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教科書似的處理
字數:4596 加入書籤
                    強大的職業素養和多年練就的管理本能,讓他硬生生將那股怒火壓了下去。
    李文濤的臉色依舊陰沉,但眼神卻迅速恢複了冷靜和銳利。
    他沒有立刻說話,而是用目光緩緩掃過趙宏明和徐雙龍,眼神冰冷而帶有極強的壓迫感。
    這短暫的沉默比任何斥責都更有力量,讓原本激動的兩人心頭一凜,下意識地避開了他的目光,氣氛瞬間被壓製住。
    然後,他開口了,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冷靜,每一個字都帶著分量:
    “趙宏明部長,徐雙龍部長。”他刻意用了正式稱呼,強調此刻的上下級關係,“我理解你們對工作的投入和各自領域的關切。但是,”
    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
    “現在,立刻,停止你們毫無意義的情緒宣泄和對個人立場的重複陳述。
    這裏是信息技術工程部管理層例會,不是菜市場吵架。
    你們兩位都是公司資深的管理幹部,應該清楚什麽是職業素養,什麽是會議紀律。”
    李文濤的批評直接而嚴厲,但卻牢牢扣住在“職業素養”和“會議紀律”上,而非具體的技術觀點,這讓批評顯得公正且無法反駁。
    “你們提出的問題,是關於資源分配和技術路線的嚴肅議題,值得深入討論。
    但討論必須建立在事實、數據和對公司整體利益的分析基礎上,而不是個人的情緒和臆測上。”
    他繼續道,將話題引回理性軌道,“你們現在的行為,是在浪費所有與會者的時間,也是在阻礙部門做出最優決策。”
    接著,他做出了果斷的處置:
    “鑒於兩位情緒激動,已經無法就事論事地進行理性討論,我決定,本次會議關於下半年預算的議程暫時中止。”
    他目光轉向會議秘書:
    “紀要中明確記錄,因趙宏明部長與徐雙龍部長在討論中發生激烈爭執,未能遵守會議紀律,預算審議暫停。
    後續何時再議,另行通知。”
    然後,他看向兩人,語氣不容商量:“宏明總,雙龍總,你們兩個,散會後留下來。其他人,散會。”
    這一係列處理,快刀斬亂麻,幹脆利落:
    1.立即製止:強行終止了失控的場麵。
    2.明確批評:直指其行為失當(情緒化、不職業),而非觀點對錯,占住理據高地。
    3.定性問題:將議題拉回“需要理性討論的嚴肅問題”,而非街頭吵架。
    4.果斷中斷:避免在情緒化狀態下做出任何不成熟的決策,保留後續操作空間。
    5.記錄在案:讓會議紀要體現中斷原因,既是對所有人的交代,也是對當事人的警示。
    6.單獨約談:避免在公眾麵前進一步激化矛盾,給予冷卻時間,也保留了私下溝通解決問題的餘地。
    這簡直是教科書式的處理手下幹部頂撞自己的方式。
    與會的中層幹部們如蒙大赦,紛紛快速起身離開會議室,沒人敢交頭接耳。
    張福全經過李文濤身邊時,眼神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快步走了出去。
    很快,會議室裏隻剩下李文濤、趙宏明和徐雙龍三人。
    氣氛依舊凝重,但之前的火藥味已被李文濤的冷靜和權威暫時壓製了下去。
    趙宏明和徐雙龍都低著頭,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顯然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舉動過於衝動和失禮。
    李文濤沒有再看他們,隻是冷冷地丟下一句:“十分鍾後,到我辦公室。”
    說完,拿起自己的筆記本和茶杯,率先離開了會議室。
    回到總監辦公室,李文濤關上門,深吸了一口氣,鬆了鬆領帶,剛才強壓下去的怒火和挫敗感才微微泛起。
    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熙攘的園區,眉頭緊鎖。
    事情,比他預想的要棘手得多。
    十分鍾後,趙宏明和徐雙龍一前一後,低著頭走進了李文濤的辦公室。
    兩人都恢複了平日的模樣,但神色間都帶著尷尬。
    “坐。”李文濤指了指沙發,自己則坐在對麵的單人沙發上。
    他沒有急著開口,隻是看著兩人。
    沉默了幾秒鍾,趙宏明先開口了,語氣帶著歉意:
    “李總,對不起,剛才我太激動了,沒能控製好情緒,在會議上頂撞您,影響了會議進程,非常抱歉。”
    他是技術型幹部,脾氣來得快去的也快,意識到錯誤後道歉倒也幹脆。
    徐雙龍也趕忙跟著道歉:
    “李總,我也要向您鄭重道歉。
    剛才太失態了,說了不該說的話,請您原諒。
    主要是這個問題困擾我們部門很久了,一時沒忍住...”
    他更圓滑一些,道歉的同時還不忘解釋一下原因。
    李文濤看著兩人,臉色稍緩,但語氣依舊嚴肅:
    “你們的道歉我接受。
    但是,宏明,雙龍,你們都是部門的核心骨幹,應該明白,那種場合下的爭吵和頂撞,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隻會損害部門的團結和威信。
    以後我不希望再看到這種情況。”
    “是,李總,我們明白。”兩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關於你們爭論的問題,”李文濤繼續說道。
    “我不會現在就做決定。
    你們各自回去,把你們的主張、所有的數據支撐、詳細的利弊分析、以及可能的風險應對方案,形成正式的書麵報告提交給我。
    記住,我要的是客觀理性的分析,不是情緒化的表達。
    下周一之前交給我。”
    “好的,李總。”兩人再次應道。
    “好了,你們先去忙吧。”李文濤揮了揮手。
    兩人起身,再次道歉後,離開了辦公室。
    看著關上的門,李文濤靠在沙發上,揉了揉太陽穴。
    危機暫時平息了,但他知道,根本問題遠未解決。
    剛才的處理,隻是管理者必備的“危機公關”能力,但如何從根本上化解兩人的矛盾,做出正確的決策,並讓兩人都能執行,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他隱隱感覺到,這場衝突的背後,或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辦公室裏安靜下來。
    李文濤沒有立刻投入工作,而是沉浸在剛才的風波中,進行著深刻的複盤和反思。
    為什麽趙宏明和徐雙龍敢在會議上如此公然頂撞自己?
    甚至將怒火轉向自己?
    僅僅是因為他們情緒激動嗎?
    還是因為...自己這個總監,在他們心中的分量還不夠重?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迅速變得清晰起來。
    李文濤是個極其理性且善於自省的人,他開始冷靜地剖析自己的處境。
    他是空降兵。
    雖然來自無線產品線,也是副總裁級別,但在信息技術工程部這個陳默經營了多年、烙印極深的地方,他缺乏根基和人脈。
    這裏的人,尤其是這些核心的管理幹部,幾乎都是陳默提拔起來的,他們習慣了陳默的領導風格和決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