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明末農民大起義

字數:3643   加入書籤

A+A-


    【公元1627年,天啟帝在位末年,陝西大旱,澄城知縣張鬥耀不顧饑民死活,甚至連百姓的種子糧都要催逼用以繳稅。
    白水饑民王二聚集數百災民,問眾人誰敢殺知縣,積怨已久瀕臨死亡的饑民們皆稱敢。
    於是王二率饑民衝進縣城,殺死張鬥耀,攻打官倉,將倉中糧食分給饑餓的百姓。
    之後轉戰於渭北山區各縣,一路攻鎮奪寨,斬殺貪官汙吏豪紳地主,過境之處饑民佃農景從,就此揭開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公元1628年,崇禎元年,陝西府穀的王嘉胤集結饑民造反,王二聞知後,領農民軍北上與之會合。
    陝西安塞販馬者高迎祥、陝西漢南王大梁也於同年率眾起義。
    次年,原本是大明驛站驛卒的李自成,因朝廷裁減驛站經費而被迫離開,他和侄兒李過前往甘肅甘州投軍,又因朝廷拖欠軍餉問題發動兵變,殺了參將與縣令。
    1629年,李自成帶領一批走投無路的叛軍,參加了張存孟領導的起義隊伍。
    但張存孟為人庸碌且不講信義,還接受明軍招撫。
    李自成看出其難成大器的同時也擔心受招安後被朝廷清算,於是在1630年,帶著李過和數十個弟兄離開張存孟投靠了高迎祥。
    同一時期起義的還有羅汝才、張獻忠、孫可望、李定國1630年李定國參加張獻忠在米脂舉行的起義,李定國是後來聯明抗清的關鍵人物。)等人。
    他們大多集中在受災最為嚴重的陝西起義,以陝西為起點不斷向周圍地區擴散壯大。
    但是早期的農民軍受到的打擊是最大的,腐朽虛弱的明朝依然還有能力鎮壓他們。
    當時王二所率起義軍已發展到數千人,與官軍多次作戰,但舉義不到兩年時間,王二便被陝西商洛兵備道劉應遇俘虜殺害,餘部由王嘉胤領導繼續鬥爭。
    王嘉胤則於1631年遭明將曹文詔重兵圍攻,轉戰到山西陽城一帶,在陽城戰役中,被其妻弟張立位和同族兄弟王國忠合謀殺死,餘部後由王嘉胤麾下部將王自用繼續統率。
    而在此時明朝北方也同樣麵臨著後金軍的步步緊逼。
    1629年,毛文龍被袁崇煥以十二大罪名斬殺。
    毛文龍與努爾哈赤是一個時期的人物,萬曆年間時就擔任遼陽千總,到天啟元年,奉旨支援朝鮮與後金作戰。
    遼沈淪陷後從海路逃回,其家人親屬被後金軍屠殺殆盡,後被補為練兵遊擊。
    1621年,毛文龍僅率一百九十七人前往遼東深入敵後。
    先後收複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沿海島嶼,擒綁後金守島軍官胡可賓、任光先等人。
    後圍攻鎮江,俘虜投降後金的佟養真及其子佟鬆年等六十多人,收複兩千餘裏沿海地區,取得鎮江大捷,是明軍與後金作戰以來的首勝。
    同年毛文龍正式駐紮在皮島,建立東江鎮。
    皮島位於鴨綠江口東之西朝鮮灣中,地處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樞紐處,後金不擅水戰難以攻下。
    可與遼東沿海諸島及旅順明軍互為犄角,形成對後金腹背夾擊之勢,牽製後金的西進行動。
    此後毛文龍多次襲擊後金,他常開展海上遊擊戰,襲擾後金沿海地區,破壞其後方穩定與後勤補給。
    取得牛毛寨大捷、烏雞關大捷、董骨寨大捷、滿浦昌城之捷等戰役。
    還曾派兵深入後金腹地,攻打薩爾滸並洗劫一空,使後金疲於應對,難以集中兵力南侵。
    同時毛文龍在皮島接納大量從後金逃出的遼民,既削弱後金人口資源,又擴充自身力量。
    但是毛文龍自身的問題也不少。
    被指控強取民間子女、剽掠商船、侵盜軍糧、虛報軍功、吃空餉、殺良冒功,在皮島擁兵自重,將軍隊變成獨立王國等。
    雖然這些罪名都是袁崇煥殺他時定下的,時至今日已經難辨真假幾分,不過毛文龍的死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其部下對毛文龍的死心懷不滿與怨恨,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將領隨後就投降了後金,導致明朝軍事力量削弱的同時,還增強了後金的實力。
    讓後金再無皮島的後顧之憂,可以舉大軍向大明進攻。
    公元1629年,毛文龍死後僅兩個月,皇太極便率領號稱十萬大軍繞過寧錦防線,分兵三路從喜峰口突入關內。
    迅速攻占遵化,直逼北京。
    明軍緊急集結各路兵馬馳援,皇太極於1630年連克遵化、灤州、永平、遷安數城。
    後分兵駐守占領的幾座城池後,皇太極率主力攜帶劫掠的大批人口、財貨返回沈陽。
    同年五月,祖大壽率軍收複四座城池失地,此戰才告一段落。
    袁崇煥也因未能有效抵擋後金軍,且加之斬殺毛文龍後帶來的嚴重影響,最終被崇禎召回京師,以托付不效、擅斬重將等罪名淩遲處死。
    因為北方對外戰事抽調了大量兵馬,明朝內部的農民起義也得以蔓延。
    陝西的起義軍陸續進入山西,繼續攻城拔寨、劫富濟貧,實力和人數迅速增長。
    李自成也在這過程中逐漸成為義軍重要首領之一。
    率領起義軍一度攻占隰州、壽陽、遼州等地。
    起義軍所過之處百姓大多被裹挾,地區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明朝國力進一步下滑。
    隨後明軍抽調兵力對他們實施包圍,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突破明軍包圍轉戰河南。
    但又被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包圍。
    然而此時後金軍又一次犯邊,劫掠了大同、宣府的數個州縣。
    原本受命剿滅農民軍的曹文詔,又被緊急調往大同抗金,農民軍得以突破而出。
    向西轉移至明軍守衛力量薄弱的陝南、湖北北部等地。
    以遊擊形式流動穿插於鄂、陝、川之間。
    在內外同時劫掠破壞,明軍疲於奔命分兵乏力之下,明朝統治基礎遭到更為嚴重的破壞,明朝向著滅亡加速邁進……】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