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三日之後

字數:3101   加入書籤

A+A-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令人透不過氣,梁皇給的三天的期限,最終還是到了。
    薑辰感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緊張感,連心跳聲都在他耳邊回響。
    朝堂上,梁皇端坐於龍椅之上,他那一身金龍袍猶如一條橫亙在這片大地上的沉重龍脈,散發著無盡的威嚴和壓迫感。
    每個臣子都低著頭,心中盤算著今日的結果。白秉公和楊正明站在薑辰旁邊,他們的神色異常淡然,似乎對即將發生的事毫不畏懼。
    畢竟白秉公多年為梁皇大大小小的案件破過無數,早就已經取得兩行的信賴,三次免死金牌還有一次尚可使用。
    而大理寺卿楊正明則因為家中有五年前梁皇賜予的尚方寶劍,因此楊正明現在看來也是安全的。
    然而,薑辰心中卻早已掀起了波瀾,他知道,雖然自己有九成把握能解決此事,但是畢竟還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梁皇掃視了一圈朝堂,沉聲開口:“三天,朕給了你們三天的時間。今天,朕要問你們——十三公主究竟在哪?”聲音如同一把利劍,鋒利得讓在場所有人都不敢直視。
    白秉公低下頭,眼神不自覺地閃爍了一下。他抬頭看了看旁邊的楊正明,兩人眼神交匯,似乎在交換著什麽。
    接著,白秉公緩緩跪下,雙膝重重地撞擊地麵,發出沉悶的響聲。他低聲說道:“陛下,臣未能救回十三公主,實在是無能,願受懲罰。”
    楊正明緊隨其後,動作一模一樣,雙膝跪地,神情凝重。他的聲音同樣低沉,卻帶著一絲冷意:“臣也未能按期完成使命,還請陛下責罰。”他的眼中閃爍著一抹算計的光,仿佛已經料到今天的局麵。
    薑辰站在一旁,手微微握緊。梁皇的怒火讓整個朝堂都為之顫抖,而他,竟然毫無收獲。
    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三天前的種種。朝堂上下紛紛動員,但在他和眾人的努力下,依然一無所獲。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或許已經陷入了一個難以掙脫的漩渦。
    梁皇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將薑辰燒成灰燼。他冷冷地開口:“三天過去了,連朕最心愛的公主都找不回來,難道你們覺得朕當真不敢砍你們?”
    這句話如同一柄利刃劃破空氣,所有人的心髒都猛地一震。薑辰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席卷而來,似乎整個朝堂都在逼迫他做出什麽回應。
    然而,他的心中並沒有恐懼,反而是一種深深的焦慮。眼前的局麵,他無法掌控。
    正當薑辰低下頭思考時,九皇子薑瑜不知何時已經走了出來。他目光冷冽,步伐堅定,猶如一隻利爪已經伸向了薑辰。
    他環視了一圈,眼神掃過白秉公、楊正明,最後定格在薑辰身上。然後,他緩緩開口:“陛下,三人都未能解救公主,恐怕他們的能力已然不足以擔當重任。此時若不立即處置,恐怕再也無人能擔此大任。”
    薑瑜的語氣鏗鏘有力,絲毫不留情麵。他的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刃,劃過薑辰的臉龐,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他的言辭猶如火上澆油,讓本就緊張的局麵更加動蕩。
    而六皇子薑複則在此時站了出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惋惜之情,似乎在為薑辰等人的不幸命運感到惋惜。
    但他的話卻猶如一把刀,直刺朝堂的核心:“斬殺三人雖可惜,但陛下既然下令,必定不能反悔。一個皇族的威嚴,一旦失去,如何還能再立足?”他的話音一落,周圍的文武百官紛紛低下頭,表情複雜。
    薑辰的心情如同翻湧的海浪,難以平息。他知道,自己再不做出決斷,便無法回頭。眼前的局勢已不容他再拖延。
    其他的尚書、侍郎則紛紛交頭接耳,雖然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少數人員為薑辰等人求情,但是無奈更多的人是抱著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
    朝堂上,氣氛瞬間變得愈加緊張。那些手握權力的文武大臣們,像是獵豹般的眼神在薑辰身上遊移,卻又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此時的朝堂,猶如一個宏大劇場,所有人都在扮演著各自的角色,而每一個人的背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心思。
    低聲的交談聲充斥著整個大廳,許多大臣都在低語商議,不斷交換著彼此的看法。他們的眼神中,更多的是一種旁觀者的冷漠和期待,仿佛薑辰的命運早已不再屬於他自己,而是成了他們權力鬥爭中的一顆棋子。
    這些聲音在薑辰耳邊漸漸模糊,他的眼睛微微眯起,心中的寒意漸濃。雖然他不至於完全聽得清楚每一字每一句,但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敵意與隱忍。這些大臣們,在朝堂上互相算計,在背後更是刀光劍影。
    就在此時,幾位特別活躍的大臣卻站了出來,他們毫不掩飾自己在這場風波中的立場,尤以兵部尚書蘇雲良、禮部尚書穆紳儒和戶部尚書曹守庫為最。
    蘇雲良眉頭微挑,臉上帶著幾分不以為意的笑意,他慢慢站了起來,平穩的聲音卻如同巨石落入湖中,激起了陣陣漣漪:“陛下,十六皇子和兩位大人都未能履行責任,未能按時解救十三公主。既然如此,依我之見,按照陛下的口諭,徹查此事是理所應當的。畢竟,皇家的威嚴不可褻瀆。”
    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十分堅定,帶著一種權威感。他的話一出,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嚴肅了,許多大臣紛紛點頭附和,顯然,他們已經開始認同蘇雲良的立場。
    作為禮部尚書,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他的眼神深邃,猶如一池死水,透過一張表麵平靜的麵孔,能夠看見深藏其後的冷酷:“陛下,禮法不可忽視,家國之大義在此。既然十六殿下等人無法完成使命,那便應當嚴懲,以儆效尤,才能震懾不法之徒。”
    穆紳儒的言辭更顯得嚴謹而深沉。他以禮部之名發聲,目的是維護朝堂之法,但在他那沉默的眼神中,卻仿佛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算計。
    喜歡替身上位,誰把黃袍披本王身上了?請大家收藏:()替身上位,誰把黃袍披本王身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