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表態
字數:4052 加入書籤
這正是讓李文濤在興奮之餘,深感震撼甚至有些困惑的地方。
陳默此舉,完全打破了他所熟知的那套“用人潛規則”。
“他難道不擔心我嗎?”李文濤看著電梯樓層數字不斷跳動,心中暗忖。
“我並非他的嫡係,來自不同的業務體係,如今卻執掌他起家的核心地盤。
按照常理,他應該安排一個更‘聽話’、或許能力稍遜但絕對忠誠的嫡係來守成,或者至少設置更複雜的匯報機製加以製衡才對。”
然而,陳默沒有。
他不僅給了位置,賦予了實權,還明確了直接匯報關係,這意味著極大的信任和放權。
這種信任,不是基於私人感情或曆史淵源,而是基於對他李文濤過去大半年工作表現的客觀評估,以及對他未來能力的某種篤定判斷。
“要麽,是陳總對我的觀察和了解,遠比我感知到的更深;
要麽,就是他的格局和自信,已經超越了一般領導者對於‘嫡係’與‘非嫡係’的執著。”
李文濤得出了結論,他更傾向於後者。
“他看的,是誰能真正把事做好,把集團IT帶向新的高度,而不是誰跟他更親近。
他自信能夠駕馭任何有能力的人,也自信他打造的體係和戰略方向本身,就是最強的凝聚力。”
這種唯才是舉且敢於賦予重托的胸襟,讓李文濤由衷地感到佩服。
不僅僅是一種“知遇之恩”,更是一種對職業經理人最高價值的認可。
它打破了自己心中那套固有的職場權力模型。
電梯發出“叮”的一聲輕響,頂樓到了。
門緩緩打開,眼前是鋪著厚地毯的安靜走廊。
李文濤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思緒沉澱下來。
這一刻,他心中對陳默的感激混合著不能辜負這份信任的決心。
正是因為深刻理解常規規則下的不可能,他才愈發體會到陳默此舉所蘊含的巨大格局。
陳老板是真的牛逼。
他整理了一下表情,邁著堅定的步伐,向走廊盡頭那扇代表著華興權力核心之一的辦公室大門走去。
內心已然清晰:接下來的對話,他不僅要展現能力和忠誠,更要展現出能與這份期待相匹配的視野與擔當。
很快,他便走到林雨晴的辦公室門口,對方也看見了自己,兩人寒暄了幾句。
林雨晴看見他悄無聲息的把咖啡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也沒說話,隻是示意說去請示陳總時間。
而李文濤趁著這麽一小會兒時間,又把另一杯咖啡放在陳老板新秘書趙夢的桌麵上。
後者也知道了李文濤的晉升,養氣功夫明顯不如林雨晴,臉上明媚的笑容中透著三分謙卑,嘴裏說著“謝謝”和“恭喜李總”的話。
沒一小會兒,他就在林雨晴的引導下走進陳默辦公室。
這裏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靜謐而莊重。
陳默從文件上抬起頭,那雙洞察人心的眼睛看過來時,李文濤立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文濤來了,坐。”陳默的聲音平穩,聽不出太多情緒。
他隨手合上文件夾,身體微微後靠,做了一個輕鬆的手勢,示意李文濤坐在辦公桌對麵的椅子上。
這是陳老板表達親近的習慣性動作。
“陳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李文濤微微欠身,姿態恭敬但不過分謙卑,緩緩落座。
他將筆記本放在膝上,雙手交疊,呈現出的狀態是精心準備後的鎮定。
“公告看到了?”陳默開門見山,目光如炬,直接切入主題。
“剛看到,陳總。”李文濤迎上陳默的目光,語氣誠懇而有力。
“首先,我想鄭重地向您表達感謝。
感謝您的信任,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在一個更廣闊的平台上為公司服務。
這個位置責任重大,我內心充滿敬畏,但也因為您的支持而充滿信心。”
他刻意避免了“提拔”、“恩情”這類過於私人的字眼,用的是“信任”、“機會”、“為公司服務”,顯得公心為上,格局更大。
陳默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
相對而言,他更欣賞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壓力是正常的。
集團IT現在進入‘後渡河時代’,數字技術BU分出去闖市場,留下的核心是‘穩定’和‘效率’。
這艘大船的日常航行,看似平淡,實則對操作的精密度和可靠性要求極高。
一點小故障,影響的可能就是全球業務的脈絡。”
他沒有直接說教,而是用了比喻的形式點出了工作的本質。
“我深刻理解,陳總。”李文濤立即接話,並順勢展現自己的思考深度。
“我的理解是,未來的集團IT,核心價值將體現在三個維度:
一是運營的‘零感知’穩定,讓業務部門感覺不到IT的存在,才是最好的IT;
二是數據的‘血液式’流通,打通當下可能還存在的數據微循環堵塞,讓數據真正成為賦能業務的活水;
三是服務的‘前瞻性’響應,從被動接單到主動洞察業務需求,甚至預判風險。
我會圍繞這三點構建新的考核指標和工作重心。”
他沒有簡單重複陳默之前的指示,而是將其具體化為可執行的戰略框架。
從另一個角度也表明他不是被動執行者,而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統帥。
陳默眼中再次閃過一絲亮光。
李文濤的這個“三維度”總結,精準地抓住了他對於未來集團IT的構想,甚至有所發揮。
這說明李文濤不僅聽懂了,而且內化成了自己的東西。
這種戰略層麵的共鳴,遠比表忠心的言辭更讓他滿意。
“思路很清晰。”陳默肯定道,然後話鋒看似隨意地一轉。
“王銘去解決方案部,挑戰不小。
那個部門技術大牛多,想法也多,有時候需要強有力的手掌舵。”
他提到王銘,話語裏肯定不是簡單的關心。
很明顯隱含著一層考驗:
你李文濤會如何對待我留下的“舊臣”?
是扶持,是製衡,還是放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