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和平發展

字數:2530   加入書籤

A+A-


    隨著多爾袞的逃走,整個北方徹底安定下來。朱由渠便在乾清宮,與一眾文武開始商議和平發展事宜了。他本想去太和殿的,但被李岩給勸住了,畢竟自己現在還不是皇帝,而且南邊還有個皇帝了。
    來到乾清宮,看著麵前的龍椅,朱由渠有些興奮,畢竟誰能抵擋君臨天下的誘惑了?見朱由渠有些想坐上去,但又有些不好意思。一旁的李岩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上前拱手道:“殿下,要不…上去坐坐?”隨後一眾文武都附和道:“是啊,殿下上去試試吧。您坐這個位置實至名歸了。”朱由渠看了看眾人,又看了看李岩,然後對大家擺擺手道:“各位莫要害我,如今還不是時候說這些。雖然北方基本已經平定,但江淮,江西,閩浙大部還在動亂中,天下還有很多百姓在受苦,因此大業尚未成功,各位仍需努力。”一旁的李岩認可的點了點頭,他如今對這位殿下更加敬佩了。走到如今這一步,即使是在他看來,稱帝也沒什麽不可了。一般人是根本等不到這個時候的,早在占領川蜀時可能就已經稱帝了。但殿下到現在依舊能不為皇位所動,這絕非常人能有的定力。李岩正想著,隻聽朱由渠歎道:“哎!你說這朝廷夠摳的,這麽大的乾清宮除了把龍椅,也沒個座兒。”隨即引起了哄堂大笑。一旁的前內閣首輔蔣德璟出列道:“殿下,這乾清宮乃是皇帝接見臣子的地方。所謂君為臣綱,在君父麵前臣子是沒有資格落座的。”朱由渠笑了笑道:“哦,這沒必要,向閣老這樣的年紀也要站著,那豈不是強人所難嗎?”於是看向一旁的嶽鵬飛道:“鵬飛,去給蔣閣老弄把椅子來。”嶽鵬飛點了點頭便找椅子去了。片刻後,嶽鵬飛端著一個小方凳走了過來:“殿下,沒找到椅子,就這個了。”朱由渠對蔣德璟做了個請的手勢:“閣老,您就將就將就,以後,孤肯定給各位弄更舒服的椅子。”可蔣德璟卻推辭道:“殿下,這使不得,老朽怎敢在殿下麵前…”不等蔣德璟說完,朱由渠便將他按在了凳子上:“閣老就不要客氣了,如今天下即將大定,還需要閣老盡力相助了。”蔣德璟此時也不好再拒絕,於是半個屁股坐在凳子上。隨後朱由渠對其他人道:“既然沒有凳子了,我們就坐地上吧。”說完便兩腿一盤坐了下去,其他人也跟著坐了下去。
    待一眾文武坐定後,朱由渠道:“今天第一個議題,遼東問題,請各位暢所欲言。”李岩率先開口道:“殿下,如今北方戰事雖然結束了,但關外並不穩定,若不加以強化管理,時間一長,恐又會出現第二個建奴的。”朱由渠點了點頭,但陳玄禮接話道:“殿下,如今關外的滿人被蒙古人屠殺了很多,人口已不及原來的三分之一了。如今關外全是漢人,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了。”“陳軍長此言差矣,自古關外各種割據政權不勝枚舉,其中也不乏漢人政權。要想讓關外徹底納入華夏,必須加強控製,不但要繼續遷移漢人過去和駐軍,同時還要加強關外與中原的交流,防止在閉塞的環境中,產生新的民族和勢力。”朱由渠點了點頭,然後看向眾人:“對於遼東問題,其他人還有什麽看法嗎?”此時坐在後麵的牛金星出言道:“殿下,牛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先生但講無妨。”牛金星正了正聲道:“殿下,臣以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管是滿人還是蒙古人,還是朝鮮人,他們都不是華夏的一份子,他們也不可能以華夏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因此,對待這些人,我們還是要防著。如今殿下軍力強盛,這些宵小還能俯首帖耳,若是後世我大明一旦出現了昏君…”“放肆!牛金星,你竟敢說殿下的後人是昏君,你好大的膽子,你…”朱由渠隨即擺擺手,示意他先等一下,然後問道:“這位是…”說話之人趕緊起身行禮,拱手道:“殿下,臣乃崇禎七年吏部侍郎左仁輔。”朱由渠又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然後對眾人道:“今日之會,乃是為大明未來計,在坐的都是大明的棟梁,無論所出何言,隻要是為大明未來計,便言者無罪。因此,就事論事,不要亂扣帽子,孤喜歡有話直說。隻要你說的對,就是指著孤得鼻子罵都可以。好了,牛先生請繼續。”牛金星向朱由渠拱了拱手便繼續說了起來:“一旦我大明再次衰弱,或者陷入紛爭,那麽,那些人定然會再次威脅到我華夏的安危。便觀古今,這樣的例子可是數不勝數啊。因此臣以為,對待這些地方的人,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向成華年間一樣,對其犁庭掃穴。即使不盡數誅之,也要將他們的數量控製在一定範圍之內,讓他們無力與大明對抗。如此即便我大明有什麽風波,也不會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麵。”牛金星的話說完後,很多文武都是讚同他的意見的。於是便大家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片刻後,討論結束,大家都覺得此法可行。於是朱由渠看了一眼李岩,李岩也點了點頭,隨後道:“殿下此法雖有傷天合,但以目前的形式來看,不為是一個好辦法,能夠解決當下的問題。就算不行此殺戮之事,也要強行令其內牽,對其進行強製同化,令其後人識漢字,習漢學,然後讓漢人移居到那些地方。如此,時間一長,那些民族就消失,他們的後人或許就不記得自己的祖先是誰了。”見李岩如此說,武將們紛紛表示同意,文臣們雖然搖著頭但也表示同意。因為這麽多年來,建奴造成的殺戮太重了,即便那些文臣不想這麽幹,但也不得不讚同此法。隻有朱由渠搖了搖頭表示反對,隨後他解釋道:“諸位,牛先生此法對過去來說,或許是個不得已的辦法,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這樣單靠殺戮來解決民族矛盾是行不通的,包括李岩先生的強製漢化之策也不行。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文明,不可偏激,要包容。要能容得下其他民族,容得下其他信仰,容得下其他文化。如此,這個文明方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否則,一旦自己的周圍出現一個武力強大的政權,那麽這個文明就會在別人的鐵蹄之下消失。李岩先生曾說過,要想天下大同,不能隻靠武功,還要懷柔。蒙古人也好,滿人也好還是朝鮮人,安南人,隻要我們拿他們當人,就憑華夏強大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孔孟思想,定然讓天下之人頂禮膜拜,傾心歸附。當然孤所說的這裏麵不包括倭人,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絕不能掉以輕心。”
    喜歡日月旗插遍世界請大家收藏:()日月旗插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