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葛明的商業規劃

字數:5682   加入書籤

A+A-


    在場的人聽得認真,都想知道葛明到底如何讓莊戶過的好點。
    “小子打算籌備幾個作坊,第一是造紙作坊,目前鬆香已經送過來了,隻需要購買一些磚頭搭建一個防水的池子。麥秸、穀草、桑皮都是現成的,雖然小子沒造過紙,但是從書上看到過。”葛明後世旅遊和看紀錄片的時候都看到過古法造紙,反正看著很容易,應該真的能搞出來。
    “第二是肥皂作坊,這個不需要體力活,讓莊子上的婦人來幹就行,不影響壯勞力忙夏種。小子開始想著弄個粉絲作坊和豆腐作坊,不過現在想了想還是算了,不過莊子的人都吃過春來大哥做的粉絲湯,如果有人願意學就可以過來學。想學的夏種的時候就可以種點豌豆,不過做法一定要保密。”葛明也習慣了,什麽東西都要保密。
    “至於來作坊上工的莊戶,每天都有工錢,隻是小子不懂行情。”說完葛明看了看福伯,意思是福伯把工錢定一下。
    福伯自然明白葛明的意思,最開始不同意葛明瞎搞,但是最近看多了葛明胡搞的手段也開始慢慢有些動搖。更何況葛明說莊子上的人來上工有工錢拿,就算事情做不成莊戶上也沒損失。福伯作為家裏的老人,自然知道莊戶上的人對葛家的重要性,是堅決不能虧了莊戶的。
    又想到葛明搞錢好像很輕鬆,隨便搞了幾張圖就換了二十貫銅錢,再說肥皂自己也用過了,確實比澡豆好用太多了,至於造紙作坊的事葛明第一次來莊子就說過,也不知道小郎君為何對造紙念念不忘。他自然不明白葛明的心思,木片子刮屁股實在是夠夠的了,隻要能造出紙來,不管什麽紙都行。
    福伯尋思了好一陣才說到:“縣城裏搬搬抬抬的壯勞力一天工錢兩文,咱們這是在自己莊子上,工錢自然不用那麽多。老仆的意思是男丁一天一文,婦人的話兩天一文。”說完看著葛明。
    葛明沒想到工錢這麽低,便對福伯說到:“福伯,小子的意思是不能虧了莊戶,幹脆男丁也是一天兩文,婦人一天一文吧,先定這麽多,要是賺到錢再加工錢。”福伯明顯是故意壓低了工錢,讓葛明再把工錢提上來,這事要是傳出去,葛明在莊子上威信還會增加不少。
    工錢跟城裏一樣,福伯和祿伯自然是沒意見的,反正不用府裏出錢,葛明現在就是個小財主。
    看到兩人沒意見,葛明又接著說到:“小子是這樣打算的,明天祿伯安排人把池子弄好,然後麥秸、穀草、桑皮曬到山坡上,還需要安排人去買點石灰回來。”
    祿伯聽後點頭稱是,接著葛明又對福伯說到:“福伯,做肥皂需要不少油脂,看來需要多買一些豬回來了。隻是公豬騷氣實在太重,弄了豬油剩下的豬肉也不好吃。看來隻能憑運氣了,碰上有人家淘汰的老母豬就買回來,所以還是需要有人周圍莊子跑跑,如果送過來價格比市價高半成。”
    福伯聽後點頭稱是,憑借自己縣令家管家的身份,放出消息去應該是讓人信服的,這都是小事情。不過福伯搞不懂,直接去買豬油就是了,哪裏需要專門買豬呢?難道小郎君犯傻了不成?福伯疑惑的問葛明,葛明的回答極為簡單“工作餐”。
    福伯自然是不懂什麽是“工作餐”,葛明解釋到:“小子打算中午管頓飯,總不能一點油水沒有不是,隔三差五的能吃上肉。”福伯聽後很想哭,小郎君實在太敗家了,莊戶人家一年都吃不上兩次肉,來上工不但有工錢,還隔三差五的吃吃頓肉。不要說吃肉,隻要管飯不給工錢都行。
    葛明盤算了自己的積蓄,現在還有九千多個銅錢,足夠使用很久的了,再說剛開始來上工的人不多。不管是造紙、肥皂,其實本就不是普通人家用的,所以價格絕對不便宜,利潤是肯定有保證的。
    先讓莊戶看到好處,當然自己也能賺到錢,有了錢才可以做更多的事,那樣還可以請更多的人來上工。對於這個年代來說,“勞動密集型”的工坊才能讓更多的人家獲利。
    晚上葛明睡得很香,夢到了自己成為了廠長,手下有一大堆人。每當飯點的時候,無數工人端著飯盒直奔食堂。飯盒裏打回來的是米飯、白饅頭,還有油亮亮的紅燒肉。
    丁香是秘書,小猴子是司機,每天看著這麽多人給自己賺錢,再也不用像後世那樣累成狗,不由得開心大笑。等葛明笑醒之後才發現,天已經蒙蒙亮了。
    今天對於葛家莊來說是個大日子,除了種地之外,不少人還有個另外一條活路,那就是在莊子上的工坊做工。
    昨天葛明分配了工作之後就回了房間休息,但是福伯和祿伯兩人可沒有休息,晚上趁著天色還不算太晚,分頭在莊子裏做了走訪。
    走訪完後兩人回到葛家老宅又碰了個麵,發現不少人家都想學學做豆腐和粉絲,理由就是實在太好吃了,這東西肯定能賺錢。兩人告訴莊子上的人都可以學,但是絕對不能傳出去。其實福伯和祿伯不囑咐也這些人也絕對會保密,沒人願意把賺錢的路子告訴別人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想來工坊的人就更多了,不但有工錢偶爾還有肉吃,以前想都不敢想。福伯和祿伯考慮到莊戶上有的人家人口多更困難,就優先來工坊上工。肥皂作坊定了十個人,其中有八個婦人,這也是葛明的意思。不用體力,自然不需要多少男丁。
    肥皂作坊最主要的就是油脂,需要到處采購油脂或者生豬,安排幾個莊子上比較活絡的人,到各村鎮收豬,還有就是放出消息,以後有淘汰的母豬全部送到葛家莊子上。
    難題是造紙作坊,要把工坊蓋起來還是需要不少人手的,這就需要莊子上齊心協力了。
    葛明剛剛起床,就聽到院子外已經非常嘈雜了。趕緊讓丁香和小猴子幫忙打水洗漱,穿好衣服隨便洗了把臉就趕緊跑到大門外看情況。就見莊子上的人至少來了一半,拿各種工具的人都有。看到葛明出現在大門口,眾人施禮大喊:“小郎君好。”
    搞得葛明有些不知所措,給了已經站在門口的福伯和祿伯一個眼神,祿伯走過來小聲的說到:“昨天老仆跟福老弟把莊子上人家都走訪過了,都知道今天要開始蓋作坊,這不壯男壯婦都來了,就等小郎君一聲令下就開幹了。”
    既然人已經來了,那還等什麽?眾人在葛明和福伯、祿伯的帶領下烏泱泱的直奔村北,過了橋就到了北山腳下。福伯、祿伯按照葛明以前的規劃安排一些人挖泡料的池子,還有抄紙的池子。鬆香也放到大鍋裏開始融化,雖然沒水泥,但是鬆香粘性不錯,磚頭都粘的牢牢的。
    工地上熱火朝天,每個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最閑的自然就是帶著丁香和小猴子亂串的葛明了。葛明倍感詫異,這些人好像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非常有組織性。看看挖池子的,再看看搭棚子的,瞅瞅砌池子的。走到哪裏莊戶上的人都熱情的喊著“小郎君”,這讓葛明心裏異常滿足。
    果然人多好辦事啊,連半個時辰都不到,池子全都弄好了,放點水進去果然密封良好。然後就是搭棚子,防風還要防雨。棚子裏還要搭一條火牆,火牆這東西就是一堵空心的牆,裏麵是可以燒火的,等以後抄好紙鋪在上麵很快就能幹了。
    火牆構造簡單,用磚頭和泥巴壘起來就行,居然是糯米熬的汁來和泥,所以非常牢固。最後在兩麵牆上抹上一層薄薄的泥,仔仔細細刷平整,火牆就完成了。不能著急燒火,最好是等自然幹,不然可能會開裂。等幹了之後如果有裂紋,再用泥巴填補一下,打磨光滑就可以了。
    工坊雖然極為簡陋,但是已經足夠了,正所謂創業初期能湊合就湊合,等賺到錢了再改善就是了。做完所有一切,不過太陽剛出來而已。莊戶上的人看著差不多,都拎著工具回家了,因為還要下地幹活。福伯和祿伯定下來的十個人都留了下來,等著葛明吩咐。
    接下來的事就比較簡單了,泡料的池子裏加點石灰,混合均勻之後把麥秸、穀草、桑皮全部丟進去,需要完全浸透,泡上一兩天之後才能使用。本來材料需要曝曬一段時間,但是上次來之後提到過這事,所以福伯和祿伯讓人提前幹了。
    等這點事幹完之後,十個預備在工坊上工的人等著葛明分布工作,葛明此時也傻眼了。沒想到這個工坊蓋的這麽快,還有好多東西根本就沒準備好呢。隻能讓上工的人繼續準備材料,什麽麥秸、穀草全部平鋪在山坡上曬。
    自己帶著丁香和小猴子就趕回了葛家老宅,需要趕緊把圖畫出來。葛明自己回想著看過的抄紙的步驟,石灰水浸泡之後還需要蒸,當然是做竹紙,草紙好像就沒這個必要了。因為麥秸、穀草的纖維非常脆,跟竹子是沒有辦法比的。
    泡好的料需要搗碎,這個需要一個大點的石臼,跟南方舂米完全一樣,需要一個人踩一個人翻。趕緊把石臼的圖畫好。搗碎的就是紙漿了,放到抄紙的池子裏,還需要抄紙的簾子。抄好的紙摞在一起用重物壓著去掉不少水分,然後一張張揭下來在火牆上烤幹,還需要棕刷或者馬尾刷,不然紙不平整。
    不過一刻鍾的時間,幾樣東西就畫好了,然後也就犯難了。莊子上戴健他爹是個木匠,抄紙的簾子應該能做出來。馬尾刷和棕刷難度也不大,但是莊子上就一匹自家拉馬車的馬,尾巴全部薅下來也不夠,棕也是南方才有的東西。正在犯難的時候福伯回來了,葛明趕緊把圖紙遞給福伯。
    看著葛明給的圖紙,簾子、石臼都看得懂,北方雖然不產大米,但是跟搗年糕的東西好像一樣。看著刷子的圖紙開口問到:“小郎君,這東西是做什麽用的?”
    “抄出來的紙,需要一張張鋪在火牆上,用這個刷子刷,不然不平整。”
    “這東西跟莊子裏撣灰的東西很像。”說完福伯回了自己的廂房,拿了一個類似刷子的東西。葛明一看倍感親切,原來是笤帚疙瘩,用去掉穀粒的黍子穗做的,北方農村孩子很多都是在這東西的捶打下長大的。還有紮成毛筆形狀的,專門用來刷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葛明拿過笤帚,摸了摸硬度,感覺應該能用,不至於把紙劃破。目前也隻能這樣用了,這東西應該可以用,那刷子的事就解決了。然後福伯帶著兩種圖紙,去莊子上找會石匠和木匠的人。
    福伯走後葛明又開始盤算了,進度太快,有些出乎想象,昨天剛拍胸脯說管一頓中飯,而且偶爾能吃肉,這開工第一天還沒看到豬呢,開工第一天的這頓肉怕是吃不上了,也不知道祿伯派出去收豬的人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院子裏居然傳出了豬叫聲,葛明趕緊出門看看看到兩個莊子上的帶著一夥人趕著兩頭肥豬,看樣子兩頭豬足足有三百來斤。
    葛明讓丁香去數了兩百個銅錢過來,遞給了來送豬的人,一夥人千恩萬謝,開開心心的回去了。黃澄澄的銅錢啊,不少莊戶人家一輩子都沒見到過幾個銅錢。古代缺銅,尤其是在唐代,不管是礦產的勘探,還是冶煉技術都十分落後。
    有了豬就需要趕緊處理,讓小猴子和丁香分頭去找王麻子和張春來,順便再喊上幾個莊戶上的壯男,殺豬可是個力氣活,需要有人按著才行。
    時間不長,張春來和王麻子就到了。
    “王英雄,上次聽說你會給豬瞧病。”
    王麻子一聽葛明喊自己王英雄,雖然萬般不情願,但是又無可奈何,就開口答到:“小人還會給牛馬瞧病,祖傳下來的獸醫,莊子上的牛要是病了全都是小的瞧好的。”原來王麻子還是個名醫,名獸醫。
    “那你可會閹豬?”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