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撥款的小把戲
字數:3005 加入書籤
“乳臭未幹的孩子罷了。他才幹了多長時間?對財政管理有多少了解?就敢這般大言不慚地指導起工作來了!”
看著陳東萊座駕的發動機啟動,紅色的尾燈亮起,副局長潘亮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盧雨燕表忠:“係統運行可以繞開他。隻要關縣有批示就行!”
他是由縣府辦副主任外放的財政局副局長,當過陳東萊那位被抓的前任,常務副縣長鞠坪的大秘。老領導的驟然倒台讓他心中多少有些惶恐不安,因而選擇更為賣力地向本單位的一把手靠攏。
潘亮此言一出,在場的其他副職和股室主任們盡皆失色。人家陳東萊的車都還沒走呢!看來是完全沒把這位年輕領導放在眼裏。
再說了,公然架空一位縣委常委,膽子未免太大了一些。這樣表忠心,未免太過火了。
別的先不提,這潘亮還真是剛調過來的外行。光是完全架空陳東萊這一點,在流程上就很難做到。更別說繞過他撥付資金了。
縣政府在財政資金的撥付上,有著一套極為嚴謹且複雜的流程。通常情況下,縣局需要首先將撥款的報告或請示整理成正式文件,然後通過特定渠道發送給分管副縣長。這一步驟至關重要,因為它是整個流程的起始點。
接下來,分管副縣長會仔細審查縣局提交的文件。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綜合考慮當前的財政狀況以及各個項目的緊急程度和重要性,然後對縣局的請示做出回應。
如果他認為該項目不符合撥款條件或者當前財政狀況不允許,那麽他會毫不猶豫地將請示文件退回給縣局;反之,如果他認為該項目確實有必要撥款,那麽他會將這份撥款請示提交給縣長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需要注意的是,分管副縣長並沒有直接決定撥款的權力。他所能做的僅僅是代表縣局向縣長\縣政府常務會議提出資金申請。)
當撥款請示進入環節後,縣府辦主任會接過分管副縣長圈閱過的文件。根據請示撥款的具體事項,縣府辦主任需要撰寫一份詳細的擬辦意見,並在其中注明:請xx縣長、xx常務)副縣長審示\閱示。
這份擬辦意見將成為縣長和常務副縣長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如果縣長和常務都點頭同意,並在文件上圈閱,財政局便會直接為項目撥款。分管財政局的常務副縣長會督促款項的落實情況;
如果領導之間的意見有分歧,或者需要撥發的款項金額太大,就需要由縣長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對項目的資金使用進行投票表決。
對於金額更大的撥款請示,就必須上縣委常委會集體研究了。動輒幾十上百萬的撥款,哪怕是縣委書記和縣長都不敢擅自點頭,必須要通過集體決策的方式分擔責任才行。
例如開江第一中學需要撥款維修教室,便需要由教育局向分管文化、教育、衛生的副縣長提出申請。副縣長在審慎判斷教育局的撥款確有其必要性後,就可以直接圈閱請示,注明需要撥款的金額,將文件發給府辦主任厲有為。
厲有為再將教育局的請示撰寫成文,逐一給陳東萊和縣長關聲印過目。分管、常務和正職三位縣長意見一致,資金便會直接打到教育局的賬戶上。
這樣看來,流程確實相當複雜。但是,最關鍵的步驟不在於縣長的批示,而在於財政局是否打款!
陳東萊前世在坪壩州當常務副州長的時候,不止一次在財政撥款批示上玩過小把戲。
當時坪壩州開工建設的項目不少,每到年底結算工程的時候,都會有很多建築承包商堵在陳東萊的辦公室門口,要求盡快結算工程款。
坪壩州畢竟是窮州,陳東萊一時之間肯定拿不出海量的資金;但人家承包商已經堵到門口了,若是不能遂了他們的意,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必須當著這群大老粗的麵,把撥款的批示寫好,讓他們拿著文件離開州政府,去財政局要錢。
批示當然是真的,但陳東萊在簽字時,已經動了手腳。對於諸如高鐵站、機場等要緊的重點項目,款項必須按時撥付。此時,陳東萊會在圈閱自己的名字時,把圓圈整個畫滿。這樣一來,知道暗號的財政局長在見到文件之後,就知道這個項目的資金必須足額撥付,不準打折扣;
對於項目優先級不那麽高的工程,撥款進度自然可以放慢一些。相應地,陳東萊在圈閱的時候,隻會畫一個“向上開口的半圓”。財政局那邊見到批示,就知道可以和老板討價還價,隻在全額工程款的基礎上,支付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資金。
最後,對於街邊綠化、路燈安裝或辦公用品采購等可有可無的項目,資金的保障級別就會排到最後麵去了。陳東萊隻會在自己名字的下方畫一道橫線,再寫上諸如“請財政局同誌閱辦\保障民生工程資金”這類不痛不癢的話。等到財政局長拿到批示,知道自家領導的意圖,便會直接向工程老板表示,現金已經發完,還請您打道回府—————至於工程款?不好意思了您嘞,隻能等明年有錢的時候再說了。
這就是政府常務副職的任務:督促財政局撥付款項。款項撥發的簽字和批示這一關,繞不開他陳東萊。他想讓哪個項目拿到錢,那個項目就能快速回籠資金;反之,他陳東萊能把得罪自己的老板拖到資金鏈斷裂為止。
……
盧雨燕陰沉著臉,注視著陳東萊的座駕走遠,才緩緩開口,對著身後財政局的頭頭腦腦們說道:
“各自回崗工作!陳縣剛才提到的‘三保’原則,明天上午由局黨組詳細討論執行方案後,再下發各大股室遵照執行。”
經此一役,她已經有些忌憚那位當過市長秘書的年輕人了。工作思路清晰不說,對縣財政的大局也有所把握,和杜洪波、關聲印這兩位初中學曆的老蠻牛比起來,簡直是碾壓。如果可能的話,她絕不想與這種人物為敵。
但是身在圍城中,很多事情已經由不得她了。作為杜洪波提拔的心腹,這趟渾水,無論如何都要趟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