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上隆中訪英才,路遇豪傑刀戰槍
字數:7615 加入書籤
“可是山東地麵京東西路濟州府下‘白衣秀士’王倫一夥所占據之處?”
“摩雲金翅”歐鵬問道。
“不錯,那水泊梁山瀕臨巨野澤,自五代至宋,黃河多次潰決,水匯山麓,圍成大澤,形成這方圓八百的梁山泊,水域廣闊,中間又有大片陸地,若能占據,練出一支強大水軍,其水域便是天然屏障,任它多少兵馬而來,也是無濟於事。”
聽了李寒笑的描述,蔣敬、馬麟、陶宗旺都連連點頭,唯有歐鵬麵露疑色問道,“可若是官軍包圍水泊,那糧草何來?”
歐鵬提出的這個問題幾乎是水泊梁山唯一的弱點,因為原著裏麵梁山好漢都是四麵去打貪官汙吏,劫掠府庫官倉獲得糧草,而自身並不生產,所以沒有辦法自給自足。
當初高俅征討梁山泊,就有人說過應該包圍住梁山泊,困死梁山好漢,讓他們糧荒。
隻不過八百裏水泊梁山水域太過廣闊,全部包圍不太現實,再加上高俅不聽良言,這個計謀就沒有實施。
其實這個困境對於別人來說是困境,但是對於李寒笑來說並不是。
因為他穿越來時帶了一個土豆和一個紅薯,經過他種植兩年,已經獲得了良種,隻要在梁山泊播種,完全可以可實現自給自足。
梁山泊的土地也是很廣闊的,水域方圓八百裏,陸地更為廣闊,其中拋去關隘之外,更多的則可以開墾為耕地。
到時候你圍著吧,反正我有吃的,自己種地,怕你圍?
“糧食自然是大事,不過我這裏有東西可解此危,看看這個!”
李寒笑取來了一個拳頭大的土豆給四傑看了看。
“這是什麽?”
蔣敬心說自己還見過點世麵,但是這東西是個什麽玩意他真是看不出來。
“石頭?”
陶宗旺一個農民出身的人認不出來,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此物乃是我從海外來客處所得,畝產五十石不止,播種下去,足矣……”
李寒笑還沒說完,“九尾龜”陶宗旺可不淡定了,直接大喊一聲,“什麽?多少?五十石!”
在宋代,一石等於97千克,即現代的151.92市斤,這個產量,宋朝的主要作物是沒有這個產量的,就是把五穀雜糧歸到一塊兒,也夠嗆。
陶宗旺是真有點恍惚,他是不太信這土疙瘩能有這麽驚人的產量,同時也有的希望這東西真的有這樣的產量……
當初他上黃門山就是因為年景不好,地主逼租子,他交不上,結果被地主逼租子把老爹活活打死,他為了報仇殺了地主滿門。
要是這東西是真的,農民老百姓可好過多了……
“我這輩子沒聽說過什麽東西能畝產五十石,稻、 黍、 稷 、麥、菽都不可能,李二哥,你可莫在這個上麵戲弄我們弟兄!”
陶宗旺一臉嚴肅,似乎李寒笑要是說假話,他能立刻拿鐵鍬拍死李寒笑。
“好,我李寒笑在此發誓,若是此物沒有我所說的產量,我叫天雷劈了,地母吞了,烏龜王八活吃了!”
見李寒笑賭咒發誓,眾人才算是信了,歐鵬又問,“此物叫什麽?真能吃?若是真能吃,不如先弄點弟兄們嚐嚐!”
“嚐個屁!要是這東西真能畝產五十石,那你吃一個就是少了一車糧食啊!”
陶宗旺把土豆從歐鵬手裏奪回,十分心疼的說道。
“怎樣?四位兄弟,我李寒笑別的不敢保證,但保證能讓你們和黃門山上下的諸位兄弟過上好日子,不愁吃飽,日後為國為民,做一番大事。”
李寒笑說罷,四傑對視一眼,隨即跪倒在地,齊聲道,“李二哥在上,我四人才疏學淺,願隨李二哥行俠之大者,今後但憑差遣!”
“既然是自家兄弟,速速請起!”
李寒笑終於收服了黃門山四傑之心,當晚在山上,歐鵬吩咐大擺酒席,暢飲一番,次日整頓山寨,收拾細軟,拔寨起行,願意同走的嘍囉,跟著同行,不願意的,給錢返家。
結果,這些黃門山的嘍囉基本上都是被逼得家破人亡,沒了家室,又犯過些大大小小的事,無處可去,最後一個走的都沒有,算上家小人等,七百出頭一個不少。
“哥哥,我們這麽多人,又有刀槍兵器隨身,遠行到山東,諸多不便,不知哥哥可有對策?”
第二天整頓裝車完畢,“神算子”蔣敬找上了李寒笑,詢問辦法。
“好辦,我們這麽多人,可分散為二百人一隊,每一隊前後相隔十裏距離,扮成遠行客商行進。”
說幹就幹,李寒笑劃分了一下,把七百出頭的人劃分為三隊,自己、歐鵬、郭盛帶著一隊,蔣敬、鄧飛、馬麟帶著一隊,陶宗旺、楊林帶著一隊,離開黃門山,準備渡過漢水,自新野北上。
隊伍行進兩天有餘,路上雖有官差路過,但也都當成了是客商,相安無事。
“哥哥,此處不遠,便是當年諸葛孔明躬耕之隆中了!”
歐鵬望著遠處山中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哦?原來此處便是隆中邊界,若不是要趕路,真想去看看!”
李寒笑平生敬佩諸葛丞相,倒還真想去看看。
“哥哥,去看看也不妨,我們走了一天,就是人不歇息,拉車的牲口也當歇歇,不如在前方紮下營寨,派人去告知後麵幾位兄弟,叫蔣敬兄弟暫時幫你我帶領前隊,我路途熟悉,陪哥哥去遊覽一番如何?”
歐鵬是荊州人,熟悉地理,又善解人意,這番安排,倒也合理。
“好,那就按你說的辦,叫蔣敬兄弟來!”
這邊蔣敬來帶領前隊休息下,李寒笑與歐鵬兩人便直奔隆中山中而去。
“久聞此地為諸葛孔明躬耕之處,果然山明水秀,藏風聚氣,不錯!”
李寒笑由衷的讚歎隆中的形盛,歐鵬也開口道,“古時有臥龍在此躬耕,今時今日也有不少隱士在此地隱居,哥哥為何不去看看?”
“噢?那就去看看!”
李寒笑本來想著到隆中去還能找到幾個人才,結果剛走了沒多遠,就看見官道之上飛奔而來一人一馬。
這人,來勢洶洶,你追我趕,左手抱著一個人頭大小的布包,右手裏握著一杆虎頭點鋼槍。
這人在官道上縱馬疾馳,看見了李寒笑兩人,虛發直立,大吼一聲,“呔!你們這些混賬,拿命來!”
說罷,挺槍直取二人。
李寒笑見狀,心說不好,抓了金弓銀彈在手裏,歐鵬抽出腰刀,立刻戒備起來。
“你失心瘋嗎?”
歐鵬催馬上前,先要抵擋一陣,他實在不明白,他和李寒笑與這人素昧平生,這人為什麽上來就要拚命。
而李寒笑則注意到了此人手中的虎頭點鋼槍槍杆不是木頭的,而是純金屬,重量應該不下三十多斤。
這是一個高手!
“歐鵬兄弟小心!”
李寒笑警示歐鵬的同時,二人已經過了一招,那人單手持槍直刺歐鵬左前胸,簡簡單單一招。
而歐鵬也是用佩刀去隔槍頭,卻難如登天,那一槍上攜帶的力道不小,他用的是短刀,本來就在距離上吃虧,力量上也不占便宜。
“嗨!”
那人與歐鵬交馬而過,轉身就是一個“單車飛輪”,點鋼槍如鐵棒一般橫掃過來,虎虎生風。
歐鵬雙手握緊佩刀一擋,悶響一聲,佩刀被打得刀口卷刃不說,他自己的雙臂也被震得發麻。
這兩人實力有著不小的差距,再打下去估計歐鵬出不了十幾招就得敗了!
“那漢子,住手!看招!”
李寒笑雖然打出銀彈,但是他總覺得這人似乎和他們兩個有什麽誤會,所以雖然出手,但也是提前提醒,是不希望雙方打個不死不休,畢竟雙方是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開!”
那人聽見了李寒笑的警告,也看到了他打出銀彈,立刻一個崩槍把歐鵬震退到了一旁,手中點鋼槍來了一個“挑車式”半空中崩飛了那顆銀彈。
但是,銀彈的力道也是超乎他想象的,居然把他虎頭點鋼槍的槍尖給震得微微顫抖。
“暗器!好不要臉!”
那人擋下了銀彈後,又轉變目標,向李寒笑殺來,李寒笑見他不依不饒,抓起馬鞍橋上的三尖兩刃刀,要會他一會。
“著!”
那人點鋼槍一個“攪四海”,槍花直逼李寒笑頭部,李寒笑則是三尖兩刃刀謹守門戶,來了個“意守乾坤”,刀法封住槍路,隨即刀刃向前推,想要順著槍杆滑把向前去削對方的持械手。
而那人也看出來了李寒笑的企圖,立刻把槍往下一沉,雙手一翻,把長槍掉了個個,在馬背上掄圓了,一槍柄自上而下掄下來,劈砸李寒笑麵門,正是一招“摔槍勢”。
這一招力道可夠足的,李寒笑不由得把兩個膀子注入力氣,三尖兩刃刀往上一架,“嘭”的一聲,砸得金鐵交鳴之聲暴起。
歐鵬在旁邊觀戰,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比起這兩人差了太多,貿然上去,隻會添亂。
李寒笑架住這一槍,而那人則使勁往下壓槍柄,妄圖壓住李寒笑,把他壓落馬背。
這人力氣不小,李寒笑雖然不會輸給他,但也不想耗費大量力氣和他硬拚 還是使用些巧妙招數為好。
於是,李寒笑便來了個“雲龍翻身”,他本來就已經將三尖兩刃刀整體舉過頭頂,將對手上劈下來的武器格架,此時前手略收,後手舉高,雙腿一夾戰馬,戰馬立刻往前一躍。
這就是借著馬力頂開了對方的壓製,隨即李寒笑手中三尖兩刃刀便如同雲中龍向下探爪一樣斜向下前刺對手頭頸胸腹部。
若是那人用槍去擋,李寒笑則是再接轉腕的左右撥砍和揮砍,確保萬無一失。
而那人見了李寒笑突然變招,立刻就要見招拆招,但是此刻正午太陽直射,照在了李寒笑的三尖兩刃刀上,李寒笑的三尖兩刃刀刀柄上的銀絲把極其強烈的陽光反射到了那人臉上,直接給他造成了短暫的致盲。
眼看著這人就要殞命刀下,他胯下的那匹黑色戰馬卻救了他,以極快的速度向左側平移跳躍,躲開了這一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寒笑收住三尖兩刃刀,心說看來這也是一匹寶馬啊,能通人性!
那人感受到刀鋒擦著耳朵過去,心有餘悸,呆在原地一時沒有再上來進攻。
“那漢子,我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你為何對我出手!”
而李寒笑也趁此機會詢問起來。
“啊?你們是什麽人?”
那人也懵了,眼神呆滯的反問回去。
“我們是遊客在此遊覽,你不分青紅皂白就殺來,我們不得不迎戰!”
那人弄明白了情況之後,一拍腦門,連聲道歉,“哎呀呀!我誤以為你們二人是歹人,認錯了人,確實該死!”
“不知者不為罪,何況現在情況已經言明,在下李寒笑,這位是歐鵬兄弟,敢問閣下是誰,端的好槍法,神出鬼沒!”
李寒笑這邊自報家門,那人也在馬背上抱拳道,“在下原本是歙州人士,姓王名寅,乃是山中石匠,隻因來此采荊山之玉,不巧卻遇到劫匪,才以為你們二位也是同黨,失禮之處,萬望海涵!”
“王寅!”
李寒笑心裏已經掀起了八級地震,因為這位王寅可是水滸原著裏麵的一位高手!
原著裏王寅本是方臘的部下,因為頗通文墨,精通謀略,方臘加封做了文職,官爵是兵部尚書,管領兵權之事。
王寅原本是歙州山裏石匠出身,慣使一條鋼槍,這條槍神出鬼沒,萬夫莫擋,這個剛才李寒笑已經見識過了,而他坐下有匹寶馬良駒名喚“轉山飛”,這匹寶馬登山渡水,如履平地,估計也就是剛剛救了王寅一命的這匹黑馬。
他雖然是個文官,但是戰績極其過硬,能文能武,在原著裏盧俊義領兵進攻歙州時,王寅設下計策坑殺“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
而其個人戰績也不錯,歙州城破時,王寅逃出城圍,連續殺死兩個梁山泊步軍將校“青眼虎”李雲和“石將軍”石勇,後在抵敵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人圍攻時以一敵四,毫不畏懼。
隻可惜後來“豹子頭”林衝趕來,林衝戰力毋庸置疑,他實在是不能抵擋,在五人聯手下被亂刀分屍。
由此可見,他的實力起碼不會遜色於梁山泊五虎將和八驃騎先鋒使,單打獨鬥沒準真不怕林衝。
“原來是王寅兄,久聞大名,不知你在何處遇上匪徒?”
荊山自古產寶玉,據傳和氏璧就出自此山,他在此采玉,李寒笑猜想,王寅應該是采了些好玉,才被人盯上。
“唉……李兄可知和氏璧嗎?”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