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針鋒相對

字數:2782   加入書籤

A+A-


    曦江北岸的寒風依舊凜冽,石梁城市投資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內卻暖意融融。關聲印坐在真皮沙發上,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文件夾的邊角,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在暖氣烘烤下愈發顯眼。
    他清了清嗓子,試圖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更有底氣:“明經理,那180萬的財政撥款,實在是開江縣為了支持新興科技企業發展的一片苦心。紅城能源科技公司有科協和中科院的背書,人民日報都報道過,這您是知道的。”
    明月照端坐在對麵的沙發上,聞言隻是微微挑眉,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茶幾上的骨瓷咖啡杯,發出清脆的聲響。她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冷意:
    “關縣長,紅城能源的批文我確實看過,但批文不等於技術可靠,更不等於縣財政可以隨意揮霍。您撥款180萬,貸款260萬,總計440萬,這筆賬是怎麽算的?開江縣的財政收入去年才多少?您不會告訴我,這筆錢是拿來堵教師和醫護人員嘴的吧?”
    關聲印被噎得一滯,臉上的笑容僵硬了幾分。他沒想到明月照如此不留情麵,言語間直指要害。他定了定神,強擠出一絲笑意:
    “明經理,您誤會了。這筆撥款是經過縣政府常委會集體討論的,程序完全合規。我們也是為了響應省裏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紅城能源的‘水變油’項目前景廣闊,未來能為開江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明月照冷笑一聲,放下手中的文件夾,目光如刀般直視關聲印:“關縣長,科技創新不是拿錢打水漂。紅城能源的實驗數據漏洞百出,連基本的化學原理都站不住腳。您是縣長,財政撥款的每一分錢都要對全縣百姓負責。我再問您一遍,這180萬的撥款,縣裏有沒有做過獨立的技術評估?”
    關聲印啞口無言,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他身旁的厲有為低頭盯著自己的鞋尖,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辦公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暖風機的嗡嗡聲成了唯一的背景音。
    他咬了咬牙,試圖轉移話題:“明經理,話不能這麽說。咱們開江縣的情況,您也是了解的,財政吃緊,年底工資都發不下來。您看,陳東萊都能從城投借到20萬修什麽龍王廟,我們縣政府為全縣教職工和醫護人員借點錢,難道就不行?您這區別對待,未免太明顯了吧?”
    此言一出,厲有為的臉色瞬間煞白,恨不得當場捂住關聲印的嘴你他媽是來求人的,又不是別人來求你,指責的話一旦說出口,隻怕再無轉圜餘地!
    明月照的眼神驟然一寒,猛地站起身來,珍珠項鏈在燈光下閃著冷光:
    “關縣長,你這是什麽意思?龍王廟維修重建項目經過市文物局和省文物部門的聯合評估,資金用途清晰,程序合規,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你拿縣財政去填紅城能源的窟窿,還敢跟我提區別對待?”她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我告訴你,城投一分錢都不會借給開江縣!從今往後,別想從我這兒拿走一分錢!”
    關聲印被這一通怒斥震得愣在原地,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嘴唇哆嗦著卻說不出話來。
    厲有為連忙起身打圓場:“明經理,關縣長也是一時情急,您別往心裏去。說實話,我們也是關心則亂……”
    “出去吧,門在那邊。”
    與此同時,石梁市夔州區,市委政法委的灰色辦公樓內,夜色漸濃。陳東萊提著一盒包裝精致的麥乳精,敲開了老領導嶽望北辦公室的門。
    室內一盞老式台燈灑下昏黃的光,嶽望北正埋首於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抬頭見是陳東萊,露出一抹難得的笑意:“東萊來了?快坐,年底忙得腳不沾地,你這小子還知道來看我。”
    陳東萊笑著將禮品放在桌上:“嶽書記,過年了,給您帶點新玩意,祝您新年順遂。”他頓了頓,語氣轉為鄭重,“順便向您匯報一下開江縣的工作。”
    嶽望北點了點頭,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怎麽?又被欺負了?你不會還在糾結那個什麽變成油的項目吧?”
    “已經不糾結了。”陳東萊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毫無拘束感。“錢已經打到紅城能源公司賬上,就連經開區三百多畝的土地也已經交割。我就算想管,也徹底沒機會了。”
    他是真的沒想到,土地轉讓這麽大的事情,還真讓杜洪波與關聲印二人在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內搞成了。也不知道這兩個活祖宗用了什麽辦法,居然能讓省國土廳這麽快地點頭。
    “杜洪波和關聲印那一套把戲,給你添了不少麻煩吧?”嶽望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深邃,“東萊,你得沉住氣。開江這地方,爛攤子多,但機會也不少。隻要你穩紮穩打,遲早能把局麵打開。”
    陳東萊馬上答道:“嶽書記,局麵已經打開了。正想向您匯報。前天的縣委常委會已經正式過會,任命我擔任開江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他心中卻泛起一絲暖意。嶽望北對他向來器重,這份信任讓他倍感踏實。不用想都知道,如果沒嶽望北和汪千齡兩位身居高層的領導施壓,隻怕黨工委書記的帽子,還要被杜洪波和關聲印這兩位活祖宗卡上半年。
    陳東萊似乎又想起了什麽,往前湊了湊,離嶽望北挨得更近了一些,試探著問道:“聽黨斌書記說,您最近可能有動向?”
    嶽望北放下茶杯,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消息倒是靈通。地委這邊確實有點風聲,謝閔可能要退二線了,年後我大概要調去市紀委當書記。石梁這幾年問題不少,柴機廠的事還沒捂嚴實,上麵估計是想讓我去盯著點。”他歎了口氣,“不過這對我來說,未必是壞事。我覺得政法委的工作幹起來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