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東征倭奴(四)
字數:4052 加入書籤
一個吱聲的都沒有,當然欺壓在他們頭上的地主們都被大明將士們殺幹淨了,這會兒他們再附和說些什麽反抗覺醒的話也彰顯不了任何東西,現在這副模樣也不過是盡顯他們的逆來順受罷了。
被奴役久了的人似乎都是這樣。
能苟活著就絕不把命豁出去,哪怕勞作一生的產出被盤剝地隻剩些許殘渣來煎熬度日,也仍然不思反抗惜命地緊,也不去想這般世道究竟是對是錯,還將心思用在如何將那慘不忍睹的爛糟日子穩穩過下去。
天幕之中那些大清的百姓似乎就是這般的麻木,但萬幸的是那個悲慘時代下還有一群覺醒的人,敢於豁出一切喚醒百姓,帶著百姓們不計生死地推翻那個爛糟的世道。
如此一想,他似乎也沒什麽必要為這麽一群倭人屁民好介懷的,又不是自己的同族。
既然他們能這般糊塗地生,糊塗地死,那就讓他們一直這般糊塗下去吧。
最好永生永世都不要明白何謂抗爭,何謂團結。
軍官深吸口氣,忽覺自己變了。
如果自己沒有看過天幕,不知道曆史變遷下自己的民族是如何抗爭不息的,應該隻會站在高處鄙夷俯視這些倭人,根本就不會平添這些鬱結。
將領喚來軍需官道:
“清點從那些倭奴地主家中搜查出來的屯糧和財物,屆時給我個數,我向漢王請命撥出些許賑濟這些人。”
“不必請命了,此番早有論斷,七成充做軍需,剩下三成本王準你用來賑濟。”
漢王的聲音忽地從身後傳來,軍官和將士們立即執軍禮合聲迎見漢王。
朱高煦騎在戰馬上看著一地的倭寇死屍,笑道:
“今後這裏就是我大明的疆土,讓這些倭人平民吃穿至少像個人樣,好叫他們實心實意地跪迎我大明王師的到來。”
軍官:“稟漢王,此戰殺敵三百餘,俘獲其民千餘人,我軍未有傷亡。”
朱高煦:“做得不錯,該論功的論功,但軍紀軍法絕不可輕敵鬆散。
全軍就地休整待命。”
“得令!”
簡短提振了一遍境外征戰容易出問題的軍紀後,朱高煦示意這位老爺子欽點的先鋒將軍隨自己一同視察繳獲。
來到當地一個倭人名主囤積糧食和財物的地窖。
隻是掃眼一估算,便能粗略知道這地窖裏的存糧超過數萬斤。
在區區畝產隻有兩百斤的倭島,一個名下四百多畝地的倭人小地主卻能積攢這麽多糧食,實在是讓人費解是怎麽做到的。
財物中除了珍珠、白銀、刀具之類倭島本土能產出的東西,不乏還有大明的絲綢和瓷器。
朱高煦抓起一把糧食查驗成色,說道:“東征大軍一天就得耗糧十數萬斤,從江浙和朝鮮海運糧過來又得消耗近三成。
朝廷現今將國庫錢糧多用在興辦工造上,本王想得便是能省當省。
所以你打算怎麽賑濟那些倭民?”
軍官思索片刻,回道:
“漢王勞心勞力統領大軍,事事皆以軍事為先,末將當然謹遵漢王命。
至於其它,陛下此前便有旨意,為統管東夷教化順民,當平其地,均其田,廣推教化,行同於中原之法治。
我大明賦稅是三十稅一,將如此潑天的恩賜施與這些倭民雖然末將心裏是不暢,但陛下思慮的是千秋萬世,還有我等征戰海外的難處。
能壓製將士們殺戮過多就壓製一些,能用仁政收服倭人就當行仁政,一切隻為漢王能盡量省心省力地滅了倭人的國祚。
賑濟的糧食漢王說給多少就是多少,不給也行,那些數百年來被以半數重稅盤剝的倭人,一樣會對我大明感恩戴德。”
朱高煦冷哼一聲,道:
“感恩戴德這種事,是要有傳承和良知做前提的,是謂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
借古人的話就是,東夷倭奴畏威而不懷德,知小禮而無大義。
縱使感念一時之恩,時日一長就會覺得這些恩賜是理所應當,到時事出有故再加他們賦稅,怕是又會跳著腳地大罵。
再者他娘的倭奴蠻夷又有何資格與我大明百姓一般享如此國恩?
改十五稅一,你覺如何?”
軍官稍稍有些遲疑,因為這明顯違背陛下旨意了,但很快軍官便理清了其中利害,當即回道:“謹遵漢王命。”
朱高煦這才笑道:“陛下讓你領一先軍,既是為了督行陛下的旨意,也是為了督察本王。
但既然你已經願意抗命與本王一起清算倭奴,那本王就當你是自己人了。
有些話便可以與你說說。
本王且先問你,你打算用幾天在此地推行仁政,安置好這些倭民?”
“幾天……幾天怕是遠遠不夠啊,登記造冊、丈量土地、均田置官,這些事務都遠非幾天能夠做到的。
既是要犁庭掃穴滅了倭國,便應當要穩步推進,紮營修寨控製倭民,不在後方留下隱患讓倭人有空子可鑽,免得打下一個地方轉頭又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高煦:“那得耗費多少錢糧?駐紮多少兵馬?又得耗費多少時日?
本王曾向陛下說過兩年滅了倭國,但本王一年都嫌多。
後世倭寇狂言三月滅亡中國,本王倒要看看能不能三月滅了它們!
此處僅僅隻是九州島的一處前沿小島,若是在這裏都得花上十天半個月地穩固占領,那一路跟個烏龜一樣慢慢深入直至占領整個倭國,又得需要多久?要讓那小醜般的天皇耗費本王大把錢糧和時間後從容乘船逃跑嗎?
我大軍一天就得耗費十幾萬斤糧食,這麽一處前沿小島打下來不過得糧幾十萬斤,還不夠我大軍數天吃喝。
所以你說,這仗怎麽打最利落?”
軍事能力匪淺的軍官,隻用了片刻便明白過來,回道:
“就食於敵,直搗黃龍!
小地方貧瘠,出不了幾個地主,倭國一個小地主能盤剝出幾萬斤糧食,那其天皇和割據地方的大名囤積的錢糧就更多了。
那麽就應當直接率領艦隊開赴其中樞,漢王打下這處前沿小島應當隻是為了尋到那個島津氏所在,隨後用其尋到倭國中樞。”
朱高煦對這個一點就通的軍官越發喜歡起來了,笑道:
“那你說這教化順民和賑濟我們做是不做了?又該在這待幾天?”
軍官:“教化等滅了其國有的是時日慢慢去做,現下隻要揪出島津氏,這地方我們一天都可以不待!”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