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荒涼
字數:2681 加入書籤
1994年1月初,曦江北岸的寒風依舊刺骨,開江縣經開區的入口處,塵土飛揚的土路上,幾棵枯黃的楊樹在風中瑟瑟發抖。
陳東萊坐在桑塔納的後座上,車窗外是連綿的荒地,零星點綴著幾棟低矮的廠房,破舊的招牌上依稀可見“開江紡織”“五金配件”之類的字樣。他皺了皺眉,目光中透著一絲失望。
“這就是經開區?”陳東萊低聲呢喃,語氣中帶著幾分詢問的意味,“老張,我這邊趕時間,和班子成員說過了,九點鍾到辦公樓下。”
要不是杜洪波在市委的壓力下,捏著鼻子任命自己為經開區的黨工委書記,他陳東萊才不願意這麽早就回開江:還不如在市裏轉一轉,多跑一跑陝山和張飲冰的關係,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獲;就算沒什麽成果,在領導麵前混個臉熟,也是好事。
元旦的時候,他已經托了此前熟悉的一位市委副秘書長的關係,在私人場合與張飲冰見了麵。雖然時間不長,但好歹算是把感情維係住了。
人脈這種東西,是必須要花時間、花精力經營的。不是說你和大領導一起吃了一頓飯、喝了一次酒,大領導就成了你的人脈——必須要持之以恒地刷臉,讓領導產生印象,關係才會有下一步發展。
“就是這條路”。駕駛座上的司機張雄囁喏了一聲,隨即不好意思地看向身邊的唐慶偉:“好像沒走錯吧?”
坐在副駕駛的秘書唐慶偉連忙回頭,尷尬地答複道:“陳縣,這地方剛起步,基礎設施差了點,但潛力還是有的。縣裏前年才批的這塊地,招商引資的事一直在推。”
陳東萊沒接話,目光掃過窗外,荒涼的景象讓他心頭沉甸甸的。開江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名義上是縣裏的“經濟增長極”,實際上卻是一片荒地。除了幾家湊數的小企業,壓根沒幾家像樣的廠子願意入駐。紅城能源公司倒是風風火火地拿下了三百畝地,可那“水變油”的項目,隻能說懂的人都懂,更別提能帶動什麽經濟效益了。
桑塔納在坑窪的水泥路上顛簸了幾分鍾,終於停在一棟三層小樓前。樓體外牆斑駁,水泥牆麵已經泛黃,門口掛著一塊歪斜的牌子,上書“開江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陳東萊推開車門,迎麵一股夾雜著泥土味的冷風撲來。
他緊了緊身上的呢子大衣,邁步走向在大門口排列成一行的幹部們。想必這幾位就是開江縣經開區的班子成員了。
陳東萊微微皺眉,目光落在正中央的那位領導身上。隻見他嘴裏叼著一根半燃的香煙,身形瘦小,臉上油光發亮,兩撇稀疏的胡子耷拉在嘴角,像是沒睡醒的老鼠,眼神卻不時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正是管委會主任海方。
見陳東萊走近前,海方慢悠悠地起身,擠出一個不自然的笑,露出兩顆發黃的門牙:“陳縣!稀客稀客!您這新官上任,真是讓我們經開區蓬蓽生輝!”
他的語氣帶著幾分陰陽怪氣,伸出的手卻遲遲沒放下,像是在等待陳東萊的回應。
陳東萊敷衍地與這位搭檔握了握手,夾槍帶棒地還擊:“海方同誌,基礎設施建設搞成這個樣子,和蓬草為門、荊竹為窗的破落戶,沒太大區別。”
原先就尷尬的空氣瞬間變得更加尷尬。雖然不少經開區的幹部知道,陳東萊敢於直接頂撞縣委書記,不是好惹的貨色,但親眼目睹眼前的“盛況”,確實讓人震驚。
半晌,唐慶偉站出來打破了沉默:“海主任,有勞您向陳縣介紹一下經開區的班子成員。”
結束了冗長的客套和無聊的講話,陳東萊走進了管委會主任的辦公室。推開門,一股黴味混雜著劣質煙草的氣息撲鼻而來。
陳東萊不動聲色地在沙發上坐下,唐慶偉識趣地站在一旁。陳東萊開門見山:“海主任,我剛接手經開區黨工委書記,今天是來了解情況的。招商引資的進展怎麽樣?去年三季度的報表我看了,數據不太好看。”
經開區的成績很不理想,去年三季度的數據堪稱一塌糊塗:增速1.5,排在全縣倒數第一的位置;總產值2200萬,隻有永安縣經開區的十分之一。
海方的笑容僵了僵,迅速掩飾過去,擺了擺手:“陳縣,您剛來,可能不太了解情況。咱們經開區這地方,地勢偏,交通差,哪那麽容易招到好企業?不過您放心,我這兒有幾家談得差不多的,過段時間就能簽合同。”他頓了頓,斜眼瞥了陳東萊一眼,“您剛來,還是先熟悉熟悉情況,具體的事兒,我這兒盯著呢。”
陳東萊心中冷笑,海方的態度再明顯不過——土皇帝當慣了,擺明了不想讓他插手這“獨立王國”。他敲了敲茶幾,語氣加重了幾分:
“招商引資是經開區的命脈,縣裏把這塊地交給你我,責任不小。紅城能源那三百畝地的事兒就不說了,剩下的地塊,簽約的企業有多少?投資額多少?稅收預期多少?給我個數。”
海方的臉色微微一變,嘴角抽了抽,試圖搪塞:“陳書記,這數據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報表都在檔案室,我回頭讓小劉整理了給您送過去。”他低頭點了根煙,吐出一口煙霧,遮住了臉上的不耐。
陳東萊的耐心終於耗盡,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刀般直刺海方:“檔案室的事兒不用你操心,我已經讓唐慶偉調了上半年的報表。簽約企業三家,總投資不到兩百萬,稅收?一毛錢沒見著!這叫招商引資?你當經開區是你家後院,想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