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李文濤的驚喜
字數:4057 加入書籤
“向集團常務董事陳默先生匯報。”
之前第一次看時,被總裁職位和22B職級的興奮衝擊,他竟下意識地忽略了這個最關鍵的信息點!
他原本以為,按照慣例集團IT總裁作為一級部門負責人,應該是向董事會匯報。
畢竟陳默是常務董事不假,但他同時兼任著新成立的數字技術BU的總裁,還分管了車BG那邊最終的智能駕駛的幾條產品線。
按理說,集團IT這塊“成熟”的業務,他應該逐步放手,交給更體係化的匯報線管理才對。
而且聽說集團最高層又有個什麽大動作,聽老領導汪總和立仁總的意思是估計又會讓陳老板去分管。
陳老板這還真是...真是能者多勞。
IT總裁直接匯報給陳默,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陳老板雖然不再兼任集團IT總裁,但他依然是集團IT唯一的最高領導。
自己這個新任總裁,本質上仍然是陳默的直接下屬,隻不過管理的盤子更大了一級。
這麽重要的信息,他第一次看公告時,竟然因為過度關注職位和職級本身,而忽略了。
而且,他清晰地記得,在前幾天的任職溝通中,陳老板也絲毫沒有提及這個關鍵安排。
而陳老板故意不提,這絕非疏忽......
李文濤的後背瞬間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
他感到一陣後怕,如同在懸崖邊行走卻剛剛意識到腳下的萬丈深淵。
陳老板這是......在試探他?
如果他沒有仔細看公告,或者看到了卻沒意識到其中的深意,誤以為集團IT從此就完全歸他掌管,可以“另起爐灶”,甚至開始有意無意地淡化陳默的影響力......
那後果不堪設想。
以陳默的手腕和在公司如日中天的地位,恐怕他這個新總裁的位置,坐不了多久就會岌岌可危。
慶幸感緊接著湧來,如同劫後餘生。
他慶幸自己多年養成的謹慎習慣,慶幸自己深諳大公司裏權力運行的微妙規則。
他立刻想到了自己力主推動的兩項關鍵人事任命——王銘接任解決方案部部長,陳思雨晉升為桌麵雲和係統運維中心經理。
王銘是陳默在華興早期就一手帶起來的“老兄弟”,能力、忠誠度都沒得說,讓他執掌解決方案部這個核心部門,既是人盡其才,也是向陳默表明自己尊重曆史、倚重舊部的態度。
而陳思雨,更是陳默一手從懵懂新人培養起來的徒弟,內部反饋是她這些年進步神速,對用戶體驗和自動化運維有獨到見解。
提拔她,於公於私都說得過去,更重要的是,這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
他李文濤,記得誰是陳思雨的“師父”,並且樂於見到她的“師父”看重的人獲得更好的發展。
這步棋,現在看來,簡直是神來之筆,仿佛冥冥中預判了陳默可能存在的考量。
這不是簡單的溜須拍馬,而是高層政治中必不可少的“站隊”藝術和姿態展示。
表明你懂得飲水思源,認可並尊重權力來源的延續性。
李文濤抬手看了看腕表,時間差不多了。
想到這裏,李文濤整理了一下襯衫領口和西裝外套,確保一絲不苟。
從27層到頂樓,隻需要一點時間,但他習慣提前到達,以示尊重。
他拿起準備好的筆記本和鋼筆。
麵對陳默,他更喜歡用筆記錄,顯得更鄭重。
隨後便步履沉穩地走出了辦公室,對門外的秘書簡單交代了一句,拿上了兩杯秘書提前準備好的咖啡,邁步走向電梯間。
李文濤獨自站在平穩上升的電梯轎廂裏,鏡麵不鏽鋼牆壁映出他略顯凝重的表情。
離頂樓越近,他心中那份因晉升而起的澎湃激蕩,逐漸被複雜的思緒所取代。
作為一名在大型科技企業摸爬滾打近二十年的高級管理者,他太清楚組織內部的權力運行法則,尤其是關於“自己人”與“外人”的微妙界限。
在他的管理哲學和親身經曆中,領導對手下的幹部,往往會被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嫡係”或“門生”。
這類下屬多是領導一手招聘進入、提拔,或在其微末之時便傾力培養的,如同古代座師與門生的關係。
他們對領導有天然的忠誠度,領導也對他們抱有最高的信任。
對於這類下屬,領導的心態是“越強越好”,他們的能力越出眾,功勞越大,越是彰顯領導本人慧眼識珠、領導有方。
比如陳默手下的張福全、鍾耀祖、趙宏明、顧南舟,乃至剛升職的王銘,無疑都屬於此列。
他們是領導權力根基的延伸。
第二類,是“半路加盟”或“空降而來”。
像他李文濤這樣,原本在無線產品線體係,因工作需要被陳默調任至信息技術工程部。
領導對這類下屬,心態則複雜得多。
會用其才,但會天然地帶有一種審慎的“觀察期”。
如果能力一般,或許還能安穩度日;
但如果能力過強、表現過於耀眼,反而容易引起領導的戒備。
功勞算誰的?威望會不會威脅到自身?會不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所以,對這類下屬,領導往往在利用其能力的同時,會不自覺地施加一些製衡,晉升路徑上也會更加苛刻。
在華興,能給予二級部門總監的位置已是重用,想躍升到一級部門總裁,掌管領導的基本盤,在常規劇本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類,則是“不得不收的安置戶”或“上麵硬塞的人”。
這類下屬的出現,本身就是因為領導在更高層麵的權力博弈中做出了妥協或讓步。
他們的存在,無時無刻不在提醒領導自己受到的“委屈”和某種程度上的“無能”。
畢竟連自己團隊的人都無法完全自主決定。
領導對這類下屬,往往帶著難以消除的厭煩和疏離,他們的任何優點都可能被忽視,任何缺點都會被放大。
李文濤一直將自己清晰地定位在第二類,而且是其中能力較強、業績突出的那一撥。
他原本的預期,是在陳默的麾下穩穩當當地做好信息技術工程部總監,反正也算是升了半級。
或許在未來某個時機,憑借積累的功績和苦勞,能在集團IT層麵謀得一個副總裁(一級副)的位置,便算是職業生涯的圓滿。
他從未奢望過,陳默會如此幹脆利落地將集團IT總裁這個至關重要的正職交給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