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李旦退讓-共創盛世
字數:4339 加入書籤
陛下看著伏地的李旦,心中也有些動搖。他深知李旦向來忠誠,此次為了朝堂之事,又是主動退讓,若真有人蓄意破壞,確實不能坐視不管。
“相王請起。朕給你十日時間,若你能查明真相,朕定不會姑息那些幕後黑手。但若你找不到證據,此事就此作罷,你也不要再提整頓朝綱之事。”陛下語氣嚴肅,目光緊緊盯著李旦。
李旦謝恩起身,心中明白,這十日將是決定大唐命運的關鍵時刻。走出宮門,李旦望著天空,暗暗發誓,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揭開真相,為大唐掃除這重重陰霾。而在這緊張的局勢下,張柬之和狄光遠又能否順利完成。
張柬之領命後,迅速展開行動。他利用自己多年在朝中積累的人脈和資源,秘密調查那些受威脅大臣的把柄。憑借著對官場錯綜複雜關係的熟悉,他很快就發現了幾位關鍵人物的隱秘之事。
其中一位大臣,平日裏道貌岸然,私下卻與一些不法商賈勾結,通過泄露朝廷機密獲取巨額錢財。張柬之掌握證據後,暗中約見了這位大臣。當看到那些鐵證如山的書信和賬本時,這位大臣嚇得麵如土色,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張大人,您……您就饒了下官吧,下官也是一時糊塗啊!”大臣聲淚俱下,不停地磕頭求饒。
張柬之麵色冷峻,厲聲道:“你做出這等有損朝廷之事,本當嚴懲。但如今有更重要的事,就看你是否願意將功贖罪。”
大臣忙不迭地點頭:“願意,願意!張大人但有所命,下官萬死不辭!”
“很好。從今日起,你要在朝堂上堅定支持王爺的舉措,並且留意那些與你一樣被威逼利誘之人,及時向我匯報他們的動向。若有絲毫差池,這些證據便會立刻呈到陛下禦前!”張柬之目光如炬,盯著大臣說道。
大臣連忙應下,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在張柬之的威懾與勸說下,其他幾位受威脅的大臣也紛紛就範,朝堂上原本搖擺不定的局麵,開始有了些許扭轉的跡象。
另一邊,狄光遠重新組建情報網的過程卻困難重重。韋後和武氏勢力經過上次的清洗,防範更加嚴密,想要再次滲透進去談何容易。但狄光遠並未氣餒,他廣撒金錢,招募江湖上的能人異士,利用他們的特殊手段,逐步打開局麵。
經過幾日的艱苦努力,終於有了重要突破。狄光遠的手下發現,那些謠言最初是從京城一家名為“悅來客棧”的地方傳出,而這家客棧平日裏常有一些形跡可疑之人出沒。狄光遠親自喬裝潛入客棧,經過一番巧妙的打探,竟發現了背後與韋後勢力的關聯線索。
原來,韋後手下的心腹買通了客棧的掌櫃,讓他組織人手在京城各處散布謠言。狄光遠順藤摸瓜,逐漸掌握了整個謠言傳播網絡的架構以及關鍵人物的名單。他深知,這些證據足以成為扳倒韋後陰謀的有力武器,但為了一網打盡,他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而李旦這邊,在得到陛下給的十日期限後,每日都在王府中焦急地等待著張柬之和狄光遠的消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李旦心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終於,在第九日,張柬之和狄光遠幾乎同時來到王府。
“王爺,幸不辱命!”兩人齊聲說道,臉上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張柬之將朝堂上的情況詳細匯報,表明已經穩住了那些搖擺的大臣。狄光遠則呈上了他辛苦收集到的關於謠言背後主謀的證據,詳細講述了整個調查過程。
李旦看著眼前的證據,心中大喜,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好!有了這些,我們便有了十足的把握。明日,本王便進宮麵聖,揭露韋後等人的陰謀!”
次日清晨,李旦帶著證據再次入宮。當他將一切擺在陛下眼前時,陛下龍顏大怒。看著那些詳實的證據,他再也無法懷疑李旦所言。
“韋後竟如此大膽,妄圖攪亂我大唐朝堂,實在可惡!相王,你做得很好。”陛下氣得拍案而起。
“陛下,如今真相大白,還望陛下嚴懲幕後黑手,以正朝綱,穩定民心。”李旦伏地奏道。
陛下沉思片刻,下令道:“立刻將涉事之人全部緝拿歸案,韋後……先幽禁於後宮,等候發落。相王,此次朝堂危機多虧你力挽狂瀾,接下來整頓朝綱之事,就全權交予你了,務必還我大唐一個清明盛世!”
李旦謝恩領命。一場驚心動魄的朝堂風雲,似乎在李旦等人的努力下,逐漸迎來了曙光。但李旦深知,這僅僅是個開始,大唐的複興之路依舊充滿挑戰,他肩負的責任,更加沉重。
李旦領命後,深知整頓朝綱刻不容緩。他迅速在朝堂上公布了韋後及其黨羽的陰謀,滿朝震驚,群臣紛紛聲討。李旦趁熱打鐵,開始對朝堂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首先對官員選拔製度進行了梳理。之前,韋後與武氏勢力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賣官鬻爵現象極為嚴重。李旦命吏部重新審查官員的任職資格,對於那些靠不正當手段上位的官員,一經查實,即刻罷免。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不少平日裏屍位素餐、溜須拍馬之輩,都擔心自己的烏紗帽不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過程中,自然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被牽連官員的親屬和朋黨,紛紛在暗中活動,企圖為這些官員說情,甚至還妄圖再次製造混亂,阻礙改革。但李旦態度堅決,毫不退縮。他召集朝中重臣,嚴肅地說道:“大唐的興盛,全係於諸位之手。如今若不整治這官場的歪風邪氣,我大唐必將走向衰敗。諸君當與我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眾大臣見李旦決心已定,也都紛紛表示支持。在眾人的努力下,一大批不合格的官員被清理出朝堂,朝廷風氣為之一新。
與此同時,李旦深知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他廣發求賢令,在全國範圍內選拔有真才實學之人。不論出身貴賤,隻要有治國理政的才能,都有機會入朝為官。這一舉措吸引了眾多寒門學子和有識之士,他們紛紛響應,為大唐的朝堂注入了新鮮血液。
在經濟方麵,李旦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韋後亂政期間,橫征暴斂,百姓苦不堪言。李旦下令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興修水利。他還派遣官員到各地巡查,嚴懲那些貪汙腐敗、欺壓百姓的地方官吏,以恢複民生。
在軍事上,李旦加強了對邊疆的防禦。他重用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增派兵力駐守邊關,抵禦外敵入侵。同時,對軍隊進行整訓,提高士兵的戰鬥力。
然而,李旦的這些改革舉措雖然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但也觸動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經。那些被罷免的官員及其背後的勢力,並不甘心就此失敗,他們在暗中勾結,妄圖卷土重來。
這些人聯絡了一些對改革不滿的地方豪強,組成了一股反叛勢力。他們打著“清君側,反改革”的旗號,在地方上招兵買馬,發動叛亂。叛亂的消息傳到京城,朝堂之上再次陷入緊張氛圍。
李旦得知此事後,並未慌亂。他鎮定自若地進宮向李顯奏明情況。李顯聽聞後,心中憂慮,問道:“相王,此事該如何是好?朕實在不願看到大唐百姓再受戰亂之苦。”
李旦從容說道:“陛下勿憂,臣已想好對策。老將郭子儀英勇善戰,足智多謀,臣願舉薦他率大軍前去平叛。相信郭將軍定能不辱使命,將逆賊一舉殲滅。”
李顯點頭道:“既如此,便依相王所言。郭將軍若能成功平叛,朕定當重賞。相王,此次平叛及朝堂諸事,還得多仰仗你了。”
李旦領命而出,即刻找到郭子儀,說明情況。郭子儀毫不猶豫,主動請纓:“王爺放心,末將願率大軍前去平叛,定將這些逆賊一網打盡,保我大唐太平!”
李旦看著郭子儀,眼中充滿信任:“郭將軍出馬,本王自然放心。但此去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輕敵。大軍所需,朝廷全力支持。”
郭子儀領命出征,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叛亂之地。叛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大多是烏合之眾,缺乏訓練。郭子儀身經百戰,用兵如神。他先是采取穩紮穩打的戰術,步步為營,消耗叛軍的銳氣。然後,趁叛軍懈怠之際,發動奇襲。
一場激烈的戰鬥過後,郭子儀大獲全勝,叛軍紛紛投降。為首的幾個叛亂頭目被生擒,押解回京城。李旦帶著郭子儀進宮複命,李顯大喜,當即下令將這些逆賊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經此一役,大唐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李旦的改革也得以繼續深入推進。在他的治理下,大唐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蒸蒸日上。李顯對李旦愈發倚重,李旦也不負所托,兢兢業業為大唐的興盛鞠躬盡瘁,成為大唐曆史上一段君臣齊心、共創盛世。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