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蒸汽機的跨時代意義與美國獨立戰爭
字數:4285 加入書籤
【經過各種傳動結構發明和蒸汽機輸出動力改進後,英國的工業生產徹底顛覆了以往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生產模式。
比如蒸汽機通過皮帶傳動等方式為紡織機輸出多種做工動力。
驅動紡紗機的錠子高速旋轉和織布機的梭子快速穿梭,使得紡織品的產量大幅增加,質量也更加穩定。
從此隻需要少數工人為蒸汽機添加煤炭和加水,便可日夜不停生產布料。
在采礦業,蒸汽機也可取代以往需要人力和畜力進行的抽水與運輸工作。
還可用多組齒輪高速驅動鐵質葉片作為礦井中的通風設備,再通過送風管道深入礦中,保證井下空氣的流通,改善礦工的工作環境,這是以往靠自然通風難以有效實現的。
冶金行業也用了同款的鼓風設備,解決了以往靠人力或水力驅動的鼓風設備風力不穩定,或風力太小等問題。
同時蒸汽傳送帶也給煉鐵高爐輸送礦料和燃料節省了大量人力。
在水上運輸中,蒸汽驅動的輪船再也不必受限於自然風的風向和風力,大大提高了水上運輸的可靠性和效率,能夠承擔起大規模的貨物運輸和人員客運,像在跨洋貿易、內河航運等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
陸地運輸中,火車也取代了原本的馬車。
大型蒸汽機通過機械結構驅動火車的車輪高速旋轉,配合上鐵軌,龐大的火車便能在馳騁在陸地上。
火車頭連接的多節火車車廂,可以大幅提升運載量,且速度更快,更穩定。
隻要一直添加煤炭燃料加熱蒸汽機鍋爐,火車便能不分晝夜,不受天氣的影響,大批量運輸煤炭、礦石、原材料和工業製成品、人員等,促進了陸地運輸效率的巨大提升。】
天幕陸續播放出蒸汽機詳細的結構和運作原理視頻,以及各種傳動機構和蒸汽機械的結構視頻。
作家等級要達到四級以後,才能夠在文章中添加圖片,而且仍然不能上傳視頻,不能使用有版權糾紛的圖片,隻能用番茄自帶的ai自己去描述生成圖片。
否則我早就給大家用圖片和視頻的方式介紹這些科技了,條件受限,隻能讓大家腦補了。)
大明科研院的學子們看到這些蒸汽動力視頻,頓時全都陷入了瘋狂。
一個個一邊讓人拚命畫圖記載,一邊去找材料複製小型蒸汽機驗證模型。
他們比誰都知道這種科技帶來的技術革命。
因為他們這些代表大明科技前沿的人才之中,早就從後世的魔幻簡介中設想過這類驅動原理。
研發出雷酸汞和無煙火藥的科研組,此時就是學子們中最典型的瘋狂和興奮模樣。
“我早就猜測過後世的汽車、飛機、大船、工業機械一定是靠某種自帶的動力做驅動的,原來不是火藥,是燃料!是將燃料能源轉化為動力!
我們一定要搶先一步跟宋大人和皇上要來蒸汽機的研發命令!我們知道連杆,知道齒輪增速,我們他娘的拿命立過功!
這就是流芳千古的機會!哪怕立軍令狀我們也要接下蒸汽機!老大是皇親國戚,讓老大去要,老大?老大呢?”
“還用你說,他早就騎馬跑去皇宮麵見陛下了,畫你的圖吧。”
……
【工業革命之後,大規模高效率的機械化生產,逐漸成為了歐洲國家各產業的主流。
尤其是英國,坐擁印度、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歐洲等地擁有超過三千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
有著極其廉價的工業原料和勞動力,而生產的龐大工業製品又能傾銷到各個殖民地和清朝,狂攬世界財富,再進一步擴大工業生產和創新。
因此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英國就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最強大國家。
不過隨著北美殖民地的不斷完善,資本主義經濟逐步興起,各殖民地之間經濟往來頻繁,形成了統一的內部市場,削弱了英國對其的貿易掠奪。
於是英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對北美殖民地實施了一係列經濟限製政策,如《航海條例》《糖稅法》《印花稅法》等。
企圖通過律法和增加賦稅,牢牢將殖民地的利益收歸自己。
這嚴重阻礙了殖民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激發了殖民地人民對維護自身利益,尋求獨立的渴望。
在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中,北美殖民地人民對英國茶葉稅政策爆發了激烈反抗。
英國政府卻仍然采取一係列強硬鎮壓措施,如封鎖波士頓港口、撤銷馬薩諸塞殖民地特許狀等,進一步加劇了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
1775年4月19日,萊克星頓之戰爆發,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5月,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決定組建大陸軍,並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成立。
法國等歐洲列強為了削弱英國,為自己謀取在全球更多的利益,於是資助美國在軍事上對抗英國脫離其控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781年,華盛頓率領大陸軍與法軍協同作戰,在約克鎮對英軍形成包圍之勢。
同年10月19日,英將康華利在約克鎮投降,美國獨立戰爭基本結束,這也標誌著英軍在北美戰場上的主力被瓦解。
無力再耗費巨大軍事開支負擔遠渡重洋作戰的英國,最終無奈於1783年,與美國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戰爭取得最終勝利。
雖然北美殖民地的丟失讓英國元氣大傷,但它的體量和經濟實力仍然還是處於霸主地位。
到了1815年,英國又在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擊敗了拿破侖,英國就此補齊了陸上軍事實力的短板。
成為了集軍事、科技、經濟、領土於一體的真正世界霸主。
隨著東印度公司得到工業革命的加持,其經營範圍從糧食、礦產、工業原材料,逐漸向煙草、鴉片擴大。
因為清朝靠著瓷器、茶葉、絲綢從全世界範圍賺走了龐大數量的白銀,英國在其中也擔任著關鍵賣家。
擁有強大工業和遼闊殖民地的英國,居然麵對清朝時仍然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
為扭轉此局麵,也為了不讓白銀繼續流入清朝而不流出的英國,於是以鴉片走私打開了從清朝賺取大量白銀的通道。
當時的清朝處於封建專製統治下,正值道光年間,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事力量薄弱,且長期閉關鎖國,科技和思想停滯不前。
國內起義不斷,財政入不敷出,人口增長與耕地不足的矛盾突出,社會危機四伏。
這讓英國有足夠的底氣與腐朽的清朝針鋒相對。
戰爭的導火索發生於1839年6月3日的虎門銷煙。
林則徐為改變國民深受鴉片荼毒,國家日漸衰敗虛弱,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收繳的二萬二百八十三箱鴉片,並嚴格推行禁止鴉片政策,沉重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的利益。
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最終於決定對中國發動戰爭。
公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朝的喪權辱國從此開啟,中國的百年屈辱史也是以此次戰爭作為開端。】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