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謀變2

字數:7271   加入書籤

A+A-


    晨霧像一匹浸透了血的白布,沉沉壓在河內府的上空。
    阮氏王朝王宮的朱漆大門緊閉著,門環上的銅獸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在無聲地嘶吼。
    年輕的國王在大殿裏來回踱步,龍靴踩在地上的琉璃碎片上,發出刺耳的碎裂聲,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無數人的心上。
    他手中緊攥著那份抄家諭旨,紙張早已被手心的冷汗浸透,上麵的墨跡暈染開來,宛如一朵朵綻放的血花。
    往日裏,他總以引忍著稱,可此刻,那張還算清秀的臉上寫滿了焦躁與不安,眼底深處更是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惶恐。
    “陛下,驃騎大將軍府三百七十口,已盡數押赴菜市口。” 內侍總管佝僂著身子,聲音顫抖得如同秋風中的落葉,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他低垂著頭,不敢去看國王的眼睛,生怕觸碰到那翻湧的怒火。
    國王猛地停下腳步,金冠上的珠串嘩啦作響,在這寂靜的大殿裏顯得格外突兀。
    他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嘶吼道:“斬!全部斬了!讓那些無知而自大的人看看,誤了朕的事情的下場!” 他的聲音在空蕩的大殿裏回蕩,卻怎麽也掩蓋不住那份色厲內荏。
    與此同時,菜市口早已是一片人間煉獄。
    青石板路被鮮血浸透,變成了暗紅色,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嘔。
    驃騎大將軍的長子被兩名壯漢按在斷頭台上,他奮力掙紮著,嘶吼聲穿透了彌漫的晨霧:“我父浴血奮戰十年,保衛家國,何罪之有?你們這群昏君奸臣,不得好死!”
    監斬官麵無表情,劊子手的屠刀高高舉起,在微弱的晨光下閃著寒光。
    隨著一聲令下,屠刀落下,熱血噴湧而出,濺在圍觀百姓的臉上、身上。
    人群中頓時爆發出陣陣尖叫,有人嚇得癱倒在地,有人哈哈大笑,大聲收好,整個菜市口陷入一片混亂。
    而這慘烈的一幕,被梁錚事先派出的細作看得一清二楚。
    細作躲在不遠處的茶樓裏,手指因緊張而微微顫抖,他迅速拿起筆,將眼前的景象記錄在紙上,然後小心翼翼地折好,塞進貼身的口袋裏,趁著混亂,快步離開,朝著明軍大營的方向奔去。
    加急密報很快就會送到梁錚手中,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明軍中軍帳內,氣氛肅殺。
    梁錚端坐案前,指節有節奏地輕叩著案幾,目光如炬,審視著被鐵鏈束縛的越西南國驃騎大將軍。
    這位曾經威風凜凜的年青將軍,此刻雖身著單衣,形容狼狽,但脊背卻依舊挺得筆直,仿佛骨子裏的傲氣並未被磨滅。
    當梁錚將越西南國把驃騎大將軍府抄家的消息擲出來的時候,這剛剛還充滿傲骨的年輕將軍突然就大哭了起來。
    “末將願降!” 驃騎大將軍突然重重叩首,額頭撞擊地麵發出沉悶的響聲,在這寂靜的大帳內顯得格外心驚。
    “末將願收攏潰散的軍隊,為大明效力,衝鋒陷陣,在所不辭!隻求將軍能給末將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
    梁錚手中把玩著那枚 “大明令” 令牌,令牌上的寒光在帳內閃爍不定。
    他抬眼看向驃騎大將軍,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你就不怕本將事後把你也送去菜市口,與你的家人團聚?”
    驃騎大將軍猛地抬起頭,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聲音嘶啞卻堅定:“將軍乃明主,絕非那昏庸的國王可比!那昏君自毀長城,殘害忠良,早已失盡人心!末將願憑三寸不爛之舌,收攏潰軍,勸說義軍,以表誠意!”
    帳外,帶著濃重血腥味的風呼呼作響,吹動了帳簾。
    梁錚看著驃騎大將軍眼中那毫不掩飾的恨意與決絕,唇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好!本將就給你一次機會,給你部將300,自去收攏潰軍。若能成功,便算你戴罪立功,既往不咎。”
    驃騎大將軍聞言,臉上露出激動的神情,再次重重叩首:“末將多謝將軍信任,定不辱使命!” 他知道,這是他唯一的機會,既能報仇,也是自己的投名狀。
    梁錚擺了擺手,示意侍衛將驃騎大將軍帶下去。
    帳內隻剩下他一人,他拿起那枚 “大明令” 令牌,目光深邃。
    他知道,驃騎大將軍心中複仇的火焰一旦點燃,便難以熄滅。
    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利用驃騎大將軍的力量,可以更快地平定越西南國,又可以減輕明軍的傷亡。
    大帥愛兵如子,自不想看到明軍的傷亡,而這河內城經過多年經營,又在明軍占領時期進行升級,自是不容易輕易拿下,利用越軍的自相殘殺,倒是最好的結局。
    隻是,這驅使叛將領軍,自古以來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能披荊斬棘,用不好則可能傷及自身。
    他輕輕歎了口氣,將令牌放回懷中,目光投向越西南國的地圖,開始思索下一步的計劃。
    夜幕降臨,雖然城外已經大軍壓境,河內府王宮內卻還是一片寂靜。
    那昏黃的夜景之下,卻暗藏殺機。
    突然,一陣震天的殺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越西南國五王叔不滿國王連累整個王族被大明貶為庶民,率領著府中府軍家丁,手持長刀,破門而入。
    他身上的蟒袍在廝殺中被劃破,露出了裏麵森然的鐵甲。
    “誅殺國賊!” 五王叔高聲呐喊,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決絕。
    府兵們緊隨其後,與宮中的侍衛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侍衛們雖然訓練有素,但對方來勢凶猛,且早有準備,一時間難以抵擋,接連倒下。
    年輕的國王此刻正蜷縮在龍椅後麵,瑟瑟發抖。
    他這才驚恐地意識到,那些平日裏對他俯首帖耳的主和派,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將他這個國王拉下馬。
    他後悔不已,不該輕信他人,更不該衝動地抄了驃騎大將軍的家,如今腹背受敵,已是窮途末路。
    城外,驃騎大將軍的舊部們早已按捺不住。
    他們架起雲梯,朝著城頭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箭雨如蝗,傾瀉而下,守城的士兵們奮力抵抗,卻難以阻擋這股複仇的洪流。
    梁錚立於高坡之上,冷眼旁觀著城內城外的三方混戰。
    他的目光銳利,將戰場上的每一個細節都盡收眼底。
    “這些瘋子。” 他輕輕撫摸著腰間的螭紋劍,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又有一絲了然。
    城頭的火光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閃爍不定。
    “倒省了我不少功夫。”
    他知道,這場混戰是必然的結果。
    越西南國內部早已腐朽不堪,各方勢力都在覬覦權力,如今有了大明這個外部因素的刺激,所有的矛盾都爆發了出來。
    而他,隻需要坐山觀虎鬥,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再出手收拾殘局。
    這是最省力,也最有效的辦法。
    隻是,他心中也清楚,戰爭帶來的隻有毀滅和傷痛,河內府的百姓又將經曆一場劫難,但那一個民族不是從劫難中走出來呢?
    黎明時分,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但河內府王宮門前卻依舊是一片血色。
    五王叔手持長刀,高高舉著年輕國王的首級,他的臉上濺滿了鮮血,眼神狂熱而猙獰。
    腳下的土地早已被鮮血浸透,匯成了一條條蜿蜒的血河。
    “昏君已伏誅!” 五王叔的宣告聲在空曠的王宮門前回蕩,卻很快被城外傳來的破城歡呼聲淹沒。
    原來,驃騎大將軍的大軍已經攻入了城門,正朝著王宮的方向殺來。
    而梁錚率領的玄甲軍,此刻正整齊地列陣在月光之下,如同鬼魅般,等待著最後的時刻。
    當城門最終緩緩洞開,五王叔褪去了身上的蟒袍,換上了一身素衣,跪在了城門之下。
    他雙手高高舉起國王的玉璽,聲音顫抖地說道:“罪臣阮氏阿五,願向大明投降,隻求將軍能夠饒過河內府的百姓,給他們一條生路。”他托著百姓之名,想爭個大義。
    梁錚騎馬緩緩上前,目光落在五王叔手中的玉璽上,又看了看他那張充滿恐懼與諂媚的臉。
    他伸手接過玉璽,指尖觸碰到冰冷的玉石,心中卻毫無波瀾。
    懷中的 “大明令” 令牌上,“不認者斬” 四個大字仿佛帶著刺骨的寒意,格外刺目。
    “開倉賑災,安撫百姓。其餘人等,按律處置。” 梁錚的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五王叔聞言,如蒙大赦,連忙磕頭謝恩:“多謝將軍饒命,多謝將軍饒命!”
    梁錚看著他那副卑微的模樣,心中冷笑。
    梁錚調轉馬頭,望向身後的大軍,高聲下令:“進城!” 玄甲軍邁著整齊的步伐,踏入了河內府城。
    陽光漸漸升起,照亮了城內的斷壁殘垣,也照亮了明軍士兵們堅毅的臉龐。河內府的曆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
    此時,攻入城中的驃騎大將軍如同一隻被激怒的瘋虎,提著染血的長刀,瘋狂地衝入河內府城內。
    他雙目赤紅,心中隻有複仇的念頭,長刀所過之處,血浪翻湧,無論是士兵還是平民,隻要擋在他麵前,都難逃一死。
    而那些早已殺瘋的越西南國叛軍,紅著雙眼,在城內瘋狂搶殺。
    城內的百姓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哭喊聲、慘叫聲不絕於耳,整個河內府仿佛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梁錚在高坡上看到這一幕,臉色驟變,他知道不能再任由驃騎大將軍這樣瘋狂下去。
    他立刻翻身上馬,策馬疾馳而至。
    在驃騎大將軍即將砍下又一刀時,梁錚手中的馬鞭猛地抽出,“啪” 的一聲,圈住了那揮動的大刀,發出刺耳的響聲。
    “住手!” 梁錚的怒喝聲如同驚雷,響徹在混亂的街頭。驃騎大將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驚醒,他怔立當場,手中的長刀懸在半空。
    當他看到梁錚那雙充滿威嚴與憤怒的眼睛時,仿佛才從瘋狂中清醒過來。
    他緩緩放下長刀,身體微微顫抖。
    就在這時,驃騎大將軍的目光掃過大街當他看到滿街的屍體,突然腦中就浮現他那府中的眾人,死不瞑目的樣子。
    他猛地翻身下馬,跪街道中,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痛苦與悔恨,失聲痛哭起來。
    那哭聲淒厲而絕望,聽得人心頭發酸,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委屈、憤怒和悔恨都傾瀉出來。
    “冤有頭,債有主。” 梁錚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驃騎大將軍的哭聲中顯得格外清晰,“屠戮百姓,與那昏君何異?你這樣做,對得起那些曾經信任你、擁護你的人嗎?”
    驃騎大將軍聽到梁錚的話,哭聲漸漸停止。
    他緩緩抬起頭,臉上沾滿了淚水和血水,眼神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
    他看著眼前的屍體,又看了看梁錚,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
    他顫抖著拾起地上的染血長刀,轉身對著自己的部下,高聲下令:“停止殺戮!都給我住手!”
    部下們看到將軍的模樣,又聽到梁錚的話,也都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驃騎大將軍深吸一口氣,對著梁錚再次叩首:“末將知錯,多謝將軍點醒。”
    梁錚點了點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現在,立刻整頓軍隊,安撫百姓,掩埋屍體,救治傷員。”
    驃騎大將軍用力點頭,擦幹臉上的淚水和血水,站起身來,開始有條不紊地整頓自己的軍隊。
    晨光漸漸灑滿了河內府的街頭,照亮了那些逝去的生命,也照亮了幸存者眼中的恐懼與希望。
    明軍的旗幟緩緩升起,在微風中飄揚。
    梁錚站在街頭,望著逐漸恢複秩序的河內府,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平定越西南國隻是第一步,接下來要麵對的是如何安撫民心,重建家園,這比戰爭更加艱難。
    但他別無選擇,隻能一步步走下去。
    他看向遠方連綿的群山,心中暗下決心:“再深的水,也得趟過去。” 為了大明的疆土,為了天下的百姓,也為了那些在戰爭中逝去的亡魂,他必須肩負起這份責任,讓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之地重新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