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劉掌櫃送禮
字數:6200 加入書籤
老道果然沒有讓葛明失望,葛明最看好的自然也是烈酒和肥皂,至於粉絲確實自己欠考慮了,考慮到父親大人怎麽說也是個官,知法犯法的事自然暫時不能做。
主要還是跟葛三爺不太熟,混熟了再說,目前就是盡量不惹事。
福伯、祿伯兩人聽了袁老道的話之後也頻頻點頭,福伯作為府上的管家,也算有點見識的。
“小郎君的意思是多弄些烈酒,到草原上換點牛回來?”
“小子正是這意思,上一次來就說過讓莊子上明年家家都有牛,以後日子就好過多了。小子聽說莊子上的牛都是輪著用的,暫時沒輪到的就是家裏壯勞力拖著犁耕地,想想都覺得苦。”
葛明說的很真誠,當然他也是這麽想的。出身農村自然知道農村的苦,後世小時候再苦,家裏也是有大牲口的。所謂的苦不是吃不飽飯,是不能天天吃肉,看到了這個時代的莊子,才知道什麽才是真的苦。
人這種動物其實非常奇怪,如果後世的人不用為了房貸、車貸、吃喝發愁,肯定大部分人都會樂意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幫助人。古人常說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其實挺有道理的。如果每天為了房子、車子拚命苦幹,自己已經很苦了,自然也就沒時間看到別人的苦。
葛明的想法是好的,擺在眼前的問題也是有的。東西確實是好東西,可以預計在草原上有不錯的銷路。問題就在於販賣到哪裏,什麽人去,有不錯的產品,但是苦無銷路。
袁老道幾人聽過之後也有感觸,袁老道突然眼睛一轉,對著葛明說到:“小子,老道有個想法,這些東西最好賣到奚族去。奚族跟突厥一樣是遊牧民族,不擅長耕種,最擅長放牧,牛羊馬匹自是不少。而且前些年就遣使入貢,依著老道看是最佳選擇。”
“袁先生,奚族在什麽地方?”奚族?葛明後世根本就沒聽過,心想著估計後來最終民族融合了吧。
“就在河北東北,順著濡水北上往東就能到了。不用走陸路,估計還更安全一些。”
奚族是中國東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起源有多種說法,有說是鮮卑族後裔,有的說是匈奴族後裔,更早的說法是商朝初期,一個叫做奚的諸侯國後裔往東北遷徙。
“袁先生果然見多識廣,小子實在佩服。”說完葛明還豎起大拇指,根據袁老道的資料,奚族確實是最佳的貿易對象。首先是離得近,就在河北的東北部,其次是跟唐朝關係密切,換點牛羊回來怕是問題不大。
至於自己沒有通商渠道,找就是了。在任何時代商人都是最不怕死的一類人,縣城裏絕對有專門做草原生意的商人。葛明猜得確實沒錯,曆史上記載自北魏時期就跟奚族有貿易交易,所以商道一直是通暢的。
葛明把想法跟眾人一說,眾人琢磨了下,好像確實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蒸更多的烈酒製作更多的肥皂,至於商道上的事等福伯回了縣城再找就行。
福伯作為縣令家的大管家,在縣城找些商人怕是問題不大。
葛明有“奇貨”在身,自然不怕賣不出去。再說也不著急一時,草原上每年到了快入冬的時候才會宰殺牛羊,等入秋了再組織商隊怕是都來得及。
眾人商談完畢,天色也就比較晚了,各自回去休息。葛明這一夜好夢,睡得極為踏實。
葛明一早起來還是鍛煉、吃飯,然後讀書習字。
葛明本打算讓張春來把黃豆泡上,做點豆腐,要是莊子上的人願意學自己就願意教。不過豆腐這東西跟粉絲不同,粉絲曬幹了可以放很久,這大熱天的豆腐要是賣不出去全都壞了,再說莊子裏麵全都賣豆腐?賣給誰去?葛明隻好再做其他打算。
今天的莊子熱鬧了不少,農忙已經差不多了,各家都在抓緊時間晾曬麥子,也隻有家裏的娃子去地裏拾拾麥穗。
福伯沒有出去,祿伯中午也到了葛家老宅,早早等著吃中飯。自從昨天吃了葛明做的炒菜,兩人就有些是念念不忘,雖然不好意思讓葛明在親自下廚,不是還有張春來嘛。
張春來忙完了家裏的事,沒到中午也早早的來到了葛家老宅。話說昨天聽到葛明說的煎、炒、烹、炸、燜、溜、熬、燉,心裏好像打開了一道大門,心裏就盼望著跟葛明再學做幾個菜。
等葛明上完了上午的功課,出了房門才發現今天的人這麽齊,連丁香和小猴子也早早在院子裏守著,眼巴巴的看著葛明。
看到葛明出來,張春來趕緊迎了上來。
“小郎君,中午咱們吃點什麽?”葛明心中感覺好笑,難怪今天人這麽齊,原來是等著吃中飯呢。
葛明看了看院子裏的菜,心裏沒有一點主意,什麽食材都沒有。看了看院子裏鮮嫩的油菜,靈機一動,幹脆吃炒麵算了,炒麵裏加點青菜就好吃多了。
“春來大哥,今天咱們吃炒麵,這個勉強也算炒菜。家裏什麽食材都沒有,隻能先教你一點簡單的。”葛明說完張春來忙著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炒麵其實非常簡單,關鍵必須是堿水麵,隻有堿水麵才不會糊。家裏沒看到堿,不過沒關係,弄點草木灰過濾過濾就是了。準備工作就是葛明指揮張春來做了,先弄點草木灰,加水溶解之後過濾幾遍,上次葛明做肥皂的時候就弄過,張春來自然是知道的。
有了堿水就可以和麵了,在張春來和麵的時候葛明在旁邊說到:“春來大哥,麵食有這樣一個說法,鹽是骨,堿是筋,加了鹽之後麵食勁道,加了堿之後麵的韌性好。”後世的拉麵最初就是加蓬灰,其實就是加了堿水。
張春來聽後忙著點頭,別看後世會做飯的人都知道的小竅門,這個年頭絕對就是秘方,足以養家糊口。
醒麵的功夫讓張春來摘點油菜,北方的小油菜甚是鮮嫩可口。洗好了油菜淋水備用,麵也就差不多醒好了。
拉麵葛明是不會的,但是切麵的功夫張春來比較厲害,所以還是把麵擀成片,然後切成麵條。話說葛明後世吃的炒麵全是圓的,這次算是吃上方的了。人比較多,但是鍋又比較小,所以葛明打算先炒一份,後麵讓張春來試試。
炒麵需要先煮麵,讓張春來把院子裏的大鍋加水燒開,然後把麵條全部丟進去,快速攪散,蓋上鍋蓋等再次開鍋就可以把麵條撈出來了,過冷水之後就可以炒麵了。
小炒鍋燒熱,加點豬油,趁著油溫上來的時候打了幾個雞蛋攪散,然後炒雞蛋,放蔥花,筷子挑了一點麵條放進去翻炒,本來葛明好像露一手,顛顛炒勺,可惜力氣不夠。
炒麵最好使用筷子,比鏟子更好用。不過少了蠔油和醬油,炒出來的麵品相差了很多,但是沒關係,這些人本就沒吃過炒麵,哪裏吃的出來是不是正宗?
麵條都是半熟的,所以隻需簡單翻炒,加點小油菜和鹽再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青菜必須是脆脆的才好吃。這一份炒麵葛明端給了袁老道,眾人自是沒有意見。
袁老道還跟福伯、祿伯兩人客氣了下。
“兩位兄弟,老道可先吃了,這東西冷了肯定不好吃。”說完挑起一筷子就往嘴裏送,一股燙燙的、香香的熱氣直衝老道口腔,燙的想吐出來又舍不得,張開嘴巴呼呼幾下之後才開始咀嚼。
福伯、祿伯眼巴巴的看著袁老道吃炒麵,想問問味道怎麽樣,就見袁老道越吃越快,一大碗炒麵瞬間下肚。抹了一下嘴巴,把大碗往前一遞,大聲喊到:“再來兩大碗。”眾人自是哈哈大笑,已經不用問是不是好吃了。
這年頭的人都比較能吃,嚴格來說是比較能吃飯,因為除了飯之外沒什麽其他的東西吃。不像後世的人,吃點零食、水果,那飯自然吃的也就少了。
葛明看著躍躍欲試的張春來,心裏自然是懂得,示意張春來炒第二份麵。炒菜這東西就是一層窗戶紙,更何況隻是炒麵這麽簡單的東西,其實就是加點油炒雞蛋,麵條放進去用筷子巴拉巴拉。。。
張春來把炒好的麵端給葛明,葛明自然是拒絕了,讓張春來把炒麵端給祿伯,倒不是葛明不餓,也不是葛明多麽尊老,是葛明剛才看到張春來鹽放的有點多。
祿伯端也跟袁老道一樣,開始還跟大家客氣客氣,等吃上了更是速度驚人,比袁老道還要快。
別看炒麵是後世極為平常的小吃,這東西有碳水、有油脂、有雞蛋、有青菜,營養可謂十分全麵。這年頭的人肚子裏都沒油水,感覺好吃也是正常的。
張春來忙的滿頭大汗,尤其是祿伯和袁老道,每人吃了三大碗,文弱一些的福伯也吃了兩大碗。
連還在廂房養傷的張二黑也吃了兩大碗,話說張二黑傷情已經穩定,除了有酒精消毒之外,跟袁老道的外傷護理還是非常有關係的。
張二黑本打算回家養著,但是葛明想到莊戶人家,不管是衛生條件還是夥食條件肯定不如這裏,便讓他等能下地了再回去,張二黑自然千人萬謝,不過已經不用小猴子服侍了,張二黑又不是光混,這些日子都是他媳婦在伺候。
葛明半碗都沒吃下,不是難吃而是分量實在太大。剩下的半碗給了小猴子,沒想到小猴子吃完自己的一碗還能吃下半碗,看來能吃跟胖瘦好像關係不大。
連丁香都吃了一大碗,除了葛明之外眾人撐得直哼哼,還看著剩下的幾碗炒麵覺得可惜,實在是吃不下了。袁老道就帶著哼哼的眾人在院子裏打了幾遍太極拳,總算是消食了。
飯後運動運動消消食,也就到了葛明非常喜歡的節目,那就是雷打不動的睡午覺。
眾人還沒散去,門外就有莊戶過來通報,說是村南頭有幾個人,拉著一輛車來見小郎君,說是城裏來的一個木匠坊掌櫃。
葛明讓莊戶把人趕緊帶過來,再次見到劉大富葛明心裏很是高興,看著劉掌櫃帶著幾個夥計,一頭小毛驢拉著一輛木板車,怕是上次說的鬆香送到了,看來擦屁股紙的製作終於可以開始了。
葛明站在門口的台階上,這已經算是對劉掌櫃的超規格禮儀了,畢竟身份在那裏擺著呢,商人不管多富都是賤籍,更不要說劉掌櫃這種最多算是小商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掌櫃看到葛明站在台階上,趕緊帶著幾個夥計施禮,口稱拜見小郎君。葛明趕緊虛扶一下,這套東西葛明現在已經比較熟悉了。
劉掌櫃彎著腰,笑著說到:“小郎君,上次吩咐小的辦的事已經辦好了,這一車全是鬆香,要是不夠小的再給小郎君買點。”
“全是鬆香?”這一板車,怕是數量不少,葛明的意思是沒想到這麽多。
劉掌櫃倒是會錯了意,趕緊說到:“上次小郎君的驚世駭俗的勸學詩一出,小的讓活計喬裝到處散播消息,最近狀元桌椅的訂單都排到年底了。小郎君,咱們這次要發了,收益沒敢拉到您的莊子上,前幾天聽說周圍莊子上鬧流民。”
沒想到劉掌櫃消息還挺靈通,連莊子上的事都知道,葛明還是小看了這個胖胖的木匠坊掌櫃。的確是個做生意的料,會說話會辦事。
接著劉掌櫃又說到:“車上還有小的給您帶的一點禮物,您可千萬要收下。”劉掌櫃說完,親自往從板車後麵掏出了幾個荷葉包,恭恭敬敬的遞給了葛明。
葛明自從到了唐朝還沒人給送禮呢,自然喜出望外。叩開荷葉包一看,好像是什麽糕點、餜子,心裏大感失望。這個劉掌櫃還真把自己當成孩子了,這個年頭的糕點怕是難吃的要命。因為植物油比較缺乏,唐代糕點、餜子全是動物油做出來的來,不管羊油還是豬油,要麽腥膻要麽騷氣。
臉上不能表現出來,畢竟是個孩子,孩子看到糕點、餜子也要假裝開心一下。
“劉掌櫃實在客氣了,這些東西本小郎君收下了。”說完遞給了旁邊的丁香和小猴子。福伯、祿伯兩人,看著葛明接待劉掌櫃遊刃有餘,也就沒插嘴。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