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鴉片提取自一種名為罌粟的草本植物。
鴉片主要是通過點燃吸食其中的嗎啡、可待因等生物堿成分,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可給人造成興奮、愉悅和鎮痛。
長期吸食會使大腦的神經係統適應這種藥物存在的狀態,產生生理依賴,一旦停止吸食,神經係統就會失衡,因此具有極強的成癮性,也極難戒除。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1835年,清朝吸食鴉片的人數就已多達200餘萬,當時清朝人口約4億,即每200人中就有一人吸食鴉片。
西方商人憑借鴉片難以戒除的特點,大肆賺取清朝百姓財富。
如1821年至1841年,大清流入英國的白銀達一億銀元,平均每年五百萬,而當時大清每年財政收入才五千萬元當時1銀元約合0.7兩白銀),造成清政府財政困難,國庫空虛。
很多百姓為了吸上鴉片,甚至不惜賣兒賣子,乃至強迫妻子去賣淫,道德底線在鴉片的操控下蕩然無存。
且沉迷鴉片導致清朝百姓身體素質嚴重下滑。
在身體素質和精神素質雙雙丟失下,華人還因此被日本蔑稱為“東亞病夫”。
社會勞動力短缺,家庭破裂,社會風氣敗壞,使得清朝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破壞嚴重。
最終以林則徐大規模銷煙、禁止鴉片為導火線,英國於公元1840年6月派艦隊封鎖珠江口,鴉片戰爭就此爆發。
英軍進犯廣東未逞,隨後進攻廈門,但被鄧廷楨率軍擊退。
7月,清軍不敵,英軍攻占浙江定海,進行了血腥屠殺和搶劫。
8月,英軍抵達天津大沽口外,威脅北京。
當時英國遠征軍的總兵力包括海軍艦船47艘,其中有風帆戰艦16艘、蒸汽軍艦4艘以及運輸艦船28艘,陸軍4000人左右 。
哪怕到後來隨著戰爭推進不斷增兵,英國陸軍總兵力也僅有1.2萬人左右。
反觀清朝,常備軍就高達80萬左右,包括20萬八旗兵和60萬綠營兵。
實際在鴉片戰爭中,清廷先後投入的兵力也達到了約10萬人左右。
但是清朝落後的軍事裝備,低下的戰鬥素養,腐朽到骨子裏的軍政體係,讓占盡本土作戰和兵力優勢的清朝,僅僅在幾次戰鬥後便選擇了與英國談判。
說好聽點是談判,直接點就是清政府破財消災,花錢買安逸。
英軍抵達天津威脅北京後,道光帝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天津與英軍談判。
琦善向英軍保證,隻要英軍退回廣東,清政府將嚴懲林則徐等主戰派,並對英方提出的要求進行商討,英軍遂南撤至廣東。
道光帝也隨之將林則徐等革職查辦。
但是徹底暴露自身無能至極的清朝,又豈能在世代強盜的英國麵前如願享受安逸。
1841年1月,增兵後的英軍突然進攻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軍副將陳連升父子等英勇抵抗,最終壯烈犧牲,炮台失陷。
琦善被迫與英軍簽訂《穿鼻草約》。
將香港本島及港口割讓給英國。
賠償英國600萬銀元,其中100萬立即支付,餘數按年平均支付,至1846年付清。
同時被迫開放廣州貿易,讓英國鴉片可以繼續流入清朝。
但該草約未經清政府批準,不具有法律效力。
道光帝得知英軍違約攻占大角、沙角炮台,且琦善擅自割讓香港島後,決定對英宣戰,派奕山為靖逆將軍,赴廣東作戰。
5月,英軍進攻廣州,奕山戰敗,清朝最終還是被迫簽訂《廣州和約》,向英軍支付贖城費600萬銀元。
1841年8月,嚐到甜頭的英軍繼續擴大侵略戰爭。
先後攻占廈門、定海、鎮海、寧波等地。
1842年6月,英軍進攻吳淞口,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
此後,英軍相繼占領上海、鎮江等地,兵臨南京城下。
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條約內容包括清朝政府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準許英國派駐領事,英商及其家屬可自由居住。
並割讓香港給英國,英國可在島上設立辦事機構並進行立法治理。
同時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分4年交納清楚,若未能按期交足,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英國的大獲全勝宣告結束。
清朝就此開啟了割地賠款的先例。
但這還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向全世界暴露可被任人宰割的清朝,不僅要在世界列強後續的分割蠶食下走向滅亡,還要將四億百姓一並拖入悲慘黑暗的深淵。
因為清朝的軍政腐敗不堪,即便坐擁每年四千萬兩白銀財政收入,也無法有效地將財政下發到實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知軍隊廢馳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但軍餉發放、軍械製造、修築工事等開支就如同無底洞一般掏空了清朝。
正因國庫空虛,清政府在《南京條約》簽訂後,為支付2100萬銀元的賠款,不得不向百姓大肆搜刮,通過增加賦稅、攤派賠款等方式,將負擔轉嫁到百姓身上,導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百姓困苦,生產、發展遭到破壞,創造不出新的經濟增長,百姓能被搜刮的財富越來越少,清朝就這樣陷入死循環,未來將注定被自己親手推著走向滅亡。】
朱棣既氣憤又矛盾地咬牙切齒。
氣憤於他大明現如今的火器和各項科技就已經領先於全世界,火藥更是華夏文明發明的。
可清朝為了打壓漢人,生生就遏製著火器幾百年都沒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迂腐的清朝拿著大把的錢不去發展軍備科技和工業,到頭來卻以賠款的形式白白送給了外敵,資助著他們將來發展出更強大的軍力再繼續割他清朝的肉。
他清朝當權者隻要不亡國,再慘都慘不到哪去,依然可以錦衣玉食,到頭來還是百姓承擔了一切。
朱棣當然希望清朝滅亡,但最好的方式是清朝在發展出足夠先進的火器,給予了漢人足以自保的武力後,再被漢人子孫們推翻,如此才能避免被外敵趁機瓜分,後世新建立的國家也能更加從容的追趕科技和工業,重新回到時世界巔峰。
不願看到是,國家被外敵分食到隻剩軀殼後,漢人子孫們再完成改朝換代。
那樣再想從頭東山再起可真就千難萬難了。
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種可能卻是最大的。
後世的複興被天幕多次提及是千難萬險,怕結果真的就是如此……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