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永樂盛世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A+A-


    剛剛成為皇帝不久的朱棣看著這些弊病頭疼不已。
    他的政權能夠迅速穩固,是建立在宗室有足夠的利益可以安分守己的情況下的。
    剛剛答應宗室們的富貴榮華實在難以立即毀約。
    真要進一步削藩也必須得等他將兵權全都收回,並妥善分配利益培育出遍布軍隊的親信軍官,還要牢牢掌控一整套財政體係官員後,才能一舉削藩到底。
    而且真到時機可以削藩的時候,他麵對的將是已經增長到數以萬計,遍布大明方方麵麵盤根錯節的宗室。
    這些宗室有錢有人有土地,想要秘密生產火藥火器拉起一支支精銳不是難事。
    真正好削藩的時機,就是老爹朱元璋那個時期,那會兒宗室不多,且還都畏懼老爹。
    製定祖製、限製藩王都隻是一句話的事。
    現在這個難題落到了他手裏實在難辦。
    後來的明朝曆代皇帝都沒能下狠心削藩,擔憂的可能就是這些原因。
    不過朱棣頭疼過後也很快下了決斷。
    宗室弊端是哪怕有再先進的火器和科技都無法解決的內部大害。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寄生在百姓身上吸血卻不從事實際生產的食利階級過多,腐敗的官僚也是其中主要之一。
    這事越早解決越容易,萬萬拖不得。
    哪怕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這些宗室也決不能再無休無止地增加下去了。
    爵位隻能單傳,旁的宗室子孫隻能受委屈做庶人了。
    倒逼他們勤勉學習盡忠職守是唯一的出路。
    這時得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一舉解決……
    【穩固政權以後,朱棣改革官製,設立內閣。
    內閣直接聽命皇權,承擔大量政令起草、審核、調整工作,並對奏章進行審閱寫出初步的處理意見,這就是“票擬”。
    而皇帝參考內閣給出的意見後,進行最終的裁定,這就是“批紅”。
    朱棣雖然創建了內閣,但票擬製度要到朱瞻基時期才有,朱棣的內閣更多是他和朱高熾的執政顧問。)
    為了防止內閣專權,六部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擁有獨立的行政權力。
    內閣不能直接指揮六部,隻能通過票擬建議皇帝來間接影響六部事務,無權直接幹涉。
    另外還由皇帝的親信太監組成司禮監。
    司禮監太監作為皇權的延伸,代為行使批紅之權,內閣的票擬必須經過司禮監太監的批紅才能生效。
    司禮監無權幹涉內閣上呈的票擬,內閣也無法左右司禮監的批紅決定。
    雙方之間互相製衡,互相監督,極大分擔了皇帝的執政壓力。
    同時明朝還設立了都察院和錦衣衛。
    都察院可以糾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明麵上的耳目風紀之司,擁有廣泛的監察權,內閣官員自然也在其監察範圍之中。
    錦衣衛則是天子暗中的耳目。
    同樣有監視官員的權力,他們可以暗中調查官員是否有結黨營私、貪汙腐敗等不法行為。
    並通過安插密探或線人等方式,收集朝廷上下、京城內外的各種情報。
    錦衣衛還有自己的鎮撫司,可以跳過正常司法程序審訊嫌疑人,有獨立的監獄。
    執法效率很高,但權力較容易被濫用,以嚴刑逼供來獲取口供是較為常見的情況。
    對於封疆地方的官員還根據三大職權劃分為了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上的戶籍管理、人口統計、基層組織建設、財政收支、官員考核任免建議。
    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審判、監察官員和司法管理。
    都指揮使司作為地方軍事總機構,負責指揮和管理本省的衛所軍隊,包括軍事訓練、軍資調配、軍事建設、軍事行動等職權。
    司禮監、都察院、錦衣衛、三司都是朱元璋時期就設立了的,其中司禮監權力當時還沒有那麽大,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了這些行政機構。)
    明朝的這一套從朝堂到地方,從明處到暗處的完善政治體製,讓明朝的皇帝高度集權,執政效率還算不錯。
    地方官員想要造反非常困難。
    不過也因為職權劃分過細,也讓曾經可以一肩挑的官職被劃分成了好幾個不同官職,官員數量增加,行政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上去了。
    行政支出高了,朝廷沒法給官員們較高的薪水進行高薪養廉。
    所以明朝相較曆朝曆代,官員的俸祿水平都是比較低的,就連職位不低的高官都生活拮據,甚至出現無法滿足正常生活開支的情況。
    這就促使了官員在如此嚴格的互相監督體製下,仍然不惜冒著巨大風險結黨營私,靠貪汙來實現自己的財富追求。
    當然官員薪水低下,也與宗室每年都會分走龐大財政收入有關。
    哪怕能將這筆巨大支出轉移部分到官員俸祿上,這套行政體製其實都還是可以的。
    正是靠著這套體製,朱棣用了十幾年時間經營國家,漸漸形成了明朝的第一個盛世,也是明朝國力的巔峰時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永樂盛世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蓬勃發展,百姓生活較為富足。
    1405年,朱棣在位的第三年,鄭和還開啟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征程。
    曆次的下西洋,讓明朝與海外諸國建立起華夷朝貢政治體係。
    通過朝貢和回賜,明朝大為開拓了海外貿易,促進了中原王朝與各國的經濟交流,豐富了國內市場。
    同時也讓中原王朝更進一步了解到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地理輪廓。
    中外文明在這一時期,從思想、宗教、藝術、科技、物種等多方麵進行交流與傳播。
    不過因為明朝的強盛和物產豐富,除了海外珍寶、藥材、香料等物產,更多還是明朝對外輸出科技、文化與貨物。
    但也讓世界諸國從這些方麵和鄭和龐大的艦隊中知道了,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個名叫明朝的空前強國。】
    “老四仗著咱給他打下的基礎,治國方麵還是不錯的嘛,百姓日子好過起來了,不知道武功方麵如何?開拓了多少疆域?”
    看著朱元璋已經不在意朱棣篡位了,馬皇後說道:
    “能開創一個盛世就已經很不錯啦,百姓安康,諸國來朝,這曆史上的老四可沒有上蒼傳授的科技,打起仗來還是得靠將士們拚命,如無必要,能少打一些就少打一些,百姓們也能少些負擔把好日子過下去。”
    朱元璋笑道:“一提起槍械和大炮,咱是真忍不住想再把疆域打得更大一些。
    起碼得比蒙元疆域最大的時候更大嘛,否則後世人豈不是會說咱明朝還比不過元朝?”
    馬皇後:“蒙元疆域最大時可是達到了那個叫歐洲的地方,那可太遠了,咱們這輩子怕是看不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兒,咱們就把百姓民生和工造弄好就行了,留下個好局麵讓兒孫們去折騰吧。”
    朱元璋老不羞地牽住了馬皇後的手。
    “這輩子讓你操累太多了,往後咱們也過過咱們自己的日子,可不能讓你走在了咱的前麵,想想就怕,也不知道曆史上的咱是怎麽一個人熬過剩下的日子的……”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