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肉蛋奶缺一不可

字數:7541   加入書籤

A+A-


    郭守敬身軀一震,他雖是治曆大家,精通天文算法,但對於農事也頗有研究。
    皇帝重視農業,推廣新作物,他都看在眼裏。
    可“讓大炎百姓都能吃上肉”,這話的分量,卻遠超他的想象。
    “陛下……”郭守敬略帶遲疑,“此事……恐怕難度極大。”
    李川背負雙手,走到窗邊,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重重宮牆,看到大炎廣袤的土地。
    陽光灑在他的龍袍上,鍍上一層金邊,更顯威嚴。
    “朕知道。”
    李川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但再難,也要做。我大炎的子民,不能永遠茹素寡淡。孩子們需要營養,才能長得更高更壯,才能有更聰明的頭腦!”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郭守敬:“想想看,一個從小吃肉的孩子,和一個隻能啃菜根的孩子,他們的體魄,他們的精神,能一樣嗎?
    朕要的是,我大炎的孩子,個個都像草原上的雄鷹,而不是溫室裏的花朵!”
    郭守敬心頭一震。
    他自己也是寒門出身,深知民間疾苦。
    皇上此言,真正是體恤民情,高瞻遠矚。
    李川繼續說道:“還有我大炎的將士!他們戍守邊疆,浴血奮戰,靠什麽才能抵擋敵人的鐵蹄?
    靠的,就是強健的體魄,充沛的精力!肉食,能讓他們更加勇猛,更加無畏!若我大炎的士兵,個個都像虎狼之師,何懼外敵?”
    李川頓了頓,語氣放緩,但卻更加堅定:“百姓吃飽穿暖,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對朝廷更有歸屬感。
    一塊肉,不僅僅是一塊肉,它代表著希望,代表著朝廷的關懷,代表著大炎的強大!
    當百姓們覺得,跟著朕,有肉吃,有盼頭,他們才會更加擁護朕,更加熱愛這個國家!”
    他走到郭守敬麵前,目光如炬:
    “郭愛卿,朕要你明白,這件事,關乎我大炎的未來,關乎百姓的福祉,關乎國家的安危!此事,甚至比曆法還要重要。”
    郭守敬被李川的氣勢所懾,深深地低下了頭:“臣明白了!臣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李川滿意地點了點頭,雞蛋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牛奶更是補充鈣質的佳品。
    尤其是對於老人和孩子,更是不可或缺。
    他踱步到桌案前,拿起一份奏折,語氣悠悠:
    “朕看過一些醫書,上麵說,食肉者勇健而多力,食穀者巧慧而少氣。要勇健,要巧慧,都要有啊。”
    李川停下腳步,意味深長地看向郭守敬,緩緩說道:“所以,肉、蛋、奶,缺一不可。”
    郭守敬聽著李川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隻覺得胸中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衝出皇宮,奔赴田間地頭,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他身軀一震,激動之情難以抑製,雙膝一彎,就要朝著李川跪拜下去,口中高呼:“臣,必不辱使命!”
    一股無形的力量卻阻止了他。
    他隻覺得自己的胳膊被一隻溫暖而有力的手掌按住,那股力量並不強硬,卻如同一座山嶽般穩固,讓他無法再下沉分毫。
    “郭愛卿,不必多禮。”
    李川扶起郭守敬,並未讓他跪下。
    他緩緩踱步回到桌案前,拿起一本奏折,指尖摩挲著粗糙的紙麵,仿佛在感受著大炎子民的辛勞。
    “郭愛卿,朕知道你精通曆法,擅長農事,但這件事,並非讓你一蹴而就。”
    李川的聲音低沉而舒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推進。”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郭守敬略顯疑惑的臉上,嘴角微微勾起:
    “你以為,朕要你立刻變出堆積如山的肉、蛋、奶,送到每個百姓的餐桌上嗎?”
    郭守敬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李川的意思。
    他有些慚愧地低下頭,覺得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此事,牽涉甚廣,絕非一日之功。”
    李川繼續說道,“從畜牧養殖,到飼料種植,再到運輸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都需要精心規劃,周密部署。
    更何況,百姓的飲食習慣根深蒂固,想要改變,更需要循循善誘,耐心引導。”
    他放下奏折,走到郭守敬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朕要你做的,是打好基礎,是製定長遠的規劃,是培養專業的人才。
    你要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需求,傾聽他們的聲音,找到最適合大炎國情的養殖方法和推廣策略。”
    李川頓了頓,目光深邃,語氣也變得鄭重起來:
    “這其中,會遇到無數的困難和挑戰,會有人不理解,甚至會有人反對。
    但朕相信,隻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持之以恒地努力,終有一天,大炎的百姓,都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郭守敬聽著李川的話,心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
    他再次躬身行禮,語氣堅定地說道:“臣明白了!臣一定竭盡所能,不負陛下重托!”
    李川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
    “郭愛卿,”李川突然轉過身,眼神銳利如鷹隼,語氣也變得意味深長,“此事對大炎而言,乃是……”
    李川扶起郭守敬,並未讓他跪下。
    他緩緩踱步回到桌案前,拿起一本奏折,指尖摩挲著粗糙的紙麵,仿佛在感受著大炎子民的辛勞。
    指腹傳來細微的摩擦感,如同百姓粗糙的雙手,他要改變這一切。
    “郭愛卿,朕知道你精通曆法,擅長農事,但這件事,並非讓你一蹴而就。”
    李川的聲音低沉而舒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如同磐石般堅定,在殿內回蕩,震動著人的耳膜。
    “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推進。”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郭守敬略顯疑惑的臉上,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郭守敬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李川的意思。
    他有些慚愧地低下頭,覺得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皇上所謀,乃是千秋大業,自己卻拘泥於眼前。
    李川神秘一笑,將郭守敬拉到一旁,壓低聲音,猶如一位經驗老道的農夫在傳授獨家秘笈。
    “郭愛卿,關於這食物的來源,朕以為,不可隻局限於我大炎本土。”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窗外,“目光要放長遠些,比如……突厥。”
    郭守敬一愣,隨即恍然大悟。
    “陛下聖明!臣考慮不周。突厥牛羊成群,若能引進奶製品,必能大大改善我大炎百姓的營養。”
    “不僅是奶,”李川補充道,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牛羊肉亦可少量引進,但需控製數量,不可過度依賴。”
    “臣明白。”郭守敬連連點頭,心中對李川的敬佩之情更甚。
    “至於蛋和肉,戶部可自行嚐試養殖。”李川繼續說道,“朕記得庫房裏還有一些關於養雞、養豬的書籍,你可拿去參考。對了,養殖之法需得精細,不可粗放。要講究衛生,注意防疫,還要……”
    李川滔滔不絕,將現代化的養殖理念娓娓道來。
    郭守敬聽得如癡如醉,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他一邊認真傾聽,一邊用筆飛快地記錄著,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陛下,您這些想法真是……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郭守敬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哈哈,朕也是偶然所得。”李川謙虛地笑了笑,心中卻暗自得意。
    經過一番詳細的商討,郭守敬對未來的養殖計劃充滿了信心。
    他小心翼翼地抱著李川賞賜的書籍,如獲至寶。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竭盡全力,為我大炎百姓的福祉鞠躬盡瘁!”郭守敬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告退。
    李川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
    解決食物來源問題,隻是他計劃中的一小部分。
    他還有更大的藍圖,等待著去實現。
    伸了個懶腰,他走到龍椅前,緩緩坐下。
    連日來的操勞,讓他感到有些疲憊。
    他揉了揉眉心,打算小憩片刻,靜候大唐使團的消息。
    也不知道,那群大唐的家夥,現在走到哪裏了?
    是否已經收到了禮部的回信?
    又會作何感想呢?
    想到這裏,李川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閉上眼睛,準備享受這難得的清閑。
    驕陽似火,炙烤著官道上的黃土。
    大唐使節團一行人馬頂著烈日,緩慢前行。
    空氣中彌漫著塵土的氣息,混雜著汗水的味道,令人感到煩躁。
    “這大炎究竟是何意?不包食宿,不給車馬,簡直是聞所未聞!”
    程咬金粗獷的聲音打破了沉寂,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怒氣衝衝地抱怨道。
    秦瓊雖然也有些不滿,但相比程咬金,他顯得沉穩許多。
    他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或許是大炎國力困窘,無力承擔我等使團的費用?”
    “哼,我看未必!”
    程咬金冷哼一聲,“聽說那大炎皇帝年紀輕輕,卻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主。指不定是想給我們一個下馬威!”
    眾人議論紛紛,猜測著大炎的用意。
    唯有杜如晦,始終沉默不語,深邃的目光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終於,杜如晦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諸位稍安勿躁。無論大炎有何用意,我們此行肩負著陛下的重托,不可輕言放棄。”
    “可這……”程咬金還想說些什麽,卻被杜如晦抬手製止。
    “老夫知道你們心中不滿,但仔細想想,大炎此舉看似無禮,實則也未必沒有深意。”
    杜如晦繼續說道,“若他們真的想羞辱我們,完全可以拒絕我們入境,何必如此大費周章?或許,他們隻是想試探我們的誠意。”
    眾人聞言,紛紛陷入沉思。杜如晦的分析,不無道理。
    “再者,兩國交好,乃是天下百姓之福。縱使前路艱難,我們也應該堅持下去。”杜如晦語氣堅定,目光如炬。
    眾人被杜如晦的凜然正氣所折服,紛紛表示願意繼續前進。
    隊伍重新啟程,氣氛卻變得有些沉重。
    一路行來,他們眼前所見的景象卻讓眾人震驚不已。
    原本應該沃野千裏的土地,如今卻一片荒蕪,雜草叢生。
    破敗的村莊裏,看不到幾戶人家,偶爾有幾個衣衫襤褸的百姓走過,也都是麵黃肌瘦,神情麻木。
    “這……這是怎麽回事?”虞世南驚呼出聲,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此地雖處大唐邊境,可也不至於如此蕭條吧!”孔穎達也皺起了眉頭,滿臉疑惑。
    程咬金更是氣得破口大罵:“這些該死的世家門閥,隻顧著自己享樂,卻置百姓於水火之中!簡直是喪盡天良!”
    杜如晦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也充滿了感慨。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天災,更是人禍。
    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門閥,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壓榨百姓,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慘狀。
    隊伍繼續前行,壓抑的氣氛在眾人心中蔓延。
    孔穎達看著遠處一片片荒廢的土地,又看到三三兩兩無家可歸的百姓,心中疑惑更甚,低聲喃喃自語:
    “奇怪,這土地荒廢如此嚴重,為何不見百姓回來開墾呢?”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