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王記者患癌彌留,品嚐2000年前漢長城豬蹄了卻夙願。

字數:13029   加入書籤

A+A-


    王記者這次出行,也許是他最後一次出遠門,最後一次下基層調研。
    他陷入迷茫之中,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他職業生涯最悲慘的事情就是,每采訪一次災難,當他聽到廢墟下麵的求救聲,此時他卻無能為力。
    而他隻能陳述那份悲慘,直至求救者生命結束。
    他也不過是一個刀筆小吏,地位卑微,他在白虎水泥廠調研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決定著這些卑微員工的生死。
    其實大多數的采訪都是安排好的,真正在一線與員工交流,他是接觸不到的。
    或者遇見的就是背書,被提前安頓好了,該如何說,一切都是編好的教材。
    這次的調研,他才知道微小企業員工的生存狀態。
    不關閉這些微小企業汙染環境,關閉這些員工的生活又怎麽辦?
    他站在駱駝山石窟,走到《九色鹿》壁畫旁,駐足良久,不能釋懷。
    我們的祖先也不是在射殺小鹿?當做食物嗎?
    他不是屍毗王,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喂給捕捉鴿子的老鷹,讓鴿子飛翔。
    他在楊師傅家裏,吃了幾口開水煮麵條,味覺逼著他,麵條反胃難以下咽。
    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他也一樣是一個普通人,愛吃可口的飯菜。
    在水泥廠,窯工的工資是拿命換來的,每一次煆燒都是與高溫的搏鬥,每一袋水泥都是與危險擦肩而過。
    塌料,有毒氣體,粉塵,飛濺,噴窯,灼傷……
    在厚重的工作服下,汗水濕透窯工的後背,他們用雙手拿著鋼釺,攪動窯內火洞,是用生命演繹生活。
    每一份工資都是汗水與奉獻的結晶,窯工每一份堅持,都是撐起一個家的重量。
    沒有感同身受,隻有在一線拿起鋼釺幹過,才知窯工的不易。
    路漫漫,戈壁蒼茫。
    王記者在戈壁灘,在曠野裏,在陽光下漫無目的走著,一道灰色的土牆擋住他的去路。
    他駐足在城牆邊,這是兩千年前阻擋遊牧民族進入河西的城牆。
    廢棄的城牆,隔著一個民族與一個民族冷漠與刀光劍影的廝殺,現在一切又歸於平靜,化為虛無。
    長城兩千多年前的衰落和興盛,夏日溫暖的陽光,照著戈壁的城牆,灰白色蒼穹掩映下的城牆。
    戈壁灘幹枯的蒿草、土地、城牆全都是灰白色,蒼茫大地的本色讓城牆顯得樸素,破舊的城牆掩藏了一切。
    王記者觸摸城牆,仿佛曆史的悲歌如一縷春風,一絲悲涼在他心頭。
    夯土墩台,極目西望,通向茫茫原野之中,城牆曆經滄桑,蒿草、紅柳、刺蓬、芨芨草,靜靜地在城牆邊枯黃。
    城牆邊的寂寞,讓他的心靈拋灑戈壁荒野裏無所適從。
    這時他遠遠看見一個女子,也在城牆邊駐足凝神,撫摸城牆。
    於是他突兀的走向前去對那個女子說:“請 你不要撫摸我的城牆。”
    女子愕然:“ 城牆是你的嗎?”
    “ 是的,是我先祖用生命防護的掩體,你不懂,不應該撫摸城牆。”
    “我想你是知道的,城牆浸透著曆史的悲歡,夾雜著近世的風塵,是曆史煙雲和人間悲喜退去後留下的堅影,透著晦暗的生命曆程。”
    女子淺淺一笑說:“你也喜歡探尋城牆,遠方不遠,遠方已遠,遠去的就讓它遠去吧。”
    “城牆給我們遐想,我們觸摸千年的城牆,使這裏有了溫度,有了感情,我可以感受城牆的呼吸、心跳、厚重、滄桑,撫摸一下城牆不行嗎?”
    王記者沉默了,原來城牆並非他一個人的。
    那女子說“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已煙消雲散,你在找尋什麽?”
    我在找尋國家文化的根在哪裏?
    “遠方不遠,遠方已遠,遠去的就讓它遠去吧,國家文化的根在你的心裏,也在我的心裏”。
    女子飄然而去。
    王記者在漢居延海邊塞遺址迷了路,烽燧墩台被風沙剝蝕變形,通向茫茫的沙漠。
    在不能走了,再走就是居延海,通向羅布泊無人區樓蘭王國。
    王記者茫然失措,他停下腳步,一座海市蜃樓,這時一個千手觀音,坐在蓮台, 頭戴寶冠,麵部端莊。
    她雙手合十,一千餘隻手呈圓形布滿於城牆邊,每手各持法物,樣式各異,千變萬化,構圖壯麗,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王記者在居延外海沙丘旁迷路了。
    再不能往北走。
    再走,就是羅布泊無人區,樓蘭王國的廢墟。
    這時,一輛坦克700越野車,飛駛在沙丘上。
    王老師,可找到你了。
    原來孫雨露給王記者訂的飛機票,到時間了,還沒有人取飛機票。
    科技改變了人類,也改變了金城市,孫雨露一個電話打給了王玉霞。
    玉霞,王記者是不是坐火車上了京城。
    沒有,沒有聽說過買火車票。
    王玉霞多了一個心眼,像他這樣的記者,都是提前邀約,單獨采訪幾乎不存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記者在河西報道事實真相,怕個別人起壞心眼,惡搞王記者。
    王雨霞一路打聽,才知道居延海有個旅人,順著長城步行,他們追到這裏。
    二人跳下越野車。
    王老師,你怎麽在這裏?
    一個人,走不是挺好嗎?來去自由。
    可這裏不安全,迷路進入羅布泊無人區,就出不來了。
    羅布泊無人區,出不來也好,無牽無掛。
    王玉霞總覺得王老師語言晦澀,似乎想表達什麽?
    王老師這就是你不對了,你無牽無掛,把麻煩事丟給你妻子,孩子,你是不是有點太自私?
    王老師辛苦,在楊師傅家那頓白水煮麵條,不合口,到白虎城休息一會,品嚐白虎城的美食再走不遲。
    我想吃二千年的漢長城戍卒遺落的豬蹄,你能做的出來嗎?
    王玉霞想,先留住人再說“王老師,你想吃二千年漢長城戍卒遺留的豬蹄,就有人可以做的出來。”
    原來王記者走的居延外海,正是大漢王朝,二千年守衛長城的戍卒,打了一隻野豬,吃剩下一隻豬蹄,舍不得丟棄,埋在沙土裏。
    後來戍卒二次巡邏,全部戰死,再後來野豬蹄,就成為了白虎城長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孫雨露忙於工作,蘇葉兒又種菜當然不知道野豬蹄的故事。
    半個文化人王玉霞隱約記得一些,文化人王記者知道全部的故事。
    白虎城長城,二千年,有不少故事在裏頭。
    文物考古隊在白虎城城牆,挖出竹簡,有時也挖出箭鏃,古錢幣,甚至青銅劍……
    有一次,居然挖出了一隻豬蹄。
    不是考古隊的豬蹄,而是埋在城牆沙丘裏麵的豬蹄。
    在這戈壁灘怎麽會有豬蹄?
    可地上,就有一隻豬蹄。
    不是考古隊員的,可這豬蹄是怎麽一回事呢?
    挖掘出的豬蹄,看著像野豬的,可怎麽會出現在這白虎城的荒漠中?
    於是考古隊員拿起豬蹄,就有了不同的猜想。
    難道這豬蹄不是現代的,是二千年前的?
    回到文物局,通過碳14放射性測定,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這隻豬蹄,來自漢朝時期,2000多年前,這隻豬蹄被戍卒埋在沙土之下。
    一直等到現在被發現,還完好無損,簡直是個奇跡。
    後來經過考古學家查閱,這隻豬蹄,是戍卒抓住一頭野豬,做烤野豬吃。
    在白虎城遺址出土的木簡,在懸泉簡(1)亭捕野豬一,黑,齒六歲,耗箭鏃十支,戈一擊必殺,十戍卒私自吃……
    漢簡中不少有記錄戍卒的個人生活,原來是私自捕捉。
    “這些私人書信,記錄漢代河西屯戍吏卒的生活細節。”
    現存的私人簡牘,有寫信托友人代買東西的,有因物資短缺而寫信向友人求助的,有寄思親之情於書信的,真實反映出漢代河西戍卒的生活狀況,情感世界,人際交往及社會風氣。
    懸泉漢簡epf2242.43hanj,漢簡記錄“兄行,弟病,諸君幸為……”
    這是一位哥哥寫給弟弟的家書。
    哥哥屯墾戍邊,留下弟弟在老家。
    聽家鄉來人說弟弟生病了,哥哥急忙在驛站寫了一封家書。
    從簡牘出土地得知,這是一封沒有發出的家書。
    信寫完後,就一直留在了大漠戈壁的戍所裏。
    漢簡是有溫度的,現代人不知道哪個捕野豬戍卒的弟弟,病是否痊愈。
    但是漢簡記錄,那種濃濃親情依然令後人感動。
    懸泉漢簡v92dxt03172(3)68詳細記錄捕野豬的過程,在漢代戍卒吃肉,朝廷有嚴格的規定,必須記載。耕牛不許吃,戰馬不許吃……耕牛,戰馬如何死得,又是如何處理的,必須詳細記錄,就有了漢簡的溫度。
    懸泉漢簡1163b簡載口省賣口得騎駝三百二匹……
    野豬還沒有吃完,匈奴就過來搶劫了,戰鬥一觸即發,戍卒隻好放下手中的食物野豬。
    漢簡127.18記載傳馬一匹,赤騮,牧,齒八歲,高五尺八寸,駕,名曰鐵柱,斃。
    也許戍卒嘴饞,一名戍卒偷偷把一隻豬蹄,埋在了沙土之下。
    等戰爭結束再挖出來吃。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這些戍卒沒有回來,這隻豬蹄在白虎城沙漠裏度過了二千年。
    因為沙漠氣候幹燥,豬蹄得以保存下來。
    直到埋在沙丘裏的豬蹄被發現。
    現在,這隻豬蹄,被收藏在白虎城長城博物館裏,成了一道別具一格的展品。
    這個豬蹄,看似普通,卻蘊含著深厚的曆史和文化底蘊。
    王記者給孫雨露幫了大忙,吃了一碗楊師傅,家裏的白水煮麵條,孫雨露心裏過意不去,於是他宴請王記者。
    蘇葉兒電話打給陸呦呦。
    呦呦,你還記得八元錢稿費的事情。
    我請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開個玩笑,蘇葉兒你別當真。
    孫雨露請了,劉世雨,陸呦呦夫妻。
    馮大田,何金玉夫妻。
    陳富海,韭花夫妻倆。
    還加了兩個外人王玉霞,李黎平,
    他為王記者餞行。
    王記者就要回京城,以後再也不下基層了。
    這次請的主廚,還是何金玉。
    果然有一大桌。
    宴席就叫《送別》
    晶瑩的涼粉,何金玉刀法嫻熟,把涼粉切成塊狀,長條狀,再用拚盤把涼粉堆砌起來,每個拚盤代表一段城牆,然後排列有序把拚盤擺成不同形狀,模擬成一道蜿蜒曲折的長城。
    靠王老師為主座,劉世雨夫婦坐在王老師右側。
    馮大田一人,坐王老師左側,何金玉位置由韭花代替。
    韭花旁邊坐著陳富海。
    陳富海對麵是李黎平,王玉霞。
    孫雨露和蘇葉兒夫婦是主人,坐在下首。
    何金玉在廚房。
    在涼粉做的長城,南麵,蘇葉兒上了一盤油炸白虎泉小銀魚,河西羯羊肉炒鍋盔。
    羯羊肉炒鍋盔做法是,取羯羊後腿肉一塊,切成厚薄均勻的肉片,用澱粉包裹,然後用文火翻炒,七成熟,加孜然,把鍋盔切成月牙形,與羊肉一起翻炒。
    吃一片羊肉滑溜鮮香,啃一口鍋盔味道醇厚。
    還有一道硬菜,肉蓯蓉燉大公雞,是上佳的補品,適合王記者……
    在涼粉外圍,靠近孫雨露,蘇葉兒夫婦
    蘇葉兒上了一盤涼拌沙蔥,一盤軟炸茄子,一盤拔絲白蘭瓜,一盤土豆甜丸子。
    一盤硬菜,雪花駱駝蹄筋,做法就是成年駱駝,一隻駱駝蹄子,與牛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表示走廊牽駱駝的旅人,沒有雪花駱駝蹄筋,不能成為《送別宴》
    九個菜,寓意,無論人生經曆多少波折,最終都會九九歸一,回歸平靜。
    上首主食麵塑臥羊(饃饃),下首主食,麵塑野犛牛(饃饃)。
    這時,孫雨露蘇葉兒夫婦站起來,
    不成敬意,備了幾道菜,都是熟人,動筷子……
    剛說到動筷子,翠翠就趴在桌子上,一隻小手,抓起一個土豆丸子,就往嘴裏塞。
    韭花趕緊阻止孩子翠翠……
    媽媽,我也吃。
    原來蘇葉兒兒子航航也三歲了……
    何金玉快來吃……
    你們先吃,還有一個菜。
    蘇葉兒進了廚房,這時何金玉和蘇葉兒,一人端著一個盤子,兩隻帶毛的豬蹄,呈現在大家麵前。
    瞬間屋內香氣四溢,醇厚鮮美。
    在看豬蹄軟爛。
    王老師,這就是二千年前,長城戍邊戍卒吃的豬蹄,現在叫五裏香。
    何金玉端的帶毛的豬蹄,豬蹄殼都沒有取,放在下首。
    蘇葉兒端著帶毛的豬蹄放在上首。
    其實二千年的豬蹄,古人隻能在火上燒烤,王記者是夢幻,那時的戍卒啃豬蹄,與非洲難民啃動物屍體差不多。
    現在是飛天藝術加工,達官貴人享用的。
    首先配置香料,八角,桂皮,陳皮,豆蔻,蒜仁,米酒……
    把八角,桂皮,砂薑,陳皮,草豆蔻,蒜仁用小火炸香,取出。放入湯盅內,加入烽燧墩台的,喇嘛泉水二碗。
    然後用紗布蒙住盅口,上籠蒸一個小時。
    然後取出,過濾去渣,取汁,即為鹵汁香料。
    你以為的飛天,沒有高超技藝,能當飛天嗎?
    然後在砂鍋裏,加入烽燧墩台,喇嘛泉水,把豬蹄放入,加入蔥,薑,料酒然後過一下水,去血沫。
    然後就是注入米酒,加入香料汁,加入清水慢慢燉……
    出鍋的豬蹄,香氣四溢,醇厚鮮美,現在叫五裏香。
    大家品嚐美食。
    吃到不到一半,呦呦憋不住了,
    她一個教師寫不出《守望》。
    蘇葉兒你的詩意境深厚。
    呦呦,那裏,十年前我就寫好了。
    我在地裏摘菜花,早晨白虎村田野裏露水大,我穿著雨衣,摘菜花,種菜辛辛苦苦積攢了三萬元。
    被孫雨露拿去填窟窿。
    我不給錢。
    結果我們夫妻兩人打起來。
    你知道孫雨露說得話有多惡毒嗎?
    我不要嫁妝,說是倒貼。
    我在青山堡車站看望孫雨露,被他說自作多情。
    我留一個孫家的種,被人戳脊梁骨,一個姑娘大肚子。被孫雨露說我自作自受。
    孫雨露活著,我是他妻子,他戰死了,我孤兒寡母怎麽活?
    給了孫雨露一個麵子,就寫了那首詩。
    蘇葉兒的話激起在座女人強烈的反響。
    馮大田背罐頭,何金玉沒喝上一口水。
    劉世雨守貓兒洞,陸呦呦沒有住過一天。
    陳富海清洗兄弟(遺體,不能隨便說)
    沒有給韭花洗過一件衣服……
    連不說話的韭花,都在指責陳富海。
    這時陳富海聽不下去了。
    韭花,話不能這麽說。
    沒有我們,今天能吃這麽好。
    不害臊,這《送別宴》是何姐做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女孩王玉霞下了一個結論,男人都是廢物,除了懷孩子前那三十秒有用,其他時間沒用。
    蘇葉兒你的那首《守望》寫的真好。
    陸呦呦朗誦起來。
    今生我隻有一個選擇
    如果我去戈壁灘經受風雨的洗禮
    你會不會和我一起去?
    不會,
    我會站在三角城遺址
    把生命縮影在曆史煙雲中
    化作戈壁灘的一株沙棗樹
    遙望這一片黃色的沙棗林。
    靜靜地坐在月光裏。
    驅散戈壁的蒼茫和灰暗
    點亮內心的溫暖
    在戈壁灘土間
    米黃色留白處暗枝飄香。
    如果是那樣
    我願意在一株沙棗樹下沉沉睡去
    微風輕輕而過
    沾滿戈壁的暗香喚醒我
    和你低吟淺唱。
    沙棗花的芳香穿過靈魂
    芳香湮沒在芳香裏
    月光疊加在月光中
    冷龍嶺雪域化作的水
    消失在沙棗花海裏。
    在沙棗林中
    你依偎著我
    我守望著你。
    這時王玉霞拍手。
    王記者看不下去了,他說了句“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然後他拿起帶毛的豬蹄,能吃上二千年前的豬蹄,也是一件幸事。
    王記者要用手拔豬蹄上黑色的毛發,什麽也沒有。
    是配製的植物香料,加上糖稀熬製,豬毛是何金玉畫上去的,看上去惟妙惟肖,以假亂真。
    王記者笑著說“女人就會騙人,還惟妙惟肖,讓人看不出來。”
    大家驚歎何金玉的手藝。
    我也要吃帶毛的豬蹄,翠翠嚷嚷。
    我也吃豬蹄,航航也嚷嚷。
    幸虧廚房多做了二個用糖稀香料畫豬毛的豬蹄,才騙過孩子。
    王記者又啃了一口豬蹄,你們女人以假亂真,誘惑男人,就好比豬蹄上的糖稀,讓男人看不穿,就當是毒藥,嚐一口。
    人人驚歎何金玉的手藝。
    男人怎麽沒用了?
    男人被當做賺錢的工具,被金錢壓榨,既要父母放心,還的讓老婆開心,還得事業有成,還得賺錢養家,又要傳宗接代,做牛做馬一輩子。
    等到喘息的那一天,恐怕墳頭上開出花了。
    李黎平撿了一口羯羊肉,還沒有咽下去
    雨露,明天我要給祁市長匯報工作。
    你們好自為之吧,我以後不下基層了,累了。
    後來聽說王記者是肝癌晚期,被發現是癌細胞已經轉移,他的骨灰,被家人葬在天堂殯儀館玫瑰樹下。
    李黎平給市長祁連雪匯報工作,是否扭轉乾坤,且聽下回。
    喜歡雙橋請大家收藏:()雙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