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陳默的成績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A+A-


    當馮庭波宣布散會時,與會者們臉上雖然寫滿了疲憊,但眼神中卻大多燃燒著熊熊的鬥誌和清晰的目標感。
    他們沒有過多寒暄,而是拿著會議紀要匆匆離開會議室,立刻奔赴各自的戰場。
    有的要去召集團隊開會傳達,有的要立刻聯係產線安排流片,有的則要開始啃那些厚厚的工具手冊。
    徐平深深看了一眼最後離開姚塵風、馮庭波、陳默和孟良凡,然後目光在陳默身上停留了兩秒。
    跟四人打了招呼以後也先獨自離開了。
    姚塵風走到陳默麵前,狠狠拍了拍陳默的手臂:
    “陳默,EDA這把劍,一定要磨得足夠鋒利!
    終端市場的壓力,我頂在前麵,但技術的突破,就靠你們了。”
    陳默鄭重回應:“責無旁貸。”
    馮庭波對孟良凡說:“孟總,產線和設計端的協同,您多費心。這是科學,也是藝術。”
    孟良凡笑了笑:“這是我的職責,更是我的興趣所在。攻克難題,其樂無窮。”
    望著窗外已然亮起的璀璨燈火,馮庭波輕聲對陳默說:“現在,才真正開始。”
    陳默目光堅定,回應道:
    “是啊,馮總。
    藍圖已經繪就,彈藥已經備好,接下來就是最艱苦的攻城戰了。
    但這一次,我們是在自己的地圖上,用自己的規則進攻。”
    四人相視一眼,無需再多言語,一種並肩作戰、共克時艱的默契在空氣中流淌。
    他們轉身,各自融入華興大廈夜晚依然繁忙的人流中。
    一號會議室的燈光熄滅了,但它所點燃的“芯火”,正以更旺盛的勢頭,在無數實驗室和辦公室中蔓延開來,試圖照亮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創新的前行之路。
    會議結束後,獨自一人回到G區頂層辦公室的陳默坐在老板椅上發呆了很久。
    自己離即將發生的宏大敘事越來越近了。
    感覺很興奮、也有緊張,還有一種今生越發明顯的想砸破封鎖、撕爛束縛的使命感。
    辦公室裏沒有開主燈,隻有辦公桌上一盞簡單的台燈散發著溫暖而柔和的光暈。
    窗外是鵬城璀璨又永不熄滅的都市霓虹。
    陳默解開襯衫最上麵的扣子,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仿佛要將剛才會議室裏五個小時高度緊繃的神經緩緩鬆弛下來。
    他站了起來,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凝視著窗外那片由無數燈火勾勒出的龐大產業帝國。
    這裏,有他重生歸來後傾注了無數心血的事業。
    良久,他轉身回到辦公桌前,從抽屜裏拿出一本皮質封麵的筆記本和一支鋼筆。
    他翻開筆記本,前麵大部分頁麵已經寫滿了各種技術筆記、架構圖、戰略規劃和會議紀要。
    他直接翻到新的一頁。
    台燈的光線聚焦在空白的紙頁上。
    他沉吟片刻,筆尖落下,在頁麵左側寫下了一行字:
    【原時空  2019年春】
    海思麒麟980/990:&n/7nm EUV。繁榮下的絕對脆弱。
    &n初步量產,良率、性能與主流差距顯著,無法支撐海思主力芯片。
    EDA工具: 全麵依賴SynOpSyS, CadenCe, MentOr。斷供即意味著設計停擺。
    製裁到來後: 設計無法流片,高端芯片成“圖紙”,依靠庫存艱難維持。中端機被迫采用外購芯片或舊款芯片。
    未來路徑: 黑暗摸索,從零開始構建非美產業鏈,道阻且長。
    他的筆跡沉穩而清晰,每一個字都像是刻印在那段令人窒息的記憶裏。
    寫完後,他在這段文字的右側,用力地劃下了一道垂直的分隔線。
    在線條的右側,他鄭重地寫下了另一行標題:
    【此時空  2019年春  當前節點】
    &n FinFET):良率68.5%(原時空此時遠低於此)!“獵人”芯片落地,榮耀中端機啟動自主芯片切換(原時空無此可能)。戰略“備胎”不再是空談。
    製造(N+1): 已進入試產階段(原時空未啟動)!良率雖低(2530%),但路徑已通,聯合攻堅組已成立。高端之夢未熄。
    EDA工具:
    “伏羲”AI設計係統、VariatiOnAWare PDK已達商用水平,獲海思/終端認可(原時空幾乎空白)。
    四周內全麵切換高端設計流程(原時空不可想象)。
    意識到OPC等底層工具差距,“神工”項目已緊急啟動(原時空認知和行動更晚)。
    人才與協同: 孟良凡提前2年+加盟(最大變量)。設計工藝EDA深度協同機製初步建立,效率遠超原時空各自為戰。
    整體態勢: 雖仍艱難,外部壓力更大,但手中已有牌可打,技術路徑清晰,團隊鬥誌旺盛。從“絕望等待”轉變為“主動攻堅”。
    他的筆尖在右側的列表上稍作停留。
    然後,在N+1良率和OPC兩項下麵,重重地畫了兩條波浪線,表示這是依然嚴峻的挑戰。
    寫完這些,他向後靠在椅背上,目光在兩欄文字之間來回掃視。
    左側是冰冷而殘酷的現實,是他前世親身經曆卻無力改變的困局。
    右側,則是這一世,他憑借先知與決斷,嘔心瀝血一步步扭轉出的新局麵。
    每一個字的差異,背後都是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艱難博弈、以及整個團隊傾注的汗水與智慧。
    一種複雜的情感在他心中湧動。有欣慰,有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種如履薄冰的清醒和巨大的責任感。
    “進度快了很多......”他喃喃自語,指尖點著右側的文字。
    “中端芯片能用了,高端研發沒斷,EDA成了有力的武器而不是拖後腿的短板......
    但是,還遠遠不夠。”
    他的目光最終停留在那兩條波浪線上。
    “N+1的良率牆,EUV的封鎖,OPC的大山......這些才是最關鍵的硬骨頭。
    現在的優勢,隻是讓我們拿到了入場券,有了和對方在同一張牌桌上繼續玩下去的資格。
    但遊戲,才剛剛開始。”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的右下角,用力寫下了八個字,既是總結,也是對自己的警示:
    “曙光初現,荊棘仍在。”
    陳默把這一頁撕了下來,放在桌子上,目光在這輕飄飄的一頁紙看了又看。
    過了一會兒,隨著“噠”的一聲,一朵橘黃色的火焰在辦公桌上方出現。
    很快,一陣青煙過後,這一頁紙便化作灰燼,安靜的躺在陳默最愛的紫銅香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