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落幕餘暉-孤獨與堅守
字數:5212 加入書籤
武則天雖憑借鐵血手段鞏固了政權,可那堆積如山的罵名與滿心的孤寂也如影隨形。在金碧輝煌卻又冰冷的宮殿中,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她便會陷入沉思。
一日深夜,武則天獨自坐在龍椅上,望著燭火搖曳,思緒飄遠。她想起了初入宮時那個天真爛漫、懷揣夢想的自己,那時的她隻盼能在這宮中尋得一方立足之地,卻未曾想會走到如今這一步。
一陣寒風吹過,吹滅了幾支蠟燭,屋內光線暗了幾分。武則天輕輕歎了口氣,這時,她的心腹女官上官婉兒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重新點亮蠟燭,輕聲說道:“陛下,夜深了,保重龍體。”武則天抬眼,看著眼前聰慧伶俐的婉兒,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同樣才情出眾的自己。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曾因起草廢後詔書與武則天結下仇怨,但武則天愛才,並未過多為難婉兒,反而將她留在身邊培養。婉兒也不負所望,憑借出色的才華成為武則天不可或缺的助手。
武則天對著婉兒緩緩說道:“婉兒,朕一路走來,手段或許狠辣了些,如今這天下,想必有不少人在背後罵朕吧。”婉兒微微低頭,恭敬答道:“陛下為了大周社稷,殫精竭慮,所做一切皆為天下蒼生。那些不懂陛下苦心之人,不足為慮。”
武則天苦笑一聲:“你不必寬慰朕,朕又怎會不知。隻是這高處不勝寒,朕如今坐擁天下,卻連個能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婉兒心中動容,卻不知如何安慰,隻能靜靜站在一旁。
此時,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咚——咚——”,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仿佛敲在武則天的心上。武則天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語:“這萬裏江山,得來不易,朕定要守護好,哪怕背負罵名,也在所不惜。”
此後的日子裏,武則天雖依舊在朝堂上鐵腕治國,但也逐漸意識到一味依靠酷吏並非長久之計。為了緩和矛盾,她開始調整政策,重用狄仁傑等一批剛正不阿且有治國之才的大臣。
狄仁傑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胸懷大誌,飽讀詩書,對儒家經典和治國方略有著深刻的理解。早年通過明經科考試步入仕途,在基層任職期間,他公正斷案,為百姓排憂解難,積累了豐富的從政經驗,聲名遠揚。
狄仁傑敢於直諫,多次在朝堂上與武則天據理力爭。有一次,武則天想要為自己的侄子武三思加官進爵,狄仁傑直言:“陛下,武三思並無大功,若貿然加封,恐難服眾,不利於大周穩定。”武則天心中不悅,皺了皺眉頭,說道:“狄卿,三思乃朕之至親,為朕分憂多年,加官進爵也是情理之中。”
狄仁傑卻並未退縮,上前一步,誠懇地說道:“陛下,至親固然重要,但朝廷爵位,乃國家重器,當以功績為憑。若隻因親故而濫加封賞,恐開此先例後,群臣皆以攀附皇親為能事,而不思為國效力,長此以往,大周根基恐被動搖。陛下以天下為己任,當以社稷為重啊。”
武則天心中雖有些惱怒,但她深知狄仁傑的忠誠與遠見,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狄卿所言極是,朕險些因私情而誤大事。”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還有一回,武則天欲建造一尊巨大的佛像,所需費用巨大,勞民傷財。狄仁傑得知後,趕忙進宮勸諫。他見到武則天後,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當今之世,邊境雖安,但民生尚未富足,百姓仍需休養生息。建造如此巨大佛像,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勢必加重百姓負擔。陛下向來以百姓福祉為念,此舉恐與陛下初衷相悖。”
武則天麵露猶豫之色,說道:“朕本意是想借此彰顯我大周之昌盛,為百姓祈福。”狄仁傑躬身說道:“陛下心懷百姓,此乃萬民之福。然祈福之法,重在民心,而非佛像之大小。若陛下能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此乃真正之祈福,百姓自會感恩戴德,大周也將國運昌盛。”
武則天沉思良久,最終采納了狄仁傑的建議,放棄了建造大佛的計劃。
在狄仁傑等大臣的輔佐下,武周政權逐漸走向穩定繁榮。狄仁傑利用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協助武則天整頓吏治。他嚴格考核官員,對於那些貪汙腐敗、無能之輩,堅決予以罷黜;而對於有真才實學、一心為民的官員,則大力舉薦提拔。在他的努力下,官場風氣為之一新,各級官員都兢兢業業,不敢懈怠。
狄仁傑還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深知農業乃國家之根本,隻有百姓富足,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他建議武則天推行一係列鼓勵農耕的政策,如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賦稅等。在地方上,狄仁傑積極督促官員落實這些政策,使得各地農田灌溉得到改善,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農民們安居樂業,對狄仁傑感恩不已,時常傳頌他的功績。
邊境防務方麵,狄仁傑同樣有著深遠的謀略。當時,雖無大規模的外敵入侵,但一些邊境小部落時有騷擾。狄仁傑深知武周軍隊在長期和平環境下,部分將領滋生了懈怠情緒。於是,他向武則天建議加強軍事訓練,提升軍隊戰鬥力。同時,他還主張采用恩威並施的策略對待周邊部落。對於願意友好相處的部落,給予他們貿易往來的便利,促進雙方經濟交流;而對於那些侵擾邊境的部落,則果斷出兵打擊,讓他們不敢小覷武周的實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狄仁傑等大臣的共同努力下,武周政權逐漸走向穩定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經濟發展,邊境安寧。社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商業繁榮,城市中店鋪林立,街道上車水馬龍。文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詩歌、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在這一時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武則天看著這一切,心中雖依舊承受著孤獨與壓力,但也感到一絲欣慰,因為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終究還是為了這天下百姓。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武則天也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這成為了她心中又一個沉重的難題。
武氏家族的人自然希望武則天能將皇位傳給武三思等武家子弟,他們認為武周天下是武則天一手創立,理應在武氏家族中傳承。武三思等人更是時常在武則天麵前表現自己,試圖獲取她的歡心和認可。他們結黨營私,在朝中拉攏了一批勢力,為自己爭奪皇位繼承人之位造勢。
而朝中許多大臣,尤其是像狄仁傑這樣的正直之士,則認為應當恢複李唐宗室的繼承權。他們覺得李唐統治多年,根基深厚,民心所向,況且武則天本就是李唐皇室的媳婦,將皇位歸還給李唐,才能順應民心,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狄仁傑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多次找機會向武則天進諫。
有一次,在朝堂議事完畢後,狄仁傑單獨留下,對武則天說道:“陛下,臣有一事,日夜憂心,不得不奏。陛下千秋之後,當傳位與誰,此事關乎大周國運,還望陛下三思。”武則天看著狄仁傑,神色凝重,說道:“狄卿,你心中所想,朕大概知曉。但武氏子弟,乃朕之血脈至親,難道就不堪托付天下嗎?”
狄仁傑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傳位一事,當以江山社稷為重,而非僅僅考慮血脈親疏。陛下若傳位給武氏子弟,敢問陛下,百年之後,有將姑姑供奉於宗廟祭祀之理嗎?自古以來,隻有兒子祭祀母親,未有侄子祭祀姑姑的先例。若傳位李氏,陛下則可永享宗廟祭祀,血食千秋。況且,李唐統治多年,百姓對李唐皇室尚有感情,若恢複李唐,可順民心,保大周安穩。”
武則天聽後,心中大為震動,沉默不語。狄仁傑的話猶如重錘,敲擊著她的心。她明白狄仁傑所言句句在理,可武氏家族是她一手扶持起來的,要將皇位傳給李唐宗室,她又心有不甘。
此後的日子裏,武則天時常為此事糾結煩惱。她在宮中徘徊踱步,思考著狄仁傑的話,也權衡著武氏家族和李唐宗室的利弊。有時,她會在夢中見到李唐的列祖列宗,他們目光嚴肅,仿佛在質問她為何要篡奪李唐江山;而有時,她又會看到武三思等人殷切的眼神,期待著她能將皇位傳給武家。
終於,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和深思熟慮後,武則天決定召回被流放的廬陵王李顯。李顯回到洛陽後,武則天看著多年未見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李顯見到武則天,趕忙跪地痛哭,訴說著這些年流放的艱辛和對母親的思念。武則天扶起李顯,說道:“顯兒,這些年你受苦了。朕如今召你回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與你商議。”
然而,武三思等人得知武則天召回李顯的消息後,大為震驚和不滿。
武三思等人深知,一旦李顯被立為太子,他們爭奪皇位的美夢就將徹底破滅。於是,武三思勾結了一批黨羽,試圖阻止這一切發生。他們在朝堂上散布謠言,說李顯性格懦弱,難以擔當大任,還聲稱李顯在流放期間心懷不滿,對武周政權心懷怨恨。
這些謠言傳到了武則天的耳中,她心中不免又起了一絲疑慮。她召來狄仁傑,憂心忡忡地說:“狄卿,近日朝堂上下流言紛紛,皆說顯兒不堪繼承大統,你對此事有何看法?”狄仁傑心中明白這是武三思等人的陰謀,他鎮定自若地回答道:“陛下,臣與廬陵王雖多年未見,但聽聞其流放期間,行事謹慎,並無不當之舉。那些謠言不過是別有用心之人的惡意中傷。廬陵王仁厚孝順,若繼承大統,必能以陛下為尊,善待武氏家族,也定能將陛下開創的大周基業發揚光大。”
武則天微微點頭,可心中仍有些猶豫。狄仁傑見狀,又誠懇地說道:“陛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渴望的是國家長治久安。立嗣之事,關乎天下蒼生,若因些許謠言便改變主意,恐會引發朝堂動蕩,讓親者痛、仇者快。”武則天沉思良久,緩緩說道:“狄卿所言極是,朕再考慮考慮吧。”
與此同時,武三思並不甘心失敗,他決定鋌而走險,策劃一場宮廷政變,企圖先下手為強,將李顯除掉,從而掃清自己登上皇位的障礙。他與黨羽們秘密商議,準備趁李顯進宮向武則天請安之時,在途中設下埋伏,將其暗殺。
然而,武三思的陰謀被狄仁傑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察覺。狄仁傑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進宮麵見武則天。他匆匆趕到宮殿,見到武則天後,來不及行禮,便急切地說道:“陛下,大事不妙!武三思欲行不軌之事,妄圖暗殺廬陵王,以謀皇位。”武則天聽聞,頓時龍顏大怒,拍案而起:“逆賊竟敢如此大膽!狄卿,此事你可有確鑿證據?”狄仁傑趕忙呈上眼線送來的密信,說道:“陛下請看,此乃武三思等人策劃政變的證據,臣已安排妥當,定會護廬陵王周全。”
武則天看著密信,氣得渾身發抖:“武三思這逆子,朕如此厚待他,他竟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狄卿,你務必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絕不能讓逆賊得逞。”狄仁傑領命後,迅速調集宮中禁軍,在李顯進宮的必經之路設下重重埋伏,隻等武三思等人自投羅網。
當武三思帶著一群殺手埋伏在預定地點,準備對李顯下手時,突然四周喊聲大作,禁軍如神兵天降,將他們團團圍住。武三思見勢不妙,想要逃跑,但為時已晚。狄仁傑親自率兵將武三思等人一網打盡,並將他們押解到武則天麵前。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