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祿伯
字數:6449 加入書籤
一個斷手大漢尤為明顯,麵色黢黑,頭發胡子已經花白,看起來比福伯年紀還要大,身材魁梧不說站的筆直,葛明覺得這個應該就是福伯口中的祿伯。身後還站著四名年輕壯漢,估計風吹日曬太多,也是麵色黢黑。
馬車停穩之後葛明就趕緊跳下車,估計是馬車坐久了,下車後居然有點晃動。剛想上前給祿伯跟個招呼,祿伯就過來跟葛明施禮,口稱:“拜見小郎君”,順便扶住了葛明。
葛明有些不好意思,隻能裝成小大人一般,扶了福伯一把。
“祿伯千萬不要客氣,你是家裏的老人,小子在你麵前是個晚輩。”
葛明沒有把家裏下人看成下人的習慣,最低也是看成家裏的工作人員而已,這是後世帶來的習慣,怕是永遠也改不了。葛明也知道,在古代家裏的老人才是真正的財富,和主家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祿伯聽後不但受寵若驚,眼裏也全是不可置信。當然不是因為葛明有禮貌,主要還是葛明居然變正常了,雖然有人提前告訴了祿伯葛明病已經好了,有一點心理準備,但是沒想到反差還是這麽大。
一時間祿伯震驚在原地,居然不知道如何開口,此時福伯上前拉住祿伯的手,笑著說到:“祿老哥,發什麽呆呢?”
祿伯這才清醒過來,笑著說到:“福老弟,咱老哥倆可是一個多月沒見了,一會一定要好好喝兩杯。”
福伯笑罵到:“你這老東西,喝多了可別耍酒瘋,哈哈哈哈。”
兩人笑罵幾句,祿伯便讓葛明上了車再進莊子。葛明堅持步行,在祿伯的帶領下進了莊子,葛明好奇地打量左右,依舊是土路,但是比較幹淨整齊,或者是提前收拾過。
兩邊農戶的房子隻能說是木結構的“棚子”,房頂居然是麥草,幾乎看不到一片磚瓦。每家都有個院子,木頭做的籬笆,超級原生態,如果是在後世,怕是能夠吸引不少遊客。可是在這個年代,那就是窮苦。
葛明可是知道唐初的均田令的,成年男丁能分到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半大小子、婦女、老人減半。
在後世的農村,一家三口能分三四畝地就不算少了,如果江浙地區一家人估計就一畝地。相對於後世來說這麽多農田,為何生活還是如此貧困呢?問題出在哪裏暫時還不知道,需要再觀察觀察。
村子實在太小,不過三十來戶人家,一會就到了一個較大的宅子門口,其他農戶的房子都圍繞著這所宅子前後左右分布。不過居然沒看到其他農戶,沒有後世進村就能看到樹蔭下乘涼的老大爺,也沒看到到處跑的小娃子。
同樣是籬笆圍牆,隻有大門兩邊有點磚石,大門兩側有拴馬樁和下馬石,黑色的木頭大門已經被打開,門上油漆斑駁掉落,門環上全是鐵鏽,難道說這就是葛家的豪宅?
門邊上站著一個中年漢子,臉色黝黑,標準的農家打扮。
“小郎君,這是老仆的大兒子,名叫張春來。”祿伯指了指門口站著的漢子。
中年漢子趕緊過來給葛明見禮,葛明趕緊把張春來扶住。禮節繁瑣,葛明實在非常不適應。
一行人簇擁著葛明進了宅子,其實宅子並不大,從大門進來之後一條三尺寬石板小路通往正房,石板縫隙不少雜草,別有一點農趣。
如果雨天院子裏全是黃泥巴,有了這條石板路出入會方便不少。石板路兩側居然是幾壟菜地,菜地後麵就是左右幾間廂房。葛明認識其中有黃瓜和茄子,已經架好了秧子,其他菜葛明就不太認識了。
正房一共三間,算是較為結實的木頭房子,在房頂上終於看到有瓦片了,相對於其他農戶來說的確算是豪宅,東北角有一個樹,好像是一棵棗樹,樹下還有一口井。
正房最中間的這間就算是後世的客廳,裏麵有些矮凳、榻幾、蒲團等簡單的家具,左右兩間臥房,跟後世平房的布局極為類似。
祿伯的兒子張春來給大家準備好蒲團矮幾,請葛明跪坐在麵南的位置,也就是對著大門的方向,小猴子候在葛明身後。主家就是主家,不會因為葛明還是個孩子就區別對待,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經深入到了這個時代人的骨髓裏。
福伯和祿伯本想站著答話,葛明讓福伯、祿伯一左一右跪坐在蒲團上,讓其他人也跪坐在靠近門的地方。幾個黑碗擺在了矮幾上,張春來出門打回來了井水。
張春來一邊倒水一邊說到:“小郎君,咱家這口井是甜水井,當年老爺找人挖井時又挖的比較深,這井水冰冰涼,最適合解暑了。”
雖然葛明很渴,但是沒敢喝,生水裏太多寄生蟲。後世八九十年代農村還有賣藥糖的,這個東西主要就是驅蟲,體內有蟲子其實主要就是因為喝生水。
可是在這種場合下,不喝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糾結了半天還是喝了大半碗,確實有些冰涼,口感居然遠超後世的礦泉水。臨渝這個地方就在地震帶上,地質活動較為活躍,所以地下水中礦物質比較豐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半碗水下肚,葛明涼快了不少,這才開始進入正題。
“祿伯,我這次來主要是想找塊地,想造點紙出來,除了自己寫字之外,說不定還能給莊戶多個進項。”
祿伯興奮的回答道:“這可是好事,要是能多個進項,莊戶上不知道能有多高興。”要不是祿伯少了一個手,不然非要高興的搓手不行。
接著祿伯又問到:“小郎君,不過這造紙需不需要請工匠?咱莊子上沒人會,聽說都是人家祖傳的手藝,根本就不教給外人。”
葛明對著祿伯說到:“祿伯,工匠不用請,我在一本雜書上看過,大致知道是如何造紙的。”
“小郎君有這麽大本事,看來莊戶的好日子要來了,需要莊子上準備點什麽東西嗎?”祿伯這人挺好,這人還挺會說話。
葛明又把造紙的事在腦袋裏麵過了一遍,這才開口說到:“先找一塊地,需要靠近水源,最好附近有個山坡什麽的,方便晾曬造紙的料子。”
葛明還沒說完,祿伯就哈哈大笑起來:“小郎君,看來這事兒能成。”說完就起身拉著葛明出了正廳,沿著石板路走到快到大門的地方停住,一行人都跟在後麵。
“小郎君您抬頭看。”說著祿伯拿手指了指正房方向。
葛明抬頭一看,原來村北居然有幾座山。祿伯又接著說到:“小郎君,咱莊子北邊就是一條河。過河之後百步就到了山腳下,水源和山坡的問題就解決了,看來活該咱們莊子發財。”
“那還等什麽?大夥一起去看看。”葛明興奮的出了大門,這才發現周圍農戶不少人家門都虛掩著,露出了一個個小腦袋在往這邊張望。
“祿伯,怎麽村裏都是孩子,家裏大人都哪裏去了?”
“小郎君,大人一早就下田去了,到了麥子灌漿的時候,可不敢不照看。要除草、趕鳥,不然一年的口糧就沒指望了。”
“村裏剩下的都是光屁股的小娃,還不能幹農活,每天到處瞎跑,怕衝撞了小郎君,就讓這些娃子好好在家待著。”
葛明聽後點點頭,在祿伯的帶領下沿著葛家宅子往北走,幾步路就出了村北口,再往北不不遠的地方果然有一條河。岸邊水草茂盛,清澈見底,一點汙染都沒有,這要是在後世肯定全是釣魚佬。葛明本就喜歡釣魚,不然也不會出現穿越這種事,看到河就心裏發癢,心裏想著改天一定要來過過癮。
河上一座木橋,看樣子有些年久失修,過了橋到了河北岸,繼續走也就到了山腳下,這裏是個向陽的緩坡。祿伯說的沒錯,絕對是晾曬的好地方,靠近河流取水也比較方便。抬頭再看看這座山,不但不高而且沒什麽樹木,隻有零星的樹木和雜草,石頭居然是黑乎乎的。
這種緩坡在後世一定會被開荒種上作物,不可能全是雜草。葛明隨即問祿伯:“祿伯,這山腳下的田是誰家的?”
“小郎君,這山整個都是咱家的,山上都是黑石頭,長不了什麽東西,聽說是老祖宗當年買下的,河兩岸有千畝農田也都是咱家的。”
千畝農田後世來看算是很多,但是在初唐算不得什麽。因為戰亂造成人口銳減,地多人少。唐初時一個成年男丁可以分永業田、口分田,加起來足足有一百畝,雖然未成年男丁減半,如果一家四口也足足有兩百畝以上農田。
一千畝良田,對葛家這種祖上就當小官的人家來說不算什麽,葛明覺得自己祖上應該沒有仗勢欺人。
葛明背著小手在緩坡上走來走去,一行人雖然不知道小郎君在做什麽打算,也隻能跟在身後走。葛明心裏大致有了布局,臨近中午天氣炎熱,已經感到腹中饑餓,便帶著人回村。
從村北口進村,就見到不少光屁股的娃子跑來跑去,看到葛明一行人回村了,哄一聲各自回家,掩上房門探頭出來看。
葛明見狀微微一笑,說到:“祿伯,讓他們都出來吧,比我年紀還小,我們可以一起玩耍。”
主家小郎君哪裏有跟莊戶人家的娃子玩耍的?祿伯心裏嘀咕著,不過還是大聲喊道:“都出來吧,可不準淘氣,跟小郎君一起玩耍,莫要衝撞了小郎君。”
看來祿伯在莊子上頗有威信,一個個躡手躡腳的出來了,一共八九個娃子,大概隻有五六歲的樣子,不管男娃、女娃都光著屁股,全身髒兮兮的,每個都比較瘦弱。
一個男娃子,看起來骨架大但是很瘦,大著膽子來到葛明近前,怯聲怯氣的問到:“你叫小郎君嗎?爺爺說今天小郎君要來,不準我們出來亂跑。”
葛明心裏一樂,笑著說到:“我叫葛明,不叫小郎君。”
“那小郎君是什麽意思?”葛明一聽心裏有點無語,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太好回答,為何這時候的人管葛三爺叫阿郎,管自己叫小郎君呢?
“那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張富貴,你穿的衣服真好看。”原來這娃叫張富貴,果然是個好名字。
祿伯來此時走了過來,在張富貴後腦勺來了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你小子,好好陪著小郎君玩耍,不要胡鬧,小心爺爺打你腚錘子。”
原來這個張富貴是祿伯家的孫子,看來千百年均是如此,打娃子不是屁股就是後腦勺,也不怕把娃打傻了。
祿伯叮囑了張富貴後又對葛明說到:“小郎君,老仆去準備中午的飯食。”葛明口中稱好,便帶著小猴子跟這群小屁孩玩耍起來。
這年頭沒什麽玩具,小孩都是到處亂跑而已,幾個娃子找把樹葉都能玩半天。後世的葛明是跟在姐姐屁股後麵長大的,小時候跟姐姐一起跳皮筋、跳房子。還記得馬羚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葛明童心大起,看來身體的不成熟還是會影響到心智。跳皮筋要用有彈性的繩子,但是這個時代沒有,看來隻能玩玩跳房子了。
找根樹枝,就在府門前畫好了“房子”,叫過一群光屁股的小夥伴,看著自己先跳上一遍。隻需片刻功夫,大家都全都學會了,一群孩子開開心心排隊玩上了跳房子。
一個衣著光鮮的小胖子,帶著一群光屁股的娃子跳房子,一起玩耍過的孩子很自然就都成了朋友。
天氣本就炎熱,運動量過大很快覺得口渴。
“小猴子,你也來玩,我去喝點水,休息一會。”這小猴子本就是喜歡玩的年紀,奈何要服侍葛明,隻能看其他人玩。聽說自己也可以玩,馬上開心不已,完全沒有做下人的自覺。
別看小猴子瘦小,彈跳力不錯,比葛明這個小胖子強太多了。
葛明進入府門,看到石板路兩邊各有一口支起的大鍋,一群人在處理一隻羊,看來今天有口福了。還真不是葛明多喜歡吃羊肉,隻是不知道為何,自從變成孩子之後對肉食念念不忘,想到後世的美食還會流口水,總之是變饞了很多。
羊皮已經被整張剝掉,羊肉被已經被分成大塊,清水洗淨之後看樣子正準備下鍋。清水煮羊肉,隻需一點細鹽就是一道美味,想到這裏葛明不自覺的又流口水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