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王進求情為救徒,將軍放敵為招安

字數:6249   加入書籤

A+A-


    甚至是可以分析,很有可能就是在他的起義失敗,在摩尼教徒群龍無首的情況下 那位方臘就及時的接盤了明教的底子,日後靠著這個發家起來的。
    “好個王舜臣,做事當真是滴水不漏啊!”
    李寒笑對於少華山上的情況也都大致了解了,現在少華山之上有兵馬大概兩千七,就算是拚死守衛少華山,對麵也是他們的五倍之多,估計是夠嗆能夠守得下來的。
    “史進兄弟,那你究竟是怎麽想的,究竟是想投降,還是怎麽樣?”
    李寒笑回身去問“九紋龍”史進道。
    “李寨主,我自然是不願意向官府投降,何況他們還是要去打江南的老百姓,江南的老百姓都是叫那花石綱給逼得反了,我哪裏肯?隻是我要是在此與他們拚命,則是要連累二位,二位快快離去,我與他們決一死戰!”
    “九紋龍”史進說道。
    李寒笑哈哈一笑,“史進兄弟,不入官府,那你就是要入梁山,既然是兄弟,自當是該生死同命,我們梁山泊的弟兄,沒有臨陣脫逃的,我親自來幫你守衛這少華山如何?”
    “哥哥莫要意氣用事,史進怎能連累哥哥?”
    “九紋龍”史進滿麵慚愧的說道。
    “兄弟,不怕,放心,我定然帶著你們殺回水泊梁山,我要讓他們铩羽而歸!”
    上山之後,李寒笑也已經看了一下少華山的地形。
    少華山主峰由三個並立緊連的山頭組成,當地人稱東峰、中峰、西峰。
    東峰除與中峰一狹窄的連接處外,幾乎都是筆直的岩石,仿佛一巨柱拔地而起,東峰側有娘娘廟遺址,西南側矽石下,有石床、石井。
    中峰為少華山絕頂,中峰稱少華山峰,又名獨秀峰或玉女峰,即少華山。
    從中峰沿東山梁北行,如履魚脊,即到北峰,有一塊石坪方圓十幾米,號稱王伯當的跑馬崗,旁有一圓形石槽匯集雨水,人稱飲馬池,石坪上立一巨石,隔斷通行,其西側隻有容一人通過的石砌的洞。
    西峰即五龍山,又名馬嶺山。西峰略低於中峰,峰上有一石洞,係人工開鑿,長七、八米,其內黑暗,呼之若風。相傳曾藏虎,故名老虎洞。
    少華山東峰、中峰、西峰緊緊相連,其長二千多米,最寬處隻有十幾米,南邊是深不見底的絕壁,北邊是攀登艱難的陡坡,山勢異常險峻。
    峰頂灌木叢生,鬆柏摩天,白雲繚繞,怪石矗立。站在山巔上環顧,北有渭水如帶,蜿蜒東去,東看太華山聳立雲端,魏峨挺拔,南見萬山起伏,直達天地,西望風煙萬裏,迷茫無涯。
    東峰又名阜頭峰,在今柳枝鎮張橋村南,北宋寧西五年阜頭峰崩裂,其崩山遺址今稱半截山,又稱複成山,東峰崩下的土石東西五裏,南北長十裏,壓伏民居數百戶,由此還產生了一個“山塌金鬥玉”的民間傳說。
    三座峰中,以中峰的山勢最為險峻,風景最為壯觀,所以,明清以後人們所說的少華山,就專指中峰而言。
    少華山的山勢呈“簸箕”形,其口向北,“簸箕”內稱為主峰,餘脈相連形成“簸箕”的邊沿。
    邊沿外側幾乎全是懸崖峭壁,內側也隻有石眼溝中的一條羊腸小道。
    進山不遠處,有古代留下的一道石牆,兩頭與東西峭壁相連,中有一門洞可過行人,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古代的綠林好漢所築,當地有隋末王伯當嘯聚少華山的傳說。
    通過石牆,即見滿山密布蔥鬱梢林,從中穿行而上,可達少華山主峰,也正是山寨所在之地。
    可以說,這個地形和地勢是非常適合埋伏伏筆打擊敵人的。
    隻要李寒笑安排得當,不是沒辦法打。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山底下還在等待的其他人想辦法弄上山來,要不然沒有他們的幫助,少華山還是守不住的!
    於是,李寒笑還是得問問許貫忠,也沒有辦法能把其他人也給弄上來的。
    許貫忠思考良久,最後準備用五鬼搬運術來把那些人給運上來。
    而符咒中的五鬼搬運,即是驅使五鬼來運財,簡單來說,就是將別人家的財運到自己家。
    隻不過這搬十好幾個人可不是個小消耗,估計搞完了之後許貫忠明天也就沒辦法參戰了。
    在許貫忠幾乎透支的情況下,剩下的人都被他給施法搬運到了少華山上,當眾人得知李寒笑的目的是要把前來攻打少華山的一萬多官軍打殘之後,大夥都知道,這是一場硬仗。
    尤其是“花和尚”魯智深,他在西軍裏麵待過,也非常清楚王舜臣此人可謂是能征善戰之輩,這仗,難啊!
    而李寒笑此時此刻則是在查探地形,山風掠過少華山西峰的虎頭岩,李寒笑單膝跪在懸崖邊沿,指尖沿著青石風化紋路一寸寸丈量,突然抓起把碎石拋向深澗,聽著石子撞擊崖壁的聲響計算高度,轉身對身後二十餘名頭領喝道:“取墨鬥繩尺來!三峰五險需重新測繪——朱武兄弟記檔:東峰崖頂至鷹愁澗落差二百三十七步,西峰斷魂崖至天門棧直線距離四百八十一步,中峰跑馬崗方圓二百步內可藏重甲八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話間已有士卒扛來三捆染成赤、青、黑三色的麻繩,李寒笑親自執繩丈量石牆關隘口,玄鐵劍鞘在石壁上刻下深深凹痕:“關牆原高三丈二尺,今夜再加築七尺泥磚,每五尺嵌入鐵刺藜球三枚——陳達聽令!命你率六百士卒分三班輪作,掘東峰紅膠土混合糯米漿砌牆,磚縫插淬毒鐵蒺藜,關頂女牆預留二百弩箭射孔,孔內塗砒霜粉!”
    緊接著,李寒笑又命楊春帶三百獵戶出身的老兵,將五百斤野豬油與硫磺混合熬煮,灌入陶罐封存於關樓地窖,更遣人采伐後山百年老竹,削製三千支三棱透甲箭簇,箭杆裹浸油麻布備用。
    李寒笑攀至鷹愁澗西側絕壁,腰纏牛筋索懸空探查岩縫,忽以劍柄敲擊某處發出空響,立喚石匠開鑿,竟掘出天然石窟三處,各容百人藏身。
    “天助我也!”
    李寒笑撫掌大笑,令“花和尚”魯智深率八百力士搬運巨石,於石窟內囤積萬人半月糧草,又命人將百張蹶張弩拆卸運入,洞窟口覆以藤蔓偽裝,內設絞盤機關,戰時可由內向外發射弩箭。
    澗底暗流處更布殺機:二十名水鬼攜鐵錐潛入,在深潭底部釘入三百根倒刺鐵樁,上覆漁網偽裝水草,專絆敵軍泅渡士卒。
    這少華山山勢必須要充分利用起來,不然對於李寒笑等人來說,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守住的。
    一夜已過,太陽初升,斷魂崖頂響起叮當鑿擊聲。李寒笑手持羅盤立於之字型山道第七折彎處,指揮五百士卒在崖壁鑿出蜂窩狀孔洞,每個孔洞深三尺、徑六寸,內塞火藥包與鐵砂,以浸油棉線串聯。
    “此乃‘地龍翻身陣’。”
    李寒笑指山道向“九紋龍”史進解釋,“待官軍過半,點燃引線可連環爆破,碎石能覆蓋整條山道。”
    此外,更在崖頂架設十二架改良床弩,弩身以鐵樺木加固,弓弦用犀牛筋絞合,配特製鉤鎖箭——箭尾係手腕粗鐵鏈,可射三百步釘入對麵山岩,形成橫江鐵索阻敵。
    崖邊三十口大鍋日夜熬煮金汁,惡臭彌漫三裏,另有五百桶石灰粉藏於鬆林,專等東南風起時揚塵迷敵。
    至於天門棧狹窄處,李寒笑親執墨鬥在棧道木板彈線,命工匠將關鍵承重梁鋸至七分,外表塗漆如新,下撐活動木楔。
    “此處留三十六處斷龍扣,每處係響鈴二百。”他拾起一節斷木演示,“敵軍過棧時,守軍隻需抽掉木楔——”
    李寒笑手中斷木應聲而落,墜入萬丈深淵。
    棧道東側絕壁更藏殺招:百名攀岩好手腰係繩梯,在距棧道五丈高的凸岩上鑿出箭巢,內置浸毒窩弓百張,弓弦連至下方棧道暗樁,行人觸之則百箭齊發。
    這一整夜,少華山上上上下下的人都沒有停歇,少華山已成鐵桶陣勢:山腳石牆關加築至四丈,關前埋設鐵蒺藜陣十二層,每層間隔七步呈梅花錯落;鷹愁澗東西兩岸暗藏繩梯四十八副,每副梯腳係鈴鐺九枚,澗底鐵網延綿半裏;斷魂崖頂架設投石機八台,每台配石彈五十枚,石麵鑿孔灌鉛加重;天門棧三十六處斷龍扣全部就位,棧道下方懸掛火藥桶百個;中峰大寨外圍挖壕溝三道,溝底插竹簽萬支,溝上架活動浮橋;各峰間設傳令孔道十八條,以銅管傳聲聯絡,關鍵節點備信鴿往來傳信。
    李寒笑登台發令:“東峰點青燈三百盞為疑兵,西峰燃篝火五十堆示空虛,中峰燈火全滅匿行蹤。各寨水井今夜起投放入藥物淨化,嚴密看守,嚴防下毒,糧倉四周撒硫磺粉防鼠,傷兵營位置改設斷魂崖背風處。馬廄戰馬全部佩戴蹄套,喂食添加寧神草藥。”
    最後召那“金毛犬”段景住密囑:“兄弟帶五十人喬裝樵夫,將這山上的所有巴豆粉混入山下官軍汲水溪流,更在敵軍來路撒上圓滾鵝卵石千把——待其馬蹄打滑,我軍弩箭招呼!”
    而這一切布置,皆隱於雲霧繚繞的青山翠穀之間,靜待敵軍踏入死亡羅網。
    北宋時,鄭縣屬永興軍路華州,華州州治仍設在鄭縣,下轄鄭縣、下邽、華陰、蒲城、渭南,也算是陝西的一處大州府,人口眾多,即便是在原著裏,宋江鬧華州時, 也是吳用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宋江引三路人馬來少華山,賺宿元景太尉上山;又派人假扮太尉,殺了賀太守,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隻是智取而不是強攻。
    至於這華州賀太守,為人橫行霸道,殘害百姓,原著裏麵強行霸占畫匠王義的女兒,並將王義誣陷罪名,充軍發配。
    “九紋龍”史進前往華州行刺被擒,魯智深前往華州再次行刺賀太守,也被擒住,最終,宋江、吳用設計攻破華州,最終賀太守被解珍解寶用暗器射殺。
    而此人其實也是奸臣門下,乃是童貫童樞密使的門下,屬於是童貫他安插在西軍老巢裏麵的一根釘子。
    至於王舜臣是西軍的人,為什麽要幫著他賀太守來打少華山,其實也是為了能夠保全西軍實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南摩尼教教徒造反,導致了朝廷要征調西軍前往平定叛亂,王舜臣不想讓自己手下的西軍弟兄去,所以就想著打少華山。
    要是“九紋龍”史進他肯投降,那就讓他帶著少華山的人代替自己去打,要是他“九紋龍”史進不會投降,冥頑不靈,那他滅了少華山的匪徒之後,就直接上報朝廷,說是自己部隊剛剛剿匪完畢,沒有來得及修整,且傷兵沒有恢複。
    這樣,朝廷也就不互讓他去了。
    總之,他王舜臣以往在西軍打的大多數都是羌人和西夏人,自唐末就盤踞於夏州、銀州一帶的拓跋黨項在李繼遷的帶領下公開叛宋,此後西夏就一直是西軍的主要作戰對象。陝西路北部作為雙方衝突的核心地帶,一直是宋夏戰爭中的攻防焦點。
    這回要去打江南的老百姓,他多少有點不想去 因為他也清楚,江南的老百姓被花石綱暴政給折磨的實在是太慘了,就算是今天沒有什麽摩尼教的妖人來蠱惑人心,早晚也會有其他的老百姓來揭竿而起。
    朝廷要是不改變他們對於南方的政策,還是治標不治本,根本沒有用。
    其實,這也是奸臣們借刀殺人,想要讓西軍之中的將領在東南起義軍的手裏進行消耗的一個目的,王舜臣看得明白。
    而他在西軍之中也算是新近出名的一個將領,朝廷上麵的奸臣動不了種家將、劉家將、折家將、姚家將裏麵的高層人物,就對他這種級別的下手了。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