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特殊章)
字數:2542 加入書籤
實在過不了審核,都不是某段過不了,是整章都過不了,所以這段曆史隻能跳過了,已經寫了的這章也隻能覆蓋重寫。
代入為天幕已經完整播放了這段曆史,我就不寫了,這一章則是借古人的視角來粗糙總結一下,為了過審,這裏指的粗糙會極為粗糙,很多重點會直接跳過不提。)
同樣經曆過嚴重政治災難的劉徹,在看過天幕中這段曆史後,對此產生很大疑問:
“後世不是已經實行了民主?最高權力是由決策層共同決議出來的,按理就應該有足夠審視自身進行糾錯的能力。
如有不妥,決策層當能及早提出異議糾正,可為何還能讓事端發展到如此地步?持續了十年之久?”
朱元璋:“一開始有路線之爭,為了正本溯源整頓朝堂還算常理,可朝堂上的事怎可擴散到魚龍混雜的民間?
三綱五常給予男子不平等於女子的地位和權力,桎梏了社會生產力,尚且已經被天幕批駁了。
後世看到了這點,實行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可為何看不到將決定他人命運的大權給予普通人會造成何等隱患?
這種整頓上至朝堂下至民間,明顯都受到了深重影響,為何沒能及時遏製?”
李世民:“倒也萬幸最後政權無礙,經曆如此動蕩,後世仍有那麽多一心為國的人維護國家。
隻是數千年了,權力究竟要如何平衡,究竟要定下什麽製度,才能使國家長盛不衰?”
……
嬴政:“後世也仍然沒能完全避免曆朝曆代的弊端,那我大秦究竟是該走公有還是私有?究竟是民主還是集權?亦或是像天幕透露的隻言片語,像後世已經富強時所走的公私並存,民主議政要有,但中央集權也要有的路?”
……
古代的帝王將相和黎民百姓們深思了很久,也沉默了很久,最終也隻生出一個共識,那就是等,等到後世真正實現了富強,真正試出了能走通的路的時候,才是他們可以實行也願意實行改製的時候。
在那之前,哪怕不能靠成熟的製度,將國家發展的潛力完全發掘出來也絕不能妄動,因為風險和代價實在太大。
十年,一個人有幾個十年?一個國家的十年,那就是千千萬萬人的十年……
【回顧文革這十年,國家動亂,經濟發展停滯,但仍有廣大的農民和工人依然堅守在生產一線。
有很多科學家和知識分子克服困難,堅持自己的科學研究和事業。
也有很多幹部在受到衝擊時,仍然盡自己所能維護社會穩定。
大多數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堅守心中那對祖國未來抱以無比憧憬的信仰,去憑本心立言立身立行。
因此這段時期國家經濟雖然遭受重大打擊,但仍在許多方麵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糧食生產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工業建設、基礎交通還有科學技術也都取得了一些成績。
一些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先後實現自主生產。
比原子彈威力更大,輻射汙染更小的氫彈,在於敏等科學家不懈努力下,於1967年6月17日爆炸成功。
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南京長江大橋,於1968年建成通車。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於1970年發射成功。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於1974年交付海軍正式使用。
由袁農平主導研究的“三係”雜交水稻,於1973年配套成功,為後來的超級雜交稻奠定了關鍵基礎。
在這十年期間,諸如此類成績中國還取得了不少,但這一切絕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功勞。
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都是錯誤的,必須對其徹底加以否定。
這不是個人的結論,這是黨做出的結論!
資料來源於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該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論述主要集中在第六部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中國一定能在這些成績的基礎上獲得更大成就。
在這艱苦的十年過去後,中國終於迎來了正常發展的全新時期。】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