。”姬長伯沒有察覺海倫的臉色,依舊自顧自的說著。
“蒼溪的水泥路已經修好,確實很方便。”海倫壓下心事,陪著姬長伯說道。
“嗯,紅葉商會辦事確實利索,蜀南大勢已定,米福安也該從蜀南調出來了,現在內閣文臣太多,武將太少了。”
“紅葉和米福安夫妻倆,聚少離多,我都有些過意不去了。”姬長伯自嘲一笑。
“海倫,我們兩一直沒有舉行結婚典禮對吧?”姬長伯回頭看向海倫,忽然說道。
海倫聞言看向姬長伯,兩人四目相對,風吹著樹梢發出沙沙聲。
最後姬長伯敗下陣來,麵紅耳赤的咳嗽了幾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海倫也好不到哪裏去,臉色也是微紅。
“回頭我稟明母後,讓宗正那邊定個日子,我們把儀式辦了。”姬長伯語速飛快的說完,轉身逃一般的離開了。
隻留下海倫依舊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靜。
海倫望著姬長伯離去的背影,心中猶如小鹿亂撞。
她輕撫著自己發燙的臉頰,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這突如其來的承諾,讓她那顆一直患得患失的心,終於有了著落。
回到寢宮後,海倫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鏡子發呆。
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姬長伯說要舉辦婚禮時的模樣,那羞澀又堅定的神情,讓她愈發心動。
次日清晨,姬長伯精神飽滿地來到正殿參加第一次內閣會議。
作為教會聖女的海倫也來參加會議,但卻頂著猩紅的眼睛,顯然昨晚失眠了,
“第一次內閣會議開始!”“叮!”一旁的如花敲擊一盞小銅鍾。
會議正式開始,首先鮑季平呈上了昨晚小會上就商議好的內閣人選名單,眾人一番討論後,姬長伯拍板同意,如花執筆寫下紅色朱批,掌印的如意蓋下打印,決議順利通過。
隨後,海倫提出的關於教會孩童入學以及姬長伯提出的漢中直通蜀地的水泥路修建等事宜,會議上也都進行了討論。
第一次會議,共達成了三個決議,如花和如意的錦衣衛將姬長伯的王令送往六部。
隨後六部執行決議,以往姬長伯有什麽政令,都是姬長伯想到什麽,如花如意就記錄什麽。
這種政令大多空洞,需要六部官員自己腦補細節,所以效率非常低下。
而現在,有了內閣的五房一會,各種政令都會在大殿裏討論出決定,然後再由五房一會的大佬牽頭,商定一個執行方案,然後在下發給六部。
六部收到之後,就可以直接執行,方便快捷,姬長伯效仿後世各朝各代的政府職能製度之後,自己琢磨的組織構架第一天竟然運轉的還不錯。
會議結束後,姬長伯心情愉悅,他對內閣的首次運轉頗為滿意。
然而,就在他準備前往神機營視察時,一名錦衣衛匆匆來報,稟告稱秦國有使者前來,要求麵見姬長伯。
姬長伯微微皺眉,秦國此時派使者前來,所為何事?
他立刻整了整衣冠,前往會見使者。
使者呈上秦王的書信,信中提及希望與漢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犬戎。
姬長伯心中暗自思索,秦國此舉或許是想利用漢國出漢中,從南方牽製犬戎,好方便秦國平定犬戎吧?
自己雖然也需要時間發展國力,心底對於這份提案是很心動的。
但他並未當場答複使者,而是表示需要與內閣商議。
送走使者後,姬長伯召集內閣主要成員,並將此事告知眾人。
眾人議論紛紛,有的認為應該結盟,借助秦國之力對抗犬戎,占據大義名分;有的則擔心秦國居心叵測,結盟會帶來隱患。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姬長伯也不知道該如何取舍。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