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缺銀子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A+A-


    兩個姑娘學的東西,好似都是為了取悅他人的,大姑娘她們也是學的這些嗎
    小菊想起,曾經阿娘還在的時候,教導她們姐妹的,都是如何自立生存。
    進了吳家,被花媽媽挑中,花媽媽教導她們姐妹的,就是如何伺候好貴人,如何討貴人們開心。
    因為他們是奴仆,是主人家的附庸,因此要去討好上位者。
    可這些姑娘,她們是主子,為什麽要學這些取悅他人的東西?
    小菊心下疑惑,她雖然聰慧,但年歲太小,閱曆有限,實在看不明白吳家為什麽這樣教導姑娘。
    難道,大戶人家,都是這樣教導姑娘的嗎?
    小梅卻隻覺得一切都是那樣的稀奇,大戶人家果然不一樣,不僅有護膚養發的,還有香體的,原來古人所言的吐氣如蘭,是真的能聞到那樣的香氣。
    就是……暖情香是什麽?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小梅眼睛亮晶晶的,聽得十分的認真,因為每樣東西都過了她的手,她也用心記下了這些香料。
    何媽媽教完一堂香料課,因為淵博的學識,得到了兩位姑娘的敬重。
    何媽媽見效果達到了,就道:“此後,奴便定下具體的時辰,安排姑娘們起臥。姑娘們最遲亥初2100)入寢,最遲辰初700)起身吃朝食。吃完朝食,奴會教導姑娘們學習規矩禮儀,行動舉止要符合大家規範,巳正1000)步行去與太太請安。”
    何媽媽仔細看著,見八姑娘聽見自己說步行去請安,微微皺眉,就解釋道:“姑娘們養在深閨,平日裏少動彈,多走走,有助於養身,長身子骨。也是姑娘們年紀小,現下外麵時局也亂,不然奴還要教姑娘們騎馬、射覆、投壺等,庭院內到底狹窄了些,不利於行動。等秋日裏祭祀農神的時候,太太會帶姑娘們去芙蓉城,到了那兒,再教導姑娘們這些也不遲。”
    大戶人家的姑娘,不會養得過於纖弱,這樣不利於生養。
    本來生產就是過鬼門關,沒有點體力,如何闖得過去。
    何媽媽接著道:“請安回來,未正1400)的時候,姑娘們不論是午睡還是玩耍,皆由者姑娘們。未正到申正1600),姑娘們學習琴棋書畫與女紅針黹,申正到酉初1700),正是日落之時,沒那麽炎熱,在庭院中學習舞樂,最遲酉正1800)停練,吃了晚食,姑娘們可以複習一日所學,每月的朔日與望日休息。姑娘們,可記下了?”
    兩位姑娘應聲,隻道自己記下了,反正她們記不住的,自有下人幫她們記住。
    何媽媽點點頭,又道:“奴擅長琴瑟琵琶,不知姑娘們想學什麽樂器?”
    七姑娘道:“我曾聞七弦琴乃樂中君子,便想做一位女君子。”這意思是想學古琴。
    八姑娘聞言冷嗤一聲,好似在嘲笑七姑娘,七姑娘臉一下子就紅了。
    何媽媽點頭,表示知曉了,又問八姑娘:“八姑娘想學什麽?”
    “我喜揚琴,媽媽可會?”莫小娘擅長揚琴,八姑娘也會一些,便想學揚琴。
    何媽媽道:“奴倒也會這個。”
    隨後,何媽媽就道:“奴稍後會叫庫房的人送來揚琴與古琴,不過,姑娘們平日裏練習舞樂,也得有個伴奏,不知這些丫頭可有會樂器的?”
    小梅聞聽此言,看向小菊,小菊微微搖頭,示意她看八姑娘那邊。
    白姑娘那邊,白芨站了出來道:“奴婢與白蘇、白術會些,但並不精通。”
    何媽媽道:“伴奏而已,做個陪襯,須不著精通。”丫頭不過是姑娘小姐的陪襯,太出挑了,也不好。
    小菊這才出列道:“奴婢與梅瑛,也會些,隻學了點琵琶與簫、笛。”小梅有些疑惑的看向小菊,花媽媽不是還教過古琴嗎?
    何媽媽點點頭:“既如此,便再叫人取琵琶、管笛……”又看向白芨,白芨立馬道,“奴婢會古箏,白蘇會古瑟,白術會陶笛。”
    “那便再取古箏、古瑟、陶笛。”何媽媽接著道。
    何媽媽話音剛落,小梅便出去傳話,叫粗使婆子去大庫房取東西。
    何媽媽喜她的機靈應變,眼神更加柔和了幾分,隨後就道:“好了,今日就到此吧,明日再正式上課。”
    白芨眼神帶著幾分不屑,這些外來的小丫頭,眼皮子淺,連個教養嬤嬤都討好。她不是不懂,而是不屑去做,何媽媽也不過是個普通的教養嬤嬤,用不著這般的重視。
    八姑娘就起身告辭,這兒到底是七姑娘的屋子,不大便宜,對白芨道:“多派兩個丫頭,今晚就將那大堂收拾好。”
    “是。”白芨應聲,回去就打發白蘇、白術跟幾個粗使婆子重新規整大堂的擺設。將占地的條案撤了,擺上兩方書案,四周擺設幾方矮幾,方便丫頭們伴奏。
    又將沉悶的紗簾撤了,換上輕透的碧紗。
    何媽媽來看了幾眼,叫婆子們調整了一下東西擺放的方位。
    敖媽媽看了看放錢銀的匣子,見裏邊領的月錢已經去了一多半,有些發愁。
    這才進宅子幾天,月錢就花沒了。
    叫來小菊,細細的問了每筆錢銀的支出,最後發現,沒哪一筆是能省的。
    打賞下人要給錢,不然那些跑腿的不用心。
    打聽消息,也得花錢,沒好處的話,誰給你傳消息?
    姑娘們往來,少不得要買些針線布頭,做些針線活兒互送,還有孝敬長輩的針線這些,一筆筆算下來,都要錢。
    七姑娘小娘走得早,又沒留下什麽錢銀,隻能指著月例銀子過活。
    敖媽媽歎息一聲,擺手讓小菊下去。
    小菊便去了裏間,等著七姑娘傳喚。
    七姑娘聽見了外麵動靜,低聲的問:“可是沒銀錢了?”
    小菊微微點頭:“敖媽媽說,錢銀不夠使。”
    七姑娘聞言,微微咬唇,眼眶微紅,有些難堪。
    在莊子上,因著大管事每月都使人送月例來,她吃穿對比下人來說,定然是好不少。
    因此,七姑娘也不曾因此自卑難堪過,但回了宅子,跟其餘的姐妹對比起來,她的吃穿用度,便是最差的一個,這樣的落差,讓人免不了難受。
    小菊知曉,這事兒,自己也勸慰不了。弄不來銀子,說什麽也白搭,還不如不說,免得七姑娘覺得自己是在譏諷她。
    雖然隻伺候了幾天,七姑娘瞧著好伺候,實則心思敏感多疑。
    喜歡亂世雙姝:丫鬟的後宅生存錄請大家收藏:()亂世雙姝:丫鬟的後宅生存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