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磁性戰術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A+A-


    【洞察誌願軍連基本口糧都匱乏的李奇微,立即於1月15號發動獵犬行動。
    顧名思義就是像獵犬一樣尋找誌願軍主力進行偵查。
    獵犬行動持續了八天,聯合國軍的偵察部隊沒能找到誌願軍主陣地。
    但這確鑿證明了誌願軍沒有發起新的戰役企圖,李奇微的判斷是對的,誌願軍的彈藥和軍糧補給短缺到大部隊需要主動後撤縮短補給線。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誌願軍的後勤補給正常,聯合國軍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戰略判斷正確的李奇微立即發動霹靂行動。
    集結十六個師三個旅,一個空降團以及全部炮兵、坦克和空軍力量,總計二十三萬人全線發動反撲。
    西線聯合國軍主力及李偽軍一部朝漢城進攻,東線偽軍主力和聯合國軍一部進攻橫城。
    即便準確判斷了誌願軍的弱點,李奇微進攻地還是很謹慎,沒有像麥克阿瑟那樣過快推進,而是選擇不再過分依賴公路,有一個高地就占領一個高地,不給誌願軍穿插包抄的機會。
    並采取磁性戰術和火海戰術。
    即誌願軍發動進攻時,以一部兵力和誌願軍始終保持接觸,掩護主力迅速後撤,建立新的陣地,並依靠機械化和摩托化裝備每次後撤二十至三十公裏,正好是誌願軍徒步追擊一夜的行程。
    當誌願軍趁夜迫近時,美軍早已占領新陣地,可以有效進行防守反擊。
    而待誌願軍糧彈開始短缺、準備後撤時,美軍隨即反過來追擊,同時以坦克和裝甲部隊為先導在空軍掩護下發起猛攻,最大化利用火力優勢殺傷誌願軍有生力量。
    總結一句話就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這樣的戰術與曾經解放軍以弱勢力量對抗日寇與國民黨軍時何其相像。
    而這樣的對手無疑是極為難纏的。
    當然這樣一來聯合國軍的推進速度自然會比較慢,給了誌願軍更多時間調整部署與等待補給。
    不過形勢依然極為嚴峻。
    八天過去了,此時誌願軍前線依然沒能得到足夠補給,彈藥和糧食缺口非常大。
    誌願軍加上朝鮮人民軍一共二十八萬的總兵力,對比聯合國軍二十三萬兵力也幾乎算不上優勢。
    情況危急到彭總向國內發去電報,表示目前彈、糧全無補給,可否允許全軍後撤十五到三十公裏並建議擁護停戰?
    建議停戰從彭總的口中說出來,可見當時的戰局有多麽惡劣。
    而可否後撤十五到三十公裏的詢問,其實就是彭總鑒於當前情況詢問漢城可否放棄。
    但是從軍事出發與從政治出發的戰略看法是不一樣的。
    軍事上誌願軍已經到了隻能被動防禦無力反擊的階段。
    而政治上,隻要聯合國軍沒有吃到足夠的虧,遭受足夠的傷亡,朝鮮戰局就沒有和平談判的基礎。
    於是在彭總發報後的次日,教員的電報來了。
    目前後撤擁護停戰是不適宜的;中朝兩軍在占領大田、安東以北後,再進行兩至三個月的準備工作,然後進行帶最後性質的第五次戰役。
    國內的指示很明確,隻有將敵人打疼了才能聽進去我們的話,當前的戰役目標是安東和大田。
    可是彭總麵臨的實際情況是,誌願軍已經到了隻能被動防禦的境地,能不能守住三七線都是問題,更別提三六線。
    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存。
    彭總隻能基於目前最有利於全軍的戰略做出部署:
    西線三十八軍、五十軍阻敵於漢江南岸,北朝鮮一軍團守備漢城看住海防。
    東線放敵深入,再集中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六十六軍分割殲敵。
    而後向西線縱使推進,威脅敵西線側後。
    這是一個以退為進,以攻為守的戰略。
    但是彈藥、糧食急缺的誌願軍,想要如預期執行這樣的戰略遠沒有看上去那麽容易。
    此時戰略能否順利實施的壓力,大部來到了負責堅守西線最前沿的五十軍身上。
    前文有所提及過,誌願軍五十軍的前身就是滇軍六十軍,他們打過台兒莊,1948年遼沈戰役時在長春起義,抗美援朝中又從第一次戰役一直打到現在。
    這是一支由雲南人主要組成的,原本就有鐵軍底子的軍隊。
    第四次戰役的開端,也由五十軍與敵軍的接火為開始。
    1951年1月25號當日,美軍騎兵第一師、步兵第二十五師等部在大量飛機、坦克和炮兵支援下,向誌願軍第五十軍防守的漢江南岸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戰役一開始,漢江南岸便全線進入激戰。
    到31號,戰鬥進入白熱化,美軍準備了兩天的火力覆蓋開始了,難以計數的榴彈炮、轟炸機、坦克、自行火炮,對五十軍陣地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轟炸覆蓋。
    不計彈藥消耗的轟炸下,五十軍地表陣地悉數被毀。
    為了避免被敵人的火海戰術大量殺傷,五十軍采取了人員前輕後重、火器前重後輕的防禦部署戰術。
    人員前輕後重,即指在防禦陣地上,前沿部署相對較少的兵力,而將主力部隊隱蔽配置在陣地的側後或縱深位置。
    這樣可以減少敵軍強大火力對前沿部隊的殺傷,當敵軍發起進攻時,前沿少量兵力憑借工事和有利地形進行阻擊,消耗和遲滯敵軍。
    待敵軍攻擊勢頭減弱或出現破綻時,後方主力部隊可及時進行反擊,恢複或鞏固陣地,保持持續的作戰能力。
    火器前重後輕,是將大部分火器,如輕重機槍、迫擊炮等盡量配置在前沿或靠前的位置,形成強大的火力網。
    在敵軍進攻時,能在近距離對其進行猛烈的火力打擊,最大限度地殺傷敵軍有生力量,打亂其進攻節奏。
    而將一些大口徑火炮等配置在二線或兩側,用於支援前沿作戰,對敵軍後續梯隊或縱深目標進行打擊,起到補充和增強火力的作用。
    兩相結合就是一旦前方使用重火力的戰士犧牲後,後續人員立即從地下工事接替火力點。
    這樣的部署下,全軍都是敢死隊。
    當輪到哪個戰士上陣地時,就意味著在他之前的戰友都犧牲了,而戰士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最大效能殺傷敵軍。
    第四次戰役的慘烈和鐵血五十軍的由來,才剛剛開始。】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