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宋江明修棧道,柴進暗度陳倉
字數:5958 加入書籤
次日,張叔夜得報,昨天送到招募新兵招兵站的糧草車裏麵發現了兩個皇城司侍衛的屍體。
張叔夜非常吃驚,看來這濟州城裏麵當真是有水泊梁山的奸細,而且已經和這些皇城司侍衛交上手了!
隻可惜,這兩個皇城司侍衛提前沒有把任何情況告知張叔夜,他們想著的是自己把事情給辦完了之後,再去邀功請賞。
這也是宋朝皇城司的一貫規矩,因為在事情沒有到達最後之前,你要是上報了情況,結果再出現了什麽突發情況,那最後可就對不上賬了,皇城司內部會對這種現象進行嚴懲,所以他們都習慣在瓜熟蒂落,沒有變數之後,才進行上報。
張叔夜是看不見,也摸不著,就知道梁山泊的勢力已經滲透進了濟州府,而“智多星”吳用告訴他,來就來吧,日後在關鍵時刻,他們不然有大動作,到時候再順藤摸瓜,如果現在就全城搜捕,很有可能搜捕不到不說,而且還很容易造成城內老百姓的恐慌,鬧得雞犬不寧,六畜不安的。
本來濟州城內還算是不錯,百業興旺,要是弄得人心惶惶,財政方麵怕是又得出大問題了。
而在此期間,“呼保義”宋江也成功到達了張叔夜的幕府,張叔夜也終於見到了他在西北就曾經聽說過的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孝義黑三郎”。
論長相嗎,宋江其實生得黑矮,這也是讓宋江非常自卑之處,但是他這個人的氣質不錯,也算是有些補救,張叔夜初見宋江,便覺得他氣度不凡,與他交談之後,又發現這個宋江確實是個忠於朝廷和官家的人,誌向有且隻有一個,就是忠君報國,做一番事業出來。
當然 張叔夜也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點野心的流露,但是他倒是不在乎,因為在他看來,宋江的誌向是忠君報國,為國效力,在這個方麵上有野心也隻會讓國家更加興旺,屬於好的發展方向。
而且,張叔夜也覺得,宋江之前是胥吏出身,衙門裏麵的各項公務他都非常熟悉,當時鄆城縣的時文斌經常是把各項公務交給宋江來辦理,無論是訴訟案件,府庫錢糧,一應諸般事宜,宋江都能弄得得心應手。
所以,張叔夜也在考慮,能不能想辦法讓他宋江做個官。
這個世界不缺千裏馬,缺的是伯樂,但是很多人也可能非常的疑惑,就是宋江按說人品,聲望都不錯,家裏也有錢,怎麽就當不了官呢?你看人家武鬆打死個老虎,賞識他的人是個縣令,於是武鬆就做了個都頭,還有那高俅踢的一手好球,賞識他的人是個皇帝,於是高俅就做了太尉。
而宋江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卻沒有貴人幫助,也就隻能靠造反出人頭地了。
其實這也是和北宋文官的選拔途徑相關,基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蔭補,需要你有一個當官的一個好爹;這個宋江沒有。
第二個是走製舉也就是推薦製度,就需要你認識一個大官,結果宋江認識的最大的官是鄆城縣的時文斌,縣官,一個縣官能幹什麽?他都沒有製舉的資格!
第三個,就是走科舉,需要考試,但是宋江的問題在於,他入了吏籍,是不得科舉的。
所以,宋江說穿了就是個鄉下土財主,沒有個當大官的爹,也接觸不到高級官員,按理說唯一當官的路子就是考試了,但既然他已經做了吏,那大概率科舉考試也和他無緣了。
宋朝時期,官吏是區別對待的,吏不是官員,基本上一輩子沒有做官的機會,胥吏若想成為官員,需經過多次考試以獲得“入流”資格。
宋朝沿用了唐朝的流外銓製度,但限製更為嚴格,吏人即使獲得了“流外官”的資格,仍需通過多次考試才能成為正式官員。
這一製度旨在區分胥吏與官員的身份,並通過考試選拔真正有能力的官員,因此,做了吏之後,並非完全不能做官,而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並通過嚴格的選拔程序。
這個考察過程很有可能延續個一二十年,你還得上下打點,而且考核還十分嚴格,基本上過不了。
所以,他宋江混到了三十多,還是一個小吏……
但是,張叔夜是有製舉的資格的,他有意提拔宋江,但也知道,一個人越想要有的東西,你先許給他,然後再拿著這東西吊著他,始終讓他感覺這東西是若即若離的,好像自己再多使使勁就能夠碰到一樣,讓他先拚命給自己帶來價值。
就像是追著胡蘿卜跑的驢子一樣……
當然,這個主意其實是那“智多星”吳用給張叔夜出的……
果不其然,在宋江聽到張叔夜想要任用他,走製舉的名額讓他做官的時候,宋江都哭了,半輩子了,終於等來了這麽一個機會,激動啊,興奮啊……
但是,張叔夜說了,他要先考校考校宋江,宋江一想也是,這自己作為胥吏,想要走製舉當官,也是要經曆過嚴格的考核才行的。
而張叔夜告訴他,現在他想要剿滅水泊梁山賊寇,但是缺少人才,最為缺少的就是軍事方麵的人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後,張叔夜就說了,你作為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在江湖上的地位和聲望基本上沒什麽人能比,人麵廣啊,那你就想辦法招來一些人才,不管是黑道白道的人才,隻要是能夠為朝廷效力,立功的都給編製。
這樣,既能夠成全宋江的朋友之義,也算是他的理工表現,張叔夜好給他製舉的名額。
張叔夜這招可謂是正打在了“呼保義”宋江的七寸上了,他立刻就像是打了雞血似的,立刻拍著胸脯和張叔夜保正,自己保正給張叔夜招攬來一隊“人才大軍”!
這也是“智多星”吳用為什麽容得下他宋江的緣故,就是因為宋江在江湖中的地位高,人麵廣,能夠幫助張叔夜招攬來無數的人才,而他“智多星”吳用不服他宋江不行,這一點他“智多星”吳用當真是望塵莫及。
宋江當即是奮筆疾書,在腦海內想起自己以往交往過的各路英雄好漢,一個個的給他們寫信,說自己在為濟州官府招賢納士,你們快來吧,來了為國出力,給編製,立功受賞之後還能給官做,之前犯了事兒的也不怕,隻要不是十惡不赦大罪的那種,都可以來,可以立功贖罪。
這也是張叔夜管這蔡京蔡太師要來的用人方麵的特權,因為他張叔夜這些年也已經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有本事的人他在如今的這個道君皇帝宋徽宗的治下,身上不犯事的似乎不多,甚至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越有本事的人,身上犯的事兒反而越多,不知道怎麽回事。
宋江這第一封信,先寫給了誰呢?是寫給了橫海郡滄州“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的。
畢竟,這柴進人稱“再世孟嚐君”,門下門客不小於三千之數,而這“呼保義”宋江雖然之前和小旋風”柴進並沒有見過麵,但是一直有書信來往,神交已久,畢竟,在江湖中,他們兩個的名聲大抵相等。
所以宋江懇請柴進柴大官人可以把這個消息告知他手下一些想要入官府的門客,叫他們前來濟州。
按說,這“小旋風”柴進肯定是不願意把自己的門客白送人,畢竟他的這些門客都是他自己出錢養著的,送給朝廷去幹嘛?
但是,這些柴進的門客裏麵,也不乏一些沽名釣譽之徒,雞鳴狗盜之輩,也來柴進這裏混飯吃,柴進為了保持他的賢名,所以在明麵上並不好驅趕他們,但是這樣混飯吃的家夥越來越多,還有很多柴進所不喜歡的莊客,在柴進的莊子上,讓他十分的礙眼。
柴進正好不知道該想個什麽樣的辦法驅逐這些人呢,他“呼保義”宋江的這封書信就來了,他“小旋風”柴大官人一看,高興燦了,這不有地方發落了嗎?
於是乎,他就集中了這些他討厭的門客、莊客,共計二百來個,全都告訴他們,如今濟州府官府軍中招賢納士,不問前惡,以前犯過事的也沒問題,送他們去圖個前程,叫心腹人帶著他們一路送到濟州府去。
按說,這“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秘密的和水泊梁山幹著往遼國境內販賣那高度白酒換取馬匹的地下生意,要是知道這宋江在這裏“招兵買馬”,是為了攻打梁山,他一定是借口推辭。
但是,他比較遲鈍,就沒動腦子好好想想,這水泊梁山就在濟州府的轄區之下,這“呼保義”宋江替這濟州府招兵買馬,官府的兵馬是用來幹什麽的?
而這濟州府境內又沒有其他的山頭,你說這水泊梁山能不受到威脅嗎?
但是,這“小旋風”柴進還沉浸在能夠送走這二百來號礙眼家夥的喜悅之中,哪裏有那麽多的心思來想那麽多,還給“呼保義”宋江回了封信件讓人帶過去,在心裏說什麽既然是大名鼎鼎的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孝義黑三郎”開口,他“小旋風”柴進自然是義不容辭之類,總之是極盡彰顯他“再世孟嚐君”的風範。
而宋江那邊第二個寫信的對象,則是他的“真.刎頸之交”,原著裏麵另外一個在他墳頭“自掛東南枝”的高級戰力,現任清風寨副知寨,“小李廣”花榮。
這兩個人的感情,就匪夷所思的非常之好,《水滸傳》原著裏麵並沒有提及他們兩個有什麽交情,也沒有提及他們兩個交情的相關細節,但是在“小李廣”花榮出場的時候,他們兩個就好得跟一個人似的,以至於這後世都有人懷疑這倆人是不是“龍陽泣魚”,玩了一出“黑白配”……
總之,這兩個人的交情就是好的不得了,而宋江給“小李廣”花榮寫信,也是聽了張叔夜說,他在蔡京蔡太師那裏獲得了能夠平調其他州府官員的權力,所以他宋江就第一個想到了這自己的兄弟,“小李廣”花榮。
花榮的本領可不是蓋的,神箭手一個,放暗箭那是百發百中,本身實力在梁山泊八驃騎先鋒使裏麵也算是靠前的,能和“霹靂火”秦明硬碰硬打上幾十回合,如果能夠來到濟州府做官,自然能夠受到張叔夜的賞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在青州府那邊,“小李廣”花榮官位不高,還受壓製,上麵還有個兵馬統製“霹靂火”秦明作為最高戰力,顯不出他,就連本事本來就不如他的青州兵馬督監“鎮三山”黃信的官位都比他“小李廣”花榮要高,不好混啊。
而且,宋江知道,原本這青州的盜匪特別多,幾乎是盜匪橫行,但是自從生辰綱事件之後,青州府境內的大山頭基本上都被一掃而光,匪患瞬間就緩解了。
以前還能靠著剿匪而獲得些戰功提升的“小李廣”花榮,一下子就無的放矢,沒有用武之地了。
而濟州這邊就不一樣了,梁山泊賊寇的剿滅刻不容緩,“小李廣”花榮來了,估計直接就能補上原本黃安的位置,到時候直接就是濟州府的軍隊一把手。
而“小李廣”花榮那邊因為比起滄州那邊,距離較為近一些,所以“小李廣”花榮也就迅速的回信給宋江了。
他在信中和宋江說,哥哥,不是我不想去,這邊這正知寨天天防賊一樣的防著我,我也非常討厭,也想走,跟你一起混去。
但是,這青州的知府慕容彥達可不好惹啊,他是皇親國戚,我如果去了,引起他的不滿,恐怕到時候鬧大了,這對於濟州府都沒好處。
這慕容彥達便是青州的知府,徽宗宮中慕容貴妃之兄,算是一家國舅爺,也是奸臣一黨。
不過,他“小李廣”花榮說,他最近剛剛捉捕到了兩個山大王,這兩個人也有點本事,要是宋江願意要,他就先把這兩個人給宋江送過去。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