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手藝人的執念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A+A-


    聽了陳躍文的詳細講解後,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辦法相當不錯。
    找到了應對之法,大家的臉上都流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原本緊繃的神經也漸漸放鬆下來,每個人都顯得有些興奮。
    陳渝更是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興衝衝地對陳躍文說道:“老祖,那我們這就趕緊安排人來編竹籠吧!不過呢,我們都不太清楚具體該怎麽編,到時候恐怕還得辛苦您老人家在旁邊給我們指導一下哦。”
    然而,陳躍文接下來的一句話,卻猶如一盆刺骨的冰水,直直地澆在了眾人的頭上,讓他們瞬間從興奮的雲端跌落穀底。隻聽陳躍文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我也不曉得咋個編呀!”
    “啥??”陳渝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你不會編?!”他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難以置信地看著陳躍文。
    陳躍文卻隻是淡淡地斜了他一眼,似乎對他的反應並不在意,反問道:“我應該會編?”
    陳渝這下可真是急了,聲音也有些發顫:“不是,這方法明明是你提出來的啊,你怎麽可能不會編呢?”
    他實在想不通,既然陳躍文能想出這個辦法,那他肯定應該知道具體的操作步驟才對啊。
    好不容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看到了一線希望的陳渝,此刻心中的焦慮和失望交織在一起,“你老人家這不是逗我們玩呢嘛!”
    “嗯?你這是在怪我囉?”陳躍文一臉不滿地瞪了他一眼,然後端起了長輩的架子,故作嚴肅地假意訓斥道,“你個小兔崽子,我就是逗你們玩啦,怎麽啦?!
    陳興林見狀,心中一驚,生怕陳躍文真的動怒,於是連忙大聲嗬斥道:“陳渝,你怎麽能這樣跟老祖講話呢!太沒大沒小了!”
    訓完陳渝後,陳興林又趕忙轉過頭來,滿臉小心地向陳躍文陪笑道:“老祖,您千萬別生氣,陳渝他年紀還小,不懂事,我等會兒一定好好地教育他。”
    陳渝聽到陳興林的嗬斥,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確實有些過急了,衝撞了老人家。他趕緊站起身來,快步走到陳躍文麵前,小心翼翼地端起陳躍文的茶杯,然後恭恭敬敬地遞到他眼前,誠懇地說道:“老祖,剛才是我不對,我這就向您賠罪了,請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跟我一般見識。”
    陳興凡等人在一旁也紛紛附和著,勸慰著陳躍文,生怕把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給氣壞了身體。
    看著小輩們那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模樣,陳躍文終於還是憋不住了,“噗呲”一聲笑了出來。他一邊笑著,一邊用手指著他們,樂不可支地說道:“哈哈,你們這些小家夥啊!我就是逗逗你們而已啦!”
    話音未落,陳躍文自己就已經笑得前仰後合。
    那副模樣,活脫脫就是一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
    眾人見陳躍文笑得如此開懷,先是一愣,隨後也跟著笑了起來。緊張的氣氛一下子消散得無影無蹤。
    陳渝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祖,您可真是嚇死我們了。”
    陳躍文擺擺手:“好了好了,不逗你們了。我雖然不會編竹籠,但我小時候看老一輩編過,大概的情形我還是曉得的。我知道古林村裏有個老手藝人叫李太華,他編竹籠的手藝那是一絕,而且李家是祖傳的篾匠,應該也知道一些編製的方法。到時候我倆合作,肯定能把這個竹籠編出來。”
    大家一聽,頓時又燃起了希望。
    陳興林連忙說道:“那太好了,我們這就去請李太華!”說完,站起來就要走。
    陳興凡拉住他:“我們又不知道李太華住哪,你去哪裏找?我給李海林電話,讓他把人請過來。”
    聽他這麽一說,陳興林才覺得自己有些衝動了。
    陳興凡立即與李海林聯係,說明了情況。
    李海林在電話裏回答道:“沒問題,最遲一個小時,我把人給你請來。”
    聽到李海林的承諾,陳渝他們心中稍安,便在客廳裏悠閑地喝起茶來,一邊品嚐著香茗,一邊閑聊著村裏最近的工作。
    時間過得很快,還不到一個小時,李海林就帶著一個滿頭白發、精神矍鑠的老頭進來了。
    這老頭雖然年紀不小了,但看上去身體硬朗,步伐穩健。聽李海林介紹後,知道正是他們要等的李太華。
    李太華已經八十來歲了,他一進門目光就落在了坐在主位的陳躍文身上,隨即露出笑容,說道:“哈哈,原來是你這個老家夥!我剛才還納悶陳家老灣誰會認識我呢!”
    陳躍文也連忙站起身來,迎上前去,笑著回應道:“可不是嘛,好多年都沒見著你了。要不是小孩們遇到了困難,我也不敢輕易麻煩你啊。”
    從兩人的對話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之間的關係十分熟稔,不僅能輕鬆地開玩笑,還透露出一種老友重逢的親切。
    李中平急忙搬來兩把凳子,他小心翼翼地將其中一把放在陳躍文身旁,然後熱情地邀請李太華坐下。緊接著,他又迅速將另一把凳子擺在陳興凡旁邊,示意李海林入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渝則泡了兩杯茶,分別遞給李太華和李海林。
    李太華接過茶杯,輕抿一口,那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帶來一陣溫熱的感覺。他放下茶杯,目光直接落在陳躍文身上,開門見山地問道:“老夥計,有什麽事就直說吧,找我來有什麽事?”
    陳躍文見狀,也不拐彎抹角,他直接將竹骨共生法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太華。
    末了,他補充道:“我小時候曾見過你們村裏有人編過這種竹籠,而且我知道你們家是祖傳的篾匠,所以我想這個竹籠編製的手藝應該是代代相傳下來的。因此,我特意把你找來,就是希望你能幫我這個忙。”
    陳渝等人的心髒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他們的目光像聚光燈一樣,緊緊地鎖定在李太華身上,仿佛隻要他一開口,就能決定他們的命運一般。
    “竹骨共生法?竹骨共生法?李太華嘴裏輕聲念叨著,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努力回憶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我倒是記得有這種竹籠,那還是我年輕的時候,村裏從山裏移樹的時候,我爸教我編過呢。”
    “不過,都快有五六十年沒編過這種竹籠和竹撬了,很多細節的地方我都記不太清楚了。”
    看到陳渝等人略有失望的表情,陳躍文對李太華說道:“沒關係,隻要你編過就好,而我小時候也看過這種竹籠,對一些地方還有印象,具體的細節咱們一邊編一編邊回想。”
    李太華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的性子卻十分急躁,一聽這話,他立刻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手一揮,說道:“那還等啥,咱們這就開幹!”
    手藝人,他們對擺弄這些東西有著與生俱來的濃厚興趣。尤其是當涉及到這種難度頗高的傳統工藝時,這種吸引力更是成倍增長。
    畢竟,這些傳統工藝承載著曆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底蘊,它們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藝術的表達。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手藝人能夠將那些瀕臨失傳的手工工藝重新呈現在世人麵前,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這不僅僅是對個人技藝的一種肯定,更是對整個傳統工藝領域的一種貢獻。
    這不僅僅是一種成就,更是手藝人的一種執念!
    每一個真正的手藝人,內心深處都懷揣著對傳統工藝的熱愛和敬畏。
    因此,當李太華一聽要重現當年的“竹骨共生法”時,心情自然是非常激動,這才叫嚷著馬上開幹!
    喜歡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請大家收藏:()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