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聯手彈劾:眾叛親離

字數:6540   加入書籤

A+A-


    "大人,"張清風走到燕如煙身邊,聲音壓得極低,"宮裏傳來消息……恐怕有些不妙。"
    燕如煙眉頭一蹙,示意張清風繼續。
    "蘇皇後昨夜召見了數名朝中重臣,言談中多有針對大人的話語。"張清風的眼神中透著憂慮,"據說李玄璋也在其中,各位大人議論許久,態度十分激烈。"
    燕如煙輕輕頷首,眸光如水般平靜。她早已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所謂新政的成功,民心所向,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
    清晨的陽光透過雲層灑下,金鑾殿前的廣場上已聚集了不少大臣。今日是例行的朝會,卻莫名彌漫著一種詭異的氣氛。原本低聲交談的官員們,在燕如煙經過時,竟紛紛噤聲,目光閃爍。
    燕如煙神色不變,昂首闊步走向大殿。她的心中早已掀起驚濤駭浪,但麵上依舊沉穩如山。讀心術悄然運轉,周圍人群的心聲如潮水般湧入她的腦海。
    "今日朝堂之上,怕是要變天了..."
    "李大人和蘇皇後聯手,這燕如煙怕是難逃此劫..."
    "新政雖好,但觸及太多人的利益,怕是..."
    朝堂之上,眾臣分列兩側。皇帝龍袍加身,端坐龍椅,眉宇間帶著幾分倦意。蘇皇後立於一側,雍容華貴,眼中閃爍著莫測的光芒。
    朝議甫一開始,便有一名禦史出列,手持奏折,聲音洪亮:"臣有本奏!"
    皇帝微微頷首:"準奏。"
    那禦史高聲宣讀:"臣參燕如煙擅權亂政,危害朝綱!"
    話音甫落,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燕如煙麵色不變,目光掃過眾臣,心中已是了然。今日之事,早有預謀。
    禦史繼續道:"燕如煙推行所謂新政,表麵上惠民利國,實則隱藏諸多禍患。據臣查證,其在各州府推行新政過程中,任人唯親,安插親信,中飽私囊,侵吞賑災款項!"
    "荒謬!"燕如煙冷聲打斷,目光如電,"本官推行新政以來,每一筆銀兩去向,都有明確記錄,從未有半分私用!"
    "是嗎?"李玄璋不知何時已踱步而出,他搖頭晃腦,手中折扇輕搖,"燕大人,您此言差矣。臣手中正有確鑿證據,足以證明您在新政推行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當行為。"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份折子,呈上禦前。
    "陛下請看,這是燕如煙在豫州賑災時的賬目記錄。表麵上撥款十萬兩,實際發放卻隻有五萬兩。其餘五萬兩,竟全部流入了她府上的私庫!"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嘩然。眾臣紛紛議論,眼神中充滿震驚與鄙夷。
    燕如煙心頭一震。這賬目明明是偽造的!豫州賑災款她親自監督發放,分毫不差,如何會有五萬兩入了她的私庫?
    她正欲反駁,蘇皇後忽然開口,聲音如玉珠落盤:"陛下,臣妾近日也有所耳聞。朝中多有傳言,說燕大人借新政之名,行專權之實。"
    蘇皇後柔美的臉龐帶著幾分憂慮,看向皇帝:"陛下乃天子,九五之尊,天下權柄理應掌握在陛下手中。然燕如煙卻獨攬大權,恐對皇權不利啊。"
    她話中有話,字字珠璣,卻句句如刀,直指燕如煙的軟肋。
    皇帝聞言,眉頭微蹙,目光複雜地看向燕如煙。
    燕如煙心中一凜。蘇皇後此言無異於火上澆油,直接挑動了皇帝對她的猜忌。要知道,年輕的皇帝對權力極為敏感,最忌諱的就是有人挑戰他的皇權。
    她沉聲道:"陛下明鑒,臣推行新政,所求不過是富國強民,安定天下。若有半點不臣之心,甘願受萬箭穿心之刑!"
    話音剛落,又有幾名大臣站出,紛紛指證燕如煙的"罪行"。
    "燕如煙任用親信張清風為兵部尚書,致使軍權受其掌控!"
    "燕如煙私自更改賦稅製度,使得許多富商豪紳蒙受損失!"
    "燕如煙濫用職權,對持不同政見的官員進行打壓排擠!"
    每一條指控都如利箭般射向燕如煙,她的處境越發艱難。奇怪的是,這些指控有些確實荒謬不實,卻也有些看似合理,抓住了新政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微小漏洞,經過巧妙包裝後,顯得極有說服力。
    李玄璋站在一旁,目光陰鷙地看著燕如煙。他嘴角微微上揚,顯然對局麵發展十分滿意。方才那些指控,無一不是出自他的安排。
    燕如煙冷靜地看著眼前局麵,心思急轉。李玄璋與蘇皇後顯然早有預謀,今日之事絕非偶然。他們抓住新政中的微小漏洞發難,又以挑戰皇權為由煽動皇帝的猜忌,確實算得上一招狠棋。
    然而,事情遠未結束。
    一名身著銀白朝服的官員忽然出列,朗聲道:"諸位大人此言差矣!燕大人推行新政以來,百姓安居樂業,商賈往來通暢,國庫稅收增長三成有餘。若說其中有弊端,證據何在?"
    燕如煙心中一暖。這位站出來為她辯解的,正是戶部侍郎鄧子謙,一位向來耿直的老臣。
    可李玄璋卻冷笑一聲:"鄧大人,您身為戶部侍郎,與燕如煙共事良久,她封您嫡子為工部主事,難道這不明顯是利益輸送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鄧子謙麵色一變:"荒謬!我兒才高八鬥,進士出身,曆任地方縣令,政績卓著,升遷工部實乃才能所致!"
    李玄璋不屑一笑:"是嗎?那為何您的次子也在短短半年內,從一名普通幕僚升為鹽鐵司郎中?這般火箭升遷,尋常官員可難以企及啊。"
    鄧子謙語塞,麵色漲紅,一時竟無言以對。
    朝堂氣氛越發凝重。李玄璋的每一道攻擊都經過周密計算,不僅針對燕如煙本人,更針對那些與她親近的官員,意圖將她徹底孤立。
    蘇皇後的目光在燕如煙身上流連,嘴角噙著一絲冷笑。她緩緩開口:"陛下,為臣者當盡忠職守,不應謀取私利。燕大人若真心為國,就該主動請罪,以正視聽。"
    她的聲音如春風拂麵,卻暗藏殺機。
    皇帝的臉色越發陰沉。麵對眾臣的指控,他雖未明確表態,但眼中的猶豫與迷惑已經顯露無疑。
    燕如煙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聲音清晰而有力:"陛下,臣請求徹查!若臣有半點貪墨之舉,甘願受法律製裁。但若是有人蓄意誣陷,也請陛下明察!"
    她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目光如炬,直視龍椅上的帝王。
    然而,朝堂上的局勢已經明顯對她不利。那些本應站出來為她辯解的官員,大多沉默不語,有的甚至低頭避開她的目光。
    張清風終於忍不住,挺身而出:"陛下,燕大人推行新政以來,廢除了多少不合理的苛捐雜稅,扶持了多少貧苦百姓!這些功績有目共睹,豈容汙蔑?"
    李玄璋的目光如刀般射向張清風:"張大人,您身為兵部尚書,自從燕如煙掌權後,官升三級,封爵加賞,獲益最豐。如今為她辯護,難道不是回報她的恩寵嗎?"
    張清風勃然大怒:"李玄璋,你血口噴人!我張清風一生為國,豈會為私利徇私?若不是燕大人力主改革,這天下百姓何時才能過上好日子?"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李玄璋冷笑,"改革固然重要,但若以貪汙腐敗為代價,恐怕得不償失吧?"
    兩人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朝堂之上的氣氛越發緊張。
    燕如煙冷眼旁觀這一切,心中已然明了李玄璋的計策。他不僅要攻擊她本人,更要孤立她的支持者,使她眾叛親離。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圍剿,目的隻有一個——徹底扳倒她,廢除新政。
    就在局麵愈發混亂之際,皇帝忽然拍案而起:"夠了!"
    金鑾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帝王發落。
    皇帝麵色陰沉,目光在燕如煙和李玄璋之間來回掃視:"李愛卿提出的問題,確實值得重視。朕念燕愛卿戮力國事,功勞不小,但若真有不法之處,也決不姑息。"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而威嚴:"即日起,暫命燕如煙回府閉門思過,等候朕的進一步決斷。同時,命禦史台徹查此事,一個月內給朕一個交代!"
    蘇皇後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光芒。
    李玄璋躬身行禮:"陛下聖明!"
    燕如煙心頭一震,臉色霎時間變得蒼白。她沒想到皇帝竟會做出如此決斷,這意味著她將失去大部分權力,更意味著新政很可能就此夭折。
    她強忍心中的震驚與不甘,深深一拜:"臣遵旨。"
    聲音雖平靜,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烈火。
    朝堂上的官員們議論紛紛,有人麵露惋惜,有人則掩不住幸災樂禍的神色。
    張清風麵色陰沉,眼中滿是怒火。他欲言又止,最終隻是緊握雙拳,默默站在一旁。
    散朝後,燕如煙獨自走出金鑾殿,背影孤寂而挺拔。
    遠處,李玄璋與蘇皇後站在一起,交頭接耳,眼中盡是得意的光芒。
    "燕大人。"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燕如煙回頭,看到葉如歌快步走來,臉色凝重。
    "大人,"葉如歌壓低聲音,"有人暗中搜集證據,試圖證明您與敵國勾結!"
    燕如煙瞳孔驟縮:"什麽?"
    "李玄璋的心腹最近頻繁出入一個廢棄的宅院,據說那裏藏著一名敵國的密探。他們正試圖偽造一些往來書信,栽贓給您。"
    燕如煙的眼神陡然變得鋒利如刀:"這是要置我於死地!"
    葉如歌點頭:"不僅如此,還有消息說,李玄璋已經派人在您府上附近安排了刺客,一旦時機成熟,就會..."
    她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
    燕如煙冷冷一笑:"他們是怕我活著,會找到反擊的機會吧。"
    "大人,現在怎麽辦?"葉如歌麵帶憂色。
    燕如煙目光如炬,掃過遠處的宮牆,低聲道:"告訴張清風,讓他暗中布局,保護好我們的眼線。至於那個所謂的敵國密探...有必要去會一會。"
    "您是說..."
    "我自有安排。"燕如煙打斷她,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李玄璋以為今日他勝券在握,卻不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她的身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孤獨而倔強,如同一把即將出鞘的利劍,蓄勢待發。
    回到府邸,燕如煙的心情異常沉重。今日朝堂之上的變故,證明了她的支持者遠比想象中脆弱,而敵人則比預期更為強大。
    她站在書房窗前,望著窗外的殘陽如血。今日的失利,不僅關乎她個人的安危,更關乎萬千百姓的福祉。如果新政就此夭折,那麽那些指望著能過上好日子的黎民百姓,將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她轉過身,看到葉如歌神色匆匆地走進來。
    "大人,"葉如歌低聲道,"張清風和幾位忠心的朝臣已經暗中聚集,準備為您搜集證據,反擊李玄璋的誣陷。"
    燕如煙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光芒:"告訴他們,要小心行事。李玄璋此人心狠手辣,絕不會輕易放過任何反對他的人。"
    她頓了頓,聲音低沉而堅定:"至於我...是時候背水一戰了。"
    窗外,暮色漸濃,一場驚天風暴即將來臨。
    喜歡鳳命凰謀請大家收藏:()鳳命凰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