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朱五六的打算【還有兩章】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朱標望著護城河上漂浮的屍體,銀槍在掌心沁出冷汗。
那些腫脹的軀體隨著暗流沉浮,盔甲縫隙裏滲出的血沫在水麵暈開詭異的漣漪。
就在他猶豫是否下達第三輪炮擊時,西北角的城牆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煙塵如黑霧般騰起,遮蔽了半個天空。
待塵埃稍稍落定,隻見那麵獵獵作響的 “燕” 字大旗轟然墜落,被一雙鐵蹄無情碾碎,取而代之的是繡著蟠龍的玄色大周軍旗,在風中獵獵招展 —— 城門竟已洞開。
“大將軍!內應得手了!”
親衛策馬奔來,馬腹濺滿泥漿與血漬,盔甲縫隙間還在滲出未幹的血跡。
“馮將軍率舊部反戈,已控製順天府!”
馬蹄踏碎地上的瓦礫,發出細碎的聲響。
朱棡縱馬衝過吊橋,刀光如閃電般劈開最後一道抵抗的明軍。
刀刃劃破空氣的呼嘯聲與明軍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應天府的石板路上,大周軍的鐵蹄聲與百姓的驚呼聲交織成曲。
受驚的百姓紛紛緊閉門窗,從門縫裏偷偷張望,眼神中滿是恐懼與不安。
大周的軍隊終於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並且在一夜之間占領了應天府。
想想都知道, 如今大周的雄厚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了這個世界第一的水平了。
就連最為強大的大明在大周鐵蹄踐踏之下,別說是其他 國家了。 但是,其他國家的力量也不可小覷。
打進了應天府之後,朱標帶領著自己的隊伍緩轡入城。
當他行至承天門下,一眾將領跪地叩首。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朱標俯視著承天門下叩拜的將領,心中思緒萬千。
父皇建立的大明,就這樣被大周吞並了,他作為朱五六複活的人, 自然對朱五六感激涕零。
“傳令軍醫,妥善安置傷兵;凡劫掠百姓者,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梟首示眾。”
......
七日後,漠北。
王庭內,早朝。
朱五六聽著手下人的匯報,驚喜異常。
“朱標果然沒讓朕失望。有他坐鎮應天,江南可保無虞。”
朱標是自己複活的,忠誠度百分之百,根本就不用擔心。大明的國土全部都屬於大周六,他大周的疆土又向外拓展了。
朱五六心中很是激動,對著文武百官就念出來了這封捷報。
“眾位愛卿,如今大明覆滅,咱們大周的土地又增加了十倍之大,這都是眾位愛卿的功勞。”
“若說此次消滅大明,朱標的功勞最大。故此,朕決定對朱標嘉獎。著朱標作為應天府的府尹,全權負責應天府的事宜。”
朱五六將玄色龍袍一揮,玉階下鍾鼓齊鳴。
朱標單膝接過這象征天下兵權的信物時,高呼萬歲,謝國朱五六的隆恩。
往後,他再也不是什麽太子殿下,而隻是應天府的一個小小的府尹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朱標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心態。
但是老朱和馬皇後就沒這麽淡定了。
朱元璋站在堂下,心理五味雜陳,自己的大明就這麽沒了,沒了啊。
想他朱元璋一個碗要飯,打來了天下,不到十年的光景,竟然被消滅了。這也難怪,小皇叔朱五六那神仙一般的手段,誰人能抵擋的住。
他複活兵團的人,複活有名的將領,更主要的是 複活了兵器專家製造出來了這麽多厲害的武器。
簡直讓人歎為觀止啊。
他和朱標朱棣各自帶領了四十萬大軍,都被朱五六毫不留情地給消滅了,這就是實力啊。
朱元璋驚駭地看著朱五六,卻猛然間想起來了一件事。
等到朱標領了賞賜之後, 把他拉到了一邊。
“老大, 你祖父祖母可還健在?是否安排 妥當。”
朱元璋和老父親朱五四就沒待多長時間,就率領大兵過來攻打朱五六。
吃了敗仗之後,就在朱五六的手下,算來已經有九個年頭了,想念自己的父母了。
“放心吧,父皇,祖父和祖母安然無恙。父皇將來還可回去探視。”
朱元璋這菜放心來,想想自己的遭遇好像哭啊。
被小叔朱五六按著打,大明朝毀在自己的手中了。
想到這裏,他長長歎了一口氣,大明終歸是沒有了。
大明朝覆滅 ,朱五六很高興,便決定大擺筵席慶祝。
席間,人們吃著美食,喝著美酒,好不高興。
酒過三巡之後,眾位大臣們都有了醉意,朱五六也趁機提出自己的想法。
“應天雖得,然漠北苦寒,朕欲遷都南下,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殿內燭火搖曳,將眾臣的影子投在繪滿山河的屏風上。
諸葛亮輕搖羽扇,目光掃過輿圖上的順天府。
“順天府北控幽燕,南連江淮,城牆高厚,漕運通達,且朱標將軍已在此經營月餘,臣以為遷都此地,可穩控中原。” 他的聲音如潺潺流水,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荒謬!”
項羽猛地踏前一步,鐵甲相撞發出刺耳聲響。
“順天府偏居一隅,如何震懾四方?當取長安為都!昔年大秦據關中而統六國,高祖劉邦亦以此為根基,長安乃王氣匯聚之地,遷都於此,方顯我大周威儀!”
呂布哈哈大笑,反駁道。
“非也非也,長安雖好,卻曆經戰亂,宮室殘破。洛陽素有‘天下之中’之稱,周、漢皆以此為都,重建宮闕事半功倍,主公不可不察。”
李世民到底是個帝王,目光深遠。
“洛陽雖佳,但江南賦稅已占我朝七成。若遷至金陵,既可扼守長江天險,又能掌控賦稅命脈,此乃長治久安之道。” 他的話語裏帶著帝王權衡天下的氣魄。
嬴政沉默良久,忽然抬手按在輿圖最南端。
“嶺南之地,尚未完全歸心。若遷都番禺,以我大秦銳士為根基,既可震懾百越,又能開辟海上商路,此乃開天辟地之舉。”
朱五六聽著眾說紛紜,忽然大笑起來。
“好!好!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但遷都乃國之大事,容朕再議。三日後,朝堂之上,望諸位能拿出更詳實的利弊之策。”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眼中閃爍著野心與期待,一場關於大周未來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喜歡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請大家收藏:()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