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錦毛虎弄巧成拙,矮腳虎自投囹圄
字數:7448 加入書籤
這倆人是誰呢?正是那原本清風山上的山大王,之前跑掉了的那“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
這兩個人在當初攻打清風山時跑了,而那“白麵郎君”鄭天壽戰死,這兩個家夥帶著清風山的少量嘍囉兵逃離了清風山。
雖然說是僥幸活了下來,但是他們在青州自此也是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幾乎就是遊蕩的狀態,手下跟隨的小嘍囉漸漸的也都開了小差,最後手下就剩下了幾十人。
這“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最後決定要離開青州,遠走他鄉,另起爐灶,再度占山為王。
但是,他們銀根緊縮不說,也沒有錢財能夠當盤纏了,畢竟當時緊急逃離清風山,他們基本上是事發突然,什麽都沒有帶,錢財見底。
所以,這倆人一合計,想在這青州地麵上再劫掠一筆大錢,然後帶著的眾兄弟跑到南邊去,再度另起爐灶。
而這兩人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要劫取這送往清風寨的軍餉!
一來,這軍餉運輸到這清風寨前,要經過一片樹林,便於伏擊,第二就是送軍餉的有馬車,直接駕駛馬車就走,方便,不然上千兩銀子,光是背上那都走不動了。
這第三,自然就是錢數足夠的多了。
話說這清風山離青州不遠,隻隔得百裏來路,這清風寨卻在青州三岔路口,地名清風鎮。
因為這三岔路上通三處惡山,因此特設這清風寨在這清風鎮上,那裏也有三五千人家,卻離這清風山隻有一站多路。
所以,他們準備在軍餉經過清風山之時,迅速劫了去,趕緊跑,畢竟現在清風山上的山寨已經是不複存在,蕩然無存了,他們兩個料定這些押運軍餉的官軍到了此地,定然是不設防備的,正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他們隻想速戰速決,他們知道,那清風寨副知寨“小李廣”花榮,乃是青州這地麵上上數一數二的好漢,不僅槍法了得,更有一手神射之術,百步穿楊,箭無虛發,莫說是他們兩個,就是“白麵郎君”鄭天壽還活著,三個人也不是對手,所以必要在他趕來之前,劫取那軍餉。
這兩人便依計行事,這一日正值夏至之日,乃是這一年之中,白晝最長之時,待到暮色初臨時分,清風山北麓的鬆林道上,三十餘名青州兵卒正拉著軍餉和糧車緩緩而行。
但是,他們沒料到的事情是,這個押運軍餉的人……
當先一匹白色駿馬上,端坐著位白袍將軍,手中倒提一杆爛銀點鋼槍,槍尖斜指地麵,月光下泛著幽幽寒芒。
此人正是清風寨副知寨"小李廣"花榮。
他劍眉微蹙,忽聽得前方鬆濤聲中夾雜著枯枝斷裂的脆響,當即勒住韁繩。
那馬兒前蹄方落,便見道旁荊棘叢中驚起三兩隻寒鴉,撲棱棱掠過眾人頭頂。
"且住!"
花榮抬手止住隊伍,側耳細聽片刻,忽地冷笑一聲:"這般粗淺的埋伏,也敢來劫官家,現身吧!"
話音未落,那“小李廣”花榮手中銀槍如白蟒出洞,猛地挑開道旁一叢枯草。
但見三根削尖的鹿角木赫然顯露,鋒刃上還塗著黑乎乎的樹膠,是為了一會兒攔住去路,那兩個山大王所特意準備的。
這“小李廣”花榮為什麽會跟隨著青州城運往那清風寨的糧車和銀車回來呢?
原來,是這“小李廣”花榮去青州城給自己的妹妹花寶燕買了些東京城來到胭脂水粉當做生日禮物,正趕上了這隊銀車和糧車正要發出,他就跟著回來了。
這“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的情報工作沒有做到位,還以為是這“小李廣”花榮在清風寨呢,哪裏想到他就在運輸隊伍裏?
林中突然爆出炸雷般的呼喝,兩騎從山坳裏轉出。
左邊馬上坐著個赤麵黃須的壯漢,手中九環鋼刀映著月光,正是"錦毛虎"燕順;右邊矮墩墩的漢子倒提丈二點鋼槍,一張柿餅臉漲得通紅,卻是"矮腳虎"王英。
"好眼力!"
“錦毛虎”燕順鋼刀虛劈,刀環嘩啦啦作響,"隻是今日這些東西,爺爺們要定了!"
說罷使個眼色,“矮腳虎”王英會意,長槍一抖便朝“小李廣”花榮麵門刺來。
這一槍來得刁鑽,槍頭顫動間竟分作三點寒星,正是江湖上常見的"毒蛇吐信"。
這夜裏夜色黑,他們兩個根本沒人出來這眼前的人就是那“小李廣”花榮,才敢如此放肆。
“小李廣”花榮卻不慌不忙,銀槍自下而上斜斜一撩,正搭在“矮腳虎”王英槍杆七寸處。
但聽"錚"的一聲,“矮腳虎”王英隻覺掌心發麻,那槍頭竟被銀槍黏住般往旁帶去。
說時遲那時快,“小李廣”花榮手腕輕轉,槍纂已如靈蛇擺尾,啪地打在“矮腳虎”王英右腕神門穴上。
"啊呀!"
“矮腳虎”王英痛呼一聲,長槍險些脫手。
“錦毛虎”燕順見狀大喝,鋼刀挾著風聲攔腰斬來。
他“錦毛虎”燕順心說不對啊,怎麽一個押運糧車的能有這麽好的功夫呢?這不對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疑惑歸詭異,但是這“錦毛虎”燕順的手比腦子要快,刀先揮出去了,但見那“小李廣”花榮雙腿夾緊馬腹,那匹白色駿馬通靈般側移半步,銀槍順勢回旋,槍尖正點在鋼刀護手上。
火星四濺中,“錦毛虎”燕順隻覺刀身傳來一股綿勁,竟似陷入蛛網般難以抽回。
三人戰作一團時,林間又竄出五十餘嘍囉,將官兵團團圍住。
“小李廣”花榮瞥見士卒們結陣苦戰,忽地長嘯一聲:"眾軍休慌!且退到山石後!"
話音未落,銀槍化作漫天梨花,逼得二寇連連後退。
他趁機摘下飛魚帶鐵胎弓,左手自走獸壺箭囊中撚出三支雕翎箭,卻不搭弦,反手擲向三丈外一株老鬆。
"奪奪奪!"
但聽得三聲悶響,箭矢竟穿透半尺厚的樹幹,露出三寸箭簇。
正要撲上的嘍囉們駭然止步,但見那箭尾白羽尚在顫動,排成個品字形,正是軍中示警的穿雲箭式。
“錦毛虎”燕順臉色鐵青,鋼刀虛晃一招跳出戰圈,厲聲道:"不對,這是……是姓花的!"
這“錦毛虎”燕順看出來了,眼前這個人,正是那“小李廣”花榮啊!
話音未落,忽見“小李廣”花榮馬鞍旁閃過銀光——原是那銀槍不知何時已橫在馬前,槍尖猶自滴落血珠。
王英低頭一看,自己胸前皮甲竟不知何時被挑開三寸裂口,卻未傷及皮肉半分。
“哥哥!”
“矮腳虎”王英滿臉恐懼,他和“錦毛虎”燕順哪裏是“小李廣”花榮的對手,他們兩兄弟這回可算是自投羅網了!
此時西風驟起,卷得鬆濤如怒,“小李廣”花榮白袍獵獵,忽見有個嘍囉的鋼刀劈向個跌倒的老卒,當即張弓如滿月。
但聽弓弦嗡鳴,一支狼牙箭破空而去,正射中那嘍囉右臂曲池穴,那鋼刀"當啷"落地,那嘍囉還未及痛呼,第二箭已至,將他一顆眼珠子射得粉碎,穿了腦顱。
那“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見勢不妙,拍馬欲逃。
“小李廣”花榮冷笑一聲,三指扣住兩支箭同時射出。
但見兩支箭一前一後,後箭竟追上前箭箭尾,兩箭相撞後突然分射左右,正釘在“矮腳虎”王英馬頭兩側三尺處。
那馬兒驚得人立而起,將“矮腳虎”王英掀落塵埃。
而那邊的“錦毛虎”燕順也是遭射了馬,倒在地上。
“與他拚了!”
此時這兩人眼珠子都紅了,都知道這“小李廣”花榮射術無雙,要是跑遠了,一箭也就死了,倒是不如衝上去和他拚個近身。
“小李廣”花榮見二人來勢洶洶,心中不慌不忙,手中銀槍一抖,迎了上去。
隻見他槍法如龍,招招淩厲,“錦毛虎”燕順的鋼刀雖猛,使出渾身解數,卻始終無法近身。
“矮腳虎”王英見狀,挺槍來助,二人一左一右,夾攻花榮。
“小李廣”花榮以一敵二,絲毫不落下風,銀槍舞得密不透風,燕順、王英的攻勢竟被他一一化解。
戰至三十餘合,那“小李廣”花榮是貓捉耗子,先玩夠了再說,所以並沒有用出來十分的本事,而那燕順、王英漸漸力不從心,心中暗驚:“這花榮果然名不虛傳,槍法如此了得!”
花榮見二人攻勢漸緩,心中暗喜,手中銀槍猛然一挑,將王英的長槍挑飛,隨即一槍刺向燕順。
燕順大驚,急忙揮刀格擋,卻被花榮一槍震得虎口發麻,鋼刀險些脫手。
花榮見時機已到,猛然收槍,抓取弓箭,搭箭上弦,對準燕順,喝道:“燕順,看箭!”
燕順聽得箭聲破空,急忙閃避,卻已來不及,隻聽“嗖”的一聲,箭矢正中燕順左肩,鮮血頓時湧出。
燕順痛呼一聲,手中鋼刀落地,身子一晃,險些跌倒。
王英見燕順中箭,心中大駭,急忙挺槍來救。
花榮冷笑一聲,再次搭箭上弦,對準王英,喝道:“王英,你也吃我一箭!”
王英聽得箭聲,急忙閃避,卻見花榮的箭矢如影隨形,直奔他胸口而來。
王英大驚,急忙撿起槍來,揮槍格擋,卻聽“鐺”的一聲,箭矢正中槍杆,震得他手臂發麻,長槍險些脫手。
那燕順見花榮槍勢如虹,急喝一聲:“孩兒們,圍住這廝!”霎時那數十嘍囉揮舞刀槍,自四麵八方向花榮撲來。
花榮冷笑一聲,銀槍橫掃如白蟒翻江,當先兩名嘍囉手中樸刀應聲而飛。
卻見他忽地策馬回旋,槍尖點地借力,整個人騰空躍起,竟踩著嘍囉肩頭掠過三丈,穩穩落在一處一塊大大的青石之上。
王英見狀,挺槍直刺花榮下盤,花榮銀槍倒轉,使個"玉帶纏腰"的招式,槍杆與王英鐵槍相撞,火星四濺間,右腳猛蹬石壁,借力翻身落在王英身後。
燕順鋼刀已至,刀刃破空聲尖銳刺耳,花榮卻不避不讓,銀槍斜挑,槍纓忽地散開,正迷了燕順雙目。
說時遲那時快,花榮左手已從箭囊撚出三支雕翎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著!”一聲斷喝,三箭連珠而出。
首箭釘入燕順束發鐵冠,將其發髻打散;次箭擦著王英耳畔掠過,直沒入身後鬆樹三寸;末箭竟穿過兩名嘍囉衣襟,將二人釘在一處。
這般箭術,驚得眾賊肝膽俱裂,攻勢頓時一滯。
要不是想要活捉他們兩個,以“小李廣”花榮的本事,也本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
燕順披頭散發,狀若瘋虎,鋼刀舞作一團銀光撲來。
花榮銀槍虛晃,忽地賣個破綻,燕順大喜,刀勢全力劈下,卻不料花榮早已側身,槍尾橫掃其膝窩。
燕順踉蹌之際,花榮反手取弓,弓弦響處,一支無鏃箭正中燕順右腕“神門穴”,鋼刀當啷墜地。
王英見勢不妙,虛晃一槍便要遁走。花榮縱聲長笑:“王頭領,請留步!”
說話間連發五箭,箭箭射在王英落腳處前三寸,逼得他步步倒退。
最後一箭更是射斷束甲絲絛,王英鎧甲應聲而落。
花榮銀槍突刺,槍尖抵住王英咽喉,左手長弓橫掃,將欲救主的嘍囉擊倒一片。
此時燕順方要掙紮起身,卻見花榮足尖一挑,地上鋼刀飛起,不偏不倚插在他胯間泥地,距要害不過半寸。
燕順冷汗涔涔,再不敢妄動。花榮聲如洪鍾:“爾等聽著!若再上前半步,便叫這二賊立時斃命!”
數十嘍囉麵麵相覷,竟無一人敢動,片刻後便作鳥獸散,花榮也不管他們任其去了。
花榮見二人已無還手之力,便收起弓箭,提槍上前,喝道:“燕順、王英,你二人還不束手就擒?”
燕順、王英見大勢已去,隻得丟下兵器,跪地求饒,花榮命手下將二人綁了,押回清風寨。
卻說花榮單騎押著二寇回寨,經過了清風鎮,沿途百姓焚香拜道。
及至寨門,正遇聞訊趕來的知寨劉高,這劉高本欲斥責花榮擅動刀兵,卻見百姓歡呼雷動,隻得強堆笑臉道:“花知寨真乃神人也!”
花榮淡然下馬,命人取來傷藥為二寇包紮,朗聲道:“劉知寨,好漢惜好漢,他們二人若願洗心革麵,清風寨自當以禮相待,暫且不要薄待他們。”
那劉高則是愣了一下,便說了句,“好說。”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