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後金崛起

字數:3773   加入書籤

A+A-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19年爆發薩爾滸之戰,明軍四路大軍有三路全軍覆滅,喪師五萬餘人,標示著明朝從此以後的全麵衰落,積重難返。
    而要講解清楚這段重要轉折,得從努爾哈赤在時勢造就下的崛起開始說起。
    公元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於建州赫圖阿拉城。
    父親是明朝建州左衛首領塔吉世,母親是建州右衛首領王杲的長女,努爾哈赤又是他們的長子,所以童年時生活還算不錯。
    但到了十歲時生母病逝,後被繼母苛待,等到十五歲的他再也不堪忍受虐待,被迫離家投奔了外公,也就是建州右衛首領王杲。
    但是因為明朝邊吏的貪婪勒索及貿易限製,引發王杲對明朝的不滿,王杲不僅裹挾女真各部擴張勢力,還公然以武力對抗明朝,殺了明朝的邊將。
    最終招致明軍打擊,王杲逃離,古勒城被明將李成梁血洗。
    努爾哈赤也因此被明軍俘虜,但因為努爾哈赤及時對李成梁表忠心,同時李成梁也有意在女真族中扶持一股忠於大明的勢力,於是便沒有殺努爾哈赤,甚至提拔他做自己的親衛。
    在此期間努爾哈赤接受了漢文化的熏陶,並通曉蒙古語和少許漢語。
    非正史記載,李成梁甚至收了努爾哈赤做義子。
    公元1577年,努爾哈赤返回建州欲要與苛待他的父母分家。
    但已經被父母苛待的他自己分不到什麽家產,甚至要和弟弟以采鬆子、挖人參到撫順馬市售賣為生。
    1583年,王杲的兒子意圖為父親報仇,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前去勸其不要與大明對抗,不料李成梁縱兵屠城,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被誤殺。
    事後大明為了安撫女真族,讓努爾哈赤世襲了父親的官職,努爾哈赤被任命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
    但是明朝的強權和血腥屠城已經讓努爾哈赤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但是羽翼未滿的他還沒有實力公然與大明作對,於是他以父祖的十三副遺甲起兵,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征程。
    前後曆時五年時間,在消滅建州女真五部中的完顏部後,努爾哈赤正式控製住了建州女真。
    但是建州女真隻是女真族中的一支,另外還有海西女真和東海野人女真兩支。
    其中海西女真四部中最強的葉赫部,就是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族過程中最大的對手。
    不過雙方競爭是競爭,該聯姻還是要聯姻的。
    公元1588年,三十歲的努爾哈赤與十四歲的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成婚,並在四年後二人生下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由於努爾哈赤對孟古哲哲頗為寵愛,加之又有與葉赫部的關係,這為後來皇太極以第八子的身份繼承努爾哈赤的權力埋下了伏筆。
    1593年,葉赫部聯合九部聯軍進攻建州,但被努爾哈赤在古勒山設伏擊敗聯軍,努爾哈赤由此聲威大震。
    此後努爾哈赤采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等策略,對海西女真各部逐個擊破。
    到1613年時,除了葉赫部還在頑強抵抗外,努爾哈赤已經基本收複了海西女真,後又逐漸收服黑龍江流域的東海女真。
    在統一過程中,努爾哈赤以女真傳統的“牛錄”為基礎,建立了耕戰合一的八旗製度。
    將征服的部落編入各旗,初置黃、白、紅、藍四旗,後增置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為八旗。
    到公元1616年時,五十八歲的努爾哈赤正式在赫圖阿拉建立“大金”國,即後金,自立為汗,建元天命。
    由於明朝內部的進一步腐朽衰敗,加之財政虧空對遼東地區的軍費劃撥不足,導致眼睜睜看著如此威脅崛起,卻沒能及時進行大規模有效幹預。
    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細數明朝對女真部的所行所為,宣布“七大恨”詔書,正式大規模反明。
    率領兩萬大軍向大明發起進攻,先後攻占沈陽撫順、遼寧清河等地。
    到這時萬曆才大感事態嚴重。
    1619年,薩爾滸之戰爆發。
    明朝發兵十餘萬精銳,號稱四十七萬,外加號令海西女真葉赫部,以及半島朝鮮一同出兵,分兵五路圍剿後金。
    後金方麵總兵力約為數萬,有說是六萬,總之兵力遠不如明軍。
    但是努爾哈赤卻以弱勢兵力選擇集中進攻,逐路擊破的策略,僅用數天時間攻破明軍三路大軍。
    明軍共損失兵力約四萬五千餘人,戰死將領三百餘人,喪失騾馬兩萬八千餘匹,損失各火器兩萬餘支。
    薩爾滸之戰最終以明軍的慘敗後金大勝告終。
    此役使明朝在遼東的軍事力量遭受重創,一蹶不振,後金則趁勢消滅了葉赫部,進一步鞏固了在遼東的勢力。
    此後攻守異形,明軍轉主動進攻為被動防禦。
    公元1620年,薩爾滸之戰後的次年,萬曆在滿心的懊悔中駕崩。
    時年五十八歲,在位長達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繼位的是他的長子朱常洛,即明光宗,萬曆留給他的大明已經是一個爛攤子。
    就是這個爛攤子,短命的朱常洛也隻接手了一個月。
    因為縱欲過度導致患病,患病後,崔文升作為鄭貴妃的親信,給朱常洛進獻瀉藥大黃,致使其病情加劇。
    之後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朱常洛服用初覺良好,再次服用後於次日淩晨去世,史稱“紅丸案”。
    由於該案疑點頗多,且與宮廷權力鬥爭緊密相連,成為明末黨爭的重要導火索,對明朝後期的政治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
    朱常洛的死究竟是人為有意下毒,還是患病而亡,之間沒有定論,成為明末三大案之一。
    朱常洛死後繼位的是他十五歲的長子朱由校,是為明熹宗,年號天啟,他就是後世常戲稱的“木匠皇帝”。
    大明朝兩位皇帝接連駕崩不久,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又親自率軍先後攻占了沈陽、遼陽兩大軍事重鎮,基本掌控了遼河以東大片地區。
    使得大明失去了遼東大部分領土,隻能退至遼西繼續防禦,自此山海關以外僅剩下錦州和寧遠兩大軍事重鎮。
    錦州和寧遠如果再淪陷,後金軍便可長驅直入山海關,進而威脅明朝的京畿地區,大明便真正亡國在即了。】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