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三輪車和大明第一列實用火車

字數:3576   加入書籤

A+A-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輪車和大明第一列實用火車
    在天幕講解內燃機製造技術和結構過程中,自然少不了結合各種內燃機車輛和用得著內燃機的實物來講。
    摩托車、小汽車、貨運汽車、重載卡車、挖掘機、推土機等等生活、工程、運輸領域的內燃機車輛固然重要。
    但要論起對百姓生計,對國家根基的重要程度來說,農用機械實則同樣相當重要,甚至猶有過之。
    而天幕在這之中著重講解的就有三輪車、拖拉機、旋耕機、中耕機、播種施肥機、收割機、碾米機等等以內燃機做動力的農用機械。
    先從較為簡單又十分實用的三輪車說起。
    這種車結構非常簡單,簡單到沒有一絲一毫的多餘構造,完完全全就是為了方便生產生活而創造。
    它就是以柴油發動機或汽油發動機為核心當然還有電動的,但話題重點不在這,先跳過不講。),再通過離合器、變速箱、傳動軸、差速器等基本結構將動力傳遞到後輪。
    有了這麽一套基本的動力係統後,便隻需要再在此基礎上增加轉向、製動、車架車廂,另外還有車燈、喇叭等配套設備,就可以得到一輛非常可靠的三輪車。
    不僅整車結構簡單,造價極為便宜,載貨和載人量還碾壓價格是三輪車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家用小轎車。
    另外它的車身尺寸相對較小,自重不大,在狹窄的街道、小巷、農村道路、甚至是田間地頭都能夠靈活穿梭,能夠到達很多大型車輛難以進入的地方。
    而且它的視野良好,操作簡單,簡單到騎自行車得幾個星期學,而這東西上手幾個小時就能立馬駕駛自如。
    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速度也不慢。
    比如將三輪車裝上一千斤的穀子,他都能在馬路上跑出五六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載重狀態下百公裏油耗也才七到十升左右。
    而小型柴油三輪車的載重上限就能達到兩千斤,型號再大一點的載重甚至能達到三噸。
    而小三輪的價格通常在四五千塊。
    想要馬力足,載重大一點的也可以隻花七八千就能買個不錯的。
    這樣集一身優點的三輪車,簡直就是為有農業需求和運輸需求的村鎮地區量身打造的。】
    朱棣頗為高興地道:
    “這個好啊,若是我們能造出這好東西,今後無論是莊戶人家拉糧食、拉肥料、拉農具,還是拉人,這東西都極有助力啊。
    而且這玩意既然連幾千斤的貨都能拉著跑,那往它身後邊套個犁頭犁地,那犁起地來不得跟飛似的?
    有了這東西,諸多農事都將變得容易,百姓就有更多的餘力耕耘更多的田畝,高產稻培育出來之前,我大明的糧食總產也能往上再拔高一大截!”
    大明科研院的院長宋禮也欣喜道:
    “以天幕上這東西的奔行之快,載貨之多來看,它在通商行貨之事的作用也極其巨大。
    以往百姓們在往返縣裏買菜賣菜,買貨易貨靠的都是肩挑背馱,要麽就是獨輪小車,家境好些的才能用上牛車。
    而我大明真正的物產之地就在各個村莊。
    有了這東西,縣與下轄的各個村就能緊密相連在一起,無論是行商販貨,還是皇權不下鄉,治理地方困難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屆時這些小車溝通縣與縣,村與村,火車則溝通兩京一十四省,晝夜不休地奔行於各個大城池之間。
    那樣我整個大明的萬疆之土就能連成一整塊,天下之民再不因地遠而不融,天下貨物也都能流動起來。
    就像東海的魚獲,南疆的瓜果,中原的煤炭,北疆的牲畜,西邊茫茫大山的林木,這些東西在各自產地都堪稱價賤如泥,多不勝數,但其它地方卻對這些貨物往往求而不得。”
    朱棣沉浸於宋禮為他刻畫的盛世的同時,也不由得因科技帶來的變化而感慨道:
    “華夏存世數千上萬年,從石器到銅鐵曆經數千年,從漁獵到農耕又是曆經數千年,再從分封到集權又是近千年。
    而後世從明白蒸汽蘊含的動力可以利用,到極盛,隻用了不過區區兩百多年。
    我們是走了多少彎路,將心力用在了權力鬥爭和治世上啊?卻不知道科技才是國家強盛的首要。
    每每思之大明亡國,後世中國百年屈辱,不論後來變得多好,心頭總還是猶如刀割。”
    感慨了好一會兒,恢複過來的朱棣才回到正題,與宋禮問道:
    “這內燃機結構頗為複雜,想要造出來急不得,朕知道科研院的學子們從未懈怠,也就不劃定一個時間強求他們了,隻是蒸汽機改良到哪一步了?能裝上火車開動起來了嗎?”
    科研院為了追求研發速度,往往會對後世的科技產品,按照不同的技術要求進行分組同步進行研究。
    也就是研究基礎鋼鐵材料的研究鋼鐵,負責氣缸活塞與傳動的就隻研究自己那一套,負責火車車廂與軌道的就隻管建造車廂和鐵軌。
    所以朱棣才會問蒸汽機裝上火車沒有,因為火車這種隻是看著大,其實結構和製造很簡單,早已經在蒸汽機得到完善之前就製造出來了。
    配套的鐵軌,也早在煤礦廠區到北京城建設出了一條實驗路線。
    宋禮:“回陛下,在解決氣密後,我們已經能夠讓實驗機型在科研院的簡易軌道上拖動五萬斤之重的貨物了。
    之後便製造了更大比例的實用蒸汽機,現在已經連接上了車廂,隻差修建一條連接實驗鐵路到皇明鐵路的轉運線了。
    預計這幾天就能完成,原本是想長距離試行無誤後再稟報陛下,但現在陛下問起來,臣也隻能讓陛下多期候上幾天了。”
    朱棣興奮道:
    “當真已經測試無誤,到了長途試行的地步了?”
    宋禮:“臣,不敢欺君。”
    朱棣:“好!若是正式的火車當真試行無誤,朕也不苛求可以跟後世的火車一模一樣,隻有咱們的火車載重量過得去,運行速度還不算太慢,那愛卿和科研院的學子們就是我大明當世最大的功臣!朕親自命人為你們列傳!”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