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求和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第三百八十三章 求和
城外中軍大帳內,嶽飛深陷在一堆戰報文書中精力憔悴。
圍攻汴梁到今天隻過去了三天不到,可軍中儲備的炮彈和炸藥快打光了。
這已經是大宋舉全國之力的半年積蓄。
再這般消耗下去,再有一天一夜,所有炮彈都會被徹底消耗完,可內城和宮城還沒有攻破。
雖然沒了炮彈轟炸,靠圍困也能圍到內城裏的金軍彈盡糧絕出來投降。
可太原城和燕京的金國援兵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預計最多再有兩個晝夜,駐守汴梁城外西北側的大軍就會與太原金軍交戰,四天後燕京金軍也會緊隨其後趕到。
雖然已經做好伏擊準備,又有精良武備優勢,可三線交敵下,彈藥消耗量必定劇增。
那時真就到了用人命與金人廝殺到底了。
現下最好的情況就是立即徹底收複汴梁,清剿城內所有金人,依據城堅牆高以守代攻,等到臨安新一批彈藥造出來,隨軍糧一同補給到前線,那時收複失陷的半壁江山乃至燕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但問題就在這裏,攻不進去。
內城城牆構築與外城如出一轍,既有甕城,也有護城河,而且比外城周長要小得多,城頭防守力量尤為密集。
金兀術,也就是完顏宗弼似乎早就料到了以城中己方守軍兵力,防禦麵過於寬大,外城肯定守不住。
所以早早就將糧食、炸藥與一支精銳囤聚在了內城。
背嵬軍突入城防後猛打猛衝直奔內城,哪怕速度已經快到了極限,可衝到那裏時卻遭受了比外城還要難以突破的防禦。
唯一值得慶幸的了,因為衝地足夠快,外城其他金兵來不及退入內城了,正在與宋軍打著巷戰,被一點一點清剿。
所以內城的金兵必然不會很多,強攻仍有望在炮彈耗盡前攻破。
“報——將軍,完顏宗弼遣人送來了一封議和書,而且他將一群女眷帶到了城樓上,聲稱她們是兩位先皇的宗親,揚言再進一步就命人將她們淩辱至死!”
嶽飛生生握斷了手中的筆,強忍著接過議和書。
[嶽帥麾下,鵬舉君安,時至今日,金宋兩國交相攻伐已逾十六年。
念及往昔,吾與君對陣疆場,互有勝負,亦有數年神交,君之智謀武略,吾實欽佩有加。
郾城、潁昌諸役,令吾軍損兵折將,至今思之,猶覺膽寒。
今城破在即,將士役喪,吾之首級直將落斬於君手。
然城破雖定,卻絕非近日。
吾國大金東西兩路大軍星夜兼程,不日將繞道南下,直斷君之糧道補給。
吾觀數日戰陣,君之兵馬炮火每況愈減,故斷君之彈藥已有不濟,難以輕克吾城。
既如此,為免君步吾之後塵,困陷孤城待斃,亦免大宋失君,如失臂膀,再複天上舊事亡國,斷失傳承,子民淪落為奴。
倒不如金宋兩國就此止戈為武,保兩國百姓安然無虞。
吾以特修此書,懇請罷兵言和。
吾願以黃河為界,北歸吾土,南屬宋邦,兩國永結秦晉之好,互通有無,世代相安。
望君憐恤蒼生,垂聽吾言,勿使百姓再遭兵燹之苦。
君高義薄雲,必能以天下為懷,成此太平。
宗弼敬上。]
嶽飛看完冷笑一聲。
“一個殺戮成性,劫掠成性的金人反倒學起我漢家禮儀,嚼文嚼字起來了。
可這禽獸方才還將無辜女眷帶上城頭,以性命貞潔要挾。”
嶽飛的幕僚朱芾笑道:
“也虧得他完顏宗弼寫得出這等書信,這哪裏是議和書?分明是乞活書。”
另一幕僚黃縱搖頭道:
“完顏宗弼能以一偏將身份成就金國大將,又在金國權鬥之中扶助金國皇帝鏟除異己,成為金國都元帥,總攬金國軍事大權。
如此梟雄又豈是那般容易乞降的?
完顏宗弼能拋開臉麵寫下這等書信,定然是他已無把握堅守內城。
否則戰局真能如他所料那般我大軍後路被斷,那他又何以乞降獻出汴梁,失了關乎國運的戰機?
所以議和乞降是假,給金國大軍馳援拖延時間才是真。
我大軍更該加緊猛攻,不能讓其得逞。”
朱芾發問:“那城頭上的女眷顧還是不顧?不顧的話,怕是班師回朝以後咱那官家就能找個棄帝胄血脈家眷的罪名,好削奪將軍的兵權。”
黃縱咬牙道:
“管那狗屁官家做甚?我等豁出命去又不是為他打仗!為的是天下黎民和千秋萬代!
他要是敢削,那就反!”
嶽飛歎了口氣。
受天幕中南宋慘痛的曆史和後世中國革命成功的影響,現在軍中,乃至百姓中到處都是諸如此類的言論。
知行合一,付出實際行動的也不在少數。
趙構這兩年被行刺或下毒的事件多到數不過來。
尤其是早前欲意提拔親信掌兵,卸去嶽飛的軍權,並且緘默民聲的舉動,激得民怨幾近沸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行刺事件也越發多了起來,趙構幾次遇險將死未死實屬僥幸。
軍中的基層將領直接率部兵變的事也不在少數。
所以現在的趙構不僅草木皆兵不敢上朝,還不敢過分打壓民意,生怕再有一個不妥,掀起跟後世一樣的大革命,最後砍了他的頭。
他現在隻想什麽都不做,躲在宮中過完他剩下的日子。
自暴自棄到朝廷現在實際已經是嶽家軍當權的軍政府狀態了。
皇權的神聖性徹底跌落了塵埃。
但這給嶽飛帶來的壓力很大。
因為要領兵北伐,朝中政務他少有過問,隻是三省六部、樞密院、三司、禦史台的大臣們自行維持運轉。
意外的是國家運轉地還不錯,暫且還沒出大亂子。
因為北伐軍隊經過戰前大規模擴軍後,百姓們十戶最少有兩三戶有子弟參軍。
而這些軍戶家庭借助嶽家軍當前無與倫比的聲望,實際構成了最普遍的監督機構。
遭遇了不公必然要找自家當兵的撐腰,將士們又會在軍中層層上報,最終在百姓支持下握有實權的嶽家軍,就能查處枉法官吏。
雖然這套很是奇怪的運轉方式暫時還沒出問題,但這明顯不是一套健全的製度。
等到北伐滅了金國完全勝利後,到時如何執掌國事、如何改革體製、不可避免地如何廢除皇權,這些影響極其深遠又重大事務,對嶽飛這個自認隻會打仗不深諳政治的將軍來說,實在不知從何做起,還務必得做好。
但那是北伐勝利以後的事,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得攻下整個汴梁。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