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與氏族做生意?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李世民目送使節團遠去,心中既有期盼,也有一絲難以言說的忐忑。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走下城樓,將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杜如晦的身上。
而此時,杜如晦正襟危坐於馬車之上,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他此次出使大炎,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既要試探大炎的實力,也要為大唐爭取更多的利益。
雁雲宮內,李川正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折。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臉上,映襯著他那俊朗而又堅毅的輪廓。
這時,內侍總管匆匆而來,稟報道:“陛下,大唐來信。”
李川放下手中的朱筆,接過信件,展開細細閱讀。
信中言明,大唐將派遣使節團前來大炎,商議兩國互通互市之事。
李川看完信,眉頭微微皺起,心中思忖著大唐此舉的用意。
“慶之,”李川抬起頭,看向站在一旁的陳慶之,“你如何看待此事?”
陳慶之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大唐使節團突然來訪,恐怕並非單純的互通互市。臣以為,此事需謹慎對待,不應輕易答應。”
李川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恐怕由不得我們拒絕。使節團的帶隊者是杜如晦,朕的嶽父。”
陳慶之聞言,頓時明白了李川的顧慮。
杜如晦乃是大唐重臣,又是李川的嶽父,若是拒絕使節團的來訪,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甚至會影響兩國關係。
“既然如此,”陳慶之思索片刻,說道,“那便答應大唐使節團的來訪。但我們也要提出一些條件,以維護我大炎的利益。”
李川點了點頭,心中已有了決斷。
“傳朕旨意,同意大唐使節團來訪。但要告知他們,一切費用由大唐自負,不得參觀我大炎的核心產業。”
隨後,李川又看向陳慶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另外,你再安排一些人手,喬裝成土匪,在使節團入大炎境內時,將他們的禮物劫走。”
陳慶之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明白了李川的用意。
此舉既能敲打大唐,又能向天下人展示大炎的實力。
安排妥當後,李川提筆給長樂公主寫了一封信,告知她大唐使節團即將到來的消息。
長樂公主得知消息後,匆匆趕來雁雲宮,神色複雜地問道:“皇兄,此事當真?大唐的人,真的要來了?”
李川看著長樂公主,柔聲說道:“朕已經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不過你放心,隻要他們不過分,朕會以禮相待的。”
長樂公主聽後,這才鬆了口氣。
她知道李川的為人,隻要大唐不做出格的事情,他定然不會為難他們。
“對了,”長樂公主忽然想起什麽,笑著說道,“皇嫂還為皇兄做了些飯菜,都是陛下愛吃的。”
李川笑著點了點頭,心中感到一陣溫暖。
長樂公主放下飯盒,離開後。
李川喚來侍從,吩咐道:“去,傳和珅覲見。”
侍從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和珅便躬身來到了李川麵前。
“陛下,不知有何吩咐?”他小心翼翼地問道,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
“朕打算與大唐的士族門閥做些生意。”
李川語氣平淡,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你去安排工匠,趕製一批玻璃製品,務必精美絕倫。”
他頓了頓,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大唐富庶,這些士族門閥更是財大氣粗,定然會對這些新奇玩意兒感興趣。”
和珅聞言,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李川的用意。
他躬身應道:“臣遵旨,定不負陛下所托。”說罷,便轉身去安排此事。
和珅離去後,李時珍和郭守敬聯袂而來。
李時珍身著素雅的長袍,手中捧著一個木盒,而郭守敬則是一身樸素的布衣,臉上帶著一絲風塵仆仆之色。
“陛下。”兩人齊聲行禮。
“免禮。”李川抬手示意他們起身,目光落在了李時珍手中的木盒上,“青黴素的研究進展如何?”
李時珍將木盒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開,露出裏麵幾支盛裝著淡綠色液體的玻璃瓶。
“陛下,臣等已經成功提取了青黴素,但產量極低,且提純工藝尚不成熟……”他略帶猶豫地說道,眉宇間帶著一絲憂慮。
李川輕輕頷首,表示理解。
“此事不必操之過急,慢慢來便是。”
他鼓勵道,“朕相信,憑借你們的才智,定能克服這些難題。”
“謝陛下。”李時珍和郭守敬齊聲說道,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動力。
“郭愛卿,”李川將目光轉向郭守敬,“土豆種子分發和土地分配的情況如何?”
“回陛下,一切均已按照您的指示完成。”郭守敬恭敬地回答道,“百姓們對土豆的種植熱情高漲,相信來年定能獲得豐收。”
李川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他沉吟片刻,又說道,“朕還有一事要交給你去辦。”
郭守敬立刻躬身道:“陛下請吩咐。”
“朕希望,大炎的百姓,都能吃上肉。”李川語氣堅定,目光中閃爍著某種光芒。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