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尋求發展的道路複雜而坎坷

字數:3707   加入書籤

A+A-


    第四百零二章 尋求發展的道路複雜而坎坷
    【外部因素前提交代後,便是國家動蕩的內部因素了。
    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國內的敵我矛盾已經基本解決,但是人民內部矛盾突出。
    在製度上和部分幹部身上存在著一些難以自我察覺,自我糾錯的問題,
    於是1957年4月27日,中央決定在全黨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廣納黨內外人士的批評和意見的整風運動。
    這段時間的言論是非常寬鬆的,廣大群眾和愛國人士積極響應,對黨和政府的工作以及黨員幹部的作風提出了大量善意且中肯的批評建議,揭露出來了很多脫離群眾的實際問題。
    黨對這些意見也都誠懇接受並加以改進。
    但是在後來的整風過程中,出現了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趁機向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製度發動進攻的情況。
    因為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民族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被國有化,其經濟基礎被徹底鏟除。
    他們或為表達不滿,或為尋求效仿西方的多黨製,開放自由市場,於是借整風運動對黨的政策和製度大加批評,從根本上否定黨的領導和製度。
    言論是有導向性和傳染性的,惡意的言論一多,那些以前原本無所保留支持黨的群眾,也會在偏頗與刻意的言論煽動下漸漸動搖。
    這些危險言論引起了黨的警覺,又隨著批評意見的急劇升溫,中央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但是很多的批評意見確確實實不是資本主義右派。
    比如由於農村合作社並不符合經濟規律,再加上政府強製推進,盲目追求合作社往大了搞,引發了很多實質問題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農民們鬧糧鬧退社,他們的不滿和批評,當然與那些資本主義家完全不同。
    又比如還有學校,當時很多學生因為畢業不能升學或不能留在城市工作,以及對學校管理製度和政治運動的不滿。
    各種大字報、民主牆、演講會,學校根本應付不過來。
    另外還有一些工人也因為工資待遇太差,工作環境太惡劣,勞動強度太高,也通過座談會、大字報等形式表達對工資、福利、勞動條件等問題的不滿。
    上海一些工廠因工資調整問題甚至發生了工人罷工。
    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中央的態度徹底發生扭轉,正式發起了反右派鬥爭。
    但是如果說上麵的政策要求執行度是百分之一百,那經過層層傳達到地方執行後,下麵執行者能將政策執行到百分之一千。
    這就導致原本僅限對資本主義右派的鬥爭被嚴重擴大化了。
    很多知識分子、學校學生、工商界人士、熱血青年,甚至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農民,還有黨內同誌,隻要言論稍有激烈就有可能被定性為右派分子。
    並且還在各地方發動相互檢舉,相互揭發的運動。
    哪怕原本是帶善意的建議,此時也在階級鬥爭下被放大成了右派言論。
    一些領導人及時意識到了擴大階級鬥爭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在會議中提出了“既要反保守,又要反冒進”。
    保守當然是指發展過於遲緩,冒進則是一味追求高速卻脫離實際的盲目發展。
    這個方針得到了黨內多數領導人的讚成,但是也有領導人認為反冒進會給群眾運動潑冷水,給予右派分子潛藏和擴大下去的機會。
    但是按照曆史給出的結果論來看,反保守的同時反冒進,將階級鬥爭的影響抑製在可控範圍之內,結合當時情況是理應也是正確的。
    這就是當時複雜的內部政治背景,但更複雜的還有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外部因素。
    從曆史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援助發展中國家通常不會白白援助技術,借貸資金,會或多或少地要求出讓一定的國家主權。
    如果發展中國家不肯,那發達國家大概率會中斷投資和援助。
    工業原始積累才剛起了個頭,各個工廠正是需要資金和技術投入生產的時候,這時候撤資就會導致經濟崩潰。
    蘇聯援助中國也是一樣的。
    但是中國態度強硬,就連赫魯曉夫要求中國禁止懸掛斯大林照片,中國都強硬回絕,要是更實質一點的主權幹涉,中國的態度隻會更加堅決。
    比如1957年,中國迫使蘇聯歸還了國民黨時期送出去的中長鐵路和大連特區,撤走了在東北的軍事基地。
    蘇聯隨後停止對華無償援助,改為貿易形式,導致中國工業化資金鏈斷裂,財政困難加劇。
    企圖以此為要挾迫使中國妥協,出讓自己的主權。
    但中國仍然堅持收回中長鐵路和大連特區,蘇聯又在1958年提出跟中國建立中蘇共同管理的長波電台和聯合艦隊的建議。
    這條建議看似是出於軍事同盟的協同戰略,但因為蘇聯在其中占據的絕對實力,實際上所謂的聯合艦隊完全就是蘇聯想要控製中國的港口和海軍。
    就像美國與韓國、日本均建立了軍事同盟,但是他們的軍事主權受限,決策權,甚至是戰時指揮權都在美國手裏。
    戰時沒有指揮權,就相當於平時軍隊開銷成本都是你的,但是軍隊不就是戰時打仗用的嗎?你無權指揮就相當於給美國在養軍隊。
    而這就是蘇聯與中國建立聯合艦隊想要達成的目的。
    並且將中國人當傻子般說道,如果有了這個聯合艦隊,就可以幫中國搞核潛艇。
    可如果連軍事主權都沒有,那這個核潛艇造完了以後是你的還是我的?
    於是教員徹底怒了,說出了那句:你把中國拿去,我上井岡山!
    井岡山,那是中國革命的興起之地,是工農聯盟武裝奪權的起點。
    言外之意就是中國的主權,中國人願意用生命與鮮血的革命戰爭去維護,哪怕戰爭的對象是蘇聯!
    至此,中蘇關係實際意義上已經決裂,中國將麵臨蘇聯專家和資金撤走後,獨自解決工業發展的後繼問題。
    為了不使剛剛發展起來的工業胎死腹中,在此前本就已有的冒進風氣下,中國走上了萬事靠自己,可卻好高騖遠 ,方式方法過於不切實際的激進道路。
    也稱大躍進。】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