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第四次戰役,鐵血誌願軍

字數:4421   加入書籤

A+A-


    【因為漢江南岸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敵人的進攻尤為猛烈,五十軍的防禦也極為堅決。
    這之中產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與烈士。
    在七寶山,陣地全部被毀的情況下,442團一個連的戰士頂著敵軍的炮火斃敵兩百多人。
    在帽落山,堅守陣地的誌願軍與十倍於己的敵軍鏖戰八天八夜,殲敵一千五百餘人。
    其中443團七連堅守前沿陣地擊殺敵軍兩百餘人,打到最後七連三排僅剩田文富一人。
    他收集武器彈藥,在陣地不同方向選擇射擊位置,提前擺上武器和擰開蓋的手榴彈。
    敵人向陣地發起進攻時,他手提輕機槍靈活作戰,一會兒射擊,一會兒扔手榴彈,子彈打光後就換衝鋒槍或卡賓槍繼續戰鬥。
    並且在與敵人的對峙中,他腰間始終別著揭開蓋子的光榮彈手榴彈),隨時準備與敵同歸於盡。
    最終,田文富擊退敵人多次衝鋒,一人消滅五十多名敵人,自己毫發無傷,成功完成堅守任務。
    戰後田文富榮獲“帽落山英雄機槍射手”稱號,被授予二等功。
    同樣激烈的戰鬥還發生在444團八連的陣地上。
    彈藥耗盡後八連戰士全體上刺刀,殺敵一百六十七人後全部犧牲。
    二連隨之增援,戰鬥激烈到二連也很快打到隻剩十人,一名戰士打完子彈後抱起炸藥包衝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
    他叫王英,犧牲時年僅二十五歲,而在1947年時他還僅僅是一個被騙賣頂名當國民黨壯丁的普通人。
    盡管戰士們豁出命地與敵人激戰,占據碾壓式兵力與火力優勢的敵軍還是攻占下了一些陣地。
    但到了晚上,誌願軍戰士又會將敵人從陣地上趕下去。
    如此反複到每個陣地都被來回爭奪,陣地上每一寸土地都被鮮血染紅。
    直到2月6號,漢江江麵開始解凍,為避免後路消失被敵人圍殲,遍體鱗傷的五十軍和朝鮮人民一軍團這才向江北撤出陣地。
    這一仗五十軍傷亡過半,全軍原本有三萬人,此戰過後犧牲多達兩萬一千人。
    其中七個整連、三十一個整排、一百三十八個整班全部犧牲。
    但也在麵臨數倍於己的情況下殲敵一萬一千人,阻擊敵人長達五十個晝夜。
    五十軍由此獲得鐵血之稱,成為誌願軍最堅固的一麵盾牌。
    不過客觀上來說,漢江阻擊戰也有朝鮮人民軍和三十八軍一同奮戰,這個榮譽屬於他們全體。
    五十軍撤退至江北後,漢江南岸隻剩了三十八軍孤軍奮戰。
    他們不僅不能撤,還得調集三十八軍其餘部隊一同阻敵。
    因為他們的陣地是誌願軍東西兩線的交匯處,為了保證東線側翼敵軍不與西線匯合,他們必須堅守陣地。
    騎一師、美二十四師、美三師、英二十七旅、希臘營、偽六師,所有矛頭都指向了三十八軍。
    戰鬥的烈度絲毫不亞於五十軍的堅守。
    三十八軍打到最後有太多的陣地是英雄們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一直打到大年初二,這一天是誌願軍們在朝鮮度過的第二個新年,回望祖國的方向,國內的人民萬家燈火,一切安好,但是他們中將有許多人又已經有許多人再也看不到那美好的一幕了。
    他們的戰鬥仍然不能停下。
    所有的部隊都到東線打反擊去了,一旦三十八軍被突破,西線的敵人就能把東線的友軍包圍。
    可是三十八軍的血,這支榮獲無上光榮的萬歲軍的血快要流幹了。
    預備隊,軍偵察連打光了,就連警衛連都快打光了,打到最後通訊兵還有文化兵都被派了上去。
    直到2月16日,已經犧牲了一萬兩千人的三十八軍才終於獲得一封盼望已久的電報,東線反擊勝利,三十八軍可以撤退。
    不過讓三十八軍奇怪的是,既然東線反擊勝利,西線敵軍即將麵臨包圍,那為什麽西線敵軍還不撤退仍敢進攻?
    因為三十八軍不知道的是,在東線砥平裏一個不過巴掌大的地方,誌願軍打了入朝以來第一個敗仗。
    在東線戰場上,誌願軍經過上百公裏的奔襲,殲敵一萬兩千餘人順利打下了橫城,敵軍東線部隊不同程度地開始後撤。
    接下來隻要再打掉砥平裏這個東線第二個主要突出部,誌願軍就能匯合西線向西線敵人後方穿插包圍。
    但是意外就發生在這裏。
    這是一個四麵環山坐落於小盆地的村莊,地形地勢很適合打防禦,駐守在這裏的是美二十三團包括一個法國營在內總計六千多人。
    按理近在砥平裏咫尺的橫城友軍已經被打沒了,東線大部都在後撤,駐守砥平裏的聯合國軍沒道理孤軍困守在這裏等著被誌願軍包圍。
    他們也的確是這麽想的,並請示了李奇微。
    可是李奇微卻下令他們不準後撤,必須堅守砥平裏。
    因為李奇微能夠看到誌願軍的戰略目標。
    誌願軍不據易守難攻的漢江北岸,卻冒著可能被殲滅的風險投入大量兵力守南岸,這裏麵固然有漢江已經封凍可供人車通行,誌願軍守南岸的意義大於北岸,但東線的誌願軍為什麽要後撤將西線友軍的側後暴露出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一的可能就是誌願軍的老戰術,誘敵深入,穿插圍殲。
    李奇微派出空軍一偵察,尤其是橫城戰役打響後,便立即明白了誌願軍想要打東圍西的戰略。
    於是砥平裏這個原本沒什麽存在感的小地方,就成了一個可以在誌願軍自東線迂回至西線時,威脅其後方的戰略要地。
    美軍要堅守,誌願軍要強攻,於是這個小村莊注定要成為空前慘烈的血戰之地。
    但是這時的誌願軍還沒有意識到砥平裏的凶險。
    橫城剛剛被打下,東線敵軍後撤,東線最後打下一個小小的砥平裏應該不在話下。
    有些輕敵的心理導致的就是準備不夠充分。
    從攻打砥平裏的初期部署就能看出來。
    八個團分別來自三個軍,以其中119師統一指揮。
    可是由於通訊手段落後,119師不光連協同部隊的團長名字都叫不出來,就連聯絡都聯絡不上。
    這就導致負責攻打砥平裏的各部隊從一開始就在協同配合上嚴重不足。
    就連最初各部隊按計劃合圍砥平裏都成了問題。
    其中343團一路攻擊前進,成功拿下一個山頭,簡單對照一下地形,便向師指報告打到砥平裏了。
    可是找不到敵軍位置,再拿地圖一核對,結果是砥平裏附近的馬山。
    又有376團拿下一個山頭後,看到山下村子有公路、有鐵路、有美軍,強攻過後敵人潰退,團部上報拿下砥平裏了。
    可結果仔細一看,這個與砥平裏除了鐵路走向有區別外其餘全都相似的村子叫田穀。
    直到356團和357團遇到一支火力極度強大,配屬坦克、火炮、汽車一應俱全的大股敵軍後,誌願軍才終於找到了這處遠比情報顯示的要難啃得多的硬骨頭。
    而這塊硬骨頭,居然崩壞了向來鐵齒銅牙的誌願軍一顆牙。】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