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夜訪孤魂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A+A-


    立秋後的靈山寺涼意漸濃,小普值夜時總把僧袍裹得緊緊的。這天夜裏,他提著燈籠在寺廊巡邏,忽聞後山方向傳來細碎的啼哭聲,像是幼貓,又像嬰兒。他心裏一驚,想起師父說過“夜路聞哭,莫輕易尋聲”,可那哭聲實在淒厲,透著說不出的委屈,讓他忍不住往聲源處走去。
    燈籠的光刺破夜色,小普在後山竹林邊發現一口被雜草掩蓋的廢井。哭聲正是從井裏傳來的,時斷時續,帶著潮濕的寒意。他壯著膽子湊近井口,就著燈籠光往下看,隻見井底漂浮著一具嬰兒的屍體,臍帶還連著胎盤,小小的拳頭緊攥著,像是死前在抓什麽東西。
    “阿彌陀佛……”小普慌忙合十,喉頭發緊。他想起寺裏的《地藏經》上說,墮胎而死的嬰靈因無法入胎轉世,會在人間遊蕩,成為“孤魂野鬼”。這口廢井偏僻隱蔽,怕是有人偷偷丟棄死嬰,讓孩子的靈魂困在了這裏。
    就在這時,燈籠的火焰突然變成青藍色,陰風卷著落葉撲進井裏,小普眼前一花,竟看見一個半透明的小人從屍體上坐起來。那小人隻有巴掌大,五官尚未長開,眼睛卻大得出奇,直勾勾地盯著他,哭聲驟然變大:“疼……冷……”
    小普後退半步,燈籠差點掉在地上。他知道這是嬰靈現形了,想起師父教過的安撫之法,忙盤腿坐在井邊,取出隨身攜帶的念珠:“小菩薩莫怕,我帶你回寺裏念經超度,可好?”
    嬰靈似乎聽懂了,哭聲漸漸變小,伸出小手向他揮動。小普深吸一口氣,用袈裟下擺蘸了蘸井邊的露水,在井口畫了個簡易的彌陀印。說來也怪,印記剛畫完,嬰靈就化作一道青光鑽進了他的燈籠,火焰重新變回了暖黃色。
    回到寺裏,小普直奔藏經閣,在佛像前點燃長明燈,把燈籠放在供桌上。燈光下,他清楚地看見燈籠紙內側映出一個小人影,正抱著膝蓋縮成一團。他取出《地藏菩薩本願經》,輕聲念道:“願眾生早離苦海,早得安樂……”
    念著念著,小普忽然覺得眼皮發沉,竟不知不覺睡著了。迷迷糊糊中,他看見自己站在一片霧氣彌漫的荒原上,那個嬰靈牽著他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四周傳來無數細碎的哭聲,像是有無數看不見的小手在拉扯他的衣角。
    “他們都和我一樣,出不來……”嬰靈的聲音悶悶的,“媽媽不要我們了,爸爸也不要我們了……”
    小普鼻子一酸,蹲下來看著嬰靈的眼睛:“不是所有爸爸媽媽都不要你們。你看,我現在不是來幫你了嗎?”
    嬰靈抬頭看他,眼裏忽然泛起淚光:“那你知道靈魂是什麽嗎?為什麽我沒有身體,卻能感覺到疼?”
    這個問題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小普心裏的某個開關。他想起前幾日抄經時的感悟,想了想說:“靈魂就像燈籠裏的光,身體是燈籠。光離開燈籠,就不能照亮路了,但光還在,隻是去了別的地方。你現在沒有燈籠,所以覺得冷,覺得疼,但光不會滅,總有一天會找到新的燈籠。”
    “那我的燈籠壞了,是媽媽弄壞的嗎?”嬰靈的聲音裏帶著哽咽。小普一時語塞,他知道人間有太多無奈,有些父母並非不愛孩子,隻是被貧窮、愚昧或是偏見困住了手腳。
    “不是媽媽的錯……”小普輕輕撫摸嬰靈的頭,這個動作本是無意識的,卻讓嬰靈突然發出一聲嗚咽,化作光點鑽進了他的懷裏。小普隻覺胸口一陣溫熱,低頭一看,自己的僧袍上竟浮現出一個淡淡的嬰兒輪廓,像水印一樣慢慢滲透布料。
    就在這時,晨鍾突然響起,小普猛地驚醒。供桌上的燈籠好好地燃著,嬰靈的影子卻不見了。他慌忙翻開《地藏經》,發現書頁間夾著一片晶瑩的水珠,像是眼淚,卻比普通的水珠更透亮,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
    “小普,昨夜辛苦了。”師父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小普轉身,看見師父手裏拿著一個小木盆,裏麵裝著朱砂和糯米。“去把那孩子的肉身從井裏撈上來,用糯米水清洗,埋在寺後的鬆樹林裏吧。”師父說,“記得立一塊無字碑,就當給這些小菩薩們一個家。”
    小普點點頭,帶著木盆往後山走。路過禪房時,他看見窗台上放著一塊糖糕,旁邊壓著一張字條:“嬰靈喜甜,可食。”他鼻子一酸,想起夢裏嬰靈問“靈魂是什麽”時的眼神,忽然覺得這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於讓天真的靈魂過早地麵對遺棄與痛苦。
    廢井裏的嬰兒屍體已經有些浮腫,小普強忍著惡心,用袈裟裹住屍體抱了上來。糯米水澆在屍體上時,竟冒出絲絲白氣,像是帶走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他把孩子埋在鬆樹下,用石頭堆了個小墳包,又把糖糕放在墳前——糖糕剛放下,就見一隻螞蟻爬了過來,觸角碰了碰糖糕,像是在傳遞某種訊息。
    “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了。”小普輕聲說,“等春天來了,會有小鬆鼠來陪你,鬆樹也會開花,很香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到寺裏,小普在筆記本上畫了個燈籠,燈籠裏住著一個小光點。他在旁邊寫道:“靈魂如燈,肉身如紙。紙破燈不滅,願為孤魂掌燈人。”寫完後,他摸了摸胸口,那裏似乎還留著嬰靈鑽進懷裏時的溫熱,像一團小小的火焰,在涼意漸濃的秋日裏,溫暖著他的五髒六腑。
    午後,小普去廚房幫廚,看見師兄在切南瓜。金黃的南瓜籽掉在案板上,他忽然想起嬰靈問的“靈魂是什麽”,忍不住問:“師兄,你說咱們吃的糧食、瓜果,有沒有靈魂?”
    師兄愣了一下,笑著說:“傻小子,《梵網經》裏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你吃的南瓜籽,埋進土裏能發芽,這不就是靈魂的力量嗎?就像你救的那個嬰靈,雖然肉身沒了,可他的靈魂說不定已經去了更好的地方,等著下一次生根發芽呢。”
    小普恍然大悟。原來靈魂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一種生生不息的能量——它可以是嬰兒的啼哭,是南瓜的藤蔓,是燈裏的火焰,是風中的蒲公英。當你學會用慈悲心看待萬物時,就能看見靈魂在每一個生命裏流動,就像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織出一片金色的網。
    夜裏值夜時,小普特意繞到後山的鬆樹林。月光透過鬆針灑在小墳包上,糖糕已經不見了,墳前卻多了幾朵野菊花,想必是山風帶來的種子發了芽。他坐在墳邊,輕輕哼起寺裏的往生咒,忽然看見一隻螢火蟲從遠處飛來,停在墳頭的石頭上,一閃一閃,像是一盞小小的燈籠。
    “是你嗎?”小普笑著問。螢火蟲振翅飛走,卻在半空停住,像是在回應他。這一刻,他忽然覺得靈魂之間的交流不需要語言,隻要心意相通,就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就像他和這個未曾謀麵的孩子,隔著生死,卻能通過一盞燈籠、一塊糖糕、一朵野菊花,傳遞最純粹的善意。
    回到寺廊時,小普看見師父站在月光下,正望著天上的星河。“師父,靈魂真的會轉世嗎?”他走過去問。
    “你看那星星。”師父抬手一指,“這顆滅了,那顆又亮起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嗎?說不是,它的光還在;說是,位置卻變了。靈魂也是一樣,換個身體,換個模樣,可慈悲心、歡喜心,永遠不會變。”
    小普望著星河,忽然覺得每一顆星星都是一個靈魂,在宇宙的長河裏閃爍、墜落、重生。而他自己,不過是其中一顆小小的星子,有幸借著肉身的燈籠,照亮片刻的黑暗,溫暖某個孤獨的靈魂。
    “師父,以後我想專門幫這些孤魂野鬼念經。”小普握緊拳頭,“就像掌燈人一樣,給他們照照亮。”
    師父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頭:“傻孩子,你以為隻有鬼需要掌燈?活人心裏的暗,比夜裏的黑更難照呢。”
    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進心湖,激起層層漣漪。小普忽然明白,靈魂的救贖從來不分人鬼,隻要有人陷入痛苦、迷茫、絕望,就需要一盞心燈。而他要做的,不僅是超度嬰靈,更是要在人間種下慈悲的種子,讓更多人懂得尊重生命,敬畏靈魂,不再製造新的遺憾。
    夜風拂過,廊下的銅鈴發出清脆的響聲。小普摸出懷裏的佛珠,指尖撫過每一顆珠子,忽然覺得它們不再是普通的菩提子,而是無數個等待被點燃的小燈籠,隻要用心念去擦拭,就能發出溫暖的光芒。
    他抬頭望向夜空,一顆流星劃過天際。那瞬間的光芒讓他想起嬰靈眼中的淚花,想起燈籠裏的青光,想起南瓜籽破土而出的嫩芽——原來靈魂的秘密,從來都不是什麽高深的謎題,而是藏在每一個微小的善念裏,每一次勇敢的伸手裏,每一回真誠的落淚裏。
    就像此刻,他站在月光下,心裏清清楚楚地知道:當你願意為別人掌燈時,自己的靈魂,早已亮如星辰。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