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書記鎮長考察安置點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明輝啊,你手上的保留學校個重建的資料複印給我一份,明天我就去市裏”聶衛平一邊翻閱著剛才拍的照片,一邊語重心長的對李明輝說道。“哦,還有你們每個月交的五十元,算我一份,”說著掏出600元遞給李明輝“等用完了,你記得提醒我一下。”
同行的一行鎮政府人員也紛紛掏著口袋。
蔣書記點了一下頭,歎了一口氣:“這樣的學校應該保留的,要不這些學生去了鎮裏都沒法安心學習!”
楊湖與李明輝並肩而立,靜悄悄地站在了領導那背影後方,兩人的雙手正緊緊地相互交握著,彼此間那份難以言喻的激動和喜悅溢於言表。
村委會和完小陪同的老師們,此刻也是欣喜若狂之色,任誰隻需稍稍看上一眼,便能清晰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如波濤洶湧般澎湃著的歡快情緒。
午飯過後,聶鎮長的話題轉到了易地搬遷上。
李明輝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從公文包裏取出一疊厚厚的文件資料。這些資料被他精心整理過,每一頁都顯得格外整潔有序。
他將最上麵那份文件輕輕放在桌上,然後用手指點了點,開口說道:“這就是我們之前準備好的鴨掌坡易地搬遷的方案以及相關圖紙,請各位領導過目。”接著,他翻開這份方案,開始詳細地向大家介紹起來。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項目的背景。鴨掌坡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合理、這次的易地搬遷計劃,旨在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李明輝有條不紊地講述著,同時一頁頁翻出相關內容,展示出地圖和數據圖表,讓大家能夠更直觀地理解。
“接下來,再談談這個項目的可行性。經過我們村委會及請來第三方團隊深入的評估和分析,發現鴨掌坡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條件,比如靠近主幹道、水電供應方便等等……”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這個項目的優勢所在。除了上述提到的那些方麵外,新的居住區我們會合理規劃,這樣一來,居民們可以享受到更為便捷和高品質的生活……”隨著李明輝的講解逐漸深入,鎮政府一行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大家聽後,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一行人決定驅車前往鴨掌坡實地查看。
隻是車隊離鴨掌坡不到兩三公裏的地方就不能通行了,眾人隻能沿著小路步行上了鴨掌坡。
鴨掌坡確實是一塊荒地,上麵沒有基本農田。視野開闊,
李明輝這裏指指,那裏指指道:“如果挖機上來平整一下,至少可以得到五六千平的大平地,甚至有可能達到七八千平。”
蔣書記笑著道:“這不錯,的確理想,視野開闊,以後會是一個亮點。”
劉玉米歎了一口氣:“唉,現在麻煩的是施工就得通路,但是,這邊的部分荒地屬於久玉村。”
蔣書記和聶鎮長一起看向李明輝。
李明輝道:“我們之前跟久玉村協調過,但是他們不同意。”
聶鎮長當即撥通了久玉村村主任馬九元的電話,將他叫到了現場。
馬九元一到,就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有點為難:“書記、鎮長,這邊雖然是荒地,但是也是有主的,可能不太好協調!”
聶衛華聽到這話後,原本平靜的臉上瞬間泛起一絲不悅之色,他皺起眉頭說道:“為什麽會不好協調呢?這塊地可是荒地啊!而且據我所知,你們村子裏還有 26 戶人家急需進行易地搬遷。在此之前,你總是跟我說村裏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來安置這些居民。但是現在情況好了呀,可以把他們和大莊村的搬遷戶安排到一起嘛,這樣一來,彼此之間還能相互照應著點。”
馬九元心裏一驚,連忙說道:“如果兩個村的農戶合並到一起搬遷,會不便於管理。”
聶衛華道:“怎麽不便管理了?到時候鎮裏批你們一條水泥路,十多分鍾就能回到你們村了。”
這時,和馬九元一起來的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開口了:“如果久玉村搬遷到這裏,就打破了原有的鄉村區域界限,導致耕地仍在原籍,而人、房則在安置點。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安置點第一書記原址管理“找不見人”,安置點“不認識人”的尷尬情況,存在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眾人疑惑的看著這人,聶衛華問:“這位是?”
馬九元連忙道:“這位是國土局在我們村的掛鉤領導,楊果老師。”
楊果主動上前一步和書記鎮長握了握手,然後接著說:“此外,戶籍改革管理、政務係統建設以及管理力量配備等方麵也可能麵臨挑戰”
蔣書記微微頷首:“合村並居要尊重農民意願,不可強推硬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貫穿在我們工作的方方麵麵,“合村並居”亦是如此。“合村並居”不僅關乎鄉村建設,更涉及農民切身利益。拆遷補償夠不夠買新房,搬入新居便不便幹農活,離開故土能不能放得下,農民自己最有發言權。開展“合村並居”工作,要堅持村民主體地位,堅持群眾自願、因地製宜,在拆遷補償、安置區選址、安置住宅戶型等關鍵環節,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相信群眾,尊重民意,落實民意。拆不拆、搬不搬、建不建,由農民群眾說了算,不可強迫命令,更不能違法違規、傷農害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聶衛華道:“書記說得對,不僅馬主任,還有李主任,你們要回去跟村民好好溝通,不要好心辦了壞事。要把搬遷的政策宣傳到位。”
楊果再次開口:“如果搬遷到安置點又並村,戶口本、身份證、社保卡等所有卡、戶都需要變更,”
聶衛華道:“這不是什麽問題,等落實好搬遷的群眾後,我們會讓相關的單位上來村裏統一更改信息。”
蔣書記一言拍板:“久玉村搬遷戶搬到鴨掌坡,就是一個新的開始,看看這邊給他們開些田地,和本來的持有鴨掌坡荒地的農戶置換一下也是可以的嘛,這邊離大莊更近,直接由大莊管轄就很合適。可以命名這個地方為大莊新村,或大莊村委會新莊社,這樣既能解決搬遷問題,又能促進兩個村子的融合和發展。”
聶衛華補充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總原則。“合村並居”工作,小到改善農民生活,大到助推鄉村振興,核心都是圍繞農民利益,而非政府政績,更不可是政府利益。通過“合村並居”,提高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將複墾新增的耕地用於發展現代農業,將預留用地發展生態旅遊業等,拓寬農民持續增收渠道,帶動農業農村發展,是這項工作的根本。”
馬九元聽後,雖然還是有些猶豫,但看到書記和鎮長如此堅定,也隻好點頭同意。畢竟,這是為了兩個村子的未來著想。
李明輝和一幹大莊村委會的小夥伴都驚呆了,這是大莊村委會又多了一個社了——大莊新村,真好聽。
喜歡下莊生活請大家收藏:()下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