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秦王府密謀

字數:5808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中毒之後休養了很久,這些日子也不想見外人,每天陪著長孫王妃聊聊天,逗弄逗弄李承乾和李泰兩個王子。雖然長安已經風雲突變,秦王府內如同沒事一般。
    李世民中毒都沒死,這可不是因為命大,而是這些年的經營總算有了回報。李世民在去參加李建成主持的家宴之前,突然得到一張“酒中有毒”的字條,字條的來源就是太子府率更丞王晊。
    此人是李世民很多年前就收買了的人,既然知道了對方的手段,那也就不用怕什麽了,拳頭沒打出來的時候才嚇人,打出來之後應對就是了,所以李世民打算將計就計,說不定還能得到不少好處。
    出門之前李世民就召見了秦王府的禦醫頭子,讓他診斷成自己中毒吐血,然後隨便開點清熱的藥吃吃就是了。為了確保足夠真實,禦醫提議弄點染料,讓臉色蒼白一些,李世民欣然同意。
    難點是吐血,李世民真是個天才,居然知道雞血加酒混合可以讓雞血不凝固,所以搞了一點新鮮的雞血,加了酒之後用小水囊裝起來,偷偷藏在了袖子裏,等準備完畢之後才去東宮赴宴。
    等到李建成敬酒時,李世民自然一杯都沒喝,用袖子擋住把酒全都淋在了袖子上。古人喝酒要用寬大的袖子遮住,再說李建成酒宴的地方太大,根本就看不到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把酒喝了。
    當李世民感覺自己差不多可以吐血的時候,還專門在李神通桌子上倒了一杯酒,喝酒時還是把酒偷偷倒掉,摸出小水囊把雞血吞到嘴裏,然後一口噴了出來。
    要說李神通、李道宗哪怕是差點的李孝恭,這些人都是沙場上的將軍,尤其是李神通和李道宗也算是皇室的名將,應該能分得出來雞血和人血的不同來。但是加了酒的雞血也就分辨不出來了,因為不但有血腥味還有酒味,再加上一時之間的慌亂,哪裏有人還細心檢查是不是人血的。
    眾人都認為李世民是喝了毒酒才吐血的,李建成也是如此,李元吉更是相信李世民喝了毒酒,因為這本就是李元吉幹的。
    李世民知道李神通最是喜歡自己,而且自己喝的還是李神通壇子裏的酒才吐血的,料定了李神通會把自己送回秦王府,一定會保護自己一個周全。
    李世民的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一步步都已經算到位了。
    等到李神通護送李世民回到了秦王府之後,秦王府的禦醫就開始表演了。假模假式的號脈、翻眼皮,然後隨便熬點藥清熱的藥給李世民喝喝,畢竟此時天氣已經比較炎熱了,有病治病,沒病還能解渴。
    要不然毒藥那麽多種,在古代哪裏知道中的什麽毒?開藥方、熬藥一氣嗬成,而且熬藥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其實這裏麵不少破綻,但是大家的眼光都在李世民身上。不得不說,李世民果然是神演技,連長孫王妃都被他騙了。就好像後世不少電視劇一般,演員的實在是演技好,再加上情節引人入勝,經常讓人忽略了布景如何粗劣。
    李世民假裝吐血有幾個目的,第一是看看李淵的態度,會把李建成怎麽處理,目前來看完全無效,不但沒把李建成怎麽樣,看到自己沒死還讓自己去洛陽躲躲。不過這個結果李世民已經意料到了,李淵現在尤其偏袒李建成。既然如此,那自己就真的不用客氣了,反正李建成做了太子,自己隻有一條死路。
    第二才是關鍵,想要看看手下這幫人什麽態度,畢竟要做大事了,是要掉腦袋、死全家的大事,所以不得不小心,剔除任何不能完全相信的人。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李世民覺得秦王府不少幕僚還算可用。
    真正的好戲就要開場了,因為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再不進行反擊,手下人全被拉去北征對抗突厥南下了,到時候自己真的是光杆天策上將。
    所以這天一早,養病多日不見人的李世民“一支穿雲箭”,開始召集能夠信任的人。其中包括長孫無忌、尉遲恭、程咬金、秦瓊、高士廉這些曆史上的風雲人物,以及玄甲軍首領段誌玄,馬軍總管張公瑾,這是李世民的貼身保鏢。
    還有部分人在洛陽,其中包括老蔣屈突通,還有侯君集、張士貴等名將,三日內必須秘密趕回長安,秦王有大事相商。
    如此的一群人真的可以說是群星璀璨,這也足以說明李世民是個有能力的人,也隻有真正有能力的人,周圍才能匯集到這麽多有能力的人。
    如果你認識一個牛人,可能會認識一群牛人,如果你一個牛人都不認識,那說明你不是一個牛人。不要以為古人說的人以群分是胡說八道,這就是後世人所說的圈子。不同的圈子往往沒有交集。
    黃昏,秦王府書房內。
    該來的都來了,天策府經過李世民這些年的經營可以說是人才輩出,不過真正能夠信任的人其實並不多,今天來參加秦王秘密會議的人不過長孫無忌、尉遲恭、程咬金、秦瓊、屈突通、侯君集、張士貴、高士廉、段誌玄、張公瑾幾人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段誌玄、張公瑾兩人守在門外,其他人都匯集到了秦王府書房時,其實不必李世民說什麽,大家心裏都已經明了,必定是有大事要做。隻是不同的人對此事有不同的想法,畢竟人都有權衡利弊的本質,當自己的利益跟領導掛鉤時,那發揮出來的能量才是巨大的。
    尉遲恭的想法很簡單,隻盼望秦王一聲令下,拿起馬槊準備造反,他早就想弄死李元吉和李建成了,這些日子活的實在憋屈。反正不弄死他們,他要是參加北征必死無疑。怕就怕秦王殿下容忍,甚至去洛陽避禍,那自己的這條黑命就真的沒救了。
    秦瓊、程咬金、張公瑾都是官宦世家出身,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三人也都在北征之列,如果去北征要麽效忠太子,要麽就是死路一條。三人都曾經跟過王世充,覺得王世充這人格局不行,所以早早就投唐了。
    投唐之後就一直跟著李世民,讓他們效忠太子是不可能的,因為跟李世民除了君臣之外,戰場上可是生死戰友,不管李世民打算怎麽幹,自己跟著幹也就是了。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也不用多說,一個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一個是長孫王妃的親舅舅,本就是榮辱一體的,要死就一起死,要富貴就跟著富貴。眼看著李世民羽翼逐漸被修剪,拚一把是必須的,因為等下去隻有死路一條。或許其他人都不知道李世民會怎麽做打算,但是長孫無忌肯定是知道的。
    老將屈突通本是隋朝名將,這可是李淵起兵攻打長安時最大的障礙,戰敗之後投降了大唐。李淵認為屈突通是個忠臣,所以就沒殺掉。
    屈突通武德初年就投降了大唐,一直跟著李世民東征西討,也是李世民極為信任的人。一直擔任秦王府行軍元帥長史,等到李世民滅了王世充、竇建德之後,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將,在洛陽開府。
    自從洛陽有了天策上將府,屈突通這些年一直在鎮守洛陽,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來李世民對老將軍的信任。至於侯君集、段誌玄,那都是李世民剛起兵的時候就主動來投的,也可以說兩人都是李世民的班底。
    李世民的不少手下在長安,但是洛陽其實還有一大波人,隻是這些人畢竟不在眼前,李世民不知道是不是完全值得信任,所以這次密謀主要還是以在長安的人為主。
    李世民環視了一下四周,在每個人臉上都停留了片刻,突然發現有些不對勁,這裏武將不少、謀臣不多,搞陰謀詭計可不是名將擅長的,那是讀書人的特長,杜如晦和房玄齡哪裏去了?
    李世民剛醞釀了半天感情,瞬間憋了回去,對長孫無忌說到:“輔機,房喬和杜如晦呢?”這兩人李世民早就已經派人通知過了,這都開會了居然沒到。
    長孫無忌說到:“殿下,臣派人去通知過了,隻是兩人都說,都說。。。”
    李世民看長孫無忌吞吞吐吐,不由得火起,怒吼著問到:“他們二人到底說了什麽?”
    長孫無忌答道:“他們說陛下明確告訴他們兩人,以後不準跟秦王殿下來往,所以就不來了。”
    李世民聽後直接暴怒了,怒吼著對著尉遲恭說到:“敬德,拿著本王的佩劍,去他二人家中好好慰問一番,要是他二人不來那就動手宰了他們二人。”
    尉遲恭聽後躬身施禮道:“臣遵命!”說完雙手捧起李世民的佩劍,出了房門就去找房喬和杜如晦了。
    書房內又開始大眼瞪小眼,李世民好不泄氣。
    房玄齡府。
    書房內一張矮幾,有兩個人正在麵對麵跪坐,矮幾上一壺酒兩個酒杯,酒菜不過一碗炒熟的黃豆而已。
    房喬字玄齡,後人經常稱呼為房玄齡。今年已經四十八歲,國字臉上三縷須髯,胡須中有些已經白了,襆頭也蓋不住兩鬢的斑白。說不上好看,但非常有威嚴。據說唐代平均壽命隻有三十多歲,這個年紀已經算是高壽了。
    矮幾對麵正是杜如晦,杜如晦雖然比房喬年紀小一些,但是也已經年過四旬了,同樣國字臉上三縷須髯,隻是臉色有些發黃。
    兩人前幾天就收到了李世民的秘密邀請,這兩人在當世可都是頂級的人才,他們實在太了解李世民了,對李世民所圖所想了如指掌。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沒去,不去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不知道李世民到底下多大的決心,所以兩人躲在房玄齡家密謀。
    房玄齡小口的喝了一口酒,丟進嘴裏幾顆黃豆,先開口到:“克明,今晚秦王殿下密謀,你如何看待此事?”
    杜如晦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對著房玄齡說到:“今晚怕是去的人不少,小弟猜測秦瓊、程咬金、尉遲恭、段誌玄等一幹武將必定在場,這些人跟秦王一樣退無可退。長孫無忌、高士廉是秦王的親戚,必定也會在場,至於其他人小弟就猜測不出來了。”
    房玄齡說到:“為兄猜測也大致如此,如今秦王殿下退無可退,陛下對太子的支持遠超以往。前些日期傳出來秦王要洛陽避禍,實在不知殿下到底作何打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杜如晦丟嘴裏幾顆黃豆,嘎吱嘎吱的嚼起來,一直到黃豆被緩緩吃下才開口說道:“玄齡兄,你我二人在殿下身邊多年,深知殿下脾氣,他是寧願死也不能忍的性子,至於洛陽避禍的說法怕是放的煙幕,遮人耳目而已,看來這次所圖不小呀。”
    房玄齡說道:“殿下跟太子之爭,從殿下剿滅王世充之後就開始了。這些年雖然互有輸贏,但都沒有致死對方的意思。在為兄看來,此次秦王殿下想要獲勝,除了下死手之外別無他法。也正因為如此,為兄才慎之又慎啊。”
    杜如晦對著房喬拱了拱手,表示同意,然後說道:“如果秦王殿下不願兄弟相殘,那你我二人去或者不去都沒有什麽意義。如果殿下有了決斷,今晚必定會遣人來召我二人。”
    正在這個時候,下人來報,說尉遲恭在外麵求見。打發了下人出去,讓人把尉遲恭請到書房來。房喬和杜如晦相視一笑,異口同聲說到:“看來是下了決斷,人果然來了。”
    尉遲恭到了書房,發現杜如晦居然也在,心想著看來俺老黑運氣不錯,可以少跑一家了。等看到矮幾上有酒有黃豆,就知道兩人剛才在飲酒。心中就有些不快,我們一幫人在籌劃大事,你們兩人居然還有閑情喝酒,讀書人果然沒一個好東西,一會要是說不去,俺老黑一劍捅死一個。
    於是粗聲粗氣的說道:“老杜也在這裏就更好,秦王殿下有請兩位。”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