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養兒方知父母恩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沒什麽,”陳思雨輕輕搖頭,語氣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慨。
“就是突然覺得,時間過得真快。
一轉眼,你都成了能獨當一麵的骨幹了。而我也......”
陳思雨頓了頓,“坐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位置上。”
她看著張悅,繼續說道:“你剛才說,有關於技術棧迭代的想法?說說看。”
張悅立刻來了精神,拿出平板,開始闡述她對於引入容器化技術優化現有虛擬化平台的一些構想。
她講得條理清晰,引用了很多數據,顯然做了充分準備,眼神裏充滿渴望被認可的光。
陳思雨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偶爾提出一兩個關鍵問題。
張悅的回答雖然有些地方略顯理想化,對潛在的實施難度和團隊適配成本估計不足,但整體思路是可取的。
聽著聽著,陳思雨的腦海裏卻再次響起了陳默的聲音。
不是具體某一句話,而是一種感覺。
那種在她提出某個看似完美、實則稚嫩的計劃時,陳默通常帶著審視和引導的眼神,以及那些一針見血、讓她當時覺得“被潑冷水”、事後卻證明極其寶貴的提問。
原來,當年師父看著她,是這種感覺。
不是否定,更不是打壓。
是一種既要保護下屬的積極性,又要確保團隊不因冒進而陷入被動的苦心。
也是一種“我想讓你飛得更高,但更怕你摔得太疼”的責任感。
自己現在對張悅,不也正是如此嗎?
她欣賞張悅的進取心,但也清楚地看到方案中的風險。
她不能像張悅那樣隻考慮技術上的“酷”,她必須考慮團隊的技能儲備、項目的排期、與其他係統的兼容性、乃至上級的期望和可能的資源支持。
這種身份的轉變,讓她瞬間理解了師父當年許多她不曾理解的舉動:
為什麽他總是在她取得一點成績時就提醒她戒驕戒躁;
因為她現在也想提醒張悅,16級之前職級提升隻是按部就班,挑戰在後麵。
為什麽他有時會駁回她認為“絕妙”的建議,讓她先去補充更詳實的數據;
因為她現在也覺得張悅的方案需要更紮實的可行性分析。
為什麽他看似不近人情,卻總在她遇到真正困難時,不動聲色地提供最關鍵的支持。
因為她此刻也下定決心,會為張悅的想法去爭取資源,但要用更穩妥的方式。
“小悅,”陳思雨打斷了張悅興致勃勃的講述,語氣很平靜,“你的想法很好,方向是對的。容器化和雲原生確實是趨勢。”
張悅眼睛一亮。
“但是,”陳思雨話鋒一轉,用指尖輕輕點了點平板屏幕上的架構圖。
“這裏,你對現有業務平滑遷移的考慮還不夠充分。
還有這裏,團隊裏有多少人熟悉K8S?
培訓成本和時間周期你估算進去了嗎?
另外,這種程度的技術架構變動,需要向福全總,甚至可能要向新來的文濤總匯報,我們需要準備一份能讓領導們一眼就看到價值和風險可控的方案,而不是一份技術愛好者式的藍圖。”
她提出的問題,精準、實際,直指要害。
雖沒有疾言厲色,卻同樣讓張悅陷入了思考,臉上的興奮稍稍收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認真。
陳思雨看著張悅的表情變化,還真是跟以前的自己一模一樣。
難道這就是人這一生必須要有的經曆?
她放緩了語氣,像當年陳默引導她一樣,說道:
“我不是否定你的想法。
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我的建議是,你先別急著鋪開。
可以牽頭組織一個兩三人的虛擬小組,就你剛才說的這幾個點,做一個更深入的預研和沙箱測試,把數據做實,把風險點一個個列出來,並想好應對策略。
等我們有了更紮實的東西,再一起去向上麵爭取支持。”
這番話裏既有肯定,又有指引。
設定了邊界,又給予了空間和支持。
張悅認真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師父。是我想得簡單了。
我回去就拉人開始做預研。”
陳思雨欣慰地笑了:
“好。需要什麽資源,或者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隨時找我。
我們現在是一個團隊,你的想法,就是團隊的機會。”
“我們是一個團隊” —— 這句話脫口而出的瞬間,陳思雨自己都愣了一下。
這語氣,這立場,何其熟悉。
曾幾何時,陳默也是這樣對她說的,將她個人的成長與團隊發展綁定在一起,讓她感受到歸屬感和更大的責任。
原來,師父的很多話,很多做事的方式,早已像種子一樣,在她心裏生根發芽。
直到她自己站在了這個位置上,這些種子才破土而出,展現出它們真正的模樣。
這頓飯的後半段,氣氛更加融洽。
張悅不再隻是興奮,而是開始更具體地和陳思雨討論預研的細節。
陳思雨則耐心地聽著,適時給出建議,眼神裏充滿了一種“過來人”的溫和與了然。
看著對麵侃侃而談的張悅,陳思雨終於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麽叫“養兒方知父母恩”,什麽叫“角色轉換後才真正理解”。
這個曾經需要她手把手教、時刻盯著的徒弟,已經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渴望更大的舞台。
而她自己,也從那個被庇護、被教導的角色,轉換成了需要去庇護、去引導別人的角色。
她理解了陳默當年看她時,那份嚴厲背後的期待,那份“恨鐵不成鋼”背後的憂慮。
以及那份在她取得進步時,對方嘴上雖然不說但確確實實存在的欣慰。
師父的世界越來越廣闊,離她越來越遠。
但師父留下的印記,卻在她成為領導者後,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可能這便是公司內部師徒製度的傳承。
她端起茶杯,對張悅說:“加油,小悅。以後,看你的了。”
這句話,既是對張悅的鼓勵,也像是對過去那個在陳默羽翼下成長的自己,做一次正式的告別。
從此,她要將從師父那裏學到的一切,用於開拓屬於自己的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