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缺乏火力的慘痛挫折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因為砥平裏的聯合國守軍接到的是不許後撤堅守待援的命令,所以他們在戰鬥開始前就已經做好了最充足的準備。
首先收縮戰線減少薄弱點,在直徑一點六公裏的範圍內構建了環形防禦陣地,各營戰地緊密銜接。
又將榴彈炮、坦克、迫擊炮、重機槍集中在環形防線內,形成沒有死角的強大火力網,可對周邊區域進行最大程度的火力打擊。
另在環形陣地的前沿,環繞坦克挖掘了壕溝,密集地布置了防步兵地雷和照明汽油彈,能夠有效遲滯和殺傷進攻的步兵。
更是頗有開創性地利用朝鮮的嚴寒,在環形陣地的四周潑水製造出陡滑的冰區,增加誌願軍接近和進攻的難度。
當東線誌願軍正式對砥平裏之地進行進攻時,便立即發現敵人兵力遠超出預期,有六千餘人,且工事堅固、火力強。
誌願軍當晚攻擊部隊六個團共一萬餘人,卻在付出巨大傷亡後仍無法攻入敵人的環形陣地。
誌願軍其實當然也知道,敵軍在這麽一塊巴掌大的地區將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一個小圓圈裏,隻要誌願軍憑借重火力猛烈轟炸上一遍,這麽一個看似如同刺蝟般的環形防禦圈頃刻就能被炸上天。
敵軍這樣的布置也完全就是自尋死路。
可是李奇微就是吃定了誌願軍沒有這樣的火力,就是有少量火炮,以誌願軍的後勤補給,炮彈也根本不夠用。
想要拿下砥平裏,誌願軍就隻能拿命填。
而如李奇微預料的那般,負責圍攻砥平裏的誌願軍隻有三個炮兵連,約十二到十八門火炮支援。
火炮數量少,威力也小,就連炮彈數量都是論顆消耗的誌願軍,在初期並未能根本打動敵軍。
從2月13日下午五點半打到第二天天亮,第一天的進攻以誌願軍付出重大傷亡未能攻破防禦為結束。
而白天自然是屬於敵軍的。
盡管西線的戰事吃緊,但美軍仍然能從日本起飛戰略轟炸機進行支援。
誌願軍在巴掌大的地方隻能被動承受敵人強大的火力。
足足挨了半天之久的轟炸後,砥平裏的敵人還趁機主動出擊。
西線慘烈的場麵在這裏又一次上演。
毫不吝嗇彈藥的敵軍簡直就是以火海洗人海。
由於時間緊迫、任務緊急以及戰前的預料不夠充分,誌願軍並沒有第一時間構建起像敵人那樣有完善體係的一整圈工事。
主要是依靠臨時挖掘的散兵坑、簡易戰壕等進行作戰和防禦。
所以誌願軍是在受到猛烈挨炸的情況下還要阻擊敵人的突圍攻勢。
戰事進行到這裏就已經稱得上是血戰。
在慘烈難熬的戰鬥中,誌願軍終於撐到了天黑。
敵軍的火炮和飛機需要借助白天的視線來尋找目標,黑夜是誌願軍唯一能夠喘息的機會,但誌願軍不能停下來,因為黑夜也同樣是進攻的最好機會。
誌願軍集結優勢兵力向敵人發起最猛烈的進攻。
激戰到午夜時,戰鬥進入到高潮。
每隔五分鍾就升起的照明彈將這座絞肉場照地跟白天一樣,誌願軍僅剩能夠依靠的黑夜,被敵人用科技優勢極大削弱。
誌願軍傷亡極大,大到抗美援朝軍史都沒有詳細記錄這場戰鬥的傷亡數據。
但是誌願軍還是克服了巨大困難衝到了敵人的環形陣地,敵軍慌張的警報響徹夜幕,誌願軍的衝鋒號也包圍了整個砥平裏。
誌願軍一度已經打開缺口衝到環形陣地,就連砥平裏敵軍指揮官弗裏曼都被誌願軍的一發120迫擊炮炸傷了小腿,其副手哈羅德更是被直接炸死。
可就是在這關鍵時刻,天又亮了。
另一邊,聯合國軍派出支援砥平裏的援軍被誌願軍堵在了半路。
誌願軍116師和126師占據公路兩側拚死阻擊。
可是包圍都尚且不能攻堅的情況下,誌願軍兩個師豁出了命去也終究沒能完全擋住敵軍。
敵人的坦克衝出阻擊支援到了砥平裏。
也就是在這一天,誌願軍糧食彈藥全都消耗殆盡,最終下令停止攻擊撤退。
美軍第一次堅守住了。
也是誌願軍第一次攻堅失敗,戰略意圖未能達成。
這一戰充分向敵軍暴露出了誌願軍的攻堅能力不足,從此以後到第五次戰役,美軍哪怕被誌願軍穿插到背後都敢固守據點。
而這也是殺傷誌願軍有生力量的最好方式。
砥平裏戰鬥結束的夜晚,誌願軍們在雪夜中沉痛地埋葬戰友遺體,從2月17號開始,東西線誌願軍全線撤退至漢江以北。
但第四次戰役還沒有結束,誌願軍的撤退也沒能就此打住。
後勤補給短缺、兵力損失嚴重、李奇微的磁性戰術已經生效。
以誌願軍當前麵臨的實際情況來說,以少量部隊阻擊,大部隊主動放棄漢城南撤穩固有利於後續作戰的新戰線,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期在運動中尋找新戰機,這才是符合誌願軍正常的戰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這裏是朝鮮,這些戰爭的政治意義與軍事意義早已模糊到不可分割。
政治指揮軍事的結果就是,誌願軍明明有放棄三七線的需求大跨步後撤,卻被規定每天隻能撤退多少公裏,而這又正中李奇微磁性戰術的下懷。
誌願軍麵臨的實際情況有多麽殘酷電報裏說不清楚,彭總隻能親自回國一趟當麵講。
在國內會議上,彭總針對一些人提出國內困難,難以解決支援問題時,重拍桌子激動地說:
“這也困難,那也困難!難道就是你們愛國,難道誌願軍戰士們都是豬,他們不知道愛國!你們去前線看看,戰士們吃的什麽,穿的什麽……難道國內就不能克服困難嗎?”
這一段表達自彭總心中最激烈的袒露,促使軍委認識到問題的緊迫性,做出一係列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決定,包括:
調十九兵團、三兵團共二十四至二十六萬人立即奔赴朝鮮。
在朝鮮修建機場,盡快將剛剛組建完成的空軍和高射炮部隊調到朝鮮北部掩護後方交通線。
再向蘇聯購買三十個師的武器裝備,盡量降低敵我裝備上的差距。
舉國之力調用戰爭全部所需物資支援前線,由幾個大城市為誌願軍大規模製作炒麵和罐頭食品。
號召國內各行各業增產節約和捐款購買飛機大炮。
以及東北準備十萬張病床收治傷員,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
既然不能短時間內結束戰爭,那就用舉國之力奉陪美帝國主義打下去,直到他們認輸為止。】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